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德里安(精)/和平万岁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

古德里安出生二年后,他的弟弟弗里兹·古德里安也来到了世间。军旅生涯的特点就是颠簸动荡,军人的家庭也同样如此。一年后,也就是1891年,当古德里安3岁的时候,由于父亲调动,他又不得不随父母一同迁居到了阿尔萨斯州的柯尔马,并在当地上了小学。九年后的1900年,古德里安又要搬家了,这次他们又移居到了罗林州的圣阿伏德镇。这是古德里安应该进入中学的时候了,可遗憾的是圣阿伏德太小了,还没有能力建造一所中学。这样,如果古德里安想继续上学的话,摆在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到稍微远一点的寄宿学校,但学习费用较高,是古德里安父亲微薄的收入所不能负担得起的,另一个办法就是让古德里安子承父业,上军官学校,走职业军人的道路,这么一来将会大大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现实的经济压力和条顿民族的尚武精神,使古德里安的父亲和母亲卡拉娜.克尔齐霍夫决定将古德里安送入陆军幼年预备学校,以求在军人的职业上有所成就,以振家风。

当时,欧洲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殖民地的瓜分并不能使各个国家间的矛盾得以化解,欧洲列强正在摩拳擦掌,在经济和军事等各个方面为未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做着准备。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古德里安于1901年4月1日同其弟弟弗里兹‘古德里安一并进入了巴登的卡尔希鲁赫陆军军官预备军校,继承父业。

这所军校是德国8所军官预备学校中的一所,其目的是培养未来的陆军军官。进入预备军官学校只是成为未来的陆军军官的一个机会,能否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陆军军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预备军官学校里,古德里安接受了初步的军事训练。也许是家庭的传统影响和普鲁士的军事传统造就了古德里安的性格和世界观,他勤奋好学,是老师的优秀弟子,同学们的榜样。因此父母也经常用他勉励弟弟。少年的古德里安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他没有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柏林附近的大里希特场中央军事学校,开始了正式的军事生涯。

从1903年4月1日到1907年2月,古德里安转入了柏林附近的利希特费尔德高级候补军官学校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这里主要是以训练军事纪律为主,并且严格按照现代意义的中学的标准进行学习,他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作风、纪律锻炼,尤其是注重学习了近代语文、数学和历史,为未来的军旅生涯作了良好的准备。后来古德里安颇为自豪地回忆道:“军校毕业生的(学习深度与广度)程度绝不比一般学校水准差。”

四年的学习生涯,使古德里安初步具有了一个标准军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在以后的军旅生活中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使他能够最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优秀将领。这些素质就是力尽天职、服从、责任感和事业心,他始终认为这些纪律的基础是建立在仁爱和正义上面的。这些观念的极大发挥,成就了他的盛名,也奠定了他的悲哀。譬如,他坚持士兵要完成长官交给的一切任务,而长官则应在遇到涉及士兵的生命、健康和福利的时候,要竭力维护士兵的利益。他终其一生都是按这些原则办事的。因而这些原则,从大的方面来说,使他成为纳粹的有力帮凶,成为反动集团的一员而不能自拔;从小的方面来说,1941年12月末,当要求他的集团军在苏联的严冬中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时,他竭尽全力去维护他的坦克集团军官兵的利益,冒着风险与他的顶头上司据理力争,结果是以他被免职而告终。后来在他担任装甲兵总监时,也是因此类事情在战争末期被再次革职。

