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内容
试读章节

远镇

七堇年。

这是父亲给我取的名字,他说那是因为在他的家乡每年暮春时节会有漫山遍野的三色堇绽放。那种朴素的花朵有着能够弥漫一生的寂静美感。

当我长到能听懂他这些话的年龄的时候,我已经记不清楚他的样子了。唯剩影集里的一张黑白照片。那种边缘上有小锯齿的老照片。母亲说那是我一岁的时候。我看到一张天真无邪的幼儿脸庞,稀疏的毛发,瞳仁深黑而且明亮。父亲抱着我,目光无限深情与严肃,带着拘谨的淡淡笑容。他有着突出的颧骨与瘦削的两腮和下巴。轮廓分明,面若刀砍斧削一般英俊。穿一件洁白的衬衣。很多年之后偶尔翻出来看到,凝视着定格在这张照片上的两张面孔,感到陌生。这些在当时郑重其事的,却在今日早已被遗忘了拍摄目的的旧照片,给我留下轻微叹息。

我知道有些人是无法忘记的,即使在你成长之初他们就已经消失。但是他们被镌刻在你的生命线上,无法磨灭。让我们终其一生为了这些印记做两件事情:怀念,或者寻找。

那年春天注定是段糟糕的日子。连绵的阴雨连续十几天不断。日照开始渐渐变长,天亮的时候听见这个城市开始蠢蠢欲动的各种声音——那时候,生命的每一天都是一模一样的:睁眼看见雪白的天花板,知道自己又离死亡近了一天。厨房里母亲在给我准备早餐,有叮叮当当的声音轻微作响。楼上有人会放帕格尼尼或者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声音透过墙,变得气若游丝,却格外柔韧。很快我就必须醒来,穿衣洗脸梳头吃饭上学,并且于这机械化的行动中昏昏欲睡。下楼穿过花园,穿过马路,人行道旁边种着常青灌木,图书馆门前许多老人在打太极。上班族神色慵倦地等公车。有和我一样匆忙的孩子驮着书包,像一匹匹骡子。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意义的。我也记不清楚。我只是不愿意将生命浪费在拷贝一样的日子中。盘古乐队在唱:

死亡不是最可怕的事,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你们每天

这样工作生活,就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我们在高三。

每天进教室,会看到有人已经捧着一本封面上印着“题网恢恢,疏而不漏”或者“题海无涯何作舟,某某帮你不用愁”之类字样的参考书在啃。教室里格外拥挤,寒冬时节不开窗,空气格外混浊缺氧,让人觉得仿佛身处一座玻璃囚房。我深知自己将有最美丽的年华埋葬在这里。无可选择。悄无声息。

在数学课最昏昏欲睡的时候,望见窗外的阴霾天色。南方的阴雨天气总是绵延不绝,津台雾锁,目及远处是一排高大乔木在风中微微摇晃。这种时候会想起一些遥远的路,想起父亲。思绪蚊香一样蜿蜒扩散,触到某个隐忍的伤口,猛地收回来,疼痛不巳。四下只剩那满满一黑板的字就让人盯到眼睛发酸。

或许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可知。

晚自习开始之前的黄昏,偶尔地,十禾和我会跑到教学楼楼顶上去看日落。幻灭的云霞和微弱的光线,有种世事无常的意味,仿佛目睹一场漫长的落幕。直到晚自习的铃声尖锐响起,她才回过头来,说,走吧,回去了。

此时已经夜幕低垂。偶尔有一两颗明亮的星宿遗落天边,寂静闪光。

3月17日

我发现我无法专注于做任何事情。我想也许真的走不下去了。晴朗的黄昏,堇年陪我一起看落日。血红的云霞,一直延伸到天空深处。遇到不好的天气,她就和我一起站在走廊上,看墨鱼他们打篮球。他打球的样子很好看。但我想他大概永远也不知道我们在看吧。这是一个人的游戏。  心情很好或者很不好的时候,我和堇年在后山的荒草之中奔跑。今天居然在草丛中遇到一条菜花蛇,盘踞在石头后面。我们在那些高草之中躲藏,奔跑,累了就倒在地上喘气,世界安静得只有自己的狂莽的心跳和呼吸。我们就这样倒下去不起来,看黄昏里的云们不知去向,最后只剩一片绛红的天色,无限壮丽。天地广阔到你感觉微不足道;生命短暂,无人问津,与这些丛杂荒芜的野草并无二致。

回家之后,迎接母亲的唠叨。有些话已经听了十八年,像生活的背景音乐。我关上书房的门,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里踱步,头脑因为疲倦而无法集中精力,于是常常打开窗户透气,坐在窗台上看看夜景。风大的时候,感觉自己被悬挂在二十米高的水泥森林上,有摇摇欲坠的感觉,令人惶恐,产生想放声大吼的欲望——却发不出声音。眼前是夜晚雨后,湿漉漉的城市燃起万家灯火,像一张张急于倾诉的嘴,有多少窗口就有多少故事。

我对自己说,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其实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作业做完总是很晚了,打开书房的门,准备回卧室。发现门前放了一张凳子,上面有一盘水果,一杯牛奶。母亲却早已睡了。

