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孔子(为什么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
内容
编辑推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对台湾、琉球、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也有深远影响。时至今日,孔子热已延及全球并持续升温。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也产生一些对孔子认知的分歧与争议。

孔子何以能够在那么战火硝烟、礼崩乐坏的乱世中脱颖而出?一部《论语》何以成为世代君王的必修之书?

邸长鹏编著的《孔子:为什么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从孔子的身世、孔子个人最基本的生命感受:在巨变时代中如何自处,如何思考等,让孔子褪去“圣人”装扮,充满“人味”。以轻松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孔子波澜坎坷的一生。

内容推荐

孔子是中华民族永远无法回避的一个人。他开创的儒学,两千多年来,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已浸润到我们的骨子里,像黄皮肤、黑眼睛一样,成为我们无法更改的东方图腾。

邸长鹏编著的《孔子:为什么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是专为青少年打造的伟人传记,是课本上传世名作的同步阅读,使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了解孔子的一生。本书配有120多幅古籍画作,从孔子的身世、经历、信念等方面入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孔子的生平。本书考证严谨,评论公允,不媚俗地故作惊人之语,也不盲目地推崇其理论、思想,妙趣横生的笔触使2500年前的孔子形象栩栩如生。跃于纸上。

书中详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形成过程。摘去圣人的光环的孔子,充满了人性色彩,引领读者去体会他的人生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相融相生。

目录

第一章 薄酒——和往事干杯

 1 三十而立后,请走两步

 2 晏婴不是燕,是鹰

 3 大块头有大智慧

 4 绝版的峰会

第二章 浊酒——昙花仕途

 1 都是阳虎惹的祸

 2 五十知天命:天生我材必有用

 3 神断孔仲尼

 4 夹谷会盟

 5 诛少正卯

 6 堕三都

第三章 苦酒——人在囿途

 1 到卫国的N个理由

 2 孔子见南子

 3 丧家犬的正(郑)在进行时

 4 孔子的第二故乡——卫国

 5 荒野危机:陈地绝粮

 6 归鲁与《幽兰操》

第四章 沉酒——尘埃从未落定

 1 我的失败与伟大

 2 子贡,再听我唱首歌吧

 3 弟子众生相(1)

 4 弟子众生相(2)

 5 《论语》胜似春雨贵如油

试读章节

而立后,请走两步

在数千年岁月的浸润中,孔子和他的儒学就像一坛令人回味无穷的老酒。

春秋末年,鲁国都城曲阜,一座普通的院落内。

孔子站在窗前已经很久了。

他的身后站立着不少忠实的门生。屋内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望着孔子高大的背影,他们的目光中有焦急,有企盼:他们都在等孔子做出决定。

天气越来越冷了。孔子的心情却比寒冬还要凛冽。

他正面临着一次重要的选择:离开,还是留在家乡鲁国?

这场景,发生在鲁昭公二十五年。

据《史记》记载,孔子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51年。当时,孔子正好35岁。

孔子在他年老时,曾经给自己的一生写过评语,其中有一句是:三十而立。这本是他的个人人生体验,却随着后世对他的推崇的增加,成为衡量生理与心理年龄的通用公式。现在的啃老族听到这句话,估计会很汗颜。

不经意间,他为后来者树起了一个很高的门槛。而他自己立足的理由,恰恰是在差不多30岁的时候,为天底下的苦孩子们,大大降低了一个门槛。

在成为“老酒”之前,他的身份是“老九”。

孔子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民办教师”这一职业,这的确是个很有勇气、很时尚的原创。

官办学校在当时的东周各诸侯国,是给贵族孩子们准备的,对于穷孩子来说,根本就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门槛高不高暂且不论,关键在于,受教育的大门在哪?这个真没有。

在做教师之前,孔子曾在鲁国大权贵季平子的府中打工,先是当“料量平”的委吏,相当于管理仓库的会计,表现不错,后来又担任“蓄蕃息”的乘田吏,相当于畜牧管理员。

不过,这时候,孔子自己的贵族身份并未真正确立,在官方档案中始终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对于志向远大的孔子来说,开心牧场再开心,也不能干一辈子。这种混日子的生活虽然比做山贼强,却始终看不到更有前途的未来,属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为实现自身价值,在教育成为垄断行业、成为贵族儿童内部狂欢的大环境下,他毅然从权臣季平子处辞去铁饭碗,另辟蹊径,下海办私塾,正式开始了传道、授业、解惑。

当时,开私塾本就是个新鲜事物,更新鲜的是孔子授课,是有偿的。

私人性质的学校,国家当然不给拨款,办学经费要自己出。没办法,圣人也是人,也得和柴米油盐打交道。

孔子当然不是乱收费。他收的学费弹性很大,基本上凭学生自愿。对于贵族子弟来说,上不封顶;对于贫寒的孩子,只象征性地收点束修,就可以了。

束修是什么?过教师节了,给孔老师送二束鲜花,显得很有修养?