当古德里安在1907年2月毕业后,不知是什么原因被分配到驻罗林州比特赫的第10汉罗福里亚轻步兵营,担任见习军官,而恰好这个营的营长就是他的父亲菲德烈‘古德里安。这使他兴奋不已,因为这是在古德里安离家6年以后,终于又可以同家人在一起。另外在父亲的手下服役,对于他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古德里安在心里暗暗高兴。但是菲德烈却是个非常负责任的父亲。虽然儿子是在他所领导的营里,古德里安的父亲却并不纵容他,而是对他进行了严格的管教。有一次古德里安在大家面前表露出了自己的优越感,父亲得知以后,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正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才应该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你与别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类拔萃的军人,就要比别人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古德里安这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随后,1907年4月古德里安离开父亲的步兵营,到梅斯进行了8个月的短期培训,在训练中他更加的刻苦,训练结束后被正式委任为陆军少尉,又回到了父亲的步兵营。毕业时,学校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他是:“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十分优秀……才华出众,积极进取,忠于职守。”所以在授予他少尉军衔时,其军衔年龄提前到1906年6月22日算起。第二年,古德里安便获得了中尉军衔,当时他还未满20周岁。在这个步兵营里,古德里安不但努力地学习和工作,生活也过得非常愉快,而且更大的收获是他受到了他父亲良好的影响与熏陶,受益匪浅,使他的军人素质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古德里安的父亲不幸病故了,古德里安心里十分悲痛,父亲的逝世不仅使他失去了一个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更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了一个模范和榜样……

P5-8

目录

第1章 子承父业

 ☆家族的希望

 ☆小荷才露尖尖角

 ☆初上战场

第2章 乱世争雄

 ☆幸运的小军官

 ☆结缘“摩托化”

 ☆它们只配运送面粉

 ☆同步兵说“再见”

第3章 坦克兵之父

 ☆大炮胜长矛

 ☆铅笔戳不破的坦克

 ☆帮希特勒改写历史

 ☆搞技术的都是骗子

 ☆宣誓忠于希特勒.

 ☆为希特勒的扩张奠定基础

第4章 维也纳“和平”进军

 ☆步步高升

 ☆第二个“黑色日子”

 ☆先打西方

 ☆奥国籍“小班长”的梦想

第5章 扩张“生活空间”

 ☆拔掉“眼中钉”

 ☆“和平”进军

 ☆有名无实的新职务

 ☆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

第6章 侵占波兰

 ☆一有时机就进攻波兰

 ☆与坦克一起行动的军长

 ☆将军,你该亲自指挥渡河

 ☆坦克干的

 ☆孤身冒进

 ☆小坦克部队

 ☆铁十字勋章

 ☆再次被希特勒召见

第7章 曼施坦因计划

 ☆黄色方案

 ☆构想未来作战计划

 ☆直扑英吉利海峡

 ☆法国坦克比德国坦克性能好

第8章 强渡马斯河

 ☆希特勒要哭了

 ☆险些砸了脑袋

 ☆马斯河禁止行船

 ☆与法国装甲部队的交战

 ☆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第9章 扑向英吉利海峡

 ☆请免我的职

 ☆继续向前推进

 ☆再次受到自己人的攻击

 ☆占领海峡港口

 ☆希特勒突然叫停

第10章 敦刻尔克大撤退

 ☆给英国人留了余地

 ☆接手新兵团

 ☆指挥坦克渡河

 ☆最后关头

第11章 在法国人面前扬眉吐气

 ☆战场上的生日

 ☆最后的战斗

 ☆休战

 ☆“海狮”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第12章 “巴巴罗萨"计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实施“巴巴罗萨”

 ☆重蹈覆辙

 ☆“装甲兵之父”心头的阴影

 ☆多事之秋

 ☆折中的计划

 ☆无影无踪的计划

第13章 奔向明斯克

 ☆心事重重的将军

 ☆一场命运的赌博

 ☆开足马力冲击

 ☆赢了钱的赌徒

第14章 打开通往苏联的大门

 ☆距离明斯克18英里

 ☆差点儿上了军事法庭

 ☆自己救了自己

 ☆不幸中之大幸

第15章 渡过第聂伯河

 ☆坚持己见

 ☆箭在弦上

 ☆关键时刻无所作为

 ☆弹药光了,需要支援

 ☆形势更加严峻

第16章 从叶尔尼亚到罗斯拉夫尔

 ☆莫斯科:还剩三分之一

 ☆举步维艰

 ☆马恩河式的奇迹

 ☆贪小便宜吃大亏

 ☆在自己人的轰炸下逃生

 ☆古德里安在这里

第17章 莫斯科?基辅?

 ☆不可能实现的“伟大”构想

 ☆“我就不会发动这个战争!”

 ☆眙死腹中

 ☆“向莫斯科进军!”

