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极之路(全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无极之路》曾被称为“一出生就是经典”,问世后,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990一1991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一名、建党70周年全国党史党建优秀图书奖,第五届“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十本书”、首届中国青年图书节“青年喜爱的书”等5项全国性奖。

这部作品曾感动了无数读者,媒体称“一部《无极之路》打动了亿万颗心灵”。对文艺理论界来说,《无极之路》的出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正在出现的一个标志”。它创立了非虚构文学的崭新风格,情感与思想并臻,叙事与论述交融,开拓了文学的表现空间。而对普通读者而言,它的动人之处仍在于它所描述的人和事,那中间涌动着真挚的情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每个在这冷漠、冰凉的当下世界感到彷徨和迷茫的灵魂,重新找到光明和力量!

刘日现在在做什么?刘日现在怎么样了?这是许许多多的读者所关心的问题,这包含的是百姓对刘日蕴藏已久的感情,王宏甲以审慎而深情的责任感写出《无极之路》的续篇《永不失望》,因一再感动于天下人们的真情,感动于我们民族代代都有沉潜会通的汲汲于传承再造,一如既往的追求光明的人们。

内容推荐

  曾被全国25个省事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并被拍成53集大型电视报告文学片的《无极之路》,“曾经打动亿万心灵”。  刘日后来怎么样了?《无极之路》出版后,有许多读者向王宏甲提出这个问题,这里面包含着百姓心中对县委书记刘日蕴藏已久的感情。二十多年来,刘日历尽坎坷,付出的劳动和对社会的贡献有甚于从前,只是鲜为人知。王宏甲以审慎而深情的责任感写出这部《无极之路》的续篇——《永不失望》,因一再感动于天下人们的真情,感动于我们民族代代都有沉潜会通地汲汲于传承再造、一如既往地追求光明的人们。他试图回答读者惦念的追问并详述:任何社会或部门都需要公正的英明的领导者。

在作者王宏甲看来,政治是涉及最广大人群利益的大学问,不能因具体的从政者令你失望而蔑视政治。不论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都不应该失望。作者期望这本书能对有志于从政者有点儿熏陶意义,期望中国能有少年立志于长大了当好一个村长、一个乡长、一个县长、一个省长,乃至国家领导人。这并不容易,因为这不仅需要综合性的大学问,更需要有为众人服务的大胸怀和公正之心,尤其是关怀弱者的同情心。

目录

致读者 呼延华

出版前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自序 王宏甲

阅读王宏甲

 冰心、文怀沙、陈荒煤、秦兆阳、冯牧、马烽、周克玉、张锲

上卷 无极之路初版序宫魁斌

 出版序

 第1章/天高悬日月

地阔载群生

触目惊心

我报名来了

大风起兮,沙飞扬

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耳目为之一震

不要见了庸僧便疑佛法不好

位置

距离

车轮

勇气,也是有价值的

 第2章/公生明

廉生威

大门外的流浪汉

“五千”与“三万”

翻箱倒柜,面面曝光

一则“官箴”

一沐三握发

一枝一叶总关情

特殊关系

官车轶事

温饱问题

政声人去后

就像一棵树

一个伟大的行动

 第3章/追求与抉择

胜利的星

儿时,梦中的灯

飞翔的视线

骄阳下散步

勇敢的代价

卧龙岗

拿黄金也买不到

我要见郭沫若

清华园,你听着

抉择

 第4章/视民如伤

始能少误

一串“小碎步”

新思索

子弹没有弹性

警惕经验

模拟实验

实践问题

影响不好?

第一块匾

 第5章/创造:生之光华

挖地寻根

夜半敲门声

新“设想”

一根火柴

一条连水都没有的小河

七彩的光

落日的红光

 第6章/千里始足下

高山起微尘

道坎路攻车

十万火急

让他们去见见老百姓

通讯员刘日

路,还是要修的

我在前线

追随民心

创造吸引力

 第7章/为什么不全神贯注

生产队散伙之后

“老八路”又进村了

没有记录的思维

赶着小毛驴来了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无权坐等争议

墙头诗的启示

天职188第8章/为什么不全力以赴

没有工夫叹息

万元田

开学了

飞行会

绿色银行

白色革命

“飞鸟形”结构

 第9章/为什么不用人之长

去监狱物色人才

一张犯人争阅的报纸

别样人生

第一个被聘用者

高墙内的掌声

“扒界”出了叛徒

一道“通缉令”

