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照片(第99辑)
内容
试读章节

1950年,外公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次年,大学院系调整,复旦教育系调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于是外公、外婆两人都到华师大教书。1955年,外公任华东师大教育系主任,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上海分会理事。此时的他,以拳拳报国之心,准备在事业上大干一场。可是到了1958年,他为之尽瘁近四十年的心理学,竟被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科,他本人也遭到批判。尽管如此,外公依然满怀希望,经常向家人抒发他对心理学各种问题的见解,认定这是一门深具实用价值的学科,定能为祖国建设服务。

外公最大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修中国心理学史。他过去发表的《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一文,就是这个计划的雏形。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中国古时虽无‘心理学’名目,但属于这一科的研究,则散见于群籍,美不胜收。不仅有理论的或叙述的心理研究,且有客观的及实验的研究。不仅讨论学理,且极注重应用。他们称这种研究为‘性理’为‘心学’”。为了发掘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宝库,外公孜孜不倦地花了十几年工夫,整理中国古书中有关资料多达二十万字,还撰写了若干篇论文,然而却发表无门。

1963年1月,外公七十岁,这也是他与外婆结婚四十周年纪念。此时的他,因中风而半身不遂已三年,身体每况愈下。他自知来日无多,紧握外婆的手说:“我们二人共同生活在二十世纪不平凡的岁月里,是幸福的。所恨者,我未能编出《中国心理学史》一书,不能整理旧作,不能陪你欢度晚年……”1964年7月9日,外公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享年七十一岁。

“文革”后期,一次我到上海探望外婆,看到年迈体衰的她独居陋室,甚是凄凉。屋里除了一床,一桌,一个破旧的单人沙发外,就是满架子的线装书。

外婆程俊英“文革”前任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系副主任。她国学功底深厚,在先秦文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文革”中惨遭迫害,被迫退休。她告诉我,“文革”初期“打砸抢”横行,华东师大校长常溪萍和多位教授死于非命,她自己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到处抄家,她的住所时刻面临被抄的危险。在极度恐惧中,她含泪一把火烧掉了外公的全部手稿;还给上海造纸厂打电话,让他们把外公的藏书拉走。外公生前酷爱藏书,家中有专门的藏书阁,题名“望海居”。他读书涉猎面甚广,不只局限于心理学,古今中外、九流杂家,连诗、词、曲、小说都看。他的遗藏大部分是精装英文书,生前几乎每本都认真读过,并在空白处写下许多眉批。由于要处理的书量太大,造纸厂派卡车来拉。可人家看了那些书不愿意要,说他们回收旧书的目的是用来打浆做草纸的,那些洋装书上的硬壳封面不能打浆,得先拆掉才能卖。万般无奈,外婆只好自己一本本撕去书上的封皮,心里在淌血……最后,那些堆积如山的“书瓤”称斤卖,总共竟有四吨之多!外婆说到这儿懊悔不已,为外公花毕生心血之收藏毁于一旦痛心疾首!她长叹一声:“当年郑公(郑振铎)为避免珍贵文献流到海外,倾其所有;可我却这样大肆毁书,造孽啊……”

劫后重生

“文革”结束后,1978年底,中国召开了心理学会第二届年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被恢复了名誉。与此同时,外公的工作也得到肯声。此后数年,母亲协助外婆整理外公旧作,分别于1983年和1986年出版了张耀翔《心理学文集》和《感觉、情绪及其他——一心理学文集续编》,以此告慰外公在天之灵。

1978年,年近八旬的外婆,应华东师大古籍研究室邀请再度出山。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她拼命工作——带研究生、著书立说,先后撰写了《诗经注释》、《诗经漫话》、《诗经选译》等著作,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推崇,公认她是《诗经》学权威。更令人惊叹的是,九十高龄的她,还与青年女作家蒋丽萍合作,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长篇小说《落英缤纷》。该书问世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读者纷纷来信,表示钦佩和欣赏。

外婆程俊英于1993年2月20日病故,享年九十三岁。

外公张耀翔是最早将西方现代心理学介绍到中国的人。作为开拓者,他从1920年回国到1964年病逝;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我国心理学教学、科研和普及工作。他虽然没能实现晚年的心愿——修申国心理学史,然而他一生的经历,他的生前、身后,恰似一部中国现代心理学发展史,留在人间。

(本文写作之前,老友关慎捷先生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写成之后,又提出了若干宝贵意见,使其更趋完善。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本文参考了张耀翔著,《我的教学生活》、《情绪心理》、《感觉心理》、《新法考试》、《民意测验》、《识字测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程俊英著《耀翔与我》、《回忆郑公二、三事》、《怀念郑振铎先生》、《程俊英自传》;艾伟著《汉字问题》;张纯音著《忆父亲——心理学教授张耀翔》;张素音著《怀念母亲——程俊英教授》等著作,特此申明。)P18-20

目录

忆外公张耀翔

刘廷芳:不该被遗忘的人

爷爷郭松龄与张学良的交往

法国医生贝熙业与他的中国病人

西湖磨砺铸友情

我俩是兄弟

与谢姑姑冰莹的忘年交

姑奶奶的从医之路

从富国岛到富台新村

母亲曾是教师

父亲战争年代的木刻

过云楼传人顾公硕

一则版画背后的新闻故事

一支球队的五十年

一路走来十八年

丰富20世纪的历史书写

我的挚友——《老照片》

在时代的掌心里

内容推荐

冯克力编著的《老照片》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

编辑推荐

冯克力编著的《老照片》通过照片讲述了照片背后的历史故事。书中收录文章包括《忆外公张耀翔》、《刘廷芳:不该被遗忘的人》、《法国医生贝熙业与他的中国病人》、《与谢姑姑冰莹的忘年交》、《父亲战争年代的木刻》、《一则版画背后的新闻故事》、《一路走来十八年》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照片(第99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克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414187
开本 32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2015017863
中图分类号 K260.6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3
14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