第18章 放弃列宁格勒

 ☆最后一着棋

 ☆陷入孤立

 ☆基辅之战

 ☆“添油战术”

第19章 攻克基辅

 ☆幸运光顾了

 ☆泥沼中挣扎

 ☆攻下普利鲁基

 ☆失去好时机

第20章 莫斯科——可怕的漫漫征途

 ☆锐气不再

 ☆德国士兵的“黑死神”

 ☆痴人说梦

 ☆山穷水尽

第21章 危机四伏

 ☆装甲军团成了要饭花子

 ☆进攻的“顶点”

 ☆退出克林

 ☆不祥之兆

 ☆“小神甫”被免职

第22章 陆军大清洗

 ☆命运捉弄人

 ☆东山再起

 ☆装甲兵总监

 ☆四面楚歌

第23章 “卫城作战"计划

 ☆我敢说——绝对打不中坦克

 ☆挽救残局

 ☆自费心机

 ☆反对希特勒的军官们

 ☆爱莫能助

第24章 困兽犹斗

 ☆纳粹分子的“表率”

 ☆先斩后奏

 ☆要不要把窗子关上

第25章 苟延残喘

 ☆无可奈何

 ☆“这是谎言!”

 ☆“死守华沙!”

 ☆幻想挽救德国东部

 ☆希望化为泡影

第26章 纳粹末日

 ☆“焦土”政策

 ☆暮年余生

附录 古德里安年表

序言

20世纪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战争中以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和以反法西斯同盟国为一方的对抗中,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战场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大为历史所罕见,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战争中,卷入的国家和地区有80个之多,参战国就有61个,人口20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80%。

虽然这场战争已过去几十年,但在这场战争中所发生的事件、所造就的人物,仍然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对于军事研究人员和军事爱好者来说,在这场规模宏大的战争中涌现的许许多多军事天才和著名将领,更是值得津津乐道。德国法西斯作为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罪不容赦,德国的军队助纣为虐,更是难辞其咎。但仅从军事的角度来评价,德军中的佼佼者,为军事历史学家所公认的,非古德里安、隆美尔和曼施坦因莫属。

说到古德里安在军事上的成就,在于他以其开拓性的行动,创造了装甲兵在现代战争的作战理论,为装甲兵在随后几十年的时间称霸地面战场开了先河。只可惜,他的军事天才用的不是地方,他所建立和训练的装甲兵的力量,在德国的侵略扩张初期获得了空前的胜利,成为德国纳粹的得力帮凶。正如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评价道:“(他是)一个曾经大规模创造历史的人……古德里安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是一个具有极重大影响的人物,没有他,也许希特勒在刚刚发动战争的时候,就可能早已失败了。”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是德国坦克兵的创建者,陆军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之一。1888年6月,古德里安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库尔姆城的一个军官世家。家庭的熏陶,使他自幼酷爱军事。他于13岁时步入陆军军官预备军校,19岁时毕业于高级候补军官学校,1914年26岁的古德里安毕业于军事学院,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军人的生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骑兵部队中任职。战后服役干国防军。他于1 922年起,在汽车兵和坦克部队中任职。30年代初开始研究坦克作战理论,认为坦克是在战略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武器,提出了集中使用坦克作战的思想。1934年倡议组建了3个坦克师,他任第2坦克师师长。1938年任坦克军军长,在德国兼并奥地利的行动中,指挥所属部队长驱直入近千公里,在48小时内全部抵达维也纳。他也由此次作战行动奠定了自己在德国坦克兵中的首创地位。1939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时,以他所指挥的坦克部队为主力的德军,采用迅猛快速的闪击战术,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就击败了波兰军队。他因此而成为远近闻名的”闪击英雄”,获得了由希特勒授予的二级铁十字勋章。1940年5月,在德军开始闪击西欧过程中,他又指挥所属坦克部队作为先锋,以破竹之势横扫西欧,使德军在不到两个月内就征服了荷、比、卢、法等国家。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的坦克闪击战术在战争初期尽管曾获得过某些成功,但在苏军有效的抵抗下,很快遇到了克星,并迅速走向没落。当年12月,他作为德军坦克第2集团军司令,在指挥所部参加莫斯科会战时,受到苏军极为沉重的打击,被迫下令所部撤退,他因此被希特勒解职,被调回国内。1943年2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失败后,他又被召回,担任坦克兵总监。虽然他组织研制出了德国著名的虎型和豹型坦克,并进行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但是在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中,德军还是以惨败而告终。他在1944年7月希特勒遇刺后,曾一度代理陆军参谋总长,但是不久后,在1945年3月又因战场失利而被再次解除职务,从此转入预备役。德国投降后,古德里安被美军俘虏,不久即获释。1954年病死。著有回忆录《闪击英雄》和《注意!坦克!》等。