“无发……47号”文

 第10章/万民之业

乘众志乃兴

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

长风破浪会有时

赠我一言,重于金石

乘众志与用众力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他这个“卒子”攻过河了

千古兴亡事,成败因人

 第11章/与民共其乐者

人必忧其忧

与民同其安者

人必拯其危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刘日,你在哪里

雪地里埋人架不住太阳晒

这些人应该向中国老百姓负荆请罪

人能活几年

假如你感到自己渺小

下卷 永不失望

 引言  

 第1章/充满热望的年代

1990年6月1日出版

语重心长的问候

北京的关心和支持

广播电台的声音

心灵中握着信仰的手

五十三集电视报告文学片

贫穷不仅是在物质方面

金钱买不来的报偿

 第2章/一条情感澎湃的江河

不能忘记的民情民意

飞往无极的信

《无极之路》播出后

专家的声音

到无极去

刘日的回音

意外,总是意外

 第3章/明月在天路人喜其皎洁

盗者恶其光辉

河北省委省纪委的支持和意外效果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的肯定

十四大,河北空缺县委书记代表

职业理想

调离无极

升任副地级干部后

一篇未发表的纪实作品

45岁的北大学生

 第4章/毁誉都把人生推到必须接受严峻考验的前沿

当鲜花和掌声远去

物价局副局长能兼济天下吗

医药与民生

无极医药市场调查

为药降价刻不容缓

为水提价刻不容缓

中国阶梯式水价改革的先声

为什么致力于主编《公文写作》

 第5章/为什么深入研究人口问题

奖一放二禁三

再建议“微调放二”

对未来五十年生育形势的前瞻性建策

 第6章/为什么汲汲于司法改革

建议少杀慎杀

不在其位而言其政

再论“少杀”的十八字建策

中国司法开启少杀时代

关于平反冤假错案的建议

关于修改我国刑法的建议

为了数不清的上访者回到家乡

人民观与人生观

 第7章/为什么对反腐败依然充满信心

如何理解这颗心

不应把干部“年轻化”简单化

关于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请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

制度与人心

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修改建议

关于反腐败重奖和保护举报人的建议

关于规范高管年薪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

关于解决我国分配不公问题的建议

 第8章/邱满囤名誉权案

邱满囤进京讨说法

法院有冤向谁诉

谁来为法官辩护

半两氟乙酰胺

人权与科学

那么多人帮助了一个骗子?

 第9章/一个平民的人生价值

科学与良知

尊严难丢

孤独的邱满囤与非洲鹦鹉

活出中国农民的气概

邱满囤再上央视荧屏

邱满囤的伟大梦想

董小路重返江湖

贺刘日退休

依然关心家乡新农业

 第10章/再论人民观

附录《无极之路》初版后记王宏甲

创作反省——给我的朋友宫魁斌王宏甲

《无极之路》出版始末袁厚春

评论

试读章节

2 我报名来了

刘日将被调走和刘日被告的消息在无极县已是妇孺皆知。

刘日也知道了。可他居然还在想,如果时间真的不多了,那我更得抓紧一分一秒。

他说:“只要你那个命令不到,我照样行使一个书记的权力,任何人不能代替。”

直到7月22日,刘日召开一个常委扩大会,布置了工作,然后他说:“明天,我得去地委、省委看看了。”

他似乎毫无怯意。这夜,头落到枕上,居然还能记起三国时曹操说过的一句话: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次日,他带上小车驾驶员张月平上路了。

石家庄。地委大楼。他分别找了地委几位领导。

他平静地问:听说你们要把我调走,有这事吗?

领导们也许出于组织原则,大多没有正面回答。

他又平静地说:我正在前方打仗,冒着炮火前进,你们要把我撇下来,这算什么?

他还想说:我在前线,被打得头破血流,你们说怎么这么多伤,这样的干部不行。那么,让那些躲在战壕里朝我背后开枪的人上吗?

他继续说:我是个前线指挥员,现在连老百姓都知道我要被撤下来了,你们还瞒着我……我建议你们,如果有这事,还是收回成命比较好。因为你们这样做是错误的。

毕竟有一位领导告诉他了:你这工作,是调了。为什么没告诉你呢?因为这不是好事,要是好事,早有人告诉你了。不过,会尽量给你安排好一点。

刘日明白,这是这位领导对他的关心。

刘日还是说:调,是你们的权力,但你们这个计划实现不了。因为我可以不要职位,不要工资,不要商品粮,回家为民。

刘日走了。他说:“再见了!”

出地委大院,当天下午,刘日到了省委机关。

省委书记邢崇智同志这日不在。刘日找了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纪委书记、省委秘书长。刘日说:我报名来了!

领导们问:报什么名?

