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九会
内容
编辑推荐

上九会是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孝泉古镇在农历正月初九前后举行的节庆集贸活动的总称。冉晓云主编的这本《上九会》以上九会为线索,介绍了小泉古镇的风土人情、古老历史以及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并收集了历代相关诗词,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是一本适合对相关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的书籍。

内容推荐

上九会是一个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孝泉古镇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纪念,俗称“上九会”。冉晓云主编的这本《上九会》在图说孝泉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孝泉上九会,最后讲述了一门三孝的故事。

目录

图说孝泉

 掩古藏秀

 品滋道味

孝泉上九会

 一个古镇两千年

 烧高香,大庙会

 上九会好闹热

 九会馆的光荣史

 八大帮的花样年华

 灰暗之红钱帮

 那庙、那塔、那泉、那街

 那些孩时的记忆残留

 城市化之痛并快乐着

 浴火重生,涅槃可期

一门三孝故事

 千里送母

 临江汲水

 太白赠鞭

 孝德化泉

 白衣寄身

 安安送米

 芦林辩非

 合家团聚

诗文孝泉选辑

后记

试读章节

孝泉非县却有个城隍庙,且城隍一副头戴皇冠、身披黄袍的帝王扮相,这在礼教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里,是逾规越矩的。传说元末朱元璋在征讨天下时,一次被陈友谅围困,情势危急。部下韩成仿汉高祖荥阳脱困之计,换上朱元璋的顶戴服饰,冒充诱敌,让朱元璋化装突围,而韩成被擒后为陈友谅识破,念起忠义,多番劝降,屡屡不应,后被陈友谅士兵乱刀砍死。在朱元璋登基封赏天下时,他十分感念韩成的忠心,因韩成是孝泉人,便封他做了“孝泉城隍”,敕建庙宇供奉。念其换袍舍命相救之恩,便下旨赐穿黄袍,戴皇冠,坐金銮驾,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出驾巡游,威仪一同帝王。

据《德阳县志》记载,孝泉龙护舍利宝塔肇建于汉代佛教传人中原之时,因当时孝泉属广汉郡雒城县,又称此塔为“雒县塔”。隋、唐、宋时,此塔尚遗,因其木制,后在兵乱中焚于大火。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西安客商赵文德发愿重建为砖塔,屹立至今。塔分十三层,高37。8米。内有旋梯扶摇而上,每层四周设小洞门以供奉佛像,墙壁绘制佛教故事壁画。塔顶为琉璃座,各层四檐悬金铃,风动时铃声悠扬满镇。塔基四围石栏,两条卧龙盘伏其上,其余净瓶力士像浮雕罗列。塔门上为名家公孙长子大罗金刚体书“龙护舍利宝塔”,上联“周遍十分三世佛”,下联“利益一切可皆空”。此塔建成后专为供奉西迎而至的释迦牟尼“舍利子”,传言有双龙拱卫,因得名为龙护舍利宝塔。此塔或可为证,孝泉正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起始点之一。该塔为四川唯一尚存的元代砖塔,保存完好,在民国时即享誉川中,张大干、谢无量等都曾登临游赏,与延祚寺的僧人交好,留下偈语墨宝。

孝泉以泉闻名,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汉代这里又名汛乡,水资源之丰富可见一斑。此地大小泉堰一十八处,泉水清冽,味道甘甜。泉有故事,水有盛名,其中又以姜公堰、跃鲤泉和邻姑泉等处为代表。邻姑泉是以邻姑得名,当日庞三春因误会被休,得邻姑收留照顾,并帮助她与姜家冰释前嫌团聚,使得一门三孝的故事得以完整。邻姑虽无名姓流传于世,仅在《后汉书》中可见只言片语,但其心地善良,为人厚道,勤劳智慧和睦可亲的形象,受到人们尊敬,后人在邻姑旧居地建邻姑庙祭祀,并将邻姑家旁清泉唤作邻姑泉。清代学者李调元曾赋诗《谒邻姑庙》:“三间瓦屋祀邻姑,名也无来姓也无。只为一言回孝妇,生同饷鲤死同刍。”孝泉的水质甘美,烧来泡茶最是安逸,因而孝泉场上的盖碗茶也忒有名气。

孝泉在明清时兴建的清真寺、武圣宫、延祚寺、半边街等成片古建筑、古民居保存较为完好。半边街两边相对集中居住着汉族和回族,且东边归德阳县管辖,西边属绵竹县管辖,天长日久,也就约定俗成被喊成了半边街。半边街东边建筑以青瓦铺板门的川西民居古朴风格为主,西边则主要是星月半圆顶的阿拉伯式风格为主。几百年来,这里回汉团结,和睦相处,相互通婚,主动尊重对方习俗。半边街口即是转龙街,每逢节日,孝泉大街小巷都要张灯结彩,游龙舞狮。游人队伍中不乏猪羊等动物彩灯,汉族尊重回族习俗,每每游行到了此处,便自觉转道,转龙街即得名于此。

半边街的牛肉和馍馍好吃,蒸牛肉、烧牛肉、卤牛肉,还有最近几年时兴的牛排火锅,回族同胞经营的牛肉制品不仅味道好吃,而且选料考究。其中孝泉的果汁牛肉和牛肉干更是蜚声中外、四海飘香。他们一般按照回族习俗制作这些食品,由回族的阿訇去购牛,或者用自己喂养的牛,由阿訇亲手宰,病牛、死牛、外族人宰的牛肉一律不要。在今天这个“买食品也是一门技术活”的时代,尤其显得难得与诚信。

