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活出真正的自己/盛世新管理书架
内容
编辑推荐

孟祥麟编著的这本《活出真正的自己》以心理学家贝特森的成长之路以及NLP技术帮助处于迷茫之中的人们避免一次一次重复“犯错—后悔—改进”的程序,不再用一大段的歧途换取一小段正确的前行,本书的主要内容为个人成长的五个阶段,通过如和风细雨般的文字和故事陪伴读者走过成长的五个阶段,每攀升一级,个人的视野就会开阔一些,对自己对外界的认识就会清晰一些,心灵地图就会扩展一些,能动性就会增强一些,和外界的融合就会深入一些,同时内心也会变得和谐一些。

内容推荐

一个人的自我认识越透彻,人生使命越清晰,价值观越明确,信念越坚定,心灵地图就越为分明、越为广阔,将一切生活细节涵容其中,在做每一个选择的时候都会胸有成竹,果断明智。孟祥麟编著的这本《活出真正的自己》以贝特森的成长之路为线索,以NLP(NLP是关于人类行为与沟通程序的一套详细可行的模式)知识铺路,从人际关系、安全感、焦虑感、爱与被爱、积极态度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从而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完善和完成个人的成长,助你扩展心灵地图,走到你内心深处想去的地方。本书属于大众类心理读物,适合于企业员工、职场白领等阅读。

目录

PART 1 动能篇

 第1章 唤醒你的力量

谁来负责任

走出受害者心理

意识之光引领他白手起家

我们为什么会混日子

为何你会上瘾

为何你流连网页不去工作

期待,如此美丽,那么危险

不要把情绪和事实混为一谈

全身心融入当前的神赋时刻

 第2章 激活前进目标

目标使人免做生活的奴隶

为你的内在动力找到出口

你是想做还是要做

你的行为在为目标服务吗

第一件小事,你做不做

 第3章 进入动态轨道

高行动力带来高自尊

行动缔造大质量星人

实现所想就是实现你的能量

为何走出去就有运气

以S曲线应万变世界

在必要的时候改变环境

在不适合的环境中,做出向阳的选择

主动寻找最滋养自己的环境

PART 2 视角篇

 第4章 开启全新视角

想得到从未得到的,就要做到从未做到的

从关键习惯开始,全面改变自己

最有魅力的人是站在他人鞋子里的人

同理心缺失的地方是悲剧易发地带

穷人的思维特点

不求回报的付出为何真的没有回报

打破负循环,才能解决看似无解的问题

PART 3 信念篇

 第5章 排除有害信念

为什么我们在择偶的时候会犯错

缺乏价值观指导的人生是充斥临时建筑的人生

价值观指导他们事业成功

理清想法,治愈癌症

坚守价值观,曾国藩从平凡走向非凡

为何她渴望幸福却又破坏幸福

信念不是护航船就是海盗船

怎样摆脱命运的诅咒

改变信念,从不幸走向幸福

肃清伤害性的信念

PART 4 身份篇

 第6章 重新定位身份

步入你的英雄之旅

砸掉铁饭碗

杀死“你应该”之龙

活在真正支持你的社会范畴中

你是英雄还是受害者

爱命运,无困难

英雄被困难造就

在极限运动中拓展力量

PART 5 精神篇

 第7章 祛除我执烦恼

从苦难到涅槃

我们因为残缺彼此寻找,又因为残缺彼此伤害

健康的爱以自身完整为基础的

爱情出问题,是因为你自己出了问题

找到内心的喜悦,你就找到了自己的力量

健康的爱情是以我之圆满呼唤出你之圆满

真爱修复成长的伤害

专心做好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不期而至

尊重成功规则,不知不觉走到人生巅峰

坚守人生哲学,一人独创两家500强公司

 第8章 走向安宁丰盛

因为利人,所以利己

每个人的头脑中都藏着两匹“狼”

