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弯弯的月亮
内容
编辑推荐

袁炳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在《大家》、《芙蓉》、《小说界》、《北京文学》、《山花》、《作品》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小说数百篇,其中有多篇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转载。获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出版作品集:《袁炳发小小说》、《弯弯的月亮》、《寻找红苹果》,《爱情与一个城市有关》。

这本《弯弯的月亮》是其短篇小说集。

内容推荐

这本《弯弯的月亮》是袁炳发的短篇小说集。

《弯弯的月亮》收录了《灾祸》;《传说》;《旅伴》;《幽默》;《妈妈的吻》;《美丽的女孩》;《碎落》;《幻想》;《血色花》;《恍惚》;《困围》;《大谋》;《老赵这个人》;《契阔》;《狗》;《八爷》;《颜色》;《存在》;《秋天》;《天真》等作品。

目录

一把炒米

身后的人

弯弯的月亮

感动

寻找红苹果

1976年7月28日

男孩和女孩的故事

年轻时的事

妻子拥抱我

死时

死亡信息

死之一种

学问

一个叫阿萍的女人

猎人

骨髓

记忆

游戏一种

奇怪

找朋友

恐惧

灾祸

传说

旅伴

幽默

妈妈的吻

美丽的女孩

碎落

幻想

血色花

恍惚

困围

大谋

老赵这个人

契阔

八爷

颜色

存在

秋天

天真

不染

读书

穷孩子

成人礼

神童

成长

一现

日子

故乡在远方

遍地肥羊

秋夜闲笔(后记)

试读章节

朗和晴恋爱了。

朗是男孩,晴是女孩。

晴常对朗说:“我俩有一种很深的缘,一个叫晴,一个叫朗,晴朗世界充满阳光。”

朗听后,就把晴拥进怀里,仰着头,微眯着眼,一脸痴情的样子,望着头顶那片晴朗的天空,说:“愿我们永远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晴听后,把头从朗的怀里抽出,说:“不应该只是我们,应该说愿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永远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朗说:“对,祝愿每一个人都永远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晴听后就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幸福地投人朗的怀里。

阳光下,朗和晴很甜蜜地相拥着……

一次,朗和晴到离他们居住的这座城市不远的市郊去旅游。

朗和晴是骑自行车去的。半途中,朗和晴看到了一个小孩子,在路边的一棵很高很大的树上掏鸟蛋。

朗和晴就很急的样子,一起在树下对着树上的小孩喊:“快下来!”

晴还喊:“这么高的树,摔下来不得了呀!”

树上的小孩子说:“捧不下去的,我天天都这样掏鸟蛋。”

小孩子没下来。

朗和晴在树下就又很急的样子了^

朗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

朗就对着树上的那小孩子又喊:“快下来,不下来我就喊你们老师来喽!”

那小孩子听后,果真就很麻利地顺着树干滑下来。

滑下树来的那孩子,对朗和晴扮一个鬼脸就跑了。

朗和晴笑着蹬上自行车,向市郊的那个旅游区驶去。

从市郊回到城市晴的家里时,已是傍晚了。

朗和晴狼吞虎咽般吃着饭。

晴的妈妈见状,就说:“看你俩吃得这么急的样子,好像一天没吃饭似的。”

埋头吃饭的晴抬起头,说:“我们真的一天没吃饭。”

晴的妈妈问:“你们带的那些熟食呢?”

朗说:“让我们送给路边讨食的乞丐了。”

晴的妈妈又问:“不会用钱买些别的吃吗?”

晴说:“我们的钱也送给乞丐了。”

晴的妈妈听后,笑着说:“你们这俩孩子,真有意思,做富翁却把自己做成了穷人……”

朗要到另外的一个城市给单位出差。

朗向晴告别时,晴说:“你这次出差时间长,在外可别学坏。别像其他坏男孩子一样,口里吃着红苹果,眼睛还望着青苹果。”

朗说:“放心吧,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红苹果。”

晴听后,就很高兴地给了朗一个长长的吻。

朗心中装着“红苹果”去出差丁…一

二十天后,朗从出差的那个城市归来。

归来后的朗,再也没有见到他心中的红苹果。

就在朗出差的第一天,晴上夜班,途中被一个暴徒强奸后杀害;

朗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

事情过去半年后,人们见朗的情绪有些稳定,就先后给朗介绍女孩谈朋友。

朗每次都摇着头,很哀伤地说:“我心中的红苹果再也找不到了!”

