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琼锋编著的《教学价值与美好生活》是主体教育研究丛书之一,《教学价值与美好生活》尝试从教学价值的失落及其根源、教学价值内涵以及教学价值生成路径等方面去探寻教学价值生成的意蕴。本书侧重分析课程、教学交往和隐性课程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影响。
图书 | 教学价值与美好生活/主体教育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黎琼锋编著的《教学价值与美好生活》是主体教育研究丛书之一,《教学价值与美好生活》尝试从教学价值的失落及其根源、教学价值内涵以及教学价值生成路径等方面去探寻教学价值生成的意蕴。本书侧重分析课程、教学交往和隐性课程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影响。 内容推荐 黎琼锋编著的《教学价值与美好生活》讲述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通过促进人的生成与发展而实现其价值,教学应该是一个价值生成的过程。但现实中,教学过程价值失落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学价值缘何失落?教学价值何以生成?对教学价值的追寻是对教学存在意义的追问。《教学价值与美好生活》尝试从教学价值的失落及其根源、教学价值内涵以及教学价值生成路径等方面去探寻教学价值生成的意蕴。本书认为,教学价值的失落,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人的生存发展意义以及教学自身存在价值的关注,归根结底是对人的主体意义及其价值存在的忽视。为此,本书提出应从价值关怀的角度探寻教学改进的思路,教学过程的价值关怀意味着教学既要“成人”、又要“成事”,在促进入的生成与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的美好生活。在探讨教学价值存在的理论根基和教学价值生成机制的基础上,价值意味着对意义的寻求和可能性的实现,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及其超越性决定了人对意义的不断寻求和对自身价值的实现,教学的终极价值是人的价值。教学通过其特有的教学资源的运用、课堂教学主体意义的提升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等生成教学价值。教学资源是生成教学价值的必要基础,教学资源本身是丰富的价值资源,本书侧重分析课程、教学交往和隐性课程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影响。课堂教学在创造知识与人相遇、建立知识与人的意义关联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意义的实现必须超越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强调从知识向智慧、德性的转换,强调教学主体意义的生成。教师作为“重要他人”的角色赋予其独特的专业责任,要求教师成为价值守护者,守护人类应有的基本价值;促使教师以教学智慧引导价值商谈、价值选择,帮助学生实现价值建构,以德性引领美好生活。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三、本书的架构 第一章 教学世界的价值失落 第一节 学校“精神家园”的远离 一、校园暴力与道德意义的消散 二、理想缺失与价值选择的迷惘 三、“应试教学”与生活智慧的贫乏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主体性的遮蔽 一、规训化的课堂生活 二、技术化的教学过程 第三节 “知识人”的迷途 一、教育中的“知识”及其界限 二、“知识人”培养及其意义缺失 三、知识教学及其价值生成困境 第四节 建构课堂:价值关怀的路向 一、价值关怀的含义- 二、价值关怀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第二章 教学过程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教学作为“可能的价值世界” 一、教学概念的价值内涵 二、教学价值的立论根基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与价值生成 一、教学过程的价值活动特性 二、教学过程的价值实现可能 第三节 美好生活:必要的价值取向 一、作为理想诉求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即“可能生活”及其创造 三、“可能生活”通往美好生活 第三章 教学资源的价值整合 第一节教学内容与价值选择 一、课程的价值预设与生成 二、从基本价值到延伸价值 第二节 教学交往与价值磨合 一、教学交往及其价值资源开发 二、教学主体的价值冲突与调和 第三节 隐性课程与价值渗透 一、教室文化与价值熏陶 二、教学文化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课堂教学的价值生成 第一节 关怀生命:课堂教学的价值归依 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二、课堂教学关涉美好生活 第二节 有效教学的意义寻求 一、知识与智慧的生成:教学有效的关键 二、从知识到智慧的意义标准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实践关注 一、从知识到德性的教化:教学意义的延伸 二、从知识到德性的实践路径 第四节 对话教学的主体建构 一、生态课堂:和谐的生命互动 二、超越对话:主体意义的升华 第五章 教师的价值引领 第一节 教师与基本价值的守护 一、教师作为“重要他人”的道德责任 二、“教师的力量”及其价值影响 第二节 教师一与教学智慧的创生 一、教学过程生成教学智慧 二、价值引导需要教学智慧 第三节 德性教师:美好生活的引领者 一、教师德性与价值引领 二、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 三、德性教师的形象塑造 结语 追寻教学中的“可能生活”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教学价值与美好生活/主体教育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黎琼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72435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3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