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生活在电视时代的北京人,通过荧屏目睹女排夺冠、见证
港澳回归、心系抗洪救灾、观看航天壮举、喜迎奥运欢腾,真正体会到祖
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幸福;感悟到首都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城市的脉动、百姓的欢乐。正如人们所说,电视像人们的眼、耳、鼻、喉,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对我们不可或缺。
杨秾编著的《北京电视史话》着力记述了北京地区电视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历程。
图书 | 北京电视史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近些年来,生活在电视时代的北京人,通过荧屏目睹女排夺冠、见证 港澳回归、心系抗洪救灾、观看航天壮举、喜迎奥运欢腾,真正体会到祖 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幸福;感悟到首都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城市的脉动、百姓的欢乐。正如人们所说,电视像人们的眼、耳、鼻、喉,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对我们不可或缺。 杨秾编著的《北京电视史话》着力记述了北京地区电视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历程。 目录 第一章 电视走人北京人的生活(1958一19664) 一、电视事业的诞生 二、早期电视节目 三、第一代电视播音员 四、能看“小电影”的电视机 五、直播电视剧 六、记录时代风貌 七,北京电视大学的创办 第二章 在坎坷中前行(19665—19784) 一、电视遭受挫折 二、电视节目复苏 三、彩色电视播出 四、全国电视联网与卫星传送节目 第三章 电视崛起的年代(19785—1993) 一、电视进入百姓家 二、北京市属电视台创业 三、缓解“看电视难” 四、北京电视教育台建设 五、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建设 六、中国教育电视台建立 七、电视字幕机研制成功 八、“拉广告”为电视发展筹集资金 九、利用外援加快发展 十、北京国际电视周 十一、北京有线电视播出 第四章 五彩缤纷的荧屏世界(19785—1993) 一、电视新闻联播 二、贴近群众的北京新闻 三、创北京特色节目- 四、振奋人心的体育节目 五、电视晚会兴起 六、电视剧崛起 七、电视纪录片热 八、京城唱响《同心曲》 九、促进改革的评论节目 第五章 电视的繁荣与拓展(1994—2000) 一、图文电视诞生 二、数字电视与高清电视播出 三、电视振兴京剧 四、现场直播节目增多 五、电视动漫节目兴起 六、走向世界的北京电视 七、抢险救灾中的电视报道 八、从荧屏见证香港澳门回归 九、省级电视台节目落地北京 第六章 新世纪新发展(2001—2010) 一、“两台合并”与电视频道专业化 二、电视与网络的融合 三、法制节目受青睐 四、民生节目走俏 五、民营影视公司充满活力 六、北京移动电视 七、楼宇电视遍布北京城 八、街头矗起大屏幕 九、京郊电视“村村通” 十、传播奥运大放异彩 十一、北京电视走向辉煌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京电视史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3671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29.2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