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科学技术中的人文智慧漫谈
内容
编辑推荐

董川著的《科学技术中的人文智慧漫谈》的主旨是提醒人们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思考人生,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把科学技术与人文修养结合起来,用一种和善的心态来为人修学。

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对自然科学中蕴藏着的人文精神进行全面地或更新地思考,开发出科学技术中更多更新的人文智慧,丰富和充实世界文化。

内容推荐

《科学技术中的人文智慧漫谈》是作者董川在长期的自然科学研究中感悟出的一些人文哲理。全书共分十四章,通过对物理、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或现象的类比分析,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自然科学中蕴含的人文哲理进行探求、思考,得出了一些对人生有意义的启示,这些启示可使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进一步认识人生和社会,以更加积极和健康的心态面对世界。

目录

自序

前言

壹 物质状态的人文启示

 固体之德性

煤/雪/冰

 液态之德性

水/圣人论水/财富如水

 气体之德性

空气/氧气/稀有气体/最高境界

 物态与心态

大自然从不执拗/一切都会变化/物态是硬件,心态是软件/心态的最高境界

贰 牛顿定律的人文启示

 悟·第一定律

知识和思维的惯性/开放是打破惯性的前提/压力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悟·第二定律

有投人才能有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

 悟·第三定律

因果关系/世界是个回音壁

 牛顿定律的心境

做好生活,做好人/教育之本,企业之路/达尔文进化论

 牛顿定律的哲学境界

层次性/运动性/完整性/人文启示

叁 量纲

 基本的和导出的

哲学底蕴/学习的4个层次/完整的认知/创新·琴棋书画

 再开发

源头说/受控论/定性科学与文化缺陷

 人生的量纲

生命指数/时间指数/空间指数

肆 力学和热力学的人文遐想

 力

三要素/万有引力/弹力

 能量

势能/功率/质能方程

 热力学

邪恶与正义/聚与散,爱与憎

伍 数与式

 数字和字母

文字形态与文化形态/数字与字母的联想

 数学中数

正数与负数/质数/指数/数学运算

 人生的不等式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适应世界/有胆有识>有胆无识>有识无胆>无识无胆/会说≠会做,理论≠实践/其他不等式

 人生质量公式

内因质量/外因质量/个人素质/社会素质

 公式的比较

做人/文化和素质的多重表达/幸福公式/成功/世界观·生产力·科研·素质/德

陆 几何与函数

 圆

季节的轮回/圆的和谐/哲人与圆

 切割线与抛物线

切线与割线是质量互变的/事物的发展为抛物线型

 成功函数

觉悟与成功

柒 常见生物

 树和花

树/花

 鸟·蝇·蜜蜂

鸟/蝇与蜜蜂

 蚊子·仿生学·诺贝尔奖

叮人/寿命/灭蚊/仿生学/控制和改造/诺贝尔大奖/小蚊子,大启示/科研四部曲

捌 生命之问

 生命的本质

与物质/与空气/与化学/基因工程/自由能/动物的寿命

 五官

与信息/步调一致/全方位活动/眼睛,嘴,……

 体温

最佳体温/37℃的代价

 肤色

祖先的肤色/未来的肤色

玖 医学之问

 人

精神/精神的层次

 病

治疗/预防

 药

 中医之困

中医的思维方式/中医与西医的对弈/中医现代化的难点

拾 感冒了

 化学初探

 感冒的症状

发热/厌食/福祸相依/顺应自然

 人文反思

壹拾壹 茶

 茶与科学

分类/成分/32艺

 茶与健康

功用/用法/储藏

 茶与文化

茶文化的内涵/中西方茶文化

 茶与人生

种/制/序/具/择/洗/冲/泡/敬/赏/用/评/藏

 烟·酒·茶

利与弊/文明度

壹拾贰 生态·环保

 生物界

动与静/竞争与依赖/向骆驼、狮子、婴儿学习

 生态位与需要理论

生态位/需要理论

 “5R”原则

对生活/对经济/对科研

壹拾叁 文化·知识·科学

 文化之观

文化的核心/文化的特征/世界文化大厦

 知识之观

 科学之观

科技的特性/科技的作用/美与丑/与技术/与哲学

 文化的外延

文化、知识、科学/科学、哲学、神学/知识与智慧/科学、伦理、艺术/佛学、哲学与人生

 中西方文化对比

世界观/方法论/生活方式/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文化的特点与繁荣

壹拾肆 论学科带头人的修养

 内涵

 学术水平

 8大任务

方向/资金/团队/人才/士气/管理/成果/励后学

 学习与工作方法

学习方法/工作方法

试读章节

最高境界

人生不但离不开物质层面的气,而且也离不开精神层面的气。物质层面的气指空气、水汽、氧气等,精神层面的气指人的精气,精气是气态的最高境界,精气包含正气、文气、义气,“三气”是做人不可或缺的。人生要用好正气,培养文气,发展义气。不但要正气为首,而且还要“三气”俱全,这样才能显示灵气。若“三气”缺损,必会招来晦气。

