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研究(第22辑)》是由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汇编,第22辑选载有各家之作,对吴中人文、历史、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都有全面搜集,是了解和研究吴中文化必备而可贵的文化资料。
本书重在通过对吴文化的研究,彰显苏州地域特色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个性,本书呈现出“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景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图书 | 传统文化研究(第22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传统文化研究(第22辑)》是由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汇编,第22辑选载有各家之作,对吴中人文、历史、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都有全面搜集,是了解和研究吴中文化必备而可贵的文化资料。 本书重在通过对吴文化的研究,彰显苏州地域特色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个性,本书呈现出“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景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目录 守护家园(代序) 核心价值论 继承 扬弃 升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关系略论 和谐精神永远传承 在践行中不断发展 力求正能量的发挥 《孙子兵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忧乐笔会 重读《学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 范仲淹对孔孟忧乐观的发展 从《岳阳楼记》看范仲淹解忧三境界 孔子忧乐观探源 孟子忧乐观探析 荀子忧乐观探微 法学论坛 试论荀子“礼法并用”的现实主义精神 “法”必须与时俱进——读《吕氏春秋·察今》有感 祭法学大师杨兆龙 论以人为本的法律观:法律应然品性是“人” 正当程序有效运作的行政法保障——对我国正当程序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学术梳理 生态综议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举隅 《园冶》生态哲学发微 从“立禁碑”看清代苏州环保理念 太湖石历史文化探析 吴中人文 试论苏州历史文化定位 大运河(苏州段)上的七个点段 白居易与苏州 论范仲淹抗辽“十六字诀” 《五人墓碑记》中的“义举”溯源 叶绍袁的家国之殇 为朱慧珍的弹词开篇审美赏析 古梅绽放分外香——苏剧“继字辈”《花魁记》表演艺术三论 运用孙子兵法提升企业软实力 稽古钩沉 解读孔子“文质彬彬论” “吴越城”浅谈——读《越绝外传记吴地传》校注札记两则 吴王夫差剑集录 论苑撷英 试评《红楼梦》中泥做的男人们——浊泥世界的众生相和雾霾岁月 张岱的江南 清代镇江文化氏族之文化背景掠影 西崦湖畔耕渔轩 普遍自由和普遍平等:后现代文化哲学范畴的核心价值——兼论全球化时代文化研究的应然思维方式 资料集萃 韩家园与韩世忠墓 苏州历史名贤中的抗倭英雄谱 承前启后的铁琴铜剑楼——兼议主要藏书传人瞿启甲 浅议陆鸿仪档案 《治家格言》正家风 曹寅与叶藩、叶燮的诗文情谊 苏州女校中的刺绣教育 传承家族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的启示 洞庭西山徐氏宗祠祭祀及其他 苏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研究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统文化研究(第2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6663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3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6 |
CIP核字 | 2014266234 |
中图分类号 | G12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42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