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露水的世
内容
编辑推荐

宕子、布留的两位青年作家,同乡同学,自幼热爱文学,坚持文学写作,高中和大学都先后师事同一位老师,都曾在华中师大文学院学习,沐浴过柱子山文学教育的熏陶,都有达至较高境界的文学领悟与人生追求,所作诗文既有深刻的文化蕴涵,又有独特的审美趣味。他们不仅乡,隋深厚,更有思想感情与文化认同方面的深刻契合,二十年相濡以沫,二十年相互勉励,二十年相互切磋,他们的文学创作已经达到了当下作家只有少数人达到的较高境界。他们思考历史,思考社会,思考现实,思考人生,写散文,写诗,写寓言故事,写学术论文,一篇篇都成性灵文字,自信在文学史上有了自己的独特存在价值。

他们选出了一部分作品合为一集,取了一个富于诗意而有几分哀婉的书名:《露水的世》,这个书名当然是在表达他们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感受和认识。

内容推荐

宕子、布留编著的《露水的世》文字流畅,却不是一本通俗的读物,更不是一本趋时射利的文字,两位作者都有雅致高深的追求,希望得到当代有同样生活趣味和文学追求的读者朋友的喜欢,并且希望存留在文学史上,得到后世有识者的赏鉴和深度解读。宕子、布留,都还年轻,文学创作的功力已经很深,文学创作的道路还长,他们一定不会满足于这个文集的成绩,一定会有更好的作品贡献给读者。

目录

 宕子文集

第一辑 散文、诗歌

 青蛇

 秋

 白头翁

 红狐

 蜘蛛一号

 蜘蛛二号

 壁虎一号

 壁虎二号

 光之旅

 我的精神分裂

 毛绒玩具

 钓鱼

 囚徒记

 一生

 阳台上的花

 废园

 金龟子

 蝴蝶的家园

 种花

 蛇

 老陈轶事

 火中取栗

 银环蛇和老鼠

 七里香

 野火

 暴风雨

 黄花

 远方

 论理想之虚幻

 可爱的姑娘,你哭吧

 肉鸽

 老艄公

第二辑 故事、寓言

 直肠国

 蝴蝶谷

 巫师与蟑螂

 蚂蟥

 “哞哞”村的传说

 发抖的艺术

 蟑螂王国

 脑神经内科

 巴别塔

 孩子与狼

 魔鬼与法官

 青鸾与蝴蝶

 信

 间谍

 疯人呓语

第三辑 随笔、杂谈

 杂感

 胡马

 周作人《雨天的书》

 排队与反贪

 时代的恶俗

 同情心与“看客文化”

 传统戏剧路在何方?

 怎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

 阅读?

