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性视域中的没有个性的人/文学语言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没有个性的人》是奥地利小说家罗伯特·穆齐尔的一部未完成的小说,分三部。小说背景设在奥匈帝国的最后岁月。小说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主题,情节经常转入哲学思辨,以及对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解剖。徐畅编著的《现代性视域中的没有个性的人/文学语言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通过分析该小说深入研究了奥地利长篇小说特点。

内容推荐

徐畅编著的《现代性视域中的没有个性的人/文学语言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讲述了: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的代表作《没有个性的人》以19/20世纪之交的奥匈帝国为背景,展现了一幅从具有启蒙理性特点的大市民社会向现代大众社会过渡阶段的时代精神全景图。小说主人公乌尔里希的“没有个性”的生存姿态,作为一种心理防御反应,体现了以社会内在分化和多元化为特点的现代化进程所导致的个体身份认同危机,而“反讽”则是其表现形式,它预示了几十年之后当世界进入后现代阶段时全体“地球居民”普遍乐于采取的一种自我身份确认方式,那就是在面对一切民族的、政治的、伦理的身份质询时,倾向于用一句骄傲的“什么都不是!”来回答“你是谁?”的提问,虽然他实际上可能什么都是。

目录

导言 “事件的幽灵”

第一章 反讽作为叙述姿态

 第一节 饶舌与反讽

 第二节 视角主义与可能意识

 第三节 归纳思维与叙述障碍

 第四节 不充足理由律与创世之难

第二章 反讽作为生活形态

 第一节 静观与执行,或论反讽概念

 第二节 乌尔里希:住在古屋中的现代派

 第三节 一座房屋的装修,或从历史进步主义到历史相对主义

 第四节 怎样都行:相对主义、卡卡尼与偶在

第三章 科学、反讽与主体性

 第一节 非个性作为个性,或如出一辙

 第二节 “个性”的偶然,或去主体的时代

 第三节 乌尔里希的三次尝试,或科学的超然微笑

 第四节 从科学到反讽:现实的自我废黜和主体的终极自由

第四章 语言、现实、主体与反讽

 第一节 没有个性的民族,或毁于语言错误的国家

 第二节 语言、现实与常人的世界:穆齐尔的语言反思

 第三节 臭名昭著的生活的抽象化:媒体、意识形态与主体

 第四节 语言、乌托邦与反讽的等待

 附:莫斯布鲁格,或作为主体半成品的世界

第五章 反讽与忧郁

 第一节 乌托邦花园与自由主体的忧郁 

 第二节 现代生活风格:科学和金钱作为能指与范式

 第三节 下一步的道德、伪决断与问题的循环

 第四节 论说文主义、自我限制的失败与小说的忧郁

结语 乌尔里希的母亲就是一个墨水瓶

参考文献目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性视域中的没有个性的人/文学语言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46293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2014177285
中图分类号 I521.074
丛书名 文学语言研究系列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