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的徐世昌
辛亥革命爆发后徐世昌是否密赴彰德会见袁世凯
徐世昌与辛亥政局
我所知道的徐世昌先生
清廷末日中的徐世昌
辛亥年前后的徐世昌
浅谈辛亥袁世凯复出之际的徐世昌作用
《韬养斋日记》里的晚清
《韬养斋日记》出版过程中我经历的几件事
徐世昌研究回顾与展望
《韬养斋日记》出版始末
编后记
附一:徐世昌后代情况表
附二:《韬养斋日记·辛亥》(手稿)
| 图书 | 徐世昌与韬养斋日记(辛亥篇) |
| 内容 | 目录 辛亥革命时期的徐世昌 辛亥革命爆发后徐世昌是否密赴彰德会见袁世凯 徐世昌与辛亥政局 我所知道的徐世昌先生 清廷末日中的徐世昌 辛亥年前后的徐世昌 浅谈辛亥袁世凯复出之际的徐世昌作用 《韬养斋日记》里的晚清 《韬养斋日记》出版过程中我经历的几件事 徐世昌研究回顾与展望 《韬养斋日记》出版始末 编后记 附一:徐世昌后代情况表 附二:《韬养斋日记·辛亥》(手稿) 内容推荐 有着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徐世昌日记》(韬养斋日记)本身就十分珍贵,更何况徐世昌老先生在清廷身任高官,又为第五任民国大总统,曾历戊戌、辛亥等重要历史阶段;记述了“洪宪”、“五四”等一些过程。日记中不乏及其珍贵的历史史料。日记多为日常记录,几无对时局的议论。记录的不仅仅为一般的民俗,而是朝廷重臣的习俗及办事、活动规则等。对研究这部分特定人群的工作、生活,《徐世昌日记》可谓是丰富而又丰满的记录。 《徐世昌日记》(韬养斋日记)出版后,社会各界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北京出版社编著的《徐世昌与韬养斋日记》主要是对辛亥年间《徐世昌日记》(韬养斋日记)研究的一些成果。 编辑推荐 北京出版社编著的《徐世昌与韬养斋日记》在影印日记原文的处理上采用了四色印刷。历经百年的暗黄色纸页及岁月留下的圈圈水痕污渍,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其达到似乎可以触摸到历史沧桑的感觉。相比《读辛亥前后的徐世昌日记》一书出版时采用的双色印刷而言,要更真实、更立体,更具有收藏价值。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徐世昌与韬养斋日记(辛亥篇)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北京出版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010641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6 |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76 |
| CIP核字 | 2014110856 |
| 中图分类号 | K827=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