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心理(让你第一时间获得成功的N个心理学定律)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德编著的《微心理(让你第一时间获得成功的N个心理学定律)》分别从心理学角度着手,共辑选了97个神奇而经典的定律,包括洛克定律、木桶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墨菲定律、互惠定律、马太效应、奥肯定律、测不准定律、羊群效应等。其中的每个定律都是千百年来世界最优秀心理学家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千锤百炼、被实践反复验证的绝妙真理,也是我们必备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法则。

内容推荐

许多人以为,成功是由偶然和运气造成的,其实不然,它是由真理和定律决定的。人类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运用那些普遍存在的真理和定律而取得的。这些定律被称为“成功背后的经典”。社会中的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定律,使我们的生活成功而有意义。它们旨在告诉人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走向成功的人生。只有自觉地去发掘并掌握这些定律,才能读懂成功和平庸之间的区别,找到从平凡到成功的最为可行、可靠的途径,从而跃过障碍、绕过陷阱而一步步收获人生,成就大业!在这些定律中最不可忽视的莫过于心理学定律。

文德编著的《微心理(让你第一时间获得成功的N个心理学定律)》从心理学角度着手,精选了97个神奇而经典的定律,包括墨菲定律、洛克定律、木桶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破窗理论、蝴蝶效应、羊群效应等。其中的每个定律都是千百年来世界优秀心理学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千锤百炼、被实践反复验证的绝妙真理,也是我们必备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法则。它们像一扇扇人类智慧的窗户,帮助我们看清复杂世界背后的真相,更深刻地认识人性和社会的本质,洞悉成功人生的方略,然后顺势而为,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它们像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在黑暗中顺利前进,无须再遭受不必要的挫折和走不必要的弯路。总之,你会为拿到这本书而庆幸不已,它曾经改变过无数人的命运,如今,也将让你告别昨日乏味的生活,让你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目录

墨菲定律:与错误共生,迎接成功

木桶定律:抓最“长”的,不如抓最“短”的

蘑菇定律:新人,想成蝶先破茧

彼得原理:晋级升迁,不是爬不完的梯子

权威效应:人微则言轻,人贵则言重

情绪定律:情绪影响一切

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是知道的开始

晕轮效应:不要像看“日晕”一样看世界

控制错觉定律:我们总是会“自信地犯错”

不值得定律:别样的心态,别样的选择

情感宣泄定律:请给情感一个宣泄的窗口

禁果效应:越“禁”越“禁不掉”的心理

情绪转移定律:小心,坏情绪会传染

眼不见为净定律:只要看不见,就是干净的

自我宽恕定律:自己的错误总是可以原谅的

虚假同感偏差:“以己度人”未必可靠

周哈里窗理论:人心是一扇“窗”

马斯洛理论:人是一种有欲求的动物

洛克定律:确定目标,专注行动

瓦拉赫效应:成功,要懂得经营自己的长处

艾森豪威尔法则:分清主次,高效成事

相关定律:条条大路通罗马,万事万物皆联系

奥卡姆剃刀定律:把握关键,化繁为简

基利定理:失败是成功之母

韦特菜法则:先有超人之想,才有超人之举

布利斯定理: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吉格勒定理:有雄心才能成就梦想

保龄球效应:成功始于定位

培哥效应:高效记忆,事半功倍

杰奎斯法则:不要试图一口吃成个胖子

登门槛效应:步步为营,借力使力

借口定律: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首因效应: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

刺猬法则:与人相处,距离产生美

自我暴露定律:适当暴露,让你们的关系更加亲密

互惠定律:你来我往,人情互惠

换位思考定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古德曼定律:没有沉默,就没有沟通

需求定律:欲取先予,以退为进

相悦定律:喜欢是一个互逆的过程

钥匙理论:真心交往才有共鸣

沉默的螺旋:如何有效表达自己不离群

完美笑话公式:笑话是种救世主式的力量

自信心定律:出色工作,先点亮心中的自信明灯

青蛙法则:居安思危,让你的职场永远精彩

鸟笼效应:埋头苦干要远离引人联想的“鸟笼”

鲁尼恩定律:戒骄戒躁,做笑到最后的大赢家

链状效应:潜伏在办公室,想叹气时就微笑

反馈效应:你的沉默,会让老板很不安

拆屋效应:不要拒绝自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破窗效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简单的人力相加

帕金森定律: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酒与污水定律:莫让“害群之马”影响团队发展

雷尼尔效应:用“心”留人,胜过用“薪”留人

赫勒法则:有监督才有动力

例外定律:该放手时放手,该授权时授权

奥格威法则:善用强人,成就伟业

苛希纳定律:用人之妙不在多,而在精

南风法则:管理,温暖胜于严寒

表率效应:以身作则,一呼百应

吉尔伯特定律:人们喜欢为他们喜欢的人做事

参与定律:参与是支持的前提

德尼摩定律:先“知人”,再“善任”

鲦鱼效应: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零和游戏定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波特法则:有独特的定位,才会有独特的成功

权变理论:随具体情境而变,依具体情况而定

达维多定律:及时淘汰,不断创新

儒佛尔定律:有效预测,才能英明决策

费斯法则:步步为营,方可百战百胜

史密斯原则:竞争中前进,合作中获利

罗杰斯论断:未雨绸缪,主宰命运.

