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凤书院答问》,是作者姚永朴在广东信宜起凤书院任教习时,对诸生疑问的解答汇总。此次校注,采用台湾广文书局《国学珍籍汇编》影印本。除加标了现代标点外,对人名地名和疑难字词句等也进行了解释。简短的字义、词义的注音、解释,书名的注解,采用夹注的形式;而较复杂的字词义以及人名、事件的注释则采用页面下方脚注的形式,以方便阅读,满足不同程度读者的需要。《起凤书院答问——外一种<左传义法>》收录的就是该书和方苞的《左传义法》两书内容。
图书 | 起凤书院答问--外一种左传义法(清人经史遗珠丛编)/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起凤书院答问》,是作者姚永朴在广东信宜起凤书院任教习时,对诸生疑问的解答汇总。此次校注,采用台湾广文书局《国学珍籍汇编》影印本。除加标了现代标点外,对人名地名和疑难字词句等也进行了解释。简短的字义、词义的注音、解释,书名的注解,采用夹注的形式;而较复杂的字词义以及人名、事件的注释则采用页面下方脚注的形式,以方便阅读,满足不同程度读者的需要。《起凤书院答问——外一种<左传义法>》收录的就是该书和方苞的《左传义法》两书内容。 内容推荐 姚永朴(1861-1939),字仲实,安徽桐城世家,属麻溪一脉,桐城祖师姚鼐即出此系。永朴1901年客游广东信宜县,为起凤书院山长。《起凤书院答问》便是其任山长时,对诸生疑问的解答汇总,后在山东任上整理修订而成。书凡五卷,分经、史、子、集、杂,计80条,由之可睹20世纪之初的学术、社会风貌。 方苞(1668-1749),字凤九,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与姚鼐、刘大槲合称“桐城派三祖”。方苞继承明人归有光“唐宋派”的古文传统,重视“义法”。《左传义法》一书,以举例形式专门讲述《左传》文辞义例,由方氏口授,门人王兆符、陈菳记录并传述,对于我们了解《左传》文辞义例及古文写作当有帮助。 二书撰者之郡望皆属桐城,且有渊源,故合为一编《起凤书院答问——外一种<左传义法>》,以资互览。 《起凤书院答问——外一种<左传义法>》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目录 姚永朴 起凤书院答问 校注说明 弁言 卷一 经(15条) 卷二 史(22条) 卷三 子(14条) 卷四 集(19条) 卷五 杂(10条) 方苞 左传义法 校注说明 一、齐连称、管至父弑襄公 二、韩之战 三、城濮之战 四、邲之战 五、鄢陵之战 六、宋之盟 后跋 1.楞伽山人记 2.李光廷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起凤书院答问--外一种左传义法(清人经史遗珠丛编)/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姚永樸//方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748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Z42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