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论文选集(1)》由朱顺龙主编,系近十年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师的优秀论文汇编之一,本集所刊的论文多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重要学术成果,涉及考古、文物、博物馆、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其中有思考、有探索,也有疑问和困惑,其根本目的在于抛砖引玉,邀集同行,共同为中国文博事业的研究与发展出谋划策,为中国文博事业的明天贡献力量。
图书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论文选集(1)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论文选集(1)》由朱顺龙主编,系近十年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师的优秀论文汇编之一,本集所刊的论文多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重要学术成果,涉及考古、文物、博物馆、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其中有思考、有探索,也有疑问和困惑,其根本目的在于抛砖引玉,邀集同行,共同为中国文博事业的研究与发展出谋划策,为中国文博事业的明天贡献力量。 目录 理论前沿 物质文化遗产的几个基本特征 从“专业”到“通业”——当今文明探源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把博物馆教育制度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博物馆事业 遗产研究 论于右任书法 类化字及其训诂法 秦代行政文书管理形态之考察 ——以里耶秦牍性质的讨论为中心(中文摘要) 秦代にぉけゐ行政文書の管理にすゐ考察——里耶秦牍の性格をめぐって 中国古代文书副本之考察——兼论先秦社会汉字使用场的扩大 景德镇和伊万里:17—18世纪中日瓷器之间的交流与竞争(中文摘要) Jingdezhen and Imari:The Communic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Porcelains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从汉墓明器看汉代农业经济 井上陈政与《清国制纸法》 明式家具上的图案装饰: 两汉六朝玉器中的四灵、五灵纹样 汉晋时期的金玉带扣 试谈“遗产”概念及相关观念的变化 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及其观念分析 博物馆视野 论地方博物馆展览学术支撑体系建设 陈列语言的符号学解析 博物馆要“重展”更要“重教” 考古学探索 二里头、夏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 长江下游文明化初期的人地关系 苏秉琦考古学公众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考古中的墓地规模——以重庆万州墓群为例 文物与科技 中国传统手工纸——理化性能和耐久性研究(中文摘要) Traditional Chinese Papers,Their Properties and Their Permanence 玉器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湿度因素初探(中文摘要)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Impa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Conservation of Jades 古陶瓷显微科技气泡测定研究初探——以越窑青瓷研究为例 后记 图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论文选集(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顺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030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1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2014015787 |
中图分类号 | K870.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