还真不是,大思想家孔子同样食人间烟火,有偏爱的美食。

束修,就是一束肉干。10条干肉为一束,只是不知道当时有没有串起来,变成最早的香肠。

孔子当老师在当时是很前卫的行为艺术,为普天下的穷苦大众做了件大好事,把教育变成了一件既可望又可及的事情。

做自己喜欢、又有价值的事,还顺便能养家糊口,换成谁都会有点成就感。难怪孔子很满足,还透着点小得意。更重要的是,孔子在当老师的过程中,真正树立起来的是内心的充实与自信。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的政变,孔子会不会就这么一直做下去?

很难说,因为孔子的风头随着他教育事业的兴旺,越来越强劲。风头本身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

更何况,树大招风。

孔子现在虽然还没修炼成大树,但却随时有变成“植物人”的风险。“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不是孔子能控制的事。

鲁国的政治之风现在刮得正猛。

鲁国国君昭公现在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因为,他在鲁国呆不下去,跑到齐国避难去了。

能把一国之君赶跑的人,一定不是善茬儿。始作俑者之一的季平子,正是孔子以前的老东家。

实际上,真正把鲁昭公赶走的不是一个人,是3个。他们的大名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他们的绰号是:三桓。

三个臭皮匠都可以抵个诸葛亮,更何况鲁昭公面对的,是3个手握重权的大家族呢。

这3个把鲁昭公驱逐出国的人,还真不是鲁昭公的外人。他们的老祖宗在100多年前其实就是一个人:鲁桓公。

打仗需要亲兄弟,但打完仗需要明算账的人,往往也是亲兄弟。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随着礼仪渐渐丧失的,还有下级对上级的礼遇。东周天子对各诸侯国失去控制,诸侯国国君对手下大臣的行为束手无策,而让大臣们抓狂的可能是家里的家臣。

鲁昭公没能幸免,毫无悬念地出现在了这个乱套的食物链上。

他的天敌就是三桓这些皇亲。这些卿大夫手中的权势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把他放在眼里了。这让被架空的鲁昭公极为郁闷:高空作业,不给系安全带,很危险啊!

P2-5

序言

他是中华民族永远无法回避的一个人。

他的气场如此强大,他的言语至今还时常回响在你我耳边,说他曾左右过一个民族的气质,并不为过。

他开创的儒学,2000多年来,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已浸润到我们的骨子里,像黄皮肤、黑眼晴一样,成为我们无法更改的东方图腾。

他叫孔子。

对于很多人来说,少年坎坷是放任自己一生失败的很好理由,但对孔子来说,却是让自己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经之路。

3岁丧父,17岁丧母,出生合法性受到质疑、贵族身份摇摇欲坠的孔子,有着常人不曾有的痛,也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远大理想。

15岁有志于学。这是个很给力的孩子。

三十而立。这时候的孔子开始打破贵族垄断,开办民间私塾。他的学识,他的勇气,已经注定他的一生不会平静。

他开始受到瞩目。他与老子在文化巅峰的相遇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民族。

四十而不惑,在经过短暂的齐国之行后,孔子回到了鲁国。他开始安心授课,并完善自己的儒学。

五十知天命。名声日盛的孔子其实一直很相信:我的天命,我做主。

在阳虎之祸后,当从仕机会再次出现时,他没有拒绝。他的确很出色,他的仁政曾一度让混乱的鲁国,找回了自己的灵魂。

但是他做错了一件事。

当他用合法的暴力去碰撞不合法却更强大的三桓暴力时,他这才意识到,学识和言论高度帮不了他。

他只有再次出走。

他不害怕,因为,他的心底还保留着希望。

这次离开,是孔子人生的分水岭。他的仕途是失败的,但他的人生终于因为漂泊,而开始变得丰富而饱满。

14年,他和一群不离不弃的弟子相互慰藉着,苦苦跋涉与求索。

他狼狈,寂寞,时时充满危险,无处停留。支撑他坚持下去的是他的乐天,以及对自己学说的无比虔诚。

苦难中的坚守让孔子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当他以年近七旬的高龄回国,当他只是个梦想破碎、饱经沧桑的老人,余生只为《春秋》,而无心求圣时,他才真正成为了圣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失败的,但他的学说的光芒,早已遮盖了他世俗欲求的失落。他这一生,拥有话语权的时间极其短暂,但他的话语却最终影响了许多人的一生。

他可以欣慰了。

有了他,中华文明同样可以欣慰。

书评(媒体评论)

我读《论语》我也感觉到孔夫子,实际上是一个很活泼的人。《论语》里多次提到他唱歌的事……他实际上是一个音乐天赋非常高的人,一个善于、喜欢唱歌和喜欢交友的人。他绝对没有像我们在庙里看到的那么严肃、神圣,他就是一个跟我们差不多的人。

——莫言

孔子有极度丰富的人格。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问题、对不同的人,他会给出不同的回答。非常严肃,又非常调皮,很天真……孔子是一个真正的圣人,这么高尚的道德担当,可是又妙语如珠,生猛、活泼。

——陈丹青

在中国的古代,产生了一堆的“子”……他们的意义不在于他们说得足够好,而在于他们说得足够多,各个时空的政客们各取所需,或推崇或批判。孔子就是里面最富有代表意义的一位。孔子事实上就是告诉了我们一些做人的小常识和小道理,比如说忠孝之道……

——韩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孔子(为什么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邸长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29330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4071644
中图分类号 B222.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