 命名、中国女性与中国文化

 神与魔的博弈——对《西游记》主题的

 文化学阐释

 陈最良之“迂腐”浅析

 布留文集

第一辑 散文、诗歌

 梦回晋唐

 季公子剑

 桥

 月亮

 偶遇

 突发事件

 心

 一个女人与地狱使者的

 对话

 豆谱

 一路向西

 琪园小记

 天文学家与夸父

 石碑

 日本古剑

 距离

 月

 境遇

 蛇

 山妖

 事件

 达娜伊特的酒缸

 鱼

 十八相送

 尾生

 星

 柳

 无题

 翠鸟

 织女

 白蛇

 杜十娘

 孟姜女

 倚天剑

 云

 麝

 赤壁残剑

 桃

 雪

 街头女丐

 母与子

 秋收

 歌者

 暮春

 桑老太

 魏连生

 华老头

 电梯女工

 学者与公用电话亭

 化铁

 燕

 宫人草

 大妮和二妮

 鼠

 座

 刺猬

 青蛙

 睡莲

 爱情

 赵太太和徐太太

 两只蝴蝶

 白发魔女

 年夜之火

 白牛

 涩

第二辑 故事、寓言

 金乌

 白鸟

 火鸟

 瓶子的故事

 地狱得光明记

 愚公

 嫦娥

 精卫

 后羿

 盘古

 曹公船

 庄之蝶

 公孙渊父子

 尾生

 卓文君

 怀孕

 网

 美女与野兽

 夸父之死

第三辑 随笔咋感

 神的世界谁做主?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简析中国传统诗歌中

 的美人意象

 《国风》——中国爱情诗的

 绝唱

 蕊与刀——《窦娥冤》赏析

 雪里红梅分外香——《赵氏孤儿》赏析

 风尘中的侠士——《救风尘》赏析

 我们为什么纪念屈原

 夜阑风静毂纹平——苏轼《临江仙夜归

 临皋》解读,兼论黄

 州以后的东坡

 论人体艺术

后记一

后记二

试读章节

青蛇

在那遥远的年代,有一条小小的青蛇曾是我寂寞童年的唯一的伴侣。

我已记不清是怎么与它相识的,可这也用不着遗憾,在某种意义上,反倒更好——我拥有上千种与它相识的方式,足够我在以后的日子里细细品味,以慰我同样寂寞的少年与青年时代。或许是在一个夏夜,我躺在竹椅上——竹椅在一棵歪脖的老柳树下——乘凉,数着天上的星星,用只有星星和我才听得懂的语言交谈着。我正想邀请一颗最大最亮的星到我家玩,这时,那小小的青蛇,无声无息地游行到了我的身旁,抬起小小的碧玉的头,也望着那颗星星;由于同样的对星星的热爱,同样的孤独与寂寞,我们成了好朋友。它通身青碧,温润而冰凉,如一块质地优良的玉。它的寂寞是青色的。或许是初夏时分,大片的油菜花开得正旺。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菜花丛中追逐着蝴蝶与蜜蜂,它们都很忙碌,无暇与我嬉戏,它们是不能懂得一个儿童的寂寞的。就在这菜花丛中,我发现了它,正在阳光下打着盹……总之,我有上千种和它相识的方式。它不会说话,它是沉默的,但我知道它在说什么,就像它听得懂我给它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一样。它常常对我说,在遥远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大森林,那是动物们的乐园——那是它们蛇的家族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你们无法想象我和它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的快乐。

后来,我们却不得不分手了。我要到城里读书去了,它告诉我,它要去寻找那座森林。我伤心得呜呜地哭,而它,只是默默地望着我。童年的痛苦就像天上的虹,是不长久的:不久,我也就慢慢地淡忘了。我一年一年地长大,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参加工作,到在社会上被碰得头破血流。一切的一切,我默默地承受着。过去的理想与抱负业已云散,如同烟花,美丽地在空中开放过后,只留下一躯空壳在地上品味着美与理想之虚幻。

我的儿子现在正牙牙学语,等他大一点了,听得懂我说的话了,我要告诉他那小小的青蛇的故事。那小小的青蛇,我寂寞的童年的伴侣,大约已经找到了它的大森林了罢。

昨天站在马路边看行人,瞥见对面法国梧桐的叶子变得稀疏了,其间杂了些老于枝头不忍萎落红尘的黄叶,才猛省秋已来临。

今天下班回家,正走在河边的小路上,忽见一只花蝶翩跹于路边半衰的草丛间。我恰好拿着把伞——早晨下过雨,不过现在天已放晴,空气、太阳都显得格外清新,使人疑心那是春天罢!我用伞向蝶儿打去,差点儿,没打中她,她却如一枚枯叶飘落到地上的浅草里——她是被伞激起的风吹落的。她在地上挣扎着,企图飞起来,重新跳它的“蝶恋花”——虽然现在附近似乎已无花可恋了。她使我想起“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中那只被弦声吓落的受伤的雁。我俯身拾起那蝶儿,她在我手里做着无谓的挣扎。那大约是只老蝶罢,翅儿极薄,柔弱无力,其上浅浅敷一层蝶粉,且有些地方已剥落,显得黯淡无神。蓦地,我明白了她并不是我的伞所激起的风吹落的,只不过是不胜秋风罢。

回家后,我把她制成了一枚美丽的书签,夹在20世纪一位名作家写的书里。偶尔,看到这书签,你或许会揣想起她昔日的风情罢。

白头翁

我张开双翼,翱翔在高高的九天之上,在生与死,阴与阳,明与暗,人与兽之间。

我的翅膀已疲倦,我在寻找歇息的处所。我的飞行没有舵——我朝着一个方向飞,或者说我觉得我是在朝一个方向飞。

我不愿憩在那轻狂的柳树上,那里有巧舌的黄莺,正唱着甜腻的赞美诗。我不愿憩在那柳树上。

我不愿学那梁上的燕子,飞来飞去,筑巢衔泥,一天到晚只是为家奔忙。我不愿学那筑巢的燕子。

也不学那随波逐流的海鸥。也不愿如猛虎如雄鹰,或驰骋大野,或搏击长空,以他物为牺牲而求得自己的生存。

我愿如不祥的乌鸦或夜枭,清除大地母亲身上令人作呕的腐肉和吸血的跳蚤似的田鼠。但哪里得乌鸦的嘴与夜枭的爪?

