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土族卷)
内容
编辑推荐

鲍义志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土族卷》是对新时期我国土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

本书的出版,必将激励现有土族作家的创作热情,催生土族新一代作家群体,从而有力地推动土族文学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内容推荐

鲍义志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土族卷》选编工作,是从2014年8月份开始的,所选作品为粉碎四人帮以来至2011年年底公开发表的优秀中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

目录

小说

 水磨沟里最后一盘水磨

 艾怨的恋歌

 苦芝蔓

 狂蟹

 缘起,缘灭

 九天玄女娘娘

 神泉

 痕迹

散文

 散文四篇

 敦煌(外一篇)

 随笔五则

 锦绣三川人梦来

 读遍生活(四则)

 盘绣:土族独有的刺绣艺术

 大好哟,土乡“纳顿”

 那一季,我是美丽的三川新娘(外一篇)

 随笔三则

 古镇怀古(外一篇)

 割麦

 芬芳的恩泽

 文化名山龙王山

诗歌

 叩问伏俟城(外一首)

 大通六章

 图腾的舞蹈(外一首)

 空明(外一首)

 黑土地(外一首)

 诗选登

 玉碎的声音(组诗)

长篇小说存目

后记

试读章节

进了水磨沟,顺沟向北走出五里多路,曾经有过八盘水磨。这条沟就是由此而得名的。沟里一股不算大的水是从更北面的银洞山流下来的。比起银洞山,水磨沟就显得逊色多了,狭长的沟底除了密密匝匝地铺满了羊头般大小的卵石外,只有靠近两边山崖的沟旁才稀稀落落地长着些柳树、杨树。那一股水除了夏季涨水的日子外,总是像一条小黄蛇似的在这宽阔的沟底蜿蜒迂回,一会儿傍着左边的山崖流,一会儿又转到了右边,最后无声无息地泻入滔滔的黄河。如果把银洞山比作一位蕴含着万千情态的妙龄少女,那水磨沟就像一个胸襟坦荡、性情豪爽的男子汉。

如今水磨沟里只剩下了一座磨坊。这座磨坊矗立在这里不知经过了几度春秋,那露在外面的椽子头早已发黑、霉烂,房顶上密密层层地布满了绿茵茵的苔藓。磨坊后面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小树林浓荫蔽日,给整个水磨沟增添了几分生机。此刻,磨坊边听不到水流冲击磨轮的哗哗声,也听不见磨盘旋转时厚实凝重的摩擦声和磨面人罗面时罗与罗架哐哐哐的撞击声。通向磨坊的渠道干涸了,好像断水已经很长时间了,渠底一块块被日晒卷起的泥片,像一片片枯萎的树叶。时近黄昏,只有磨坊边小树林里归窝鸟雀的几声呜叫,才会打破这夏日黄昏的寂静。

磨坊门口的石坎上坐着一个老人,他披着一件泛着灰黄色的老式棉衣,棉衣原来的颜色好像是黑色的,由于积年累月飘浮的粉尘和沟里的风风雨雨,才使它变成了如今这个颜色。老人低着头不停地吸着黄烟,那烟锅是用羊腿骨做成的,噙口处镶着的黄铜弹壳被摩挲得锃光发亮。这是本地许多不习惯用报纸卷烟的老人们常用的烟具,被称做羊脚巴。羊脚巴上吊着一只半尺长的黑色烟荷包,荷包上的图案是一段手绣的干枝梅,但那丝线已不见往日的色彩,只是从细密的针脚上,可以想见这个烟荷包当初是怎样地受它主人的钟爱。一抹夕晖映照在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使得那些横七竖八的皱纹活像河滩边上的胶泥地被日晒龟裂出条条隙缝一般。他的眼睛深陷在眼窝中,黑黝黝的,显得呆滞无神。老人叫锅保,是这座磨坊的磨主,今年五十三岁。沟里银洞山上和沟外川道里的人们,大都知道水磨沟里的这盘水磨和这个善良而又固执的老磨主。

老磨主的儿子昌明推着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从沟口那边走了过来。听到沟里有响动,老磨主抬头瞟了一眼,而后又低下头抽他的黄烟,直到昌明在他身边支起车子,他才抬起头来。他知道,儿子是前来接他回去的。磨坊里的东西前几天就搬走了,他就要和这座磨坊告别了,一股深深的依恋之情在他的心中油然升起。

