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准格尔旗民间故事(蒙古族民间故事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准格尔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先后有蒙古、汉、满、回、壮、藏、侗、彝、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黎、苗、赫哲、俄罗斯15个民族在此居住游牧。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创造了自己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准格尔旗是世界农耕、畜牧文明的发祥地,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之乡”。准格尔油松王祭祀、准格尔地毯、准格尔传统婚礼一骡驮轿、准格尔召经会、准格尔传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故事”“民间剪纸”“民间刺绣”“民间陶瓷”“民间雕塑”“民间歌谣”“青铜器文化”“准格尔传统服饰”“谚语方言”等众多文化精髓独具魅力。

《准格尔旗民间故事(蒙古族民间故事作品集)》由铁木尔布和主编。

内容推荐

由铁木尔布和主编的《准格尔旗民间故事(蒙古族民间故事作品集)》是准格尔旗民间文学研究会主席张俊廷老先生继《鄂尔多斯民间笑话》等多部民俗书作问世之后,再次深入民间,历时六年,五易其稿,搜集整编地方民间传统文化产物的又一成果。该书的集成,对于抢救、保护、挖掘和传承本地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无疑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对于促进准格尔开放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与建设也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录

人物传说

 神算西征

 酒中的道理

 康熙难悟八叉

 妖精太太和唐公喇嘛

 谎粮堆的传说

 神水葫芦

 穆挂英大破洪州城

风俗传说

 酸饭的传说

 六十花甲子(一)

 六十花甲子(二)

 六十花甲子(三)

 六十花甲子(四)

 “压岁钱”的来历

 结婚放鞭炮的来历

 腊八的由来

 长滩的“四月八”

 御膳黄米窝

 春节食俗的传说

一、年糕的传说

二、汤圆的传说

 生肖的传说

 烤羊腿的传说

 风干羊肉的传说

 节日的传说

一、迎春扫尘

二、年三十守岁

三、元宵节的传说

四、中秋节的传说

五、重阳节的传说

 灶王神的传说

 龙抓人的传说

山水地名传说

 太子滩、娘娘滩

 风洞沟

 下喇嘛洞

 查汉敖包

 崖的由来

 准格尔煤田的传说

 双峰山的由来

 媾心召的传说

 十二连城

 库布其的传说

 “白相公墙”的由来

 大坟梁奇闻

 沙枯井传说

 铁木尔敖包的传说

 南定敖包的传说

 德日素敖包的传说

 达日栋敖包的传说

 喇嘛敖包的传说

 诺颜敖包的传说

 哈喇庆敖包的传说

 朝格图查干敖包的传说

 拉拜乌拉敖包的传说

 油松王传说

 一、不解之缘

二、神水迎宾

三、众松论寿

四、血染“神树”

