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制力(根治拖延瞎忙没时间)
内容
试读章节

思考活用时间的真正意义

通常属于忙碌类型的人,每天都会以同样的步调过日子,而且从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何不妥。日后一旦在生命中遭受到某种重大挫折,例如生了重病、亲人离世、或者是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之后,就会立刻对生命的意义产生疑虑。

“人生难道就是毫无意识地在匆忙之中度过,然后直到终老吗?”

“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做啊!”

人生就是这么短暂,如果没有任何的意外或者醒悟,这一生很可能就真的在忙与盲的日子循环中结束了。

说到这些,我必须先解释“活用时间”的真正意义。所谓的活用时间,就是要舍弃自己身为“时间奴隶”的身份,要反客为主,成为“掌控时间的主人”。

例如为了赶搭飞机而疾步快走,这种理由很能让人理解。但如果是没有任何理由,纯粹只是因为经常慌乱而健步如飞的话,那压根谈不上是“活用时间”了,只是被时间追着跑而已。

甚至有人认为跑步比走路更省时,于是去哪都用慢跑的方式,这也不能说不对。但重点在于节省下来的时间,你要用来做什么?是否浪费在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的事情上?

也就是说,在漫长的人生中,如果我在某个阶段伫立回首,只要回忆是快乐的,那么即使当时别人认为我是在“浪费生命”,但对我来说,那还是有其意义的。

无论是学生时期经历过的大考小考、找工作时所遭遇到的挫折、还是被男友女友痛甩的恋情、某次生了重病、或者是照顾病榻上的亲人等。在每个人的一生之中,总会有失意、苦难、或是停滞的时候,此时若能走出这些低潮,你就能逐渐找到自己的幸福,这并不是一种浪费时间。

当一个人看不到眼前的出路,甚至为遭遇磨难而痛苦时,其实这正是心灵成长的最佳契机,这是过来人都经历过的蜕变过程。

如果我们只是以个人主观的角度去看待、分辨所谓的“浪费”与“充分利用”时间这两个对立的观点,那是很不明智的。

哪些是违反活用时间原则的举动

既然我们想将自己的时间好好地整理活用,那么对于他人运用时间的方式也应抱持着尊重。如果你是以剥夺他人时间的方式来赎回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这就是一种违反活用时间原则的举动。

例如双亲剥夺孩子的时间,或是上司剥夺部属的时间,然后将这些时间挪到自己身上,这些例子在我们周遭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们必须格外小心,提醒自己别犯同样的错误。

例如有些管理者经常有这样的“恶习”——那就是习惯想到什么便指示什么,不但喜欢朝令夕改,而且对于他人的建议也充耳不闻,只会大声喊着“我很忙,说重点!”“说结论!”。经常一开口就是“我要……我认为……”;或者在开会时一个人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直到最后才又突然决定改回原本的议案;或者一到下班时间就开始交代下属做这做那;或者当周末来临时,才临时要下属在星期一前完成某份报告。然而一旦有人因此留下来加班,却又会批评他们不懂得分配时间,认定别人根本欠缺妥善分配工作时间的能力。

明明知道这并非是他人的工作或过错,甚至当自己已经剥夺了对方的时间,却还不断地强调一切的成果都是自己分配得当、努力的结果,如此津津乐道着,这实在是不可原谅的做法。

类似这种自私自利的做事方式,我相信每一个人如果客观来看都会觉得深恶痛绝且不屑一顾,但自己却很有可能会在无意中做出同样的行为。

阅读至此,各位也许会暗暗点头,感同身受。但在愤愤不平的同时,心里也应该有所警觉,千万不要无意中犯了占用他人的时间来补自己时间的错误。

从基础开始,更有效率

由于我本身经历过上班族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从郊区坐车到台北上班,也就是各位印象中坐在办公桌前埋头苦干、靠着微薄的薪水持家的那种小职员。因此一般上班族有过的经验,我也曾体会过。

大部分的人每天都是早上一起床之后,洗脸、吃早餐、出门,一直到傍晚工作结束之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接下来的活动不外乎就是吃饭、看电视、上网、玩手机、睡觉,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虽然看似规律,但如果能好好规划经营,便可将时间运用得更有意义与价值,甚至能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创造出新的快乐。

因此,与其一开始就想从活用时间的具体方法做起,不如先沉稳地面对每一天,慢慢地将现有的生活模式稍做改变。

如此利用原有的基础逐步修正、改善,最后必能看出改变后的全新生活模式!