一天,朗到一个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看电话的是一个女孩。

叫朗惊呆的是,这个看电话的女孩长得特别像晴。说话的声音像晴,身高像晴,连女孩穿的裤子,也是晴常穿的那种带背带的裤子。

朗就使劲揉揉眼睛,再看那女孩,没错,就是晴!

但这怎么可能呢?晴走得已经很远很远了。

“晴。”想着时,朗说出了声。

女孩就回过头,问朗:“你叫我有什么事?”

朗更加惊呆,问:“你叫晴?”

女孩说:“对呀,我叫晴。”

朗就兴奋地奔过来,抓着晴的手,说:“晴,你叫我找得好苦呀!”  叫晴的女孩吓得直躲闪,以为遇到了神经有毛病的人。

朗叉叫道:“我心中的红苹果终于找到了!”

后来,朗有事无事就常到电话亭看晴。叫晴的女孩,见朗常来,对此事也就不以为然了。

朗还对人说:“我的晴没死,电话亭的女孩就是晴,她永远是我心中的红苹果!”

别人听后就告诉他说:“别瞎说,电话亭的那女孩不是那个晴。”

朗不相信,一直固执地认为电话亭的那个女孩就是晴。

后来叫朗相信电话亭的那个女孩真的不是晴,是在某一天的黄昏。

那个黄昏,朗又去电话亭看那叫晴的女孩。

因为一点事情,叫晴的女孩和来打电话的一位老人吵起来。

叫晴的女孩不住嘴地骂老人,骂的话不堪入耳,把老人骂得低着头气冲冲地走了。

一旁观看的朗也走了。

朗边走边失望地想:她真的不是晴,真的不是我心中的红苹果。P12-16

序言

我与袁炳发并不熟悉,印象中在一个会议上见过他,仿佛很瘦的模样,不太爱讲话。虽然与他没什么交往,但对他的作品却是熟悉的。提起小小说创作,他不仅是黑龙江省的领军人物,在全国也是这块园地的“园艺”高手。

其实小小说是极难写的。让一个作家在一两千字甚至更短的篇幅里展现一个故事,而这故事又要“抓人’,确实很不容易。这就仿佛让一个人在悬崖边舞蹈,容不得纰漏,因为没有出纰漏的余地。

袁炳发的小小说写得很扎实。可以看出他生活底子的厚实。但仅仅有了厚实感,小小说也只是拥有了“材料”,还需要有艺术的灵光赋予它以飞升的羽翼,袁炳发具备了这双重的能力,所以他的小小说才写得浑厚而灵动,

《一把炒米》其实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它完全可以演绎成一部催人泪下的中篇小说。但对小小说情有独钟的袁炳发却能够在千字篇幅中把这个故事的悲壮和动人之处充分地展现出来,足见他具有极强的艺术概括能力。他的小小说题材比较广泛,比如《身后的人》写的是一个经历过战争的将军,寥寥数笔,就把一个将军内心的伤痛和良知写了出来,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骨髓》则是一个轻松惬意的现代故事,通过极小的一件小事,把夫妻间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写出来了,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暖意。而《1976年7月28日》则是借用唐山大地震这个“壳”,装了一个沉重的爱情故事,读后令人叹息。

袁炳发善于从寻常的生活琐事中去发现“美”,这使他的小小说在葆有哲理性的同时,又具有人间烟火的气息,平实从容,朴素感人。不过,就我所看到的他的一些小小说来看,袁炳发在揭示“哲理”时有时力量过猛,很突兀,比如《身后的人》的结尾,可能概念化的痕迹浓了些。其实作家不用刻意去求“深刻”,真正的深刻是隐藏在生活的俗流中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阅读大部头作品的机会可以说越来越少了。小小说真正的辉煌时代即将到来。因为你拿着一篇小小说,完全可以在上班的公交车上、在办公室午休的角落里、在机场候机厅里随时随地把它读完。我很喜欢读《聊斋志异》,它的故事就很精短,如《喷水》、《捉狐》、《野狗》、《犬奸》等都是只有几百字的故事,可读起来却韵味十足、妙趣横生。