我只有彷徨于无何有之乡了。我满头的乌发哟,一夜之间都被时光漂成了镜里的秋霜。

任满世间的流言传播“白头翁”的因没有恒心而一事无成的故事罢!

我只有共白云同漂泊了。P3-5

序言

打开这本漂亮的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两位青年作家多年创作的精彩诗文的合集。宕子、布留是他们别有意趣的笔名。

布留,本名杨戈琪,湖南邵东人,我们师生情谊应该快二十年了。1995年他考进华中师大文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进校后第二学期文学院组建首届中文人才基地班,二十人的小班,经过选拔考核,戈琪得入其中,我们因此有了相识深交的缘分。不过戈琪为人厚朴,性格内向,讷于言谈,不善交际,我是在给他们讲授明清文学课程的时候,才真正熟悉了这个瘦瘦的眼睛忽闪着灵光的学生,几次课后,大概觉得比较对味,他把自己的一些诗歌习作陆续给我欣赏,我一眼认定,这小子写的是诗!是个诗人的好苗子!兴奋中我鼓励戈琪继续写下去,将来一定是个有成就的作家。毕业后戈琪成为一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他的文学功底,特别是古代文学与古典诗词楹联方面的深厚学养,还有他的写作才华,使他成为当地深受敬重的学者才人,他的学生毕业离校时往往会向他索求一副嵌名对联留作纪念,他也在出色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写作,积累了一批文字漂亮内涵丰厚的作品,真正成长为一个实力型的作家了。

宕子,本名李辉,是戈琪志同道合的同乡好友,宕子稍长,是兄。他俩性格迥异,戈琪文弱书生,内秀于心,怯怯不善人际,有些腼腆,宕子却自信豪爽,刚直义气,敢言敢为,身上甚至有一两分湖南人的蛮劲和匪气,身体结实,自创功法,冬天不穿棉衣,近几年更剃发如僧,一袭唐装,常手数佛珠,造型极富个性,师友有事,则风来雨往,在所不辞。他们在家乡读高中时不同届却先后由同一老师教授语文,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的李辉,从老师那里得知有个学弟文章漂亮,竞打上门去,索看文章,要交朋友,把个文绉绉的戈琪吓得要躲。纯粹因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彼此才华的欣赏,性格反差极大的两个人,惺惺相惜,从此成为一生的挚友。

李辉本来学医,毕业后已经工作,可他倾心钻研爱好的是文学,所以戈琪建议他考我的研究生,转到文学领域来,这还有点鲁迅弃医从文的味道呢。于是戈琪陪着李辉,带着他一厚摞散文,来到我家,我略一玩赏,知道李辉真的是个读书种子,文章好手。李辉随后考上华中师大文学院的研究生,攻读元明清文学,跟我结成了师生情缘,毕业后去了深圳做教育管理工作,同时继续爱书如命,博览广读,而且是个文章快手,这些年发表了大量见解独特的评论文字,已经成为深圳文化界的著名评论家和网络文化名人。

就是这样的两位青年作家,同乡同学,自幼热爱文学,坚持文学写作,高中和大学都先后师事同一位老师,都曾在华中师大文学院学习,沐浴过柱子山文学教育的熏陶,都有达至较高境界的文学领悟与人生追求,所作诗文既有深刻的文化蕴涵,又有独特的审美趣味。他们不仅乡,隋深厚,更有思想感情与文化认同方面的深刻契合,二十年相濡以沫,二十年相互勉励,二十年相互切磋,他们的文学创作已经达到了当下作家只有少数人达到的较高境界。他们思考历史,思考社会,思考现实,思考人生,写散文,写诗,写寓言故事,写学术论文,一篇篇都成性灵文字,自信在文学史上有了自己的独特存在价值。

他们选出了一部分作品合为一集,取了一个富于诗意而有几分哀婉的书名:《露水的世》,这个书名当然是在表达他们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感受和认识。