从基础开始调整:提早一个小时上班

如果像只无头苍蝇般飞来飞去,那可与活用时间一点也扯不上关系。就以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为例吧,只要每天比别人早一个小时起床,吃个早餐,看个新闻,然后再优哉地走到坐车的地方,愉悦地沉浸在早读的时光当中(利用上班前的坐车时间在车上阅读杂志或书籍),然后提早到公司,在其他人开始办公之前就已经做好一天的准备工作。

的确,对照上班时四周的状况来看,如果是属于找别的乐子来消磨时间、打混的人,多半会遭到主管、上司的叱责;但若是将时间运用在思考上,那样即使周遭的人看自己好像无所事事的样子,也多半不会加以责难,因为你并非是在浪费时间。

然而对于这种“提早一个小时上班”的行为,你认为是在浪费难得的睡眠时间,还是充分地利用早晨时间呢?

提早到达公司做好事前准备,感觉上是比别人少了一些可休息的私人时间,但是从工作成果来看,反而能充分地利用时间。或许还能在其他人忙得焦头烂额时,结束工作下班回家陪伴家人,同时在工作上的表现也会比那些熬夜加班的人好得多。P9-11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迈向美好人生的整理关键

 1.自问:你充分利用了时间吗?

 2.整理,找回有闲暇的美好生活

 3.逃避心态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4.时间,买不起的无形有价物

 5.维持质量比省麻烦更重要

 6.疲惫时还能坚持到最后吗?

 心理测验:你最容易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

第二章 实行整理术前的自我整理

 7.明知该早点做,却迟迟不想做

 8.是什么造成你的习惯性推托?

 9.决定想做的事,才能活化时间

 10.做事无往不利的专注15分钟

 11.手表定律助你调校最终目标

 12.学会拒绝,就能抢回私人时间

 心理测验:你运用时间的习惯如何?

第三章 有效救回时间的习惯养成

 13.尽早展开准备并预先安排行程

 14.将新时间观养成生活习惯

 15.非得完美?时间再多都不够用

 16.正确地做事与做对的事的差别

 17.别成为他人的时间人质

 18.时问自由化的真正意义?

 心理测验:你习惯去洗澡的时间是哪个时段?

第四章 告别加班人生的作业诀窍

 19.早晨上班前的时间整理术

 20.提高工作效率的作业技巧

 21.复制前辈经验缩短作业时间

 22.充实上下班时间的运用诀窍

 23.超限效应让你告别工作过劳

 24.80/20法则助你创造最大产值

 心理测验:你会选择在什么时间打电话给情人?

第五章 根治拖延瞎忙的自律练习

 25.先有自律力,再谈改变习惯

 26.自律不难,只是需要练习

 27.如何拟定计划与安排行程

 28.想象实行整理术后的好处

 29.如何运用剃刀定律根治瞎忙

 30.立即行动是拖延症不二良药

 心理测验:你有多容易浪费时间在错的人身上?

第六章 找回生活质量的宽裕提案

 31.平日养成留下会议记录的习惯

 32.将行动习惯化并保留范例

 33.在“不看电视日”那天多阅读

 34.尽力让家人拥有更充裕的时间

 35.别再为自己留浪费时间的后路

 36.如何度过充实愉快的私人时间

 心理测验:将来你的事业走向会如何?

第七章 活化公务时间的社交技巧

 37.会面时务必保留缓冲时间

 38.出差是打开世界之窗的机会

 39.把调职当成大显身手的助力

 40.准备出差空当时的行动手册

 41.掌握人脉,就能节约时间

 42.名片簿按时间顺序加以排列

 心理测验:面对问题时,你能果决判断吗?

第八章 破除时间迷思的理想实现

 43.在你人生中60秒的价值

 44.不当工作狂:别把工作带回家

 45.破除工作上浪费时间的陋习

 46.绕开时间整理的背后陷阱

 47.在有限时间里如何实现理想

 48.先发制人之前要先抓准时机

 心理测验:你如何看待私人时间的运用?

序言

你是否曾经遇见那些善于利用时间,并且对此十分自豪的人?其实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上,必定有属于他自己的长处。就像在任何一家公司内,你都可以找到那些善于利用时间的人。虽然他们不一定个个聪明能干,但通过妥善地利用一分一秒的方式,他们能够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让自己过着规律且有质量的生活。

我们知道很多物品的价值,例如珠宝和名牌包包,但是时间却因为没有标价,也没有自己的“展柜”,因此尽管价值连城,也无法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与珍贵,除了人们失去心爱之物、悔不当初的时候。

如果你珍藏的爱马仕包包或者万宝龙手表被偷了,那么你一定会着急且愤怒地打电话报警,但是你丢掉了数量庞大的时间,却显得不闻不问、毫无感觉,这岂不是一件很怪异的事吗?

