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道超、方成主编的这本《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文学研究》中的29篇论文聚焦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包括经典建构、文化政治,空间与身体视角、伦理、叙事、认知诗学、反帝书写,以及中华传统海外生根的华美文学、中庸思想、中华神话。这些研究与思考不仅体现了论文作者的博学与智慧,更蕴涵了他们对中国语境的现实关照。
图书 | 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文学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蒋道超、方成主编的这本《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文学研究》中的29篇论文聚焦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包括经典建构、文化政治,空间与身体视角、伦理、叙事、认知诗学、反帝书写,以及中华传统海外生根的华美文学、中庸思想、中华神话。这些研究与思考不仅体现了论文作者的博学与智慧,更蕴涵了他们对中国语境的现实关照。 目录 蒋道超/超越虚无,构建自己的宇宙——也谈约翰·巴思《漂浮的歌剧》的主题 方成/纳撒尼尔·霍桑与美国浪漫传奇的文化政治 郭英剑/语言的背叛:移民作家的位置在哪里?——评哈·金的《移民作家》 方杰/应景的宣传抑或永恒的艺术?——《愤怒的葡萄》充满争议的经典化之路 赵文书/在文学中解读后现代历史小说的社会意义——以华美历史小说为例 何宁/希尼与叶芝 罗小云/美国侦探小说的缘起与发展 舒笑梅/像驾驭画笔那样驾驭文字:评斯泰因的《毕加索》 宋艳芳/英美学院派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容新芳/论I.A.理查兹《美学基础》中的中庸思想 胡宝平/《为诗辩护》与伊丽莎白时代文学批评的“自我塑造” 徐蕾/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身体视角:回顾与反思 刘玉红/从认知诗学解读《泄密的心》的偏离性 胡蕾/监禁与疯癫——解读伯尼斯·鲁本思作品中的替罪羊形象 苏忱/《杯酒留痕》中创伤的狂欢化叙事 祝平/索尔·贝娄的肯定伦理观 姚媛/走向杂糅的城市空间——《身着狮皮》对多伦多的重构 赵晶辉/文学中的城市空间寓意探析——莱辛的五部曲《暴力的孩子》释读 任海燕/探索殖民语境中再现与权力的关系——库切小说《福》对鲁滨逊神话的改写 宁梅/论约翰·福尔斯对“疯女人”形象和心理医生形象塑造的延续与创新 王卫东/孤独的游魂:乔治·奥威尔与帝国主义 白爱宏/后现代寓言:马丁·艾米斯的《时间之箭》 姚成贺/智性思索中的有序现实:从四部曲看A.S.拜厄特创作现实观 罗媛/移情腐蚀与暴力呈现——评伊恩·麦克尤恩的《无辜者》 信慧敏/《千万别丢下我》的后人类书写 赵宏维/“甜蜜之家”:《宠儿》的空间解读 王秀杰/黑人的百衲被与印第安的圆:《梅瑞迪安》的杂糅性叙事 郭瑞萍/评彼德·阿克罗伊德的作家传记 李怀波/我是谁?——马丁·伊登的自我探求与异化 作者单位 编者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文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道超//方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1443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7 |
出版时间 | 2015-02-01 |
首版时间 | 2015-02-01 |
印刷时间 | 2015-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8 |
CIP核字 | 2014295630 |
中图分类号 | I106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1 |
宽 | 16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