写小小说是要有功力的。我觉得用“水滴石穿”来形容小小说的艺术魅力是比较恰当的。别看小小说“小”,但是小中可见大,小小说是一滴一滴的水,当它们连缀到一起去持续地敲击一块石头时,石头也会被洞穿的。我希望袁炳发能在生活的溪流中汲取更多这样的水滴,让它们汇集在一起,去洞穿属于他自己独有的艺术天地。

袁炳发的小小说集出版在即,他来电话邀我作序,我十分犯难,因为在心中定下了不给人的书作序的准则,怕浅陋的我犯一些人爱犯的“好为人师”的毛病。但我还是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权且当作对小小说的一份热爱吧。我希望黑龙江省的文学界多出一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家,让我们在各种体裁的写作中都能拥有一席之地。袁炳发和他为之默默耕耘着的小小说,是黑龙江省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我们应当对他投以尊敬的目光。

后记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这是艺术的规律。

描写真实的生活是需要勇气的。有时尽管这种真实是你不相情愿,甚至是你的“家丑”,但为了艺术达到纯真的品位,你必须别无选择。

屠格涅夫便很有这种率真精神,早在他创作活动初期,他便在《猎人笔记》、《木本》这些作品中,违反他作为一个地主贵族的立场和利益,正面地歌颂农奴身份的人物,并且鞭笞地主贵族分子的丑恶。《猎人笔记》中那个残暴的老地主形象取之于他自己的祖父,而《木木》中那个专横霸道的地主婆则是他自己母亲的写照。

朋友,为了艺术做出一点牺牲吧!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是一个十分“狡猾”的人。

何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的小说。

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开篇第一章“轻与重”中,他用两个小章节的篇幅。以论说体的笔调,论述了“永劫回归”和轻/重的对立最神秘。然后,在第3小节中,他笔锋一转,主人公托马斯才缓缓地向我们走来: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有凭借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我看见他站在公寓的窗台不知所措,越过庭院的目光,落在对面的墙上。”

这种语言的风格,这种小说的写法,够我们学习一生的了。因此说,昆德拉是一个很“狡猾”的人一一他知道怎样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吊读者的胃口。

研究,只有研究才能进取!

作家们有些困惑,写书的倒不如卖书的,尽管如此,却仍有一大批朝圣者,跪倒在文学的殿堂门前。

我被这些朝圣者的虔诚,感动得落泪。

其实,作家的工作,原本就是一种寂寞清苦的工作,“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作家守一份清贫,守一份艰难应是好事。

 英年早逝的作家邹志安,安于清贫,以操守清廉为美德。他说:“也许,自古在艰难的困苦中,才出真正的文学。”中国早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话。“仲尼厄而作春秋”——他若不“厄”,也没《春秋》这伟大作品。

也许,对于作家们来说,厄为好。

朋友对我说:别搞小小说了,写长篇吧!写好了一部,就赚大钱,信不?听完朋友的话我不语。

就想起《圣经箴言录》里的几个句子。

地上有四种身躯细小,却绝顶聪明的动物:

蚂蚁是无力的一群,却在夏天储备粮食;

岩獾是软弱的一群,却在岩石中筑巢穴;

蝗虫没有君主,却一齐列队远行;

壁虎被人玩于掌中,却经常出人皇宫。

面对这些箴言,我在想。

永远在想。

书评(媒体评论)

好像东北男人都喜欢喝酒。老炳尤其如此,可酒量并不见得大,因为只要喝酒。他总是最早显出酒意来。就算有了酒意,也要豪气地坚持到底,使酒意显得更酒意,有了酒惫的老炳话更多,故事更多,常常不经意就说出了正在构思的某篇小说,说出来了,又觉得有一种过早揭了锅盖的遗憾。可下次酒喝“高”了,又会将前面的遗憾忘得一干二净,依旧说了、讲了,锅盖揭了。

——陈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弯弯的月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炳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72827
开本 32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3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