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菜集--千年古邑的廉政文化符号
内容
编辑推荐

《白菜集--千年古邑的廉政文化符号》以“白菜碑”倡导的恤血为民思想为主线,深挖铅山特色廉政文化,以铅山秀丽风光为背景,将铅山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深深打上廉洁烙印的人物、古迹、歌赋、文萃、轶事等文化瑰宝,集散成珠。其所蕴含的丰富廉洁文化精髓。对于加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较强的教育意义、借鉴意义。本书由万冬梅主编。

内容推荐

《白菜集--千年古邑的廉政文化符号》的书名取自明代铅山知县笪继良亲立于县衙的“白菜碑”,碑石上镌刻的“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碑文,蕴含了丰富的廉洁文化精髓。《白菜集--千年古邑的廉政文化符号》将视角深入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以独特的编辑手法,不拘一格的体例行文,将铅山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深深打上廉洁烙印的古迹、歌赋、文萃、诗赋、典范、轶事等文化瑰宝,集散成珠、集腋成裘,既借古喻今、以史为鉴,给人以启迪,又立足传统、放眼当代,实现了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较强的教育意义。本书由万冬梅主编。

目录

一 古迹览胜

自警自励白菜碑

至孝感天报本坊

千古一辩鹅湖书院

千古名臣费宏故里

千首词圣稼轩寻踪

古刹清泉石井庵

四水归堂雷家大院

畲乡古宅华氏宗祠

文运开来文昌阁

二 当代歌赋

《廉政的丰碑》

《白菜碑赋》

《再赋白菜碑》

《白菜碑记事》

《铅山赋》

《七律·白菜碑》

《穿越时空的邂逅》

三 先贤文萃

刘煇《石井联句》

郑之侨《鹅湖学规说》

郑之侨《壬戌示诸生十要》

朱熹《朱文公家训》

朱子《答辛幼安启》

费宏《辞免加俸升级奏》

费宏《两淮水灾乞赈济疏》

蒋士铨《书院训士七则》

蒋士铨《舟中示知让》

笪继良《荐费元禄启》

费元禄《与友人论史书》

韩郁《谏削藩王疏》

张呙《祭祝节妇祈雨文》

陈文瑞《双节愍行》

王直《思诚斋》

四 清廉诗赋

辛弃疾《水龙吟·题瓢泉》

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彭旭初《勉学》

吴林光《得请归养述别四首》

费宷《谒鹅湖书院》

夏言《奉次健翁国老烈桥卜筑韵四首》

陆九龄《会讲鹅湖寺诗》

赵士初《和张叔夏》

华日新《吟怀》

轶名《米贵谣》

周其熊《喜雨谣》

张祜《忧旱吟》

周毓瑛《鹅湖讲学赋》

五 勤廉典范

勒碑自警——笪继良

清正惠民——费宏

“清廉第一人”——张步虚

清名震江湖——吴林光

造福桑梓——周尚礼

心系百姓——赵士初

清贫县令——张昺

身后萧然——华日新

六 正直忠臣

忠贞爱国——辛弃疾

刚正不阿——陈康伯

公道执法——费尧年

正气凛然——雷维翰

公正执法——蒋坚

七 丰碑遗迹

石塘镇红色革命遗址

东坑暴动旧址

陈仁洪将军故居

黄怀仁烈士墓

附一 时代表率

小邮包大民生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罗细英

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

 ——记全国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方早德

红手印背后的深情

 ——记“大包干”带头人眼中的沈浩

永远的巴山红叶

 ——记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

附二 廉政经纬

全国廉政文化建设联系点工作经验与做法

香港反腐倡廉建设经验

新加坡反腐败工作特点

与中国签订引渡条约的国家

反腐败国际合作

后记

试读章节

1535年深秋的一天,68岁的费宏终因忧国忧民、积劳成疾而溘然长逝,但他当年组织开挖的惠济河,却迅速地推动了一个江南富庶名镇的诞生。那时,随着惠济河功能的日渐凸显,河口镇的社会影响力也在全国不断扩大,于是,人们纷纷沿着信江河与惠济渠,鳞次栉比地建起了一座座民居、官宅,一排排商行、钱庄和旅店,构成了一道与河流并行的建筑长廊。最终,形成了铅山著名的“九弄十三街”的市镇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观。

然而,四百多年过去了,曾经见证了古镇的兴盛与没落的惠济河,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而日渐淤塞。为此,2009年,当地政府不惜重金对河道进行了疏通与改造,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惠济河往昔的清澈与宁静。因而,走近惠济河,感念费宰相,乃是铅山人挥之不去的一种念想,一种情结。

铅山,可谓地灵人杰之地。“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的历史佳话,一直在美丽的铅山、在广袤的赣鄱大地广为流传。

可见,一代名相费宏这座高山,在铅山也并非一峰独秀,而是拔起于群峰耸立之中的一座。

公元1059年春,三年一度的礼部考试,正在东京汴梁进行,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时最高规格的考试。此次殿试中,有一篇文章让御前考官欧阳修和宋仁宗都激赏不已,并立即擢为本次殿试的第一名。这位从三百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就是来自铅山县的刘煇。

刘煇,系铅山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自幼博览群书且志趣高远,有着超乎寻常人的政治视野与精神诉求。一天,他与几位文友出游永平镇,但见石井庵后有一“石井”终年清澈甘洌、不溢不涸,同时,还灌溉着周边百姓的百亩良田,因而甚为感慨。于是便和同伴们一起,创作了一组石井联句,并亲自撰写序文。