期望定律:寄予什么样的期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厚脸皮定律:孩子也有自己的“面子”

超限效应:再美妙的赞扬,久了也会腻

热炉法则:惩罚是孩子进步的阶梯

蔡加尼克效应:调动孩子渴求度,让孩子念念不忘

跨栏定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动机适度定律:给角色压力一个出口

詹森效应:教会孩子用平常心对待得失

情绪判断优先原则:“打是亲,骂是爱”是最大的谎言

角色效应:孩子,应扮演他自己的角色

吸引力法则:指引丘比特之箭的神奇力量

互补定律:各有所长,互相吸引

布里丹毛驴效应:真爱一个人,就不要优柔寡断

视觉定律:女人远看才美,男人近看才识

虚入效应:爱就要勇敢地“乘虚而入”

因果定律:种下“幸福”,收获“幸福”

史华兹论断:“幸”与“不幸”,全在于你

罗伯特定理:走出消极旋涡,不要被自己打败

贝勃定律:珍惜多少,才真正拥有多少

杜利奥定律:拥抱热情,拥有快乐

古特雷定理:有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迪斯忠告:活在当下最重要

卡瑞尔公式:“绝处”可“逢生”

右脑幸福定律:幸福在“右脑”

试读章节

事实上,我们主要是从尝试和失败中学习,而不是从正确中学习。例如,超级油轮卡迪兹号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沿岸爆炸后,成千上万吨的油污染了整个海面及沿岸,于是石油公司才对石油运输的许多安全设施重加考虑。还有,在三里岛核反应堆发生意外后,许多核反应过程和安全设施都改变了。

可见,错误具有冲击性,可以引导人想出更多细节上的事情,只有多犯错,人们才会多进步。假如你工作的例行性极高,你犯的错误就可能很少。但是如果你从未做过此事,或正在做新的尝试,那么发生错误在所难免。发明家不仅不会被成千的错误击倒,而且会从中得到新创意。在创意萌芽阶段,错误是创造性思考必要的副产品。正如耶垂斯基所言:“假如你想打中,先要有打不中的准备。”

现实生活中,每当出现错误时,我们通常的反应都是:“真是的,又错了,真是倒霉啊!”这就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可以逃避“倒霉”“失败”等,总是心存侥幸。殊不知,错误的潜在价值对创造性思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明史上,就有许多利用错误假设和失败观念来产生新创意的人。哥伦布以为他发现了一条到印度的捷径,结果却发现了新大陆;开普勒发现了行星间引力的概念,却是偶然间由错误的理由得到的;爱迪生也是知道了上万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后,才找到了钨丝……

所以,想迎接成功,先放下侥幸心理,加强你的“冒险”力量。遇到失败,从中汲取经验,尝试寻找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柯鲁德·史密斯曾说过:“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荣幸就是每个人都失败过。而且每当我们跌倒时都能爬起来。”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不过是他不被失败左右而已。

1927年,美国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洪水冲垮,一个9岁的黑人小男孩的家被冲毁,在洪水即将吞噬他的一刹那,母亲用力把他拉上了堤坡。

1932年,男孩8年级毕业了,因为阿肯色的中学不招收黑人,他只能到芝加哥就读,但家里没有那么多钱。那时,母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男孩复读一年,她给50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饭,为孩子攒钱上学。

1933年夏天,家里凑足了那笔费用,母亲带着男孩踏上火车,奔向陌生的芝加哥。在芝加哥,母亲靠当佣人谋生。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中学,后来又顺利地读完大学。1942年,他开始创办一份杂志,但最后一道障碍是缺少500美元的邮费,不能给订户发函。一家信贷公司愿借贷,但有个条件,得有一笔财产作抵押。母亲曾分期付款好长时间买了一批新家具,这是她一生最心爱的东西,但她最后还是同意将家具作为抵押。

1943年,那份杂志获得巨大成功。男孩终于能做自己梦想多年的事了:将母亲列入他的工资花名册,并告诉她她算是退休工人,再不用工作了。母亲哭了,那个男孩也哭了。

后来,在一段反常的日子里,男孩经营的一切仿佛都坠入谷底,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障碍,男孩感到已无力回天。他心情忧郁地告诉母亲:“妈妈,看来这次我真要失败了。”

“儿子,”她说,“你努力试过了吗?”