我读这些性灵文字的时候,分明感受到了其中深藏的读书人的寂寞,这种寂寞儿时已经潜入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曾是早慧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不断丰富,寂寞也有了更加深沉的内涵。寂寞是一种深刻的体悟,寂寞是一种高贵的情感,寂寞是一种对于凡尘世俗的蔑视,寂寞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沉思。“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从屈原到陶渊明,到李白、苏轼、李贽、曹雪芹,到鲁迅和近现代的哲人,寂寞作为一种情感和哲思,在少数敏感深刻的读书人身上代代传承,任人间红尘滚滚,自有情操高贵的追求者默默延续其香脉,永不断绝。宕子、布留,显然也希望成为这个光荣文化传统和文学精神的奉香人。在我看来,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如果太过协调配合,不是真正的文学,文学天然地应该跟现实始终保持着比较紧张的关系,文学总是敏感地发现并挑剔着社会的病痛,从而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正能量。这本作品集中的若干篇章,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丑陋现实的冷嘲热讽,其调侃揶揄之间,正是在继承中国文学的美刺传统让文学发挥“刺”的功能。在这方面,他们痛并快乐着。

在这些性灵文字中,我觉得十分宝贵的一种东西是童趣,以及在这种童趣中深藏的哲思。两位作者都有农村生活经验,很多篇章是在描述着他们对小动物、小昆虫、小鸟,或者豆类瓜果、花草树木的观察体会,非常独到的感受,用细腻精准的文笔刻画出来,很容易拨动读者审美的心弦。这种童趣美在天真,美在自然,也美在寄托遥远,哲理深刻,启人心智。他们现在也都接近人到中年,但儿时业已形成的独特审美趣味却只见精纯,没有消失,反而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学习中由于对性灵文学的领悟而理性强化更加自觉了,他们之所以都有很大的篇幅谈论《西游记》这部古典小说,恐个白也因为《西游记》是古典名著中最富童趣,最好玩的作品,而又出入三教,哲理深邃复杂,很适合他们两位的审美习性和文学风格,因而能够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在浩如烟海的《西游记》学术研究中别开生面。

他俩乡友相交是缘分,我跟他俩师生情深也是缘分。在华中师大文学院任教三十多年,教过的学生无法统计,但毕竟毕业以后就天各一方,难得常相会聚,因而从此一生亲密来往的学生毕竟有限,思想深度契合、趣味完全相投的也不可能很多。宕子、布留是我教师生涯的一个幸运,我们已经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以对文学的认知和追求,彼此慰藉着人生的长路。

这个文集文字流畅,却不是一本通俗的读物,更不是一本趋时射利的文字,两位作者都有雅致高深的追求,希望得到当代有同样生活趣味和文学追求的读者朋友的喜欢,并且希望存留在文学史上,得到后世有识者的赏鉴和深度解读。宕子、布留,都还年轻,文学创作的功力已经很深,文学创作的道路还长,他们一定不会满足于这个文集的成绩,一定会有更好的作品贡献给读者。宕子、布留,勉乎哉!

是为序。

癸巳深秋于玉龙岛水云居

后记

认识李辉,已近二十年。那时他刚大学毕业,在邵东防疫站上班,而我正面临高考。我的语文老师刘柳絮先生,正是李辉读高中时的班主任,他听刘老师说起我,于是到我家来找我。我不喜欢跟陌生人交往,也不喜欢谈论文学,再加上,老实说,我对他第一印象糟糕得很。我第一次见到他是九五年的三月,正是春寒料峭,他穿一件薄薄的夹克,双手插在衣兜里,神情冷峻而高傲。他开门见山问我:你是杨戈琪?听说你文章写得好,拿出来我看看?我忘了是怎么答复他的,只记得我对我妈说,以后这个人再来找我,就说我不在家。

这个我不欢迎的人第二天又来了,他总是选择在吃饭的时间来,让我无可逃避。在他软磨硬泡下,我拿了几篇习作给他看,居然博得他的称赞。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听了他的赞扬,从此也不好意思再拒人千里之外,于是渐渐地,他竟成了我来往最密切的朋友之一。

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有一句话:“一个人是好是坏,初相识常常看错。”真是不移之理。我初识李辉时觉得他古怪,傲慢,但后来逐渐了解之后,竟发现一个与初识印象完全不同的李辉:天真,淳朴,热情,宽厚,心地光明。而且身上溢满钱钟书式的痴气。他有时跟我讲起他的故事,常常让我感动。

他高中时成绩很优秀,尤长于数学,曾经拿过奥赛奖。但正当家人与老师对他充满期望之时,他却放弃了为高考而奋斗。因为高三时,他不可救药地迷上了文学。当所有的同学沉迷于题山书海时,他每天饶有兴趣地读唐诗,后果自然很严重,成绩一向优异的他,高考只上了专科,最擅长的数学,才考得六十几分。因为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家伙拿到高考试卷后,从最后一题做起,做着做着觉得有问题,于是他牛劲儿上来了,他兴致勃勃地准备证明这个题出错了,当他回过神来,时间已过去了大半。

