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件事 远离模糊的战略方向和产品定位
自从老K师傅讲完十步法第二步之后,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期间小O还特意去看了老K好几次,由此深刻体会到产品人的不易和心酸。老K就是因为高强度的工作、长期的高负荷导致抵抗力下降,才病倒的。本来产品成功概率不是很高,每一个成功产品的背后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心酸与苦累,甚至血汗。产品人坚强的韧性旨在打造一款用户需要且喜爱的产品,虽死无憾。
小O也没有让老K失望,在老K休假的这段时间,为学习和理解十步法的精髓,反反复复温习了老K师傅传授的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小O深刻体会到有些东西自己若没有亲身经历过,任他人讲得天花乱坠,口吐白沫,对自己而言,还是体会不深,甚至都体会不到。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老K师傅终于康复回公司上班了,产品培训如期进行。小O期盼已久的十步法的第三步也终于要与他见面了,他自然是欣喜万分。
十步法的第三步是战略方向与产品定位,说到底其实就是“怎么抓住机会”,要想抓住机会,需要做些什么,怎么做,其中会用到前面章节讲到的常用战略规划工具和产品定位。这就是在第三步中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1.战略方向
以某生鲜电商社区产品为例,使用特定的战略规划工具,战略方向的推导过程如下。
(1)SWOT分析
十步法第二步,已经阐述过SWOT分析并得出了四种组合战略。战略的本质是选择,选择做什么,是由我们的优势所决定的,内部的优势能够足够抵挡外界的威胁;选择不做什么,是由我们的劣势所决定的,如果外界的机会能弥补我们的劣势,这个时候也是可以选择做的。经过分析,选择进攻型战略,主要原因在于:生鲜品类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有着强大的消费黏性,作为重复购买率和活跃度最好的品类,生鲜为电商带来的不仅是利润,更是持续的消费、关注和稳定的人气。这种消费黏性对于商家来说是吸引顾客,提高客单价的金钥匙,是线上与线下超市真正开展势均力敌的制胜法宝。即使亏损,以淘宝、京东、顺丰优选为代表的巨头也要进入这个品类。也就是说巨头选择做生鲜电商,将品类扩张到生鲜品类,目的是提供生鲜消费服务,提高用户的消费黏性。解决用户的痛点重点在于前面阐述过的价格过高,但对于用户其他的两个痛点(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缺乏消费信心及信任)却暂时无暇顾及,而这两个痛点是痛中之痛,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机会。基于SWOT分析,可以推导出战略:立足于核心优势,借助外部机会,跑马圈地卡位,持续扩大优势,进而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2)价值链分析
如何解决消费者缺乏信心和信任的痛点?这个问题可以转化成:如何建立和强化社区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社区与生产者或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关系,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在此,我们重点阐述如何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五种:亲身线下体验(标准、信用、认证、担保、背书等资质)、意见领袖推荐、熟人之间的口碑推荐、实时视频、生产和流通记录公开透明可追溯。从用户的人性角度来分析,用户的认知永远大于事实,比如,生产者即使拥有一些国际和国家级别的资质认证,但是由于整个国家和社会信任文化的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人与政府机构之间、人与商家之间的信任度也会下降,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赖度也不会高到哪儿去。由此可见,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任度贯穿于从生产源头到最终销售的价值链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公开透明。基于价值链分析,可推导出战略:我们要做一个熟人社区,搭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建立和强化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P72-73
产品经理并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一种做事的思维方式,一旦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你就会变得所向披靡!相信在看过本书后,无论你身处哪个领域,你的做事和思考方式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真的让自己变强!
