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张澜年谱(群言典藏)(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谢增寿教授阅时五个寒暑,花费巨大精力编著的《张澜年谱》于日前杀青。作者以尊重和还原历史为宗旨,在新史料、新观点方面有所突破,是近年来张澜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力作。张澜先生亲历了这一波澜起伏历史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就是一部浓缩的近现代史,一幅近百年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而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的壮丽图卷,一本开展爱国主义和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即使在今天,张澜先生的思想和实践仍对我们具有启迪和教育意义。

内容推荐

《张澜年谱(群言典藏)(精)》以年谱的体例编写。作者谢增寿教授历时五年时间,以尊重和还原历史为宗旨,踏遍了张澜先生生前的足迹,查阅了有关张澜先生的所有史料,在新史料、新观点方面有所突破,是近年来张澜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力作。

目录

前言

序言

编撰说明

一八七二年(清同治十一年)

一八七七年~一八八六年(清光绪三年~十二年)

一八八七年(清光绪十三年)

一八九四年(清光绪二十年)

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

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一九○○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一九○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一九○三~一九○四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三十年)

一九○五年(清光绪三十一年)

一九○六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一九○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一九○九年(清宣统元年)

一九一○年(清宣统二年)

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

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

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

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

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

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

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

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

一九二○年(民国九年)

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

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

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

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

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

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

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

一九三○年(民国十九年)

一九三一年(民国二十年)

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

一九三三年(民国二十二年)

一九三四年(民国二十三年)

一九三五年(民国二十四年)

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五年)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

一九三八年(民国二十七年)

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

一九四○年(民国二十九年)

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

一九四二年(民国三十一年)

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

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

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

一九四六年(民国三十五年)

一九四七年(民国三十六年)

一九四八年(民国三十七年)

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年

一九五一年

一九五二年

一九五三年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后记

试读章节

2月16日 四川军政当局借口省立一中校长杨廷铨案,以“肃清共产党徒”为名,出动军警逮捕了成大、师大、师大附中等校师生100余人。当日下午,军政当局不经任何审理就将袁诗荛、李正恩、钱芳祥、王向忠等14人枪杀(14位烈士中,有成都大学李正恩、袁芳祥、王向忠、胡景瑗、王道文、韩钟霖6人)。制造了震惊川内外的“二·一六”惨案。此后,“三军部通令各县查缉‘杨案’在逃学生”的通缉令中称:“……共产党徒等潜伏各处,阴谋扰乱破坏”“若不严拿惩办,断绝根株,将何以肃法纪而靖地方”,“勿使一人漏网”。这无疑是他们在为即将进行的更大规模的血腥屠杀作舆论准备。

2月17日晨 先生获悉李正恩等14人已被杀害,万分震惊,立即赶到学校,召开全校师生员工大会,在讲话中悲愤地揭露军阀残酷迫害革命师生,侵犯人权,破坏学府尊严,摧残教育事业的罪行。并当场宣布辞职,以示强烈抗议。

2月19日 发表《自行解除成都大学校长职务函》,并同时致函刘文辉、邓锡侯,提出辞职。辞职书中对军阀无理杀害无辜师生的暴行进行了严厉谴责,指出:“今杨案之主凶未获,而成大之学生被指为嫌疑者,乃枪毙于逮捕数钟之内,似非所以服死者之心。在澜尤无以塞其家人之口。”且“大学事前未获当局之公函,军队可以任意蹂躏,事后不闻当局之通告,学生能不恐怖惶惑?在澜既不能预教育于前,以出学生于政党之狂澜,在学府复丧失其尊严,以堕教育事业之神圣”,义正词严,指斥当局。基于以上因素,先生表示“引咎辞职,以谢邦人”。

2月20日起成大教职工掀起“挽张”运动,声讨军阀制造惨案的罪行。2月20日,成大临时学生会呈文二十四军、二十八军两军部,请求切实保障教育,并请代为挽留张校长复职。当天下午,成大教职工开会决议,派代表挽留张校长,致函当局,请宣示枪毙学生证据,斥责军阀捕杀师生的罪恶活动,要求切实保障人权,维护学府尊严。三月上旬,成大临时学生会呈文三军部请取消通缉学生案并敦促张校长复职。呈文揭露军阀在“杀人证据,根本不存”的情况下,对师生“不加审讯,即予枪决”的罪恶阴谋。呈文严正指出,三军部通缉“杨案”在逃人犯中,有成大三人,而他们放假后即回家,“未在校中”,对他们,通缉严拿,更不知从何说起,“为此,特恳将本校学生欧阳荣谦等通缉即予撤销,以免冤滥”。并再次请求代为挽留张校长,呈文特别强调,长校成大,“舍张校长外,殊若无人”,因此,“特恳再行敦促张校长立即复职,以维学府进行,不特同仁学业之幸,西南文化前途,实利赖之”。