我的母亲在为她勤奋读书的女儿准备水果和夜宵,甚至不忍心打扰她。而事实上我一直坐在窗台上,没有做任何事情。

我望着那些水果和牛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P3-6

目录

新版序言

原版自序

惊蛰

 远镇

 北方

 花朵之蓝

 春别

 冰是睡着的水

 薄奠

 灯下夜祷

 流景闲草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

清明

 书信

 蓝颜

 幻听

 故城

 昨天

 城事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少年残像

序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向我提出再版一些过去的作品的时候,我非常犹豫。此事就此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差点就此再无下文。

只是后来突然有一天——在我已经参加工作,像一切普通的毕业生那样告别学生时代,以清澈而稚嫩的身心,步入烟火人间,初阅生活种种、社会百态的时候——那一天,我收起赔了一整天的笑脸,收起电脑,挎包,还有桌上的文件资料,关灯离开办公室。在堵得水泄不通的路口,在浓浊的汽车尾气和狰狞的钢混建筑之间,我突然不想回家,不想回到又一个疲倦而空洞的夜晚,却又不知何处可去……最终不经意的,走进了便利店旁边的一家书店。

那是一家新开的书店。店员姑娘殷勤地向我问好,而我阴着脸直走进去——估计太阴沉了,以至于我余光感觉得到她愣愣地看着我。躲开,往深处走,路过一排书架。就有这么巧,抬头撞见旧版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赫然在目齐之处。

我更加慌乱,草草看了一圈,就逃也似地离开了书店。留下自动迎送客铃声在背后清脆作响——它响得那么天真而磊落,让我更有一种强烈的自嘲感。

有多久没有走进一家书店并且徘徊不已了?

天已经黑了,正直十月初秋,空气清冽,我错过了黄昏。

距离《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那些文稿写就的年纪,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它受到很多孩子们的喜欢,却让已然长大成人的我自己一直羞赧。这也是为什么,我起初一直不愿再版它的原因。毕竟,写作相对于成长是绝对滞后的。人们常常从你十年前的作品中管窥蠡测,以此衡量现在的你,甚至妄加定论——而这是当我还在乎别人的看法的时候。

到了今天,到了内心已经逐渐平淡和强大到几乎可以无畏人言的时候,我回过头去看那些青涩笔记。汗颜之余,我惊讶于我也有了一种长辈的心态:那些多愁善感的年纪——多么可笑,但,多么可爱。

是的,我曾经因为整个八零后青春文学所遭受的诟病和指摘而感到困闷,在很长一段时间,极度刻意避免任何伤春悲秋。可是,粗糙而暴躁的现实生活背后,我们的内心是否还有一丝敏感和稚嫩遗存?

所以,我忽然可以非常释怀地面对青春年少:我知道那时的我多么不开心,我知道为什么有很多那个年纪的孩子们多么不开心,如歌词里所唱:

知道吗我总是惦记

十五岁 不快乐的你

我多想 把哭泣的你

搂进我怀里

不确定自己的形状

动不动就和世界碰撞

那些伤 我终于为你

都一一抚平

……  就像我后来说的,如果可以,我想穿越回去告诉15岁的自己:十年后的你很幸福,再坚持一下。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这是我亲爱的高中母校同学之间流传的一句鼓励彼此刻苦攻书,要早起晚睡的话。那时的我们,为了一根莫须有的高考指挥棒,除却战胜叛逆时期的家庭隔阂,各种情感矛盾,还需要忍受莫大的课业压力,迎头对付应试教育的残酷——换做一个四十岁的自己,这一切或许只是笑谈云烟,可对于十几岁的肩膀,它真的很重。

高中三年的苦熬,也仅仅是换来了一个让我痛哭一场的结果,若不是命运待我宽厚,暗中打开了另一扇窗,我也不知今天的我会在哪里,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幸运的是,而今高考已经不算是唯一出路,留学,创业……那些如今已经四散天涯的旧日同窗,全球都遍布他们的足迹。“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

我已经不知道90后00后的青春期是什么样子,什么心情……是否会为我们当年的苦恼而苦恼,是否会为我们当年的快乐而快乐。然而我冥冥中相信,所有的“我们”, 都会在经过很多失落和庆幸,经过很多选择和后悔——或不后悔之后——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平凡,痛并快乐着,勇敢生活。

总有一些事情,是共有的记忆,或者说,将成为共有的记忆。

要谢谢时光,谢谢命运,谢谢所有让我快乐或痛苦的人与事——

黄昏无霞,何以为黄昏。

青春无你,何以为青春。

七堇年

2012年12月11日

内容推荐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是畅销书作家七堇年的首部随笔集,本次作者逐章逐节全新修订,特新收入曾发表在《最小说》上大受好评的中篇小说《少年残像》,更加完整呈现那些年我们曾有的共同的青春记忆。

书中包含《远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等众多书写或残酷或纠结或温情或惆怅的青葱岁月的经典篇目,里面有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有年少岁月的荒诞与无羁,有美好年华的友情与温暖,优美文笔,唤醒我们正经历或曾有过的心灵悸动。

编辑推荐

畅销书作家七堇年,最温暖的文字《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全新修订!

特别收录中篇小说《少年残像》,书写或残酷或纠结或温情或惆怅的青葱岁月的经典篇目,里面有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有年少岁月的荒诞与无羁,有美好年华的友情与温暖……

随书赠送作者签名的精美书签(附《被窝》经典语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七堇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97432
开本 32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2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