——@天才小熊猫
终于等到Krrishyan的新书上市了,继第一本Bible类的书之后,这本case study的书一定能更具针对性地刺激当下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痛点,让现在的产品经理和未来的产品经理更加清晰地看到产品路上,有太多需要反思的东西,且行且反思吧。
——后显慧 百度搜索研究规划部产品架构师
时至今日,介绍产品经理理论的工具书已经数不胜数,很多产品经理每天被老板和同行大牛的各种理论禁锢着,却忘了自己才是产品规则的制定者,失去了产品经理与生俱来的灵性。Krrishyan的这本新书通过模拟现实场景将产品经理带到实战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和激发产品经理的想法,让产品经理重拾对产品的热情。
——陈美名 易车网产品总监
当你为你的梦想行动时,连神都会被你感动而帮助你的。闫老师,对产品经理的理解与参透,是技术与人文的结合,很实用,又很美。用心写书,犹如春蚕吐丝织茧,让读的人化蝶起舞。
——谭雄鹰 中国电信学院创新人才发展总监
生活中总在不经意间出现一款让人尖叫和疯狂的产品,想让你的产品被人追逐吗?推荐你一定要来看这本书,作者通过风趣的文笔,剖析了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切中产品人的要害。它能帮你进一步提升职业产品经理人的素养与思考力,非常值得品读。
——胡晓 国际体验设计协会(IXDC)秘书长
如果你是产品新人,你会收获知识与技能,少走弯路;如果你是行业老人,我相信你可以温故而求新,借力打力;如果你是创业者,你会常常觉得有道理,并分享给同事下属。结识Krrishyan已有好几年了,此刻我想说一句,这不仅是你著的一本书,更是用毅力、勇气和才华铸造的一面镜子。
——郑欣 杭州微树网络产品总监
有事例,有方法;看得见,抓得住。人生之事心之事。Krrishyan是一个用心的人,这是一本用心写的书。
——张大可 学而思创新研发部学而思APP负责人
Krrishyan根据多年的产品经验,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例,通俗易懂地对产品定位、用户心理、产品规划、产品哲学等问题进行了诠释。读完全书也许你并不能成为神一样的产品经理,但你至少会明白产品经理并不是一个挂着空洞的头衔、每天侃侃而谈的空谈主义者。所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告诉我们产品经理需要有一套自己的产品哲学,你的产品因你的灵魂而璀璨,你的灵魂因你的产品而升华。 ——刘居上 京东移动事业部产品经理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自第一部拙作《神一样的产品经理》2012年6月出版发行以来,笔者接触到了很多的读者朋友,其中不乏公司的高管、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和产品运营人员,还有很多大三大四的学生以及一些想转行做产品的有志之士。他们当中有的人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入手做产品;有的人有一定的产品经验,但是在职业发展中碰到了一定的瓶颈;有的人是传统行业出身,想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方面转型,有的甚至已经开始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却遭遇剧痛甚至失败。他们都迫切希望书的2。0版本面世。加上笔者最近几年在产品管理、用户体验和产品运营方面又有了一些积累和沉淀,在认识和感悟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再加上整个IT行业圈的更新变化太快,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也比较快,第一本书中有些知识和技能已经过时,所以萌生了再写一本产品经理方面的书的想法,于是便有了本书。本书不是简单的升级版,而是全新版,以弥补第一部拙作的不足之处,希望能给广大读者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向来争议颇多,国内一线的产品经理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悲催,很“苦逼”,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中煎熬。互联网公司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要求产品经理拥有产品成功案例,可是做成一款产品越来越难了,成功的概率也越来越低了,因此产品经理的简历也越来越不好看了。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些事实都符合幂律法则,毕竟成功的产品占少数。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这项工程有着复杂的关键环节,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比较薄弱,产品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一款成功产品的背后隐藏着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因素,而这些因素一般不为外人所知,那些有着产品成功案例的产品经理,分享的时候说的都是些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话,产品成功背后的关键要素却不愿或不知道从哪提起。这跟产品经理做需求分析的道理是一致的,用户的核心需求不会直接告诉你,需要你去深刻地发现和洞察。