“明天,队里真要来拆这座磨坊吗?”老磨主缓缓地问道。昌明看到父亲这几日苍老了许多,在说这句话时,声音沙哑,布满血丝的眼珠上好像漫过了一层浑浊的泪水。

“嗯,这是早就定下的事情呗。”昌明答道。

“这一拆,水磨沟里就没有水磨了!”说完,老磨主长叹了一声,起身顺着沟向上看着。傍着山崖,隔不多远就有一处房屋被拆除后留下的断壁颓垣,那是前些年被陆陆续续拆除的水磨留下的遗迹。昌明此刻的思绪,也仿佛是受到了父亲的感染,他不禁想起童年时在这里度过的许多时光。那时节这水磨沟真热闹啊!一进沟口,远远就听得见水流冲击磨轮的哗哗水声。这沟里人流总是不断的,人们赶着牲口,拉着架子车,从老远的地方来这里磨面。

P3-P4

序言

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家协会正式推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这项工程得到中宣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旨在按照党的文艺政策及民族工作总方针,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从培养人才、鼓励创作、加强译介、资助出版和理论批评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质量,繁荣民族文学创作,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我们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中华民族,是由我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文明,是由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建的;中国文学,是由我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各民族翻身解放,社会面貌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共和国平等一员的55个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国家建设。文学创作是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因而促使各民族的文学也逐步走向发展、创新和繁荣。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多民族、多语种、多门类与多梯次的文学队伍正在壮大。目前,55个少数民族在中国作家协会都有了自己的会员。他们有的是本民族的第一代作家,有的是本民族作家群的代表,有的在国内和国际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次入选的作品,是1976年至2011年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短诗等门类的佳作。长篇小说、长篇诗歌和长篇报告文学则暂列存目,适时另行选编出版。

