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风编著的《诗经楚辞补释及其他——语法训诂论集》主要内容包括:古书训释中的语法限制、《诗经》补释、释“德音”与“虽无”、《诗》“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解等。在对《诗经》和《楚辞》的补充训释中,除了运用训诂方法之外,又着重融入语法分析,既能对前贤说法择善而从,又能超轶前说,另立新解,甚至敢于试图解开一些死结。
图书 | 诗经楚辞补释及其他--语法训诂论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罗英风编著的《诗经楚辞补释及其他——语法训诂论集》主要内容包括:古书训释中的语法限制、《诗经》补释、释“德音”与“虽无”、《诗》“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解等。在对《诗经》和《楚辞》的补充训释中,除了运用训诂方法之外,又着重融入语法分析,既能对前贤说法择善而从,又能超轶前说,另立新解,甚至敢于试图解开一些死结。 内容推荐 《诗经楚辞补释及其他——语法训诂论集》是一位从事教学多年的语言学者的心血结晶。在对《诗经》和《楚辞》的补充训释中,除了运用训诂方法之外,又着重融入语法分析,既能对前贤说法择善而从,又能超轶前说,另立新解,甚至敢于试图解开一些死结。另一部分文章则是对《诗经》、《楚辞》的特有语法现象独立成篇的分析和对古今汉语某些语法结构的新鲜探索。作者罗英风还对一部史学名著的名家译文指瑕辨正,并附获得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的省级奖和国家奖的古汉语教学经验。《诗经楚辞补释及其他——语法训诂论集》对语文教师和语文工作者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目前市面上难得一见的论著。 目录 古书训释中的语法限制 《诗经》补释 释“德音”与“虽无” 《诗》“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解 《氓》诗增解四题 《诗经》中叠音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楚辞》补释 《九歌·山鬼》探胜 《楚辞》词法句法拾穗 释《诗经》和《楚辞》中的“爰” “互文”与《诗》《骚》新解举例 所字结构中的成分省略 论存现句 论“主谓短语” 主谓结构作修饰语的位置问题 汉语的缺乏形态正是中国诗歌魅力的一个成因 诗歌欣赏中的心理体验 发展独立能力,培养开拓精神 古典文学作品的词汇教学 威尔斯《世界史纲》梁译匿瑕举隅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诗经楚辞补释及其他--语法训诂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英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061743 |
开本 | 20开 |
页数 | 2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6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4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28 |
宽 | 15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