高考失利,让老师和家人痛心不已,他若无其事地打点行装,到衡阳医学院报到。自然,他对学医全无兴趣,因此,他只花极少的精力来应付他的专业,大部分时间,他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文科书籍,尤其是文学与哲学。最多的一年,他读了九十九本书。当然,这并不影响他的学业,他后来在防疫站上班,主要的工作是抽血化验,他不无自得地向我炫耀他的业务能力,说,无论什么人,哪怕是初生的婴儿,他都能一针见血,从来不用扎第二次。

他在防疫站以“怪”而著称,老干些在常人眼里出格的事。他练气功,练一指禅,经常向人夸耀他的食指有多么坚硬;他有一次用烟烫自己的手指,把一个小流氓吓得屁滚尿流:他家离单位好几里路,但他不但从不坐车,还故意从一条更远的沿河小路绕行,为的是看河边树叶上的金龟子;他手里常拎着一个硕大而沉重的公文包招摇过市(不用说,里面装满了书),像少林和尚提着练功的水桶:有次大年初一到我家拜年,一进门,一言不发,就直奔洗手间。但熟悉他之后,你就会发现他的怪,其实不过是因为他心里装满了天真与童心。

他也并不傲慢。我那时文章其实还很幼稚,但稍有可观之处,他就绝不吝啬他的赞美之辞。他有时认识一个能写文章的新朋友,立刻跑来向我报告,兴奋得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的旺盛的痴气。他曾大清早到河边读书,不小心把书掉进河里,那书在河面上载沉载浮,他抓着一根树枝追着那书跑了两里路,企图把他的宝贝捡回来,最后失望而返。我大二那年,他在我的怂恿下向他一直心仪的一个叫小益的女孩写了一封求爱信,居然成功。小益那时在深圳工作,他过年前去接她回家,不巧天公不作美,那天下着大雨,道路泥泞,他的裤脚弄得脏兮兮的,他在一个自来水龙头下把裤子和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在寒风中站了几小时,直到把裤子晾干。后来他跟我说起这件事,得意地炫耀他的好身体。

后来他到华师读研,毕业后去了深圳工作,我则辗转回到邵东。我们相交二十年,实聚少离多,也并不常通信,但写了什么东西,我们永远是相互的第一读者。我的作品,他如果满意,当然会表示赞赏,如果不满意,也会不留情面地把我批得体无完肤。如果说这二十年来我在写作上能有点进步,实得益于李辉的批评与激励。我后来读怀特的《夏洛的网》,结尾说:“这样的人物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既是忠实朋友,又是写作好手。”不禁立刻想起李辉。想到他,心里总觉得温暖,他让我能始终在这条崎岖艰苦的小路上勇于前行,永远不敢懈怠。鲁迅曾以古人的一副对联赠瞿秋白,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于李辉,也有同样的感慨。可以说,是写作,成就了我们坚如金石,一生不渝的友谊。因此,合出一本小书,也成了我们多年来共同的心愿。

“露水的世”一词,出自日本小林一茶的俳句。一茶因幼女夭折,作了这首诗来悼念她,日:“露水的世呀,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是如此。”这首小诗,表达的是人生如寄的哀叹。命如朝露,匆匆而逝,从来让人感伤。但这是无可如何的事。我们喜欢这个比喻,欣赏的倒是这看似感伤的诗中流露出来的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烈。正如知堂老人所说:“虽然是露水的世,然而自有露水的世的回忆。”——我们数十年来,执着于文字的写作,也不过是希望渺小如露水,也能发出一点光彩;短暂如露水,也能留下一点回忆。然而就是这渺小的愿望,实现起来又谈何容易呀。

我与李辉,都曾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我们的恩师华中师范大学的谭邦和、陈龙海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序言,陈龙海教授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在此谨致谢意。作者中学时代的校友林淑平女士为本书绘制了精美的插图,替这本小书增色不少。湖南邵东一中的刘柳絮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文学之路,是我们终生不能忘记的。邵东一中以谢伟琦校长为首的各位领导,一向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鼓励一中的老师与学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他们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热情的帮助,在此表达衷心的感谢。

杨戈琪

2013年12月12日于邵东一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露水的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宕子//布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81542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4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2014040666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