P40-43

序言

孝泉上九会的故事,终于写完了。此刻回头来看,虽三易其文,却仍觉粗疏潦草,难免有急就之嫌。

话不说透理不明,关于上九会,我想,至少还能从宗教信仰、市井与宗祠文化、行业帮派、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及其变化过程等诸多层面,再延展深入,越深,上九会的精彩就会更见理性的光彩,或就能得到读者更多的认同。

生于斯,长于斯,在德阳这块土地上,孝泉的名头也是相当响亮的。按理说,对孝泉,我们本应当有着这么一种理所当然的熟悉,然而,随着案头上摆放的那些关于孝泉和上九会的资料,经过阅读、整理后越来越多之时,孝泉,竟然变得遥远而陌生起来。恰如老子的《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开篇第一句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世界最困难的,其实是表达我们的内心。

文稿草就之后,始终都感觉并未完工,那密布车辙履印的宋代孝街,那手泽尚存的明清酒器,一如古镇上那些隔世离空的苍发与红颜们,悠悠一瞥,慢慢转身而去,掩上身后的大门,“掩”没了他们的人生,淹没了他们的故事,终究成为永远不可得知真相的历史了。我们看到那青砖上歪歪斜斜的“孝街”两字,还能想象出当日里刻字的那双手么?恰如成都天府广场钟楼下面挖出来的千年石兽,据说诞生于秦汉时期,难道说,当年石兽矗立在成都城中央之时,诸葛亮坐着四轮小车,摇着羽扇经过,就没有打量过它几眼?

作为文物也好,遗产也罢,过往之物最动人心的是,像一把启动了“穿越”之门的钥匙,把今天与昨天、现代与古代、今人与古人,就这么勾联接通了。

直至此刻,我方才逐渐品味出这悠久绵长的滋味,学习着用目光去还原过去的真“像”。到现在我们都深情关注这大地,一直眷恋热爱“她”,并用我们的理性与明智去建设和赞美“她”。

最后,向旌阳区委、区政府,孝泉镇党委、政府,旌阳区史志办和旌阳区摄影家协会的领导、同志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敬意,你们搜集提供资料、图片,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你们给予本书及作者最大的关怀和期望。同时,要特别向孝泉师范学校退休的邹贵兴老师致谢,先生不顾年高,还在坚持不懈地对家乡的悠久历史故事进行挖掘和整理。

冉晓云

2014年12月

后记

孝泉,是20世纪中国乡村极具代表性的乡镇之一。

这种提法有可能引起有识之士的争论,之所以用了“极具代表性”这个词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请容我站在个人的角度,慢慢讲来。

首先,历史上大多数有名集镇的兴建,更多的是把地理条件作为首选因素。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孝泉处于其中腹心地带,在过去,孝泉又是陕甘入川的枢纽之一,贯通藏边与川东,从孝泉两河口码头登舟可直抵成都,由此,造就了孝泉的商业发达,人文荟萃。而后,当通衢口岸的老优势不再,当“高速经济”取代“国道经济”,当世界上单一的工业或农业经济都在逐步走向没落之后,老镇又该何去何从?倘若我们能在灾后重建“后时代”中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出来,在“独善其身”之时不忘“兼济天下”,则是对历史交出的一张有良知、有追求、有境界的完美答卷。

其次,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东西方文明交汇与碰撞,人们生活与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延续上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社会平衡体系被打破并开始重建,城市化运动效能益发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孝泉如中国千千万万的乡镇一样,一度陷入了沉寂。不仅是孝泉,整个中国大地上的人才和资源都在向大城市作向心流动,大环境的影响,对中国农村及农村中乡镇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那些曾经的时间段里,乡镇们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举棋徘徊,它们前进奋斗的步伐与城市相比,就显得蹒跚多了。或者可以这样讲,从孝泉的变迁史上可见中国古老乡镇们一以贯之的脉络,还异常清晰。

第三,孝泉见证了我们今天生活与思考方式的巨大变迁。近十年中,中国的一些古老小镇凭古旧之态焕发新生,因阳光温情而休闲,旅游业发展得异常火热,远者有浙江西塘乌镇、云南丽江束河,近有川内黄龙溪上里等,无论声名显赫,或者规模效益,孝泉都难以与之相比较。然而,数万孝泉民众生活的改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在“孝道”的承延和发扬中,能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融合,在中国广大乡镇群体中,更加具有典型意义。

孝泉的过往饱经荣辱沧桑,汉唐之际即已初具规模,一度成为川西北重镇,名登四川十大镇之一;又因“一门三孝”久远流长,被推崇为天下孝道的旗手,有着“天下第一孝”的美誉;“5·12”大地震中,孝泉也曾遭受严重的破坏损毁。古镇历经岁月的打磨,却都能够始终如一,冷静、平和而又坚定并富有激情地创造自己的生活。

最后,谈谈上九会。孝泉上九会的起源,以及一度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繁荣的高度,是旌阳区本乡本土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非物质文化现象,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当然,保护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能使之起到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发展地方经济的作用,对拓展我们的工作思路,不乏可借鉴之处。现在,应深入研究挖掘“孝文化”,倡导并发扬“孝道”的积极因素,并将之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更高水平的幸福追求,探索宜居生态城镇发展模式,把孝泉建设成德孝家园、生态家园、幸福家园、健康家园和文化家园,全力打造富裕繁荣的实力旌阳、充满生机的活力旌阳、宜居宜业的生态旌阳、文明和谐的幸福旌阳,实现旌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九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冉晓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336035
开本 16开
页数 1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8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4295238
中图分类号 G127.713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1
171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