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晓辉编著的《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首次从实践民俗学的理论立场来考察民间文学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运动,描述了民间文学从潜在的实践主体变成现实的实践主体、从自在的民间文学现象发展成自在自为的民间文学概念的逻辑进程,揭示出民间文学达成自由叙事的伦理条件。本书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民俗学方法论,体现出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崭新风貌以及应有的深度和气度,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科实践参与当代中国为民主、争自由的社会进程,而且具有开启未来学术的价值和意义。
| 图书 | 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户晓辉编著的《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首次从实践民俗学的理论立场来考察民间文学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运动,描述了民间文学从潜在的实践主体变成现实的实践主体、从自在的民间文学现象发展成自在自为的民间文学概念的逻辑进程,揭示出民间文学达成自由叙事的伦理条件。本书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民俗学方法论,体现出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崭新风貌以及应有的深度和气度,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科实践参与当代中国为民主、争自由的社会进程,而且具有开启未来学术的价值和意义。 内容推荐 《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首次以辩证法的眼光把民间文学看作实践主体,把人的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看作实践主体的表演行为,改变了传统民间文学的物化文本观念,把民间文学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首次把网络民间文学纳入民间文学的理论视野,不仅提供了全新的民间文学实践研究的方法论,而且彻底改变了传统民间文学的形象和观念。作者户晓辉着重描述了作为实践主体的民间文学自身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展现了作为实践主体的民间文学自身如何能动地从潜在的实践主体变成现实的实践主体,揭示了自在的民间文学如何主动地变成自在自为的民间文学。因此,本书首次重构并复原出以往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的另一种历史,即作为实践主体的民间文学如何从表象主动进展到概念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本书对民间文学及其集体性、变异性等诸种特征都做了全新的辩证理解,同时也对民间文学的文本、语境和表演以及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伦理和时间等问题做了创新性的实践研究,在中外学界具有领先和开创的意义。 本书对弥补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扭转人们对民间文学的成见和偏见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对人们重新思考和认识民间文学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和民主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有很大启发,也将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它使21世纪的民间文学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以及应有的深度和气度,有助于恢复民间文学对中国当代社会进程的广泛参与度,具有引领未来学术方向的价值和意义。 目录 序 接续民间文学的伟大传统——从实践民俗学的内容目的论到形式目的论【吕微】 自序 返回民间文学的实践理性起点 引言 反本开新 第一章 民间文学:从表象到概念 第一节 “民间文学”是否已是明日黄花 第二节 从民间文学的表象说起 第三节 作为实践主体的民间文学如何意识到自身 第四节 却把他乡作故乡 第五节 对立面的不断扬弃 第六节 作为实践主体的民间文学如何回到自身 第七节 网络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被扬弃的历史 第二章 体裁叙事行为:从语言的普遍性到言语的特殊性 第一节 网络民间文学扬弃了什么 第二节 语言:网络民间文学的普遍性 第三节 民间文学体裁叙事的表演行为 第四节 体裁叙事表演行为或文本的边界 第五节 作为文本的体裁叙事表演行为及其责任 第六节 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表演行为的形式意志 第三章 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公共伦理条件 第一节 口头性就是对话性 第二节 究竟谁在表演 第三节 “我们”: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纯粹发生形式和条件 第四节 对抗、对歌与论辩 第五节 传承性:在你中发现我 第六节 从我与他到我与你 第七节 变异性:从你到真正的你(绝对他者) 第八节 民间文学:本源的伦理关系和信仰情感 第四章 同时到时的时间形式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当下性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内在时间 第三节 过去的并没有过去 第四节 体裁叙事行为的当前化与当下性 第五节 什么是当下性中的未来 第六节 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向“未”来开放 结语 民间文学体裁叙事的自由与责任 第一节 民间文学隐秘的渴望:模拟公民社会 第二节 什么是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自由 第三节 民间文学关乎德先生而非赛先生 第四节 民间文学的信仰情感与爱的伦理 参考文献 后记 献给未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户晓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6572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5 |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3 |
| CIP核字 | 2014229005 |
| 中图分类号 | I05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66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