笔者从事产品工作将近10年,深知产品知识和技能获取的不容易,也深知方法比知识重要。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产品经理必须系统地掌握产品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再加上对行业深刻的理解,对用户人性的洞悉,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整合天时、地利和人和,产品才有可能成功。产品经理的尊严存在于你所负责的产品中,产品经理的气质、品位、哲学观和内涵也都蕴藏在你所负责的产品中,并且这些只有通过成功的产品才能得到用户的高度认可。产品是产品经理的一面镜子。也可以将产品比喻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人如产品,产品如人。作为产品经理,当你把产品当做一个有机生命体来对待的时候,你会豁然开朗;当你意识到产品具备某种魔力,而这种魔力是用户根本无法抗拒和割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产品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如今产品经理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户变了,购买主体趋于年轻化、网络化;需求变了,丰饶经济带来了个性化及体验式的需求;玩法或方式变了,有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价值得以迅速传递、评价变为资产、参与成本极低、粉丝和社群经济正兴;等等。如果说以前都是男人的理性消费占主导地位,现在消费者就像女人一样,变得感性了,如今大家只在乎感受,根本不讲理性。在消费者看来,个性化体验比简单的商业交易拥有更高的价值,他们愿意为此付出额外的产品溢价。产品经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和洞悉用户喜欢什么,尤其是年青一代诸如85后、90后甚至00后年青人的喜好。也许70后、80后比较关注功能性的诉求,但是90后这一代人注重情感诉求远胜于功能诉求,关注自我实现和精神引领,关注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说情感性和精神引领方面的欲望诉求成为了90后的刚需。
总的来说,写这本书的原因在于想跟读者朋友一起提升产品经理的全局把控力、质问力、判断力、思考力以及执行力,做出一些能够让用户尖叫和疯狂爱上的产品,一起在产品圈内赢得尊严,刷出产品经理的存在感。
读者对象
以1~3岁产品经理为主要读者
以3~5岁产品经理为次要读者
产品管理从业者
用户体验从业者
产品运营从业者
高等院校学生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主要包括产品经理的素养、深刻认知产品、精益创业和产品孵化、产品战略规划、需求分析与管理、用户体验设计和产品运营等内容:
(1)每一件“事”都是相对独立的,即每一件“事”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但是所有事串起来之后又构成了一个整体,即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所有内容;
(2)对每个知识点不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配有案例;
(3)每个案例不仅详细讲解了实现的过程和要点,还结合具体实践经验,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了深度剖析;
(4)每个知识点中都提炼出了一些通用的有价值的方法或观点,类似于每一个知识点的总结。
勘误和支持
每一本书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局限性,读者朋友要增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吸收。书中提到的一些方法论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做产品的思维方式。 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你可以将在书中发现的错误,或遇到的任何不解的问题以邮件的形式告诉笔者。当然,你若有更多的宝贵意见,也欢迎与笔者联系,期待能够得到你们的真挚反馈。
致谢
首先要感谢忠实的读者朋友、邀请我做过分享或培训的企业或组织、我的学生和徒弟、我的团队(社区事业部的全体同仁),以及在专业上给予我帮助的各界同仁,是你们的积极反馈使得书中章节更为丰富,内容更有深度和价值。
其次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杨福川、孙海亮等本书项目组的全体工作人员,是他们的团结合作和鼎力支持才使本书得以出版。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在我身后默默地支持着我,给我信心,鼓励我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本书的写作。
闫荣
产品经理如何才能迅速地、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打造出让用户尖叫并疯狂爱上的产品?有没有捷径?从成功的、有经验的产品经理的实践真知和智慧中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50件事》就是一位拥有近10年产品经验的资深产品经理闫荣的实践真知和智慧的结晶,从产品经理核心素养、产品认知、战略与规划、精益开发、需求分析与管理、用户体验、精细运营7大方面,系统梳理了能全面、迅速提升产品经理能力,从而打造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的50个产品秘诀。
这50个产品秘诀,每一个都从实践中来,每一个都能解决一类问题,每一个都充满真知灼见!每一个秘诀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但是所有秘诀串起来后又构成一个整体,即成为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掌握的全部内容。每个秘诀不仅有理论支撑,而且有案例佐证;每个案例不仅有详细的实现过程和要点,而且有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每一个总结又提炼出了一些通用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
为了让读者能坚持把这本书读完,在愉快的阅读中学到知识,本书在写作方式上和排版设计上都做了一些有价值的创新。内容以故事形式展开,虚拟了两个重要人物:小O,北大毕业生,产品小白,悟性极高;老K,产品素养很好,非常资深的产品专家。两人亦师亦友。老K针对小O制定了“七剑培训计划”,本书的内容即整个培训的主要内容,完整地再现了小O从一个小白成长为一位优秀产品经理的历程,相信一定会给成长中的产品经理们有价值的启发!
资深产品经理近10年的实践真知和智慧,来自百度和IxDC等知名企业和组织的多位产品专家联袂推荐!
闫荣编著的《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50件事》从产品经理素养、产品认知、战略与规划、精益开发、需求分析与管理、用户体验、精细运营7大方面,系统梳理能全面提升产品经理能力、打造让用户尖叫产品的50个产品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