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姿编著的《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从时间来看,由于本文以《论语》作为研究对象,因而研究时段是《论语》的存续时间,即1932年9月16日至1949年5月16日.中间除去《论语》的停刊时段(1937年8月1日至1946年12月16日)。从研究区域来说,以上海地区为主,但也兼顾全国。因为《论语》虽创刊于上海,其读者也多来自上海的市民阶层,但《论语》关注的内容涉及全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其视野非常广阔,所以本文研究区域立足于全国范围内。从研究内容来讲,以往对该刊的研究多侧重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风格的总结上,虽然田焱的《(论语)杂志研究》一文,已经对该刊的运作机制、栏目编排、营销与广告、编辑理念及作家群体等方面做出分析和研究,但在史料占有和方法运用上略显不足。本文进一步挖掘原始资料,对《论语》的创刊过程、编辑、稿源、作者群、读者群、经营策略和社会效益等一系列问题做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重点分析1932~1937年该刊所反映的民国政治、文化和城市妇女等方面的情况,以期更好地理解民国社会的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传统文人的现代化转型。
序
前言
引论
第一章 《论语》半月刊的发展历程与幽默文化
第一节 《论语》半月刊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论语》半月刊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论语》半月刊提倡的幽默文化
第二章 《论语》半月刊的特色、群体与经营
第一节 办刊特色与作者群、读者群
第二节 《论语》半月刊的经营与发展
第三章 《论语》半月刊的政治观
第一节 对南京国民政府加强伦理政治的态度
第二节 反对造神运动——对南京国民政府构建符号和仪式政治的态度
第三节 官僚是“中国的钻地虫”——对南京国民政府官僚政治的态度
小结
第四章 《论语》半月刊的文化观“
第一节 “吾恨不曾为及门弟子而与之谈天说地耳”——对儒家文化的态度
第二节 “中国人本是最艺术的”——对民间文化的态度-
第三节 “一团矛盾”——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第五章 《论语》半月刊的妇女观
第一节 “态自天生,非可强造”——对城市妇女装扮的主张
第二节 “把握好分寸”——对男女交往的主张
第三节 “只有结婚,才能给女子以解放”——对城市妇女婚姻和家庭的主张
第四节 “做好妻子之外,还应有社会上独立的工作”——对城市妇女教育和职业的主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