2月23日 刘文辉、邓锡侯致先生函,对枪杀学生事件竭力辩解:“处理此案,原系肃清乱党,维持治安,与此案无关之教职员学生,尽可安心从事,不必怀疑。”同时对先生表示“挽留”。2月下旬,省长赖心辉在给成大教职工大会的回函中声明,他没有参与其事,对先生也表示“挽留”。

3月9日 先生在教职员和学生的一致挽留下,对学生会代表表示:“勉允复职”。

3月12日 出席成大全校师生员工欢迎张校长复职大会。法学院院长吴君毅、理学院院长沈懋德等发表了讲话。先生发表复职演说,首先,无情地揭露了军阀制造“二一六惨案”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上一年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成都人民持续不断开展的教育经费独立,反劣币运动,这一系列保障人民权利、反对军阀压迫的斗争从根本上触犯了军阀的利益。于是,以杨案为借口,大肆镇压学生,制造了血腥的惨案。他明确表示,“我之所以辞职,就是不忍见四川的人民,从今以后要接接连连的枉死。”至于复职,由于“本校教职工先生同学生,本大无畏精神,一致出面主张正义,虽未达到圆满目的,就社会上已明白此回惨案的是非,妄杀人的军警团亦稍知所警惕,也算是得了几分消极的效果”,“我今天的复职,即是有感于教职员先生和学生的奋斗与热忱,不忍成大中途停顿,所以未继续维持。”同时,他还真诚地劝勉学生,“现当革命期间,固不能不抱有革命的思想,造成革命的人才,但是革命要有真实的本领,就是要有真实的学问与知识能力,革命才能成功。才免得走人歧途,才不至于只有破坏而无建设。”演说最后,他还向大家表达了决计辞职的愿望,“我已经向国民政府呈请辞职,在国民政府新任之校长未到以前,我只好暂负责任,照旧办理。”P109-112

序言

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正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国民党独裁统治破坏的危难之际。民盟以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尊重思想自由、提倡依法治国为政治纲领。民盟凝聚了当时绝大多数进步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可谓群贤毕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闻一多、李公朴、梁漱溟、史良、胡愈之、楚图南、吴晗、费孝通……这些民盟前辈精英们纵横捭阖、开阔放达,本着知识分子的人文良知和社会责任“奔走国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社会等领域都提出了明确的纲领和主张,将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播撒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那苍黄翻覆、陵谷变迁的大时代,在那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动荡岁月里,历史的浪潮将中国民主同盟,将有志于民族振兴的贤良才俊推上了风口浪尖,他们在改变中国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为历史的进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将自己的荣辱与民族存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国的民主、繁荣奋斗了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探索,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为了保存这珍贵的历史财富,为了让后人记住先辈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他们为国为民、励精图治的奋斗事迹,我们通过多年的精心准备和积累,出版了《民盟历史文献》丛书,这不仅仅是追忆往昔、缅怀先贤,也不仅仅是为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厘清历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那段曲折的历史,传承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真挚感情;纪念民盟先贤为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呈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嬗变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是为了民盟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需要;为了让那些隽永传奇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历史再现后人的眼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盟历史文献》丛书的出版,是对先贤们多党合作历史的尊崇和传承。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

后记

在《民盟历史文献》丛书付梓之际,掩卷回首,民盟先贤们的音容笑貌挥之不去,不绝如缕,久久难忘。在编辑此丛书的过程中,我们每每被他们为信仰、为理想奋斗的坚定精神所感召和感动。

人不能没有理想和信仰,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我们的先辈们,正是怀揣民族富强、人民福祉的赤诚之心,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凭借自身高尚的人文品格和社会良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为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探索了一条新的宪政之路;和平、民主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所共同追求的理想。

如今,面对着他们的拳拳之心和丰功伟绩,我们感叹!赞叹!怀念!更要继承!

《民盟历史文献》在整个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厚爱。我们要特别感谢为此丛书孜孜不倦地考证、核实、梳理、完善的各位专家、学者,是他们的认真严谨,才使此丛书能够客观地展现历史的真貌;更要特别感谢中共中央统战部与民盟中央给予我们的鼎力支持和重视,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不可能完成如此厚重的出版工作任务;还要感谢各省、市、地区的民盟组织,为搜集、挖掘、抢救民盟的历史文献资料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感谢每一本书的作者,是他们的辛勤笔耕和一点一滴的忠实记录,才集成了民盟历史的全貌;感谢为此丛书付出辛劳的编辑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

谨以此丛书献给所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献给为共和国诞生抛洒了智慧和热血的先贤们;献给那一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峥嵘岁月。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张澜年谱(群言典藏)(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增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64480
开本 32开
页数 46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8
CIP核字 2013210807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60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2: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