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这一辈子/中国梦红色经典电影阅读
内容
试读章节

北京啊,北京。这是咱们中国的古城啊。从元明建都到现在差不多已经七百多年了。紫禁城(今故宫)位于北京的正中央,是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中有太和、中和、保和殿三大殿,红墙琉璃瓦,气派非常。在太和殿中“正大光明”匾的下面就是皇帝的宝座。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大清朝就得了天下。

西太后慈禧把编练海军的钱挪过来盖了颐和园。万寿山上的大牌楼和大狮子,非常雄伟。排云殿,这是给慈禧太后过生日的时候用的。昆明湖中景色迷人。其中,有十七孔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有150m,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像是一条长虹卧在湖中,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五百多只。有从云南运来的大理石汉白玉石舫,长36m,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有360万斤铜造的铜亭,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铜亭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铜亭四面有菱花扇,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啊。位于万寿山南面山坡上有一座长廊。它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m,共276间。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多幅,画的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这也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建造。

天坛是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在正阳门外东侧。天坛可能比紫禁城还大些,里面主要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就拿祈年殿来说,它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m,镶嵌蓝色琉璃瓦顶,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这是多大的工程啊。

北海在景山西侧,在紫禁城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优如仙境。在琼华岛上有座白塔,塔高约36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这座塔矗立于琼华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

北京城的美景很多,“燕京八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就是其中最有名气的。

北京城好啊!可是当时北京城里的老百姓怎么样呢?穷啊!苦啊!可是真安分啊!在那几十年里,我们的老百姓可受苦了。不公平、叫人伤心的事情也太多了。天黑了,一个穿着破旧的老头子一个人在马路上溜达。他的名字叫福海。福海不想回家,他怕回家也怕见人。他卖了一天的力气了,可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啊。福海老人来到了达志桥,心中充满了无奈。

福海老人今年60多岁了。他已经饿了好几天了,饿得眼前直发黑。他心想,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完了。想到这里,他“哎呦”一声,坐了下来。  福海想,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歇一歇吧。在这儿一坐,他的眼前又出现了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当时他也是坐在这里。

那时候,他才22岁。那还是前清的末年。福海在一家裱糊店里学手艺。铺子关了门,他一时又找不到事情做。当时,跟他同院的赵大爷刚下了差,看见了坐在胡同口发愣的福海。

赵大爷是一个老巡警,见福海坐在那儿,就问:“爷们,怎么的了你,在这儿坐着干什么呢?”福海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赵大爷啊,我找了好几天的事了,一点头绪都没有啊。”“哎,你起来,起来……”赵大爷把他从地上拉起来,“这蹲在这儿也不像话啊。走走,我们回家再想主意去。”

P3-8

目录

第一章 迫于生计当巡警

第二章 负责巡管达志桥

第三章 辫子兵血腥洗劫

第四章 福海成为站门警

第五章 爱国学生闯秦府

第六章 官员乐,百姓哭

第七章 巧助申先生脱险

第八章 短暂的幸福时光

第九章 日军侵入北平城

第十章 监狱里福海受难

第十一章 再相逢申远解惑

第十二章 忍冻饿福海惨死

电影传奇

序言

曾经,拾起过草地上被吹落的发黄的银杏叶,夹在了日记里,再打开时,记住了那个秋天里青春的憧憬;

曾经,哼起过电台里被播放的欢快的流行曲,抄在了笔记上,再打开时,记住了那段岁月里相伴的愉悦;

曾经,流连过影院里被放映的精彩的故事片,存在了脑海中,再打开时,记住了那些回味里温暖的片段;

我们的曾经,是记忆的积累,留不住岁月,却留住了记忆。翻开日记时,银杏的纹络依然清晰,打开笔记时,歌词的墨迹仍然青涩。那些往事都留住了,只是在某个时刻,突然想起了那部电影,多少却有些浅忘,因为我们的笔记本里承载不了那么多的信息,只能记在脑海里,在岁月的洗涤中淡却了一些章节。

我们一直致力于电影连环画在读者中的普及,十年间制作了数百本电影连环画,发行量近百万册,在读者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今天,我们将那些存在我们记忆深处的经典电影以图文版的形式制作成册,让我们重新回味那脍炙人口的故事,再度拾起从前那观看电影的快乐时光。

抬一把凳子,再也找不到露天电影;下一段视频,却没有充裕的时间观看;那么,就躺在床上,翻开这一本本图文本,将故事延续到梦里——记得那时年少,记得那时年轻,记得那时……

枕边,这一册册的电影图文本,还有一摞摞的日记和笔记本,都是我们记忆中的音符,目光触及时,在心里流淌成歌,相伴过的曾经,把美好的记忆延续到永远。

赵刚

2014年3月6日

内容推荐

《我这一辈子》是赵刚主编的“中国梦红色经典电影阅读”系列之一。

《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具有格外挺拔于时代的进步气息。《我这一辈子》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也是一个人生的大悲剧。它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还笑,笑我这一辈子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

《我这一辈子》的创作,正值老舍文学道路上“第一高峰”,他的艺术风格显得十分突出。他特别善于用平凡场景中的小镜头来反映社会生活里的大冲撞,他的笔触不是直接介入而是自然延伸到民族的命运中,让读者从他诙谐与幽默的文笔中品味生活的沉重。

编辑推荐

经典的红色电影是指在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产生的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一批电影等。和以往板起面孔的人物形象相比,这批红色电影更有人情味,人物也更显有血有肉。

《我这一辈子》是赵刚主编的“中国梦红色经典电影阅读”系列之一,是根据影片《我这一辈子》改编而成的中篇小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这一辈子/中国梦红色经典电影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照富改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805894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2013174649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