从语种上看,入选的作品有直接用汉语言文字创造的,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创后译成汉文的。由于历史文化与生产生活的演变,我国少数民族有的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曾经有过但现在不再通用,有的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文学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是由多重元素构成的,如语言文字、题材、主题、族属、审美心理、抒情方式、风俗画、风景画和哲学宗教理念等。所以,考查文学的民族性要综合多重进行,避免片面性和单一性。从入选的用汉语文创作的作品来看,他们同样表现了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写出了本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的无袖长衣,而在具有民族精神”。还有很多生动具体事例都证明了运用汉语言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同样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民族作品,同时表现出我们很多少数民族作家深厚的汉语言修养与杰出的才智。所以,提倡学好汉语言、用好汉语言也是提高文学艺术质量所需要的。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需要一种通用的语言来便于相互之间的沟通,增进相互的理解。另一方面,一种语言就是一个博物馆。民族语言文字蕴含着民族心理的密码,承载着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方式。它在抒情表意方面,有些地方是极其微妙而难以取代的,况且,我国边远的少数民族牧区、林区或农区广大读者受众,还是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最熟悉、最有亲切感。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扶持民族语言的创作,发挥民族语言的优势,推动民族语言的创作。《民族文学》增设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和朝鲜五种文字版本便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在一个国家,有不同语言文字的创作,在一个民族也有不同语种的创作,这种差异更易于张扬文学自由和审美的效能,激活新的审美感受和艺术张力,更容易形成各个类型的作家之间互相激发、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局面,以保持我国文学发展繁荣持续性的活力,同时更好的保证众多读者多元性的审美需求。没有差异,不会前进;没有差异,不会多彩;不承认差异,不会有平等。肤浅的趋同论,是不科学的,是无益的。它的实质是单一论、终止论。这也是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演进发展所验证的道理。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来,每一个民族无论其大小,都有为此民族所有,为他民族所无的优秀特质。文学的根脉在本土,文学创作不能脱离精神母体。文学的原创性和民族性源远流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从当前直到久远,必须重视文学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另一方面,既然大家都有优秀的方面,自然也应该有不如别人的地方,这就决定了民族性的鲜明和稳定是与民族的狭隘保守性相悖的命题。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书写、开掘与张扬,源于那些积极有价值的珍贵特质。这就要求每个民族的作家都能以宽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积极学习其他兄弟民族的优长之处,并敢于面对世界,积极进行共同交流,善于取长补短,反思追问,以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依托,创作出具有时代高度和国家情怀,能体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作品。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都鲜明地体现着这样的文学品格。很多优秀作家也有这方面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我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各少数民族的诗人对本民族独特的社会历史的描绘,对独特的心理素质和感情的表达,对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诗歌形式的学习和创新,对珍贵诗歌艺术资源的借鉴和吸纳,使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呈现丰富多样的风格与光彩。从诗歌的话语特征上看,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话语亮色。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了全球文化的开放、冲撞和交流的时代。优秀的少数民族诗人们,继承传统,扎根本土,放开眼界吸纳有益的艺术元素,趋利避害自由地驰骋在时代拓宽的艺术空间中。由于政治性不再是文学创作单一的标准,少数民族作家和诗人正放开更丰富的眼界,焕发更通达的灵性,使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彰显出更天然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同时,随着世界视野的拓展,诸多带有人类性的艺术体验和诗歌题旨也自然成了少数民族诗歌的书写内容。除诗歌之外,我国少数民族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曾相对贫弱。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状态和语言等方面的影响,除若干人口较多、语言文字成熟完整的民族外,很多少数民族曾经几乎没有小说等作品。建国后,随着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随着各民族之间广泛通畅的交流与互动,少数民族小说创作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从边缘进入主流,成为中国文坛的亮丽风景,不仅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作家得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及“骏马奖”,有些还获得国际上的相关奖项,跻身于世界著名作家的行列。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在世界崛起的应有姿态。在这方面,文学应该走在前面积极发挥历史责任和主动精神。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并在各方面给予了特殊的扶持。1981年周扬同志就曾说过:“民族文学的书,民间文学的书,要适当多出版一些,现在还是太少”,“要搞四个现代化,要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神文明,文学艺术要发展,少数民族艺术也要发展”。特别是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刘云山同志明确提出:“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时代要求。”1991年,赵朴初老先生在看到一篇关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章后,曾欣喜地赋诗一首:“出题能令亿民思,九派群科念在兹,功德日增凝聚力,灵根长发万年枝。”我们坚信,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将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在此,谨向为此付出辛劳的各界朋友致以真诚的谢忱,并对我们的作者和译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后记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土族卷》选编工作,是从2014年8月份开始的,所选作品为粉碎四人帮以来至2011年年底公开发表的优秀中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长篇小说,列出篇目保存。具体选编工作在本卷本编委会统一领导下进行,主编为鲍义志,各成员依各自不同的工作情况和业务特长,分头实施。初选作品,大致是鲍义志负责选编中短篇小说,祁建青负责选编散文,邢永贵负责选编诗歌。最后,所选作品统一到阿朝阳处完成校对和整理工作。

当然.由于本卷作品的初选工作牵扯时间跨度大、牵扯面广,加上早期作品没有电子文稿,也使选编工作遇到了较大困难。但是,作为本卷选编人员,抱着对本民族文学事业的满腔热情,抱着对作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认真态度,辛勤工作,尽最大可能还土族文学以本来面目,基本保证了入选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时代和风格所赋予的代表性。

2014年9月,初选工作基本完成。随后,由阿朝阳负责校对、整理初选作品,同时联系作者,对初选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再做必要的修订和补充。2014年9月底,阿朝阳完成这项工作,由其将大致作为定稿的文本呈交主编鲍义志审定。本卷本主编鲍义志在接到文本后,于百忙之中以最短的时间审读完全文,并欣然作序。至此,《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土族卷》宣告编定。

眼下,《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土族卷》即将出版,不用说,这是土族文学史上的大事、喜事。作为编者,能接手这项工作,深表荣幸。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土族卷》的出版,是中国作协自2013年以来实施的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又一具体项目,寄予着党和国家对土族文学事业的关心,也寄予着对土族文学事业的希望。我们相信,《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土族卷》的出版,必将激励现有土族作家的创作热情,催生土族新一代作家群体,从而有力地推动土族文学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土族卷编委会

2014年12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土族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编
译者
编者 鲍义志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79533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2015073067
中图分类号 I2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