五、虎口脱险

六、松树七仙

七、诓病逃逸

八、治盗安民

九、“十里香”兴衰

十、治病救人

十一、七月十五唱大戏

十二、庙会姻缘

十三、恶有恶报

十四、敛财招祸

十五、佛门神功

十六、失而复得

十七、“灰鬼”报应

十八、古城烽火

十九、松树情缘

 “松王爷”传奇

 一、石破天惊

二、悬壶救世

三、明镜高悬

四、扶危济困

五、除盗安良

六、松柏姻缘

七、神威不容冒犯

八、突出重围

九、伟人情结

 大松树的传说

 双山粱

 准格尔召的传说

 一、建召

二、神话

 暖水奇闻-

 三皇庙的由来

 一、天理效应

二、索贿招劫

三、不可造次

 牛川的传说

 动植物传说

 牛没上牙驴没角

 老鹰为何抓小鸡

 打喷嚏打碎了沙锅

 吹牛

 甘草和田根根

 卖马

 绝技赢神手

 未破的古案

 说书的艺人

 不用人和不交人

 一粒粮米

 巧娶美女

 太阳山

 刘一犁

 龙抓媳妇

 你看那是甚

 精媳妇分鸡

 巧

 夫妻诗话

 习惯

 唱半年

 马为什么站着睡觉

 老虎拜师于猫

 老牛失职

 老鼠娶亲

 沙和尚下凡

 猫、蛇、黄鼠狼

 喜鹊登梅

 七巧节喜鹊搭桥

 人和蛇

 人与虎

 蒲公英的传说

 禾苗顶部结籽缘由

 甘草的传说

故事

生活故事

 金砖倒玉瓦

 巡按微服拔督学

 拜寿

 两株谷子

 绝妙的判词

 差一点

 增和桥

 奇案妙算

 姐夫戏小姨子

 萝卜对

 宰相肚里能撑船

 穷秀才应对得资助

 清和桥

 同船共渡

 公冶长

 做客

 聪明的庄稼汉

 大楼台小楼台

 书联教子知恩图报

 卖嫂还债

 两个女婿争财产

 弄巧成拙

 给猫起名字

 说话的艺术

 牧童毙狼

 人长与人短

益智故事

 聪明的长工

 一首圈儿诗

 少年才子妙对群儒

 两姓书联斗胜负

 艾自修书联洗羞辱

 长寿妙联

 才女吟诗救丈夫

 老中医妙联试徒弟

 穷秀才妙对权贵

 孔子和如来

 皮匠巧对娶公主

 长工妙对

 两女婿抬杠

 老中医招聘

 赞龙马

 小洞避雨

 改对联气死财主

 四秀才吃饭

 村妇斥少爷

 和尚戏秀才

 酒令趣对

 洞房诗

 巧舌如簧的妇人

 快放“狗屁”

 农夫考孔子

 小学童羞走狂秀才

 小姨子智讽姐夫

 三个女婿贺寿

 小姨子戏姐夫

 县官和村妇

 贵重的寿礼

 三个女婿对诗

 少爷与乞丐

 三个女婿拜年

 巧惩贪吏

 送寿礼

动植物故事

 猫和狗的故事

 杨树和枣树

 老山参和狗尾巴草

 我还不娶她呢

 吹牛的老鼠

鬼怪故事

 鬼怕恶人

 鬼怕拼命

讽刺故事

 写给吝啬鬼的对联

 三个女婿的故事(一)

 三个女婿的故事(二)

 三个女婿的故事(三)

 三个女婿的故事(四)

 三个女婿作诗

 夸职业

 吝啬鬼

 “力功半内”酸了

 买“不拘”

 唐小子学话

 古代改对联

 一错到底

 朱老爷

 吉利名字

 王老五赶考

 叫花子吟诗

 认“老”字

 咬文嚼字的先生

 吝啬鬼放屁

笑话

 “父”字戴帽

 恶性循环.

 妈妈与太太

 我属狗

 县官画虎

 挑马

 情有所钟

 拜把子

 民贼

 没我哪有你

 傻子的迷惑

 鲜花与牛粪

 劝夫戒酒

 下车

 色还可以

 一欺三年

 丢好话

 算得真准

 天蓬元帅

 低处天地宽

 小猫变成了老虎

 真相大白

 一夜能长这么大

 准的还是“这个”

 不同的问候

 如此师徒

 生命之火

 聂子之耳

 两个亲家

 告状

 阎王之母

 阎王爷勾魂

 书生吃鱼

 胜他一倍

 向老师学习

 咬鼻子

 又不是煮着吃

 善于取舍的儿子

 道德与金钱

 猎人与熊

 贴春联

 近视眼种黑豆

 虚惊一场

 猫不上树狗蹿着哩

 “再往后”

 有啥了不起

 念别字

 写批语

 定娃娃亲

 傻子相亲

 唱着说

 违约的后果

 傻子哭爹

 女婿哭丈母娘

 像人不像人

 “不识数”卖羊

 三个呵驼匠

 糊涂的外母娘

 小笑话和大笑话

 懒汉

 怕强盗的狗

 专款专用

 猎人的本事

 鱼爷庙

 舍命不舍钱

 娇惯的老鼠

 张三和三个小偷

 算命人的“因势变法”

