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玛拉瓦·萨达提沙尊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因此,他於一九九○年去世不应被看作是一件哀伤与悲痛的事情,相反应被看作是一个新的机会去重温他给人间的信息。在萨达提沙对阐扬佛道的许多无价贡献中,《佛教伦理学(精)》一书在其深度、清晰度与慈悲心等方面显得尤为突出。看到周遭世间由於贪、嗔、痴而痛苦,萨达提沙在逭裹分享了他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关心并参与社会的佛教徒与僧人的真实观。其成果就是这一伦理教导的经典,在这本书裹,他试图以西方读者能把握的方式解释传统的佛教伦理理论。
| 图书 | 佛教伦理学(精)/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哈玛拉瓦·萨达提沙尊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因此,他於一九九○年去世不应被看作是一件哀伤与悲痛的事情,相反应被看作是一个新的机会去重温他给人间的信息。在萨达提沙对阐扬佛道的许多无价贡献中,《佛教伦理学(精)》一书在其深度、清晰度与慈悲心等方面显得尤为突出。看到周遭世间由於贪、嗔、痴而痛苦,萨达提沙在逭裹分享了他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关心并参与社会的佛教徒与僧人的真实观。其成果就是这一伦理教导的经典,在这本书裹,他试图以西方读者能把握的方式解释传统的佛教伦理理论。 目录 第一章 定义和历史背景 伦理学研究的范围 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思想 第二章 至上知识的源泉 佛陀的开悟 乔答摩佛的生平 缘起法 自我与无我说 存在的三种行相 佛陀的大慈悲 第三章 诸皈依的意义 三皈依 第一依所:佛 第二依所:法 第三依所:僧 第四章 道德行为的律令:戒律 五戒 八戒 十戒 第五章 道德的基本理想 戒律与皈依的关系 早期佛教中居士的地位 佛陀关於戒德教谕的观点 对每个居士的忠告 第六章 居士对其亲友的责任 子女与父母 丈夫与妻子 朋友之间 老师与学生 佣人与劳动者 与生活方式相关的责任 第七章 居士与国家的关系 第八章 最终的目标 对目标的陈述 涅槃 心解脱,慧解脱 成就的原因 缩略语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佛教伦理学(精)/现代世界佛学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萨达提沙 |
| 译者 | 姚治华//王晓红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贵州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26609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57 |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64 |
| CIP核字 | 2013199891 |
| 中图分类号 | B94-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贵州 |
| 长 | 216 |
| 宽 | 147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