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祯主编的《长白山地理系统研究(第1辑1956-1981)》采用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综合科技手段,地面调查研究与遥感观测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的方法,结合宏观地理系统及其微观组成的研究,探索长白山地理系统的历史成因、景观现状、动态演变过程、人类活动干扰及其在全球和区域尺度的纷乱用关系与规律,以充实和拓展关于长白山地理系硫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国际地缘生态安全研究提供科学基础和实践管理的依据。
图书 | 长白山地理系统研究(第1辑1956-1981)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子祯主编的《长白山地理系统研究(第1辑1956-1981)》采用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综合科技手段,地面调查研究与遥感观测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的方法,结合宏观地理系统及其微观组成的研究,探索长白山地理系统的历史成因、景观现状、动态演变过程、人类活动干扰及其在全球和区域尺度的纷乱用关系与规律,以充实和拓展关于长白山地理系硫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国际地缘生态安全研究提供科学基础和实践管理的依据。 内容推荐 为了坚持对长白山地理系统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和系统性,总结东北师范大学对长白山地理系统研究的历史,我们组织出版关于长白山地理系统研究的系列论文集。原内部发行的张子祯主编的《长白山地理系统研究(第1辑1956-1981)》系东北师范大学1956-l981年间关于长白山地理系统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历史记录。很多文章代表了现代中国关于长白山地理系统最早的科学研究成果。本着温故而知新的原则,我们整理出版该论文集。 目录 1.长白山高度冰缘地带的地貌组合 2.长白山火山地貌的卫片解译与分析 3.长白山地貌图的内容与表现方法 4.长白山的气候特征及北坡垂直气候带 5.长白山温泉谷地小气候 6.长白山人参气候的综合评价——模糊贴近度与模糊评判在人参气候鉴定中的应用 7.长白山区人参栽培气候条件的初步分析 8.第二松花江源头区水文特征 9.长白山北麓水化学本底值分布模式 10.吉林省东部沼泽的类型及其农业利用 11.长白山山地苔原土的形成及其剖面性状 12.长白山无林带的冰缘环境与土壤发育 13.长白山北坡各垂直带的典型植被调查报告 14.长白山产的新植物 15.长白山蕨类植物垂直分布名录(增订) 16.中国东北兔儿伞属CacaliaL植物的分类地理学初步研究 17.长白山上岳桦林的调查研究 18.对长白松的初步研究 19.如何划分长白山的垂直植被带 20.对开蕨属首次在我国发现 21.长白山高山冻原植物的调查研究简报(1) 22.长白山西侧中部森林植物调查报告 23.长白山的植物地理 24.长白山鸟类及其垂直分布 25.人类开发活动对鸟类的影响——长白山二道白河附近鸟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化 26.长白山北坡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初步调查 27.长白山北坡针叶林带土壤动物调查 28.长白山北侧的自然景观带 29.关于专题卫星影像地图和地图集的编制实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长白山地理系统研究(第1辑1956-198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子祯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1062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1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7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8 |
CIP核字 | 2015012287 |
中图分类号 | P942.307.6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