博弈论专家发现的最明智为人之道

稻盛和夫的成功之秘

全新时代,你的思维模式过时了吗

如何利用场域的力量

走向大我,走向丰盛

试读章节

人们常常低估了思想对生活的塑造作用,这大概是受害者心理广泛存在于人群中的原因。思想对生活的塑造,是润物无声的,而不是狂风暴雨式的,也许开始时并不明显,然而假以时日,不同的思想所塑造出的不同生活,就会表现出令人难以忽视的差异。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那是几年前,我去外地讲课,该地住着我的一位老友。多年没见,我们相约出游。电话里,他提出想让他们家族的两个年轻人同行,好跟着我学习一点人生智慧。朋友在闲聊中说到,这两个年轻人,年龄差不多,学习的专业也差不多,同样在3年前毕业,一个已经成为某500强的IT公司的售前顾问,月薪一万多元,另一个却在一个小公司当销售,月薪才三千多元,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两人这么大的区别。

朋友的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跟他说,不要告诉我谁是月薪一万元的,谁是月薪三千元的,让我自己来辨别,他饶有兴趣地同意了。

在约定好的时间内,朋友一行三人如约前来。走在朋友身边的,是两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个头差不多,一米七五左右,一个穿着碎花短袖衬衣,身材微胖,就叫他D吧;另一个穿着黑色T恤,身材适中,似乎保持着锻炼习惯,且用H来称呼他。

此行我们计划去当地的一个湖边游览。没走多远,天色陡然变暗,几片灰色的云彩遮住了太阳。D抱怨说:“真倒霉,遇到这破天气,可别下雨,一下雨我们这趟可就毁了!”H微笑着说:“没事的,下雨还凉快了呢!”边说边四处张望,“旁边小店有卖雨伞的,真要下雨我们也不会淋到,倒是可以欣赏难得的雨中湖景。”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起来。

大家说说笑笑,走到一座小桥边。桥的坡道上一个中年人拉着一辆装满废品的板车,缓慢地向前蠕动。来往行人侧着身子从板车边挤过,没有一个人留步,H却很自然地撸起袖子,上前帮着推起车来。我和朋友见状,也赶紧搭一把手,把板车推过坡道。

到底是盛夏时节,刚出点力,就一脸一头的汗。D背着手站在前面,边等我们边埋怨说:“看你们这狼狈样!真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我笑了笑,没搭话,只顾拿出纸巾擦汗。一抬头,眼前一瓶冰凉的饮料,是H递过来的。原来他刚一溜小跑是买饮料去了。

碧蓝碧蓝的湖水近在眼前,吸引着两个年轻人迈开大步向前,我拽了拽朋友的衣角,示意他慢行,然后对他说:“H月薪一万,D月薪三千,对不对?”朋友惊讶地望着我说:“没错!可是你怎么知道的?”我笑着说:“这是秘密!”

当然了,这只是玩笑话,世上从来不存在什么秘密,只存在等待揭示的规律。一个合格的企业教练,需要练就一双能够“透视”的眼睛。当看到一个人外在行为的时候,你需要洞察,这些行为的背后有着何种模式、出于怎样的思想。简而言之,当别人看到“果”的时候,你要看到“因”,因为我们只能通过改变“因”,才能改变“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我们就要让其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和心态。

D的行为透露出他有着受害者心理。心理学意义上的受害者,并不是身披枷锁的苦刑犯。如果一个人动辄抱怨,并且沉溺于抱怨而忽略了事物的积极面,减弱了自己的行动力,我们就可以认为,他具有受害者心理。

和受害者相对应的,是为生活负责的人,H就是这样的人。当D抱怨天气的时候,H却在寻找避雨的方法,寻找雨天赏景的好去处。D的思维是消极的,消极的思维会导致行为的被动、行动力的弱化。H的思维是积极的,同样,思维的积极会带来行动的积极和行动力的强大。H强大的行动力不仅用来帮助自己,还用来帮助别人,板车经过的时候,他就很自然地伸出援助之手。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收入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而一个人的价值则体现在他对周围世界的正面影响力。因此,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人会有多高的收入,只需要了解他能够给予周围多大的正面影响。

就拿这趟行程来说,D给予周围的是什么呢?从精神上来说,他的影响为负,抱怨的语言是对精神的污染,污染着人们的心境;从行为上来说,他的影响为零,他没有采取过任何有助他人的行为。