要如何知道你的时薪多少呢?假设你是钢琴老师,教孩子弹琴的时薪是1000元;假设你是个执照律师,按时收取的法律咨询费用就更高了。当你自己的专业可以为你的时间标上价钱时,你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你的时薪价值多少钱了。但这不代表只有在工作时,你的时间才是有价的;在私人时间,其实你的时间更珍贵了,因为你回收了更多无形的有价之物,例如与家人、朋友、另一半相处所得到的爱与关怀,这是花再多钱都赚不来的感情。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懂得妥善利用自己的时间,我们生活在地球村这个大熔炉当中,村里到处都是形形色色的人物,虽然多数人都同意“效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自己却会在同样的错误行为之中来回踱步。

换句话说,光知道“整理时间”“节约时间”这些理念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透过观察人世间的诸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等过程来努力改善自己的缺点。如此一来,必然会有改变或进步的可能性,同时也能让这些提升生活质量的模式长久保存下来。

事实上,如果我们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判别工作的优先级,不慌不忙、按部就班地进行,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某些枝微末节上,也不会重复进行某些毫无意义的工作,自然能在期限内处理完所有程序。

如此一来,事情做得漂亮又得体,时间成本也能有效降低,并且在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不会让人感受到我们的慌张和不安。只要能懂得活化时间、运用时间,那么即使工作中的八小时内再烦再累,下了班后也能运用同样的技巧,充分享受一家人和乐融融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形态不正是我们努力工作的目标吗?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会渐渐知道自己每浪费一个小时,实际上是多花了自己生命中的多少成本,进而我们才会开始减少因效率不高而导致的各种浪费时间之举。例如你估算自己的时薪是台币3000元、或者是台币5000元,那么你难道不会更谨慎地选择当下的工作,以及是否该答应某个人的棘手要求吗?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造就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呢?答案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秘籍能让我们马上就变成效率达人!”然而我们不妨尝试着不为任何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节约时间的方法,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许多自己的心得。但在实际进行这些生活改造之前,首先要厘清的是问题的核心与目的究竟为何?换句话说,时间管理应该要符合自己的期望,并且与具体的行为、事实相结合,才能发挥节约时间的效果,并能借此充分分配时间的运用,这才是成功与否的最大关键。

如果你不能在实际作业之前做好时间的分配与规划,那么往往会迷失在旁枝末节之中,忽略了大关键。我们说唯有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不懈时,才能特别感受到活用时间的意义与成效!然而有些人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人生苦短,何必在有限生命当中拼命压榨出额外的时间?

关于这点,我认为是见仁见智的。但当一个上班族在工作生涯画上休止符,并回头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时,有可能会发现过往都是活在别人的期望当中,从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而这也是我们提倡时间整理的最大目的,那就是节约出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以迈人更美好的生活。

因此,期望通过本书让读者朋友们了解如何把握现有的时间,并将本书所介绍的观念与实例,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果真如此,我内心的喜悦将是笔墨难以形容的。

某天早上,我在上班途中曾看到一个特别的景象。有一个小学低年级左右的小男生,手上拖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优哉地走在小巷子里,途中不时地停下来看一看路边的昆虫或树叶,在旁边观看着的我不禁替他担心,再这样玩下去难道不会上学迟到吗?但是看那孩子的神情,却又是一脸好奇的样子。那一幕使得忙碌的我感受深刻,因为时间的运用方式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能够像那孩子那样悠闲地过每一天,不也是很快乐吗?

正如上述提到过的,其实拥有惬意的生活与浪费时间并不能画上等号,只要你能充分掌握运用时间的技巧,同样能在兼顾工作需求的条件之下,快乐地度过悠闲自得的私人生活。

林均伟

内容推荐

林均伟编著的《自制力(根治拖延瞎忙没时间)》是关于时间整理的经管励志图书。作者林均伟从是否充分利用时间的自问出发,对读者的习惯养成、工作态度、自律练习、享受生活、活化公务时间和提高效率等方面进行实践指导,用八个章节教你掌握时间整理的基本原则——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改掉让分秒白白流逝的九大恶习,从此别再为小事瞎忙到崩溃。市面上的时间管理书,一般会教你一种特定的方法,而这里教给你的是整理时间的基本原则,掌握这一原则就可以举一反三,在任何场合做出最有效的决策与应用。

编辑推荐

《自制力(根治拖延瞎忙没时间)》的作者林均伟是畅销书作家,专注企业管理咨询,有职业培训经验,本书是时间管理类专著,多层面提供实操建议。本书内容上提出整理时间的两大原则——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时间整理方法,从根本上把瞎忙没时间的人解救出来。本书是目前国内最具实效的时间整理读本,颠覆时间整理概念,学会整理碎片化的时间。每章后面附心理测验,破除职场人士的时间迷思,革新自己的生活态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制力(根治拖延瞎忙没时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均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96940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2014126695
中图分类号 C935-49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