 女人都是骗子

 儿子

 不孝之子

 三公主招亲

 学话

 小气

 过生日

 馋媳妇吃猪儿子

 麻子

 小气鬼请客

 死了瞎胡闹

 孵驴蛋

 白吃大王

 白吃又何妨

 唐女婿祝寿

 买猪舌

 父子对对联

 哪里黄土不埋人

 火龙单

 老丈人的哑谜

 说二听一

 话不离行

 烧黄瓜

 聋人听怪话

 算命摊的见闻

 贴在脸上

 老毛病难改

 笨老婆做饭

 都是二百五

 唐小子相亲

 一块钱四个

 卖了老婆办丧事

 雪天异情

语言

 狐狸精的故事

 猴子学飞天

 狮猫斗鼠

 猫头鹰搬家

 麻雀盖庙

 聪明的兔子

 三只猎狗

 小马和鸿雁

 骆驼和狗

 马车与销钉

 三只山羊

 山羊种地

 蒙昧无知的小麇鹿

 喜鹊捉老虎

 老鼠与大象

 老牛和牛虻

 猪的愿望

后记

试读章节

神水葫芦

1885年2月中旬,靠近中越边境的谅山地区,突然变得燥热起来。

已经好些天不下雨了。天干巴巴的,像是喷着火,树木枯了,蒲草黄了,满山的石头吐着青娴,龇牙咧嘴喘着粗气。

守在这座山头上的,是广西帮办军务、清军前敌主帅冯子财麾下的五百多名士兵,领头的是总兵钱守义。七天前,钱守义奉主帅之令,将抢先占领这里的法军赶下了山,随即扎营在了山头上。

然而,进攻谅山的法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立即组织了数千兵士,将山头团团围住,并用重炮轰击,发起轮番攻势,但都被清军用刀矛、石头堵了下来。两军便对峙于山上山下。

这下,苦了山头上的清军弟兄。带来的粮吃完了,水喝光了,牵上山的马匹也宰光了,士兵们已有两天水米未沾牙了。突围,出不去;打仗,没有力气;后援,被敌人切断。清军只好孤守着这布满死神的山头。

眼下清兵横七竖八地散卧在山石间。有的在咂舌,有的在呻吟,有的长吁短叹,有的眨着失神的眼睛,茫然窥望着灰暗的苍穹。

忽然,山下传来激烈的枪声、炮声,接着便是叽里呱啦的吼叫声。士兵们一阵慌乱,知道是法军又开始进攻。

总兵钱守义趁着自己还有一丝气息,勉强支起身来,脸向北方,跪在了地上,磕着头,虔诚地祷告着:“大慈大悲的神仙啊,你救救我们弟兄们吧!”

说也怪,总兵的话音刚落,耳边便沉寂一片。他抬头向山下望去,只见那些法军正大片大片地溃退,脚下似乎沸腾着洪水。再看洪水的这端,却仍留下光秃秃的山。山上也没有留下炮弹的痕迹。

总兵十分意外,不禁露出惊喜的神色。正要叩头致谢,背后却有人拍着他的肩膀。他扭头一看,只见一位老者正站在他身后,绿发褐衣,两眼炯炯,看去不只百岁。只听得老人发出洪钟般的声音:“叩首赐福臣民,意切感动神灵。尔等逐寇建功,自然昌运亨通。”

钱守义急忙俯首谢恩:“感激老神仙搭救之情,我等将来纵死九泉之下,也当涌泉相报。”

老者捋捋绿茵茵的胡须,笑吟吟地说:“言重了,言重了。清军打败仗已经有四十多年了。这回,我还是头一次看你们把法军赶下山,让我这个中国人也倍感欣慰。”

钱守义诧异地注视着老者,疑惑地问:“老神仙也是中国人?”

“自然,自然。”老者带着骄傲的神情说。

“那,您老今年……?”

“不必多问,老身八世千载,专事救苦救难。”老者含糊作答。  钱守义一听,似茅塞顿开,急急叩头如捣蒜:“您老既然能上得山来,一定有神灵之功,祈求老神仙指点一条生路,众弟兄会永生铭记大恩大德。”

老者捻髯点头:“见笑,见笑。老夫今来就是引尔等脱离苦海的。”话毕,双手把总兵扶起,又从腰间解下一个拳头大小的瓢葫芦,递到钱守义手里,说道:“这里边装有神水,用它可灌满兵士们装水的水桶。然后放在山头上,口朝下,顺着流水,即可平安走出重围。神水会祝你们得胜回朝的。”

钱守义将信将疑,吩咐身边卫士立刻收来兵士们装水的水桶。当他把葫芦口盖打开后,涓涓流水带着扑鼻的清香,便源源不绝地涌了出来。水有无穷的诱惑力,兵士们霎时都来了精神,大家一拥而上,大口大口地喝着,一会儿工夫,便个个意气风发。