“试过。”

“非常努力吗?”

“是的。”

“很好。”母亲果断地结束了谈话,“无论何时,只要你努力尝试,就不会失败。”

果然,男孩渡过了难关,攀上了事业新的巅峰。这个男孩就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出版公司总裁、拥有3家无线电台的约翰·H.约翰森。

 事实上,得失本来就不是永恒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共同体。记得有一本杂志曾归纳出关于失败的优胜可能: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位失败者——失败只是表明你尚未成功。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一事无成——失败表明你得到了经验。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不知灵活性的人——失败表明你有非常坚定的信念。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要一直受到压抑——失败表明你愿意尝试。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不可能成功——失败表明你也许要改变一下方法。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比别人差——失败只表明你还有缺点。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放弃——失败表明你还要继续努力。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永远无法成功——失败表明你还需要一些时间。

失败并不意味着命运对你不公——失败表明命运还有更好的给予。

那么,期待成功的你,不要再被一时的失败左右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吧!

P2-3

序言

心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一门探索社会奥秘、洞察他人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学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并应用心理学知识,那么人际关系就会更加和谐,解决困难也会变得轻而易举。

许多人以为,成功是由偶然和运气造成的,其实不然,它是由真理和定律决定的。人类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运用那些普遍存在的真理和定律而取得的。这些定律被称为“成功背后的经典”。社会中的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定律,使我们的生活成功而有意义。它们旨在告诉人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走向成功的人生。只有自觉地去发掘并掌握这些定律,才能读懂成功和平庸之间的区别,找到从平凡到成功的最为可行、可靠的途径,从而跃过障碍、绕过陷阱而一步步收获人生,成就大业!在这些定律中最不可忽视的莫过于心理学定律。

人们总是说这个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但是心理学家却说这个社会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总是说人心叵测,但是心理学家用事实证明人心是可以揣摩的。心理学家经过深人的研究,总结出许许多多适应于生活、工作、交往的心理学法则。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周围的人都那么优秀,而我却如此平庸?”很简单,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马蝇效应”。没有马蝇叮咬,马就会慢慢腾腾,走走停停;如果有马蝇叮咬,马就不敢怠慢,跑得飞快。人也是一样,适当给自己一些激励和刺激,才不会松懈,才能不断进步。也许你会问:“刚人职场,我便全心全意付出,努力工作,为什么得不到领导的器重?”很简单,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蘑菇定律”。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一般都会像蘑菇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做些打杂跑腿的工作,这是许多组织对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心态。如果你懂得平和面对,不过早地暴露自己的锋芒,做“蘑菇”该做的事,你很快就可以突破这种境遇。也许你会问:“我和竞争对手卖同样的商品,我的价位低很多,为什么顾客偏偏去买对手的商品?”很简单,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凡勃伦效应”。一件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注意与青睐。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关于我们的心理世界,有很多神奇的定律,揭示了人们心理运行的一般规律。这些定律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自己心理的支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心理决定着一个人的想法,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掌握心理学定律,能让你更清楚地认识自我,更充分地发掘自我潜能,从而更快速地走向成功。恰当地使用心理学定律,可以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无往不利,拥有并自由调控海量人脉资源,让贵人自觉自愿甚至主动地为你排忧解难、创造良机。利用心理学定律,可以迅速知晓对方想听的和不想听的、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担心的和顾虑的,从而透过显而易见的表象,分析其背后隐藏的真实心理,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成为人际博弈的大赢家。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着手,精选了97个神奇而经典的定律,包括墨菲定律、洛克定律、木桶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蘑菇定律、破窗理论、蝴蝶效应、羊群效应等。其中的每个定律都是千百年来世界优秀心理学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千锤百炼、被实践反复验证的绝妙真理,也是我们必备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法则。它们像一扇扇人类智慧的窗户,帮助我们看清复杂世界背后的真相,更深刻地认识人性和社会的本质,洞悉成功人生的方略,然后顺势而为,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它们像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在黑暗中顺利前进,无须再遭受不必要的挫折和走不必要的弯路。总之,你会为拿到这本书而庆幸不已,它曾经改变过无数人的命运,如今,也将让你告别昨日乏味的生活,让你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心理(让你第一时间获得成功的N个心理学定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29204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4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18
CIP核字 2014086272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