P8-11

序言

在一切生命滋味中,最难以吞咽的要属后悔。后悔之所以令人难以承受,就在于我们以为使我们后悔的事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事实上,每当回首过去,我们总忍不住惊讶,今日看来一目了然的情形当初怎么就像迷魂大阵一样,将我们团团迷住,使我们无从做出明智的抉择。

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

答案是:眼中的视野、心灵的地图。

每个人都有一幅无形的心灵地图,上面标注着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拥有着怎样的价值观,信仰着哪些信念,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幅地图潜隐在我们的意识深处,以难以觉察的方式影响着我们和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所有细节。

一个人的自我认识越透彻,人生使命越清晰,价值观越明确,信念越坚定,他的心灵地图就越为分明,越为广阔,将一切生活细节涵容其中,他在做每一个选择的时候都会胸有成竹,果断明智。

然而,并非每个人的心灵地图都是清晰完整的,很多人的地图是模糊不清、支离破碎,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去哪里,他们的价值观相互冲突,他们的一些信念包含伤害性,每每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就不知道何去何从,很有可能误入歧途。

事实上,人生的诸多错误抉择,都源于心灵地图的不清晰与不完整。

为什么浪费了那么多的宝贵时间?因为你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就认识不到自己的时间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总把注意力聚焦于不想要的事情上,不断地责备和抱怨,却忽略了生活建设性的一面?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建设什么。

为什么会选择不适合的人与事?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更不知道做什么事、和谁在一起才能成全这种生活,你总在一时一地的需求驱使下匆匆做出注定使你后悔的决定,却没有将它们放在人生全图的背景中进行审慎的考量和取舍。

残缺不全的地图,让我们顾此失彼,前后矛盾,误入歧途。地图只要扩展一点,我们对图中内容的认识也就准确一点。过去的迷阵今日云开雾散,变得明朗,只因我们如今手握的地图更加全面更加清晰。

难道我们非要一次一次重复“犯错一后悔一改进”的程序,用一大段的歧途来换取一小段的正确前行吗?毕竟,“无限的生命”归根结底是一种错觉,歧途走得太远,前行的里程就会很短。难道我们不能通过扩展心灵地图来避免误入歧途吗?

心理学家、人类学家格里高利·贝特森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

贝特森把个人成长划分为五个阶段,每攀升一级,个人的视野就会开阔一些,对外界的认识就会清晰一些,他的心灵地图就会扩展一些,他的能动性就会增强一些,他和外界的融合就深入一些,同时他的内心也会变得和谐一些。

第一阶段的人,他的心灵地图支离破碎,与卖身契无异。他未曾真正认识过自己,也未曾省察过世界,他困在生活中,就像身陷冰湖中,个人力量使不出劲儿来,对外界深感无能为力。在这逼仄空间里,生活变成一场苦役,他的身心备受摧残。

第二阶段的人,他的力量开始被唤醒,通过有效行为和提升能力,他开始能动地改变生活。

第三阶段的人,他开始审查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因为他深知若将一个人的能力比作一匹马,信念和价值观才是骑马的人,它们不仅调动马儿奔跑,还将驱使马儿带他前往想要的地方。

第四阶段的人,他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他了解到自己的不凡使命,也了解到逆境是淬炼力量的熔炉,为了达成使命,他将接纳一切,让逆境磨砺他,让顺境成全他。接纳一切就获得一切。在纵马奔腾的途中,邂逅的每一事物都为推动他前行而来。  第五阶段的人,他意识到大我,意识到他人的存在,意识到超越性精神的存在。小我在这全新的意识中逐渐泯灭,和小我伴生的苦恼也离他而去。他的心灵地图扩大到极点,他的外部世界也扩大到极点。他最大程度地接受外界的一切,也最大程度地向外界奉献自己的一切。他的内心圆融无忧,他的世界完满无碍,他是完整的人,拥有完整的世界。

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述这顶级的人生阶段,宗教称其为开悟,心理学称其为自我实现。这五个阶段是一条典型的人类成长之路,我们都将要踏上这条路,正如马斯洛所说过的,“不走上这条路,你的后半生将在痛苦中度过。”

本书以贝特森的成长之路为线索,以NLP知识铺路,助你扩展心灵地图,引你走到你内心想去的远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活出真正的自己/盛世新管理书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祥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56048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4094142
中图分类号 B844-49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2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