水桶一个接一个地满了,水还在不停地淌着。兵士们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个个都呆住了。钱守义忽然从迷蒙中醒悟过来,急匆匆地回头去找老者,可老者早已是没了踪影。

钱守义扑通跪地,使劲向着北方叩头,大声地泣诉起来:“老神仙啊,您救了我们,可我们连您的姓名都不知道,您让我们今后怎么安心呢?”话音未落,五百多名兵丁也都一齐扑通跪在了地上。

这时,远方传来了老者洪亮的声音:“莫说感谢,本人姓‘松’,家住北疆准格尔。你们是正义之师,一定会战胜法军的。等胜利的那一天,只要不忘记我这个老头儿,我就心满意足了。”

此事发生不久,中法谅山之役,清军果然取得胜利。

流传地区:准格尔旗境内

搜集地点:羊市塔

搜集时间:2012年4月

讲述人:韩忠

搜集人:张俊廷

穆桂英大破洪州城

在准格尔旗有个小镇叫纳林镇,“纳林”蒙古语的意思是“狭窄的地方”。地方不大,却远近闻名,二人台《走西口》里太春唱道:“头一天住古城,第二天住纳林。”准格尔笑星杨三换讲的笑话:“包头呼市算个甚,纳林、沙圪堵尽咱窜哩。”说唱更是把纳林的名声到处传扬。其实,纳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小镇北边有处古城遗址。据考证那是汉代西河郡的美稷城,更是百姓传说的宋代杨门女将穆桂英大战辽军的洪州城。

穆桂英,复姓“慕容”,是鲜卑族的后代。因为汉族复姓以音化讹,久而久之把“慕容”称作“穆”。穆桂英生长在山东穆柯寨,她从小受鲜卑这个游牧民族的影响,习武练艺智勇双全,尤擅骑射,武功盖世。做姑娘的时候,有一次和杨家第三代少年杨宗保对阵,看中了杨宗保帅气的容貌和超群的武艺便掳他回寨,自招杨宗保为婿。  P10-P11

序言

《准格尔旗民间故事》即将付梓出版了,这是准格尔旗民间文学研究会主席张俊廷老先生继《鄂尔多斯民间笑话》等多部民俗书作问世之后,再次深入民间,历时六年,五易其稿,搜集整编地方民间传统文化产物的又一成果。该书的集成,对于抢救、保护、挖掘和传承本地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无疑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对于促进准格尔旗开放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与建设也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准格尔,蒙古语,汉译为“左翼”,地处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黄河沿北、东、南流经197公里,隔河与山西、陕西毗邻,有“鸡鸣三省”之称。面积76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69万人。现辖9个苏木乡镇、4个街道、1个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地貌俗称“七山二沙一分田”:丘陵区70%、沙漠区20%、农田区10%。准格尔矿藏资源丰富,尤以煤炭著名,居全国产煤大县之首;此外,高岭土、石灰石、铝矾土、硫铁矿、白云岩、石英砂、煤层气储量也较为可观。

准格尔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先后有蒙古、汉、满、回、壮、藏、侗、彝、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黎、苗、赫哲、俄罗斯15个民族在此居住游牧。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创造了自己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准格尔旗是世界农耕、畜牧文明的发祥地,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之乡”。准格尔油松王祭祀、准格尔地毯、准格尔传统婚礼一骡驮轿、准格尔召经会、准格尔传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故事”“民间剪纸”“民间刺绣”“民间陶瓷”“民间雕塑”“民间歌谣”“青铜器文化”“准格尔传统服饰”“谚语方言”等众多文化精髓独具魅力。尤其是自顺治六年建旗至今三百六十余年,蒙汉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和睦相居,辛勤耕耘,融汇创造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漫瀚文化”“社火”“二人台”“准格尔灯游会”等民间文化深受群众喜爱。现有文物遗迹213处,为鄂尔多斯市八个旗区中文物遗迹最多的一个旗。其中,l处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旗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文化产业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私扬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每三年举办一届“中国·准格尔漫瀚调文化艺术节”,打造准格尔漫瀚文化品牌,全旗文化事业长足发展,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得以有效挖掘和传承。文艺精品创作推陈出新,《可爱的准格尔》《天下准格尔》《漫瀚调艺术研究文集》先后出版。1996年,准格尔旗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准格尔旗漫瀚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准格尔旗被国家文化部重新评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艺术)之乡村”。

