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生态文明知识科普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水是生命之源,有洁净的水才有健康的生命。张朝升编著的《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全面分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循环情况,介绍了洁净水的标准,介绍了自来水的生产流程、污水的处理过程和广州河涌治理的具体情况,通过每年的珠江畅游展现广州人让珠江水变清的决心。最后介绍其他先进国家的情况。

内容推荐

张朝升编著的《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是美丽中国丛书之一,本书主要以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水的基本知识、水与人类、水与社会、饮水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使读者可以了解水的形成、形态和如何将原水加工成为饮用水,又如何使废水及污水经过处理进行排放等相关知识,明确何为健康水循环,使人们更加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学习水的精神等,使水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的基本内容的组成由“你了解水吗、水与人类的关系、健康水循环、饮水与健康”等组成,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读者利用最少时间就可掌握有关水的相关知识。

目录

Part 1 你了解水吗?

 一、水的起源/2

 二、自然界的水/4

 三、我们身边的水/7

Part 2 水与人类的关系

 一、水对人类的作用与意义/18

 二、人类对水的崇拜/28

 三、水与社会经济发展/31

 四、水与国家治理/34

Part 3 健康水循环

 一、水的循环/38

 二、水环境现状/51

 三、城市水系统的健康循环/61

Part 4 饮水与健康

 一、饮水标准与健康饮水/68

 二、科学饮水/72

 三、水的作用与精神/76

试读章节

1.诸子论水

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仁人志士以尊重、谦卑的态度对待水资源,视水为万物之源,学习并发扬了水那种至高至善的文化精神。

古时的这些智者醉情于山水之中,通过自身对水的观察,有所感悟,得出了一套套属于他们的理论,值得现在的我们去学习。

(1)孔子与水

孔子(如图4—5)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涵有丰富的水文化因子。

孔子曾经对水有过一段论述: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他认为观察水其实就是在观照自身。

孔子还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

究其原因,是由于水的各种自然形态、水的内涵,因为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够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受到震撼,引起深思。

(2)孟子与水

孟子(如图4—6)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

孟子不但喜爱水,而且爱观察水。

通过对水的观察和思考,他说出了这样一番哲理深刻的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流水之为物者,不盈科不行……”

这段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

其一,登绝顶而一览众山小,经沧海则难为水,这的确是人生经验的真谛。沧海浩大,淼淼无涯,小江小河小池之水不可与之相提并论。

其二,提出了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观点,这与孔子“智者乐水”之说是一脉相承的。

(3)荀子与水

荀子(如图4—7)作为一代学术宗师,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荀子对“天人之际”的哲学思考是相当深刻的,为了阐发自己的思想观念,荀子常常把大干世界中的“水”信手拈来。作为论据和“武器”。

荀子有两句名言:“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原本旨在以水变冰、以江海积细流终成其大的道理,来劝勉人们只有用锲而不合的精神努力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才能。但这两句话所体现出的哲学意义远远大于荀子所阐发问题的初衷,其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对水的温度和变化的观察,发现了质量互变现象。

荀子还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将百姓比作水,将舟比作执政者,以此表现君对民的依存关系。此思想为当时的执政者指引了方向。可以说,各个时期的执政者要想长治久安,都得遵照这个思想。

(4)老子与水

老子(如图4—8)的思想博大精深,老子多处以水或与水有关的物象来比况、阐发“道”的精深和妙用,甚至水还一度被老子推崇为“道”的象征。

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

老子是这样借水阐述“道”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在老子看来,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东西。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又如民间谚语所云“滴水石穿”。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最高尚的品德像水一样。这就把水人格化了,并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5)庄子与水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如图4—9)可以说是最有魅力的一个,也是个至今都让人难以读懂、扑朔迷离的奇人,这点从广为人知的典故“庄周梦蝶”中就可以发现。不过庄子和老子一样,也喜欢从水中感悟和阐发其深邃的“道”理,但二者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方式大不相同。

 庄子从游泳中感悟出了人生逍遥游的道理一“善游者数能,忘水也”。即从实践中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由技入道的自由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获得,其前提是“忘水”,只有“忘水”,才能“无我”:只有“无我”,才能“无物”。忘的过程,是重新审视世界的过程,即必须超越现实环境和技术的束缚,习而成性,无所顾忌,自由挥洒。

在庄子的笔下,江河湖海常常是庄子用来表现磅礴至大的物象。“夫道,渊乎其居也……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这里,庄子把深广无际的大海比作“道”,让人们感受到“道”的渊深和博大。大海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0,是地球上最大的物象,大海既博大精深,又包罗万象,唯有大海,才更能体现庄子之道的无限和绝对。

P76-80

序言

水,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了,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用着它。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是美丽中国丛书之一,本书主要以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水的基本知识、水与人类、水与社会、饮水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使读者可以了解水的形成、形态和如何将原水加工成为饮用水,又如何使废水及污水经过处理进行排放等相关知识,明确何为健康水循环,使人们更加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学习水的精神等,使水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书的基本内容的组成由“你了解水吗、水与人类的关系、健康水循环、饮水与健康”等组成,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读者利用最少时间就可掌握有关水的相关知识。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编写的过程中难免有缺点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3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生态文明知识科普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朝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961105
开本 32开
页数 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6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52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1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