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澄清编著的《中国绘画精神体系》从传统文化研究入手,以中国哲学解析其支脉——绘画,中国的书法、绘画,是养心陶性之学。它于社会实生活,无参与之意,似乎有些儿厌世、避世;它只将自然展示于人,在不见烟火的山水间去创造理想的境界,以梅韵兰风去隐喻完美的人格。它将生命的韵律融入笔墨之中,纵使是残山剩水、枯木瘦石,也依样神采灼灼。
| 图书 | 中国绘画精神体系(姜澄清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姜澄清编著的《中国绘画精神体系》从传统文化研究入手,以中国哲学解析其支脉——绘画,中国的书法、绘画,是养心陶性之学。它于社会实生活,无参与之意,似乎有些儿厌世、避世;它只将自然展示于人,在不见烟火的山水间去创造理想的境界,以梅韵兰风去隐喻完美的人格。它将生命的韵律融入笔墨之中,纵使是残山剩水、枯木瘦石,也依样神采灼灼。 内容推荐 中国绘画的精神是什么,姜澄清编著的《中国绘画精神体系(姜澄清文集)》从传统文化研究切入,以中国哲学来解析传统绘画的哲学精神、宗教精神、伦理精神和厌世精神,从修养、创作、功能、审美等各个角度阐述了中国绘画所表征的深厚人文精神,并围绕传统绘画精神展开著述,仔细剖析中国传统绘画中各个审美因素。 目录 上编 绪论 一、传统绘画的哲学精神 二、传统绘画的宗教精神 三、传统绘画的伦理精神 四、传统绘画的厌世精神 五、近代中国绘画批评之检讨 下编 专论(上) 一、修养论 二、创作论 三、功能论 四、审美论 下编 专论(中) 一、造型——恍惚的破译 二、构图——宇宙秩序的微缩 三、线条一神秘的轨迹 四、色彩——梦中的玄云 五、题材——永不凋谢的梅竹 下编 专论(下) 一、唤起悟性的钟声 二、诗意的张扬与抽象的发挥 三、古老而神秘的符号 四、参与创造的材料 附录 中国画学术语辨惑 后记 再版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绘画精神体系(姜澄清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姜澄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贵州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26411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0 |
| 出版时间 | 2013-02-01 |
| 首版时间 | 2013-02-01 |
| 印刷时间 | 2013-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2 |
| CIP核字 | 2013018895 |
| 中图分类号 | J212-0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贵州 |
| 长 | 242 |
| 宽 | 170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