正气:体现创新性,表现斗争性,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

文气:体现学习性,表现修养性,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

义气:体现和谐性,表现服务性,兼顾团结性和层次性。

正气是魄力,表现为胆量;文气是智慧,表现为学识;义气是品格,表现为德行。“三气”体现了有胆、有识、有德。做任何事切记:正气是前提,文气是基础,义气是目的。正气使人服从,正气就是虎气,没有虎气唬不住人;文气使人敬仰,文气就是才气,没有才气镇不住人;义气使人和谐,义气就是人气,没有人气聚不住人。

正气、文气、义气是人格的三要素,“三气”浑然一体,按不同比例构成不同的人格,如三国中曹操多显霸气型,刘备多显义气型,孙权多显文气型。创业多靠霸气,守业多靠义气。年少要霸气,年长要义气。不同人格的人,擅长不同的事,也避讳不同的事,如慈不带兵,义不经商。具体做事一气为主,它气为辅,如打仗霸气为主,政协工作文气为主。

正气就是锐气、文气就是才气、义气就是和气。为人处世要锐气藏于心,才气见于事,和气施于人。和气施于人首先要和气浮于面,和气浮于面就能和气团结,然后和气生财,最后和气幸福。和气不但让人幸福,还可使人长寿,让人一脸阳光,笑对世界,心态平和寿自高。

人有锐气,勇于创新,固然可嘉,但若锐气不藏于心,低调行事,而是露于外,显于口,张扬逞锐,盛气凌人,必然锐角伤人,招人妒恨。到头来,于事处处碰壁,于人疲于应对。

人有才气,当然是好事,但若才气不见于事,不是用在事业上,而是用于权术,工于心计,整日算计他人,便会寝食不安,弄得神乏情躁,自然无益人生。

人要和气,和气不但指和谐,还指善良正义,和气就是义气。义气不单是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而且是指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和情谊。由于热心公益,一身正气,造福社会,自然人就能幸福、健康、长寿。

正气是创新的必备品质。没有正气,一团和气不能创新,创新与正气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呈正相关。正气表现为敢试、敢闯、敢冒,它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个性。正气使人勇敢,勇敢包括敢想、敢干、敢说,敢想就是有思想,敢干就是有胆量,敢说就是会表达。成功不但需要敢想、敢干、敢说,还需要想干、会干、能干,最后还要干成。想干就是有兴趣,会干就是有学识,能干就是有能力,干成就是有水平。

正气就是虎气,“虎气”有魄力,讲原则性,“猴气”能适应,讲灵活性。做事“虎气”为主,“猴气”为辅。虎气不失猴气;文气不失武气;秀气不失雄气;风气不失正气;静气不失威气。

正气是一种霸气,但霸气不全是正气。霸气应是正气、阳气、虎气、勇气,霸气不是牛气、邪气、匪气、臭气。有时霸气是创新的引发剂,是思想的催化剂,是成功的转化剂。霸气不同于霸道,霸气彰显勇敢,霸道凸显残暴。霸气能制人、管人,也能伤人、害人。霸气十足会四面出击,树敌过多,最后霸气变成臭气。所以说,没霸气干不了大事,但霸气过强也会脱离群众。好霸者亡,忘霸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

物态与心态

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要想提高意识,就必须先研究物质。物质文明是第一文明,精神文明是第二文明,精神活动是建立在物质活动基础之上的,做一切事情先要了解物质世界,向大自然学习。

万事万物有两种状态,一是形而下的物质状态,二是形而上的精神状态。物质状态简称物态;精神状态简称心态。物态是做事的基础,心态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好的心态让人精神饱满,幸福快乐。

物态属物质范畴,如固态、液态、气态;心态属精神范畴,如刚强、柔变、谦虚。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分别与精神的三种心态刚强、柔变、谦虚一一对应,并且交相辉映,相互启迪,物质折射精神,精神升华物质,形成了千奇百怪、和谐完整的大干世界。

和谐完善的物态和心态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世事艰辛曲折,人生只有认识和利用好物质态,丰富和健全好精神态,才能遇事处之泰然,顺利安然。

P10-12

序言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自古就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然而,长期以来,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正在不断削弱,致使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缺乏自然科学素养,自然科学工作者疏于人文关怀。长久以来文人墨客沉浸于诗词歌赋的华丽辞藻中,追求精神的自由;自然科学家醉心于科学研究,执着于自然界事物现象和规律的发掘,很少向人文科学投以注视的目光,由此导致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这种状况应该加以改变了!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文化从大自然开始,文明也从大自然开始。伟大的真理往往源自平凡和自然,人生的许多哲理隐藏在不同的自然事物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思考,就能从自然科学中求得真知,获得教益,净化心灵。

科学研究有交叉,文学表达有借喻,学科之间有贯通,事物之间有联系。科技与人文虽说隔行如隔山,但却隔行不隔理。人类的思维是发散的,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科技与人文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然科学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智慧,无处不渗透或映射着人文精神,于是将这些点点滴滴的人文感悟或启示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此书。

本书各章节相互独立,可随意选读。本书的主旨是提醒人们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思考人生,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把科学技术与人文修养结合起来,用一种和善的心态来为人修学。

希望本书能够抛砖引玉,引发读者对自然科学中蕴藏着的人文精神进行全面地或更新地思考,开发出科学技术中更多更新的人文智慧,丰富和充实世界文化。

董川

山西大学

2012年1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科学技术中的人文智慧漫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34739888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2123480
中图分类号 B825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