应该说,古德里安是一个优秀的战术指挥官,他具有历史上一般著名将领所普遍拥有的优秀品质。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在战场上及时找到对对手发动攻击的有利时机,从而使对手措手不及。作为一个新的作战理论的创立者,古德里安是幸运的,他不但能建立一支新型的部队,而且还能有机会在战争中实施自己的理论。他曾在法国指挥过坦克部队,在苏联指挥过坦克集群和坦克集团军,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古德里安的作战理论,得到了实践的机会,但对他来讲也有感到不满意的地方。在他草创装甲部队、发展闪击战术的时候,曾经受到德国参谋本部的阻挠,只是后来受到希特勒的赏识后,在希特勒的干预下,他的想法才成为行动。同样,在这一阶段古德里安也因战功得到频繁提升。在短短的时间内,便由战争初期的装甲军军长很快被提升为装甲兵团司令、装甲集群部司令,并获得了武士级铁十字勋章及橡树叶子这一最高殊荣。

但古德里安在坦克部队的建设、运用方面,却与希特勒发生过多次冲突。这与他的个性和经历有关,作为战术家的他是永远不能理解希特勒头脑中出现的各种奇思怪想的。他在德国高级指挥部和法国、苏联战场上都与希特勒有过冲突。历史不能假设,德国的军事行动如按他的设想实施会有什么结果就不得而知了。因而,在他的个性和思想的影响下,终其一生,也是得意的时候少,失意的时候多。只是到了战场毫无希望的时候,他才做了参谋总长。而这个参谋总长的权力的指挥范围除了东线战场外,也还要受到希特勒的干涉。所以当他的一些部下都已晋升为元帅时,古德里安却始终停在一级陆军上将军衔并直至战争结束。

对于古德里安来说,他作为一名将领的成功与其说是他在战争实践中的价值,还莫如说他在战争史上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因为他创立了一种适应时代的行之有效的作战理论,这种思想传给了后人,并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并被尊为“装甲兵之父”。

本书主要围绕古德里安在装甲部队的建立与发展应用上,对其一生进行描述,力求翔实地介绍他一生的经历。虽然他在军事上的作为、思想可以为人效仿学习,但是对其助纣为虐的行为,希望读者引以为戒。

内容推荐

对于古德里安来说,他作为一名将领的成功与其说是他在战争实践中的价值,还莫如说他在战争史上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因为他创立了一种适应时代的行之有效的作战理论,这种思想传给了后人,并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并被尊为“装甲兵之父”。

张晓光编著的《古德里安(精)》主要围绕古德里安在装甲部队的建立与发展应用上,对其一生进行描述,力求翔实地介绍他一生的经历。虽然他在军事上的作为、思想可以为人效仿学习,但是对其助纣为虐的行为,希望读者引以为戒。

编辑推荐

古德里安1888年6月17日生于东普鲁士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位陆军军官。古德里安13岁进入军官学校,190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轻步兵营任见习官。一战期间,他在骑兵部队担任指挥官和参谋。1931年,出任摩托化部队总监部参谋长。1934年7月,德国组建了装甲部队,希特勒派古德里安为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担任装甲兵总监后,德国装甲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36年至1937年,他写了一本名叫《注意——装甲兵》的书,书中阐明了他以后在战争中运用的坦克战术。张晓光编著的《古德里安(精)》里主要介绍了他对装甲部队的贡献及其人生经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德里安(精)/和平万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晓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301355
开本 16开
页数 59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18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03
CIP核字 2014120032
中图分类号 K835.165.2=532
丛书名
印张 3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4
4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