刘烽在其《石井联句·序》中写道:“出高而溉下,似惠;冬澄秋澈,不为物浊,似廉。”就是这一处看似十分普通的泉水,却让刘辉联想到了为人者的品性修养和为官者的道德良知。同时对于当时“柄政而不惠”、“莅民而不廉”的那些掌握权力资源却不作为的权臣们,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揭露与批判,充分体现了刘辉的政治态度和为官准则。  然而让人扼腕长叹的是,年仅34岁的一代政治新星、状元刘煇,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时,便匆匆地告别了其短暂的政治生涯,离开了人世。

而相比于英年早逝的刘煇,从“一门九进士”的传奇中走来、并有着赵宋皇族血统的赵士初,自他22岁考中进士之后,便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北至河北、山西,东至江西、浙江,西至湖北等地,都留下了他官宦仕途的深深烙印,留下了他执政一方、造福百姓的诸多佳话。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回归故里后的赵士扔,心里仍牵挂着百姓,仍在为民众的安居福祉而谋篇布局。赋闲在家乡时,他倾其所有地将自己在各地为官时搜集到的几万卷图书,分门别类地陈列于赵家宽敞明亮的书楼,免费对外开放,让最普通的民众也能上书楼学习且随进随出,此番举措,被后人誉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私家图书馆”。

在铅山,这些广受人们崇敬的清官、贤达和名吏,不仅开创了令人骄傲的铅山历史,无疑也为中国的廉政文化,积攒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石碑上的这株白菜和几行小字,或许观之普通,然悟之深刻。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因此,白菜碑所倡导的为人之准则、为官之道义,应是执政者们永远铭记的不二法则。P24-25

序言

在全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共铅山县纪委、铅山县监察局编纂了《白菜集》一书,这是铅山县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勤政廉政教育资源,丰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式的一次重要成果。

铅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这个生机勃发的千年古邑,闪耀出一个个灿若星辰的鸿鹄志士,矗立着一座座高耸云霄的廉政丰碑。在“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的美誉中,流传着皇族状元赵士扔“截皇粮、赈灾民、敞书楼”情系百姓的感人故事;闪烁着北宋状元刘煇“似井泉、济苍生、安社稷”不为物浊的远大抱负;颂扬着明代首辅费宏“破宸濠、疏惠济、恤百姓”清正惠民的高尚品行。此外,刚正不阿、舆疾就道的陈康伯,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辛弃疾,公道执法、德威兼备的费尧年,造福桑梓、乐善好施的周尚礼,清贫乐道、身后萧然的华日新,正气凛然、惩贪治腐的雷维翰……一位位先贤以其公正不阿、清正惠民、勤政廉政,在历史的长河中烙下了自己的印迹,为世人所敬仰,为后人所传颂。

《白菜集》的书名取自明代铅山知县笪继良亲立于县衙的“白菜碑”,碑石上镌刻的“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碑文,蕴含了丰富的廉洁文化精髓。《白菜集》将视角深入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以独特的编辑手法,不拘一格的体例行文,将铅山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深深打上廉洁烙印的古迹、歌赋、文萃、诗赋、典范、轶事等文化瑰宝,集散成珠、集腋成裘,既借古喻今、以史为鉴,给人以启迪,又立足传统、放眼当代,实现了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较强的教育意义。

廉者伴信水,心向四海荡浊浪;志士倚武夷,直上九天揽清风。编纂《白菜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铅山县纪委、监察局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相信该书的出版,能为打造“廉洁铅山”带来新的动力,不断助推铅山经济科学发展、干部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我市有更多更好的勤廉文化教育书籍奉献给广大读者。

作者系中共上饶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后记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岁月如流,浮沙洗尽。历史的河床,沉淀的是高昂的思想,是不屈的精神,是灿烂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廉政文化的源头,廉政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春夏更替,秋冬轮回,红花绿叶硕果更迭。岁月如风,有尘封有消逝,但镂刻在人们心中克己奉公的品德不会消失;埋藏在皇天后土勤政爱民的思想不会消失;回荡在神州大地刚正不阿的气节不会消失;千万双眼睛仰望两袖清风的伟昂身影不会消失。

“白菜碑”就是这样一块在历史岁月中沉淀下来的石头,它坚硬地立在百姓的心中,像丰碑高耸。它点亮希望,点亮铅山百姓的生活,铅山人民像呵护长夜中的火种,呵护它,呵护心中的祈盼与希望。

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才是丰碑与永远。

感谢笪继良,他让铅山这块古老的土地有了坐标与景仰。也感谢在此碑之前或之后,受此碑影响或影响此碑的先贤们,他们是桥梁,传承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延续廉洁从政的精神血脉。他们或以此修身,或以此践行,或以此传道授业,或赋诗做文歌吟颂扬。“白菜”种子在铅山大地孕育,开花飘香,我们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的名字在该书的文字之中闪耀。

同时也感谢县图书馆、县志办诸位同志,为该本提供翔实资料,戴朝柱、赵新华、邱岳兴先生为该书先贤文萃篇校稿审编,汪华光、徐叶茂、丁铭华同志提供资料照片,在此编委会一并感谢。

毋庸置疑,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对千年的文化积淀,因时间以及水平等原因,挖掘整理工作缺漏、错误在所难免,这需要我们高举探索之光,拂去尘灰,让更多的廉政文化从尘封的历史中站起身,恢复记忆,在我们的星空展现光华。先行者光芒万丈,后来人奋勇争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菜集--千年古邑的廉政文化符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万冬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57178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1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