刘日说:现在不是有人告我是贪官吗?我只好来向省委报名,我是个廉洁的干部,可以经受各级党组织的严格考察。

省纪委书记白石同志认真询问了刘日的有关情况,感到事关重大。他说:你也写个东西吧,就直接送给我。

刘日写了。就在省委招待处,很快写出一份文字,文末提了三点建议:

1.要求省委派工作组调查。

2.没调查清楚之前不能调走我。

3.把调查结果公布于众。  8月1日。省委四位书记、副书记认真研究了石家庄方面关于刘日工作调动的报告和有关问题。

8月2日。这些问题提到省委常委会研究。

会上,省纪委书记白石同志说出的一个观点,很快为大家所接受:假如所告属实,那也不是一个调走就算了的问题。为了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干部负责,应该首先把问题调查清楚。

当月,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地区纪委、地委组织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由省纪委副书记贺邦靖同志带队,到达无极。

一个共产党人在第一线的形象极其重要,因为老百姓将直接从你的身上认识党。刘日是这样认为的。

一个党的领导人个人腐败了,无疑要给党的事业带来重要影响。而一个领导者还拥有一定的权力,如果指挥发生重大失误,那还将给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下车伊始,盲目决策,侵占粮田,大面积种果树……

这是告状中严肃指出的刘日上任后犯下的头一桩弥天大错。

那么认识刘日,也不妨从他“下车伊始”开始吧……

3 大风起兮,沙飞扬

沿着岁月尘封的古道,他同县林业局局长刘元东跋涉在茫茫荒滩上……要了解种树,离不开林业局长。在告状舆论纷纷扬扬的日子里,刘元东这个形貌敦实出言直率的汉子就不知多少次公开说过:什么下车伊始,盲目决策。1985年底,刘书记刚来,屁股还没坐热交椅哩,就拉俺下去钻破堤滩了。二十几天,全县20个乡镇,俺们就跑了19个乡40多个村……无极全境有10万3千亩荒滩,人称“小戈壁”,你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茫茫荒滩,你会感到自身的渺小么,你会感到你的面前正呈现着一个多么辽阔的事业么?

无极无极,你怎会有这么多荒滩,这不知沉睡了多少岁月的荒滩能变成无极今天的优势么?

实际上,初来无极,刘日头一桩急切想做的事是:迅速了解全县概况。他渴望能在这片前人已经开发了数千年的土地上,再找出它的潜力,发现它的优势。正是这样,他踏进了这片千古荒滩。

要了解无极,不仅要知道它的今天,刘日似乎对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省、一个县、一个村、一条河的历史——都抱有入迷的兴趣。钻荒滩的日子里,一天都没离开过《无极县志》和各种有关史料。夜深人静时,在那些发黄的书页和竖版文字中投人的用功程度一点儿也不逊于读文件。一片新的晨光降临时,再踏人一片荒滩,荒滩的形象都变得立体了。风吹荒漠,交响着历史的声音。

他们跋涉在无极南境的滹沱河滩……滹沱河是无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有五千年的形成史,《礼记》始称恶池,到司马迁的《史记》称之滹沱,取的都是呼啸凶猛之意。滹沱流至百年前,河道上尚帆影相望,桨声相闻。起航运去乡土特产,归来载回都市文明。可是到了本世纪五十年代,滹沱河却流不动了……眼下滴水不见,连河身也变成了荒滩。

他们来到了磁河滩……磁河是无极第二大河,史有“悬流五丈,湍激之声,响彻山谷”之记载,又称两岸“三春花发,一望佳丽”,可是……眼下的磁河也早已流不动了,古河道上风吹沙滚,雨来草生,一样荒凉死寂。

这是木刀沟……相传穆桂英当年御敌于此,策马挥刀一划,划出一条长沟,久而流成大河。

P9-11

序言

王宏甲

《无极之路》出版二十年了。

二十年来,一再有人问我:刘日现在怎么样了?

我在写出《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后,应邀去讲课,台下一再有递上来的纸条写着:“请告诉我们,刘日现在怎么样了?”

一次,我去首都图书馆讲座,结束后一位中年妇女迎上来说:“我今天不是来听您讲座的,孩子他爸看见了报上的消息,知道您今天会来,他本来自己要来问您的,可他今天有事来不了,让我来问您一句话:刘日现在怎么样了,他还好吗?”我发现自己立刻遭到情感的袭击!

我眼前这位北京妇女.不是来听讲座的,她等了两个多小时,就为了问我一句话……她那么郑重地对我说:“您一定要告诉我,我要回去告诉孩子他爸。”

她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已经散场的许多人的兴趣,他们散而复聚,都问:刘日现在怎么样了?

这不是一个人的发问。这哪里是问题呢?

这是感情,老百姓的感情!

刘日,你听到了吗?即使你杳无音信,百姓仍然想着你,许许多多并未具体得过你帮助的人民群众没有忘记你!