文化决定经济发展的环境,文化建设是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和定向标,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夸天,在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我们热忱地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在文学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劳作,让民问故事这株奇葩结出丰硕成果,为准格尔旗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后记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南部,地跨北纬39°16′~40°20′,东经110°O5′~111°27′。准格尔旗北部和东部被黄河环抱,黄河流经境内197公里。北部与土默特右旗、托克托县隔河相望,东临清水河县和山西省偏关县,南部与山西省河曲县、陕西省府谷县为界,西与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接壤,是晋陕蒙交界的“金三角”地带。全旗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全旗辖1个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1个新区,1个苏木,8个乡镇,总人口27.6万人,居住着蒙古、汉、满、回、藏、壮、达斡尔、鄂温克等14个民族。旗人民政府驻地薛家湾镇,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30公里,毗邻钢城包头市180公里,东距首都北京650公里,西距鄂尔多斯市东胜区120公里。

准格尔旗北部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准格尔旗的粮仓,绵延起伏的南部山区是准格尔旗的果山。东西部的丘陵沟壑区是准格尔旗的煤海。

据《准格尔旗志》记载:准格尔旗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先后为猃犹、林胡、楼烦等部落游牧渔猎地区。秦末设郡县,东汉曾在美稷设南单于庭。魏晋南北朝时为魏夏州之属地。隋朝设榆溪塞。唐为胜州榆林郡。宋时为党项族占领。元代为东胜州。明为榆林左卫地。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建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即准格尔旗)。新中国建立初辖于绥远省,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后,准格尔旗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后改为鄂尔多斯市)管辖至今。

20世纪90年代初,准格尔人编写了一本《可爱的准格尔》,第一句话就写道:一条古老的河流环抱着一方古老的土地,这条河流叫黄河,这方土地叫准格尔。准格尔是块神奇的土地,是块充满魅力、富有活力、人杰地灵的土地。神奇就神奇在它历史的悠久,矿藏的丰富,物产的独特,景致的别样,民风的淳朴,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尤其是准格尔旗自顺治六年建旗至今,已历三百五十余年,蒙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在这块辛勤耕耘的土地上,融汇创造了独特的准格尔经典地域文化。这种文化积淀包括了道不尽的故事、讲不完的笑话、听不够的漫瀚调、写不尽的情致,几乎是有一个地名就有一个传说,有一个人物就有一个故事,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便可产生一个笑话。准格尔的笑星杨三换可以和蒙古族的巴拉根仓、新疆的阿凡提、云南的六八等齐名。准格尔的山曲儿更是“比牛毛多,三天才唱个牛耳朵”“家家都有七八车。唱不完抛在半山坡”。因此,1996年准格尔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这种具有准格尔特色的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准格尔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说和准格尔的“一地风情”。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族风情的丰硕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然而,就是这样弥足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却只是在民间口头流传,偶有热心者整理成文,也是寥若晨星,不够全面系统。如若再不及时抢救,随着时间的流逝,众多知情老者的过世,诸多宝贵的东西必将流失,最终将成为历史的遗憾。

能够全面搜集和整理准格尔的民间故事,使这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一直以来都是准格尔文化工作者的一个美好愿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扶持优秀民间文艺及国家级大型文化工程之后,中宣部决定襄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花大力气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全很好的契机,这是功在当代,泽被后人的浩大文化工程,准格尔旗旗委、政府在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精心指导下,责成准旗文联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在全旗范围内印发启事征集稿件,又和旗教体局联合组织了全旗中小学生的专题征文比赛。历时两年多,进行了广泛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广采博收,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经过筛选过滤,编辑成这本书,这是读者之幸,也是准格尔之幸。我们坚信,通过这本书的出版,必将影响带动我旗更多的民间文学爱好者的积极性,参与到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工程中来,同时必将带来我旗的民间文学事业的更加繁荣,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

成书之际,首先要感谢国家提供这次结集出版的机会,感谢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千辛万苦付出辛勤汗水做搜集工作的广大文艺工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准格尔旗民间故事(蒙古族民间故事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铁木尔布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196167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18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78
CIP核字 2013303824
中图分类号 I277.3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60
185
19
整理 张俊廷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