某次参加一个会议,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阎纲先生也问我相同的问题。他说:“我一直想问又不敢问。”我们做了交谈。阎纲先生说:“人民有权发问,你有责任回答天下。”我差不多是听到了温和的批评。

二十年前就有读者问:这书里写的是真的吗?我不知今人读之,会不会更觉得像看一个遥远的神话。

譬如刘日为弄清和解决一个农民上访的疑难问题,曾七下王家庄,力行下访。他体恤百姓上访有诸多困难,认为我们应该下访,把问题解决在乡里、村里,才有乡村的稳定和安宁。今天我写着这些文字时临近春节,依然记得十多年前的除夕夜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是刘日,给你拜年!”我心里一热,不禁也问:“你现在怎么样?”他说:“我还是一个纯洁的共产党员。”我忽然非常感动!我不明白为什么会那么感动。

我没想到,《无极之路》出版后,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以及我和书中人物刘日、邱满囤等,收到的来信可以用麻袋装。一封有不少错别字的信给我印象极深,是一位妇女写的,她告诉我,电台播《无极之路》时她正在地里干活,于是买了个小收音机带在身上……读她的信,我知道她能驾驭的文字不多,但她仍努力给我写信,信写得很简单,我感觉到了她有一种多么强烈的心愿和情感需要表达。

那几年,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连播《无极之路》,刘日所在的河北省广播电台没有播。北京台、天津台广播时能覆盖到河北的一部分地区。无极县收听效果不好。邱满囤不识字,总抱个收音机到屋外去收听。时值隆冬,邱满囤或站在雪地里,或蹲在阳光下,每当这时他身边都会聚来一群老百姓。一群百姓在雪地阳光中围着一个“话匣子”听播讲的情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读着那么多读者来信,有的说她本来想自杀,现在听了广播,决定不死。有的说他组织了一个走私团伙,现在决定解散,好好做人……此时.是这些来信令我想:这是真的吗?读那些信我常泪流满面,并促使我反省自己。

写《无极之路》前,我已出版过长篇小说,还记得自己的短篇被《小说选刊》选载时心里真的挺激动。我专注于小说创作和自己的个性,几乎像捍卫生命一样保卫独立思考在心灵中的位置,并渴望被人赞扬有写作才华……我确实没想到,忽然,我写的文字作品会让那些在雪地里听播讲的不识字的农民也感到对他们有用。是这雪地景观,这读者来信,令我重新审视文学的意义,令我反躬自问:我写作究竟是为了什么?正是从这时开始,读者改变了我此后的创作。

多年来,记不清有多少人期望我将《无极之路》再版,或动员我写续篇,我一直没有再动这个题材。二十年过去,我想我今天可以这么说了,人们关心的刘日,是一个经受住改革开放严峻考验并依然优秀的人。这次再版,增加了.若干历史照片及照片说明文字,对《无极之路》原版本没有修改。那是我青年时期的文字,带着我那时的眼光和激情,还有幼稚。

《无极之路》出版后,刘日历尽坎坷,付出的劳动和对社会的贡献有甚于从前,只是鲜为人知。就像《无极之路》出版之前,刘日做过什么也鲜为人知。我将在这本书中对此有所描述。我感觉我已无法找回自己青年时期的叙述语境,谨把它作为一种历史性的记述。

此序言写于《无极之路》第四版和《永不失望》初版问世之时,是这两部不可分割的著述共同的序言。还有,我的好友宫魁斌、师学军,以及我的夫人李白俐为本书的完成所贡献的劳动,给予的支持,是我应该在此序言中记下的。

二十年前,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家马烽曾撰文建议把《无极之路》推荐给全国县、乡领导干部阅读”,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的文艺评论家陈荒煤也发表文章说:“我认为这部作品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干部必读的教材。”那时我并未这样想.我更在意的是作品本身的文学意义。但现在我这样想了,我期望如马烽和陈荒煤曾期望的,能有领导干部阅读它。哪怕只有一位县委书记认真阅读,也能造福一方百姓。

多年过去,我越发认识到任何社会或部门都需要公正的英明的领导者。政治,是涉及最广大人群利益的大学问。不能因具体的从政者令你失望而蔑视政治。  我还想起,我们少年时谈理想,有想当科学家、教师、医生、火车司机的,几乎没有说想当县长、省长的。我期望今日能有少年敢立志于长大当个优秀领导者。这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不仅需要综合性的大学问,更需要有为众人服务的大胸怀和公正之心,尤其是关怀’弱者的同情心。这样的领导者,社会各领域都殷切需要。我期望这本书能对有志者有点儿熏陶意义,期望中国能有少年立志于长大了当好一个村长、一个乡长、一个县长、一个省长,乃至国家领导人。

2012年1月1日星期日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极之路(全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宏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155531
开本 16开
页数 6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4
167
3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