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嘉莉妹妹(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嘉莉妹妹(译文名著精选)》编著者德莱塞。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嘉莉是21世纪末一些涌入城市寻求发展的中国乡村女孩的代表,嘉莉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为当代年轻人树立了榜样,而她的堕落也为当代年轻人敲响了警钟。嘉莉的生活经历及其成功的道路带给了现代年轻人一些有益的启迪。

内容推荐

《嘉莉妹妹(译文名著精选)》编著者德莱塞。

《嘉莉妹妹(译文名著精选)》内容提要:嘉莉到芝加哥探亲。在火车上结识推销员杜洛埃。她不堪工厂内的艰苦生活。和杜洛埃同居。从而结识酒店经理赫斯渥。赫斯渥迷恋她的美色。竟盗用公款和她逃到纽约。过同居生活。她因偶然的机会登台演出。渐渐获得成功。赫斯渥却逐步潦倒。两人分手。赫斯渥最后自杀。

试读章节

她和敏妮坐在厨房里,抱着婴儿,直到孩子哭了起来。于是,她就站起来来回走动,嘴里哼着歌曲,直到汉森被吵得看不成报了,过来把孩子抱了去。这时就显出他脾气中可爱的地方了。他有耐心。看得出他十分爱他的孩子。

“好啦,好啦,”他一边走动着,一边说,“别哭啦,别哭啦。”话语中略带点瑞典口音。

“你是不是很想先到城里逛逛?”敏妮在吃饭的时候问,“那么,星期天我们去林肯公园。”

嘉莉注意到汉森对此一直都默不做声,他似乎在想着别的事情。

“不过我想明天先四处看看,”她说,“我还有星期五和星期六两天空闲,这不会有什么麻烦的。商业区在哪里?”

敏妮开始解释,但是她丈夫把这个话题包揽了过去。

“在那边,”他指着东边说道,“在东面。”于是他开始了今天他的第一次长篇大论t是关于芝加哥的城市布局的,“你最好沿着富兰克林街的那些大厂家去问问,就在河对面,”他最后说。“有许多女孩子在那里干活。你回家也方便。路不太远。”

嘉莉点点头,向她姐姐打听附近的情形。后者用压低的声音,把她所知道的有限的一点情况告诉她,而汉森一心在抚弄着孩子。最后他突然跳起身来,把孩子交给了他的妻子。

“我早上得早起,我去睡了。”这样,他就走开去了,走进起居间边上那问黑糊糊的小卧室去,一个晚上不见人影。

“他在很远的畜牧场干活,”敏妮解释道,“所以每天得在五点半起身。”

“那你什么时候起来准备早饭呢?”嘉莉问。

“五点差二十分左右。”

她们一起把当天的事情做完。嘉莉洗碗,敏妮给孩子脱衣服,放他到床上去。敏妮的一举一动都显出她惯于吃苦耐劳,嘉莉看得出,姐姐的日子就是整天地忙碌。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与杜洛埃的关系不得不中止了。他不能来这儿。汉森的态度、敏妮的顺从,当然,还有这个家里整个儿的气氛,都在告诉她,除了整天干活之外,别的任何事他们肯定都会反对的。要是汉森每晚都坐在前厅里看报纸,要是他和敏妮一个九点,一个九点多就去睡觉,那他们会怎样要求她呢?她明白,自己首先需要找个工作,在生活上应付得过去,然后才能找一个什么朋友。她和杜洛埃的短暂的调情,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不合时宜的了。

“不行,”她心里想,“他不能到这里来。”

她问敏妮要墨水和纸,那些东西都在餐厅的壁炉架上。等敏妮在十点钟上了床,她就拿出杜洛埃的名片给他写信。

“我不能让你到这里来看我。等我下次写信再说。我姐姐家地方很窄。

她寻思着再写点什么,想提一提他们在火车上的那段交情,又不好意思。于是她只笼统地以谢谢他在火车上的关心作为结束语,接着她又为如何写署名前的敬语费了一番心思。最后她决定用一本正经的口气写上“非常忠实的”,随后又改成“真诚的”。她把信封好,写上了地址,然后起身走进前厅。前厅的一角凹进一块,她的床就安置在那儿。窗户开着,她搬了把小摇椅,到窗前坐下来,静静地望着窗外的夜空和街道,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这样想着,最后,她终于感到累了,倒在椅子里,睡意渐渐地涌上来,她起身穿好睡衣,上床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她醒来的时候,汉森已经出门了。她的姐姐在那间即是起居室又是餐厅的地方忙着做针线活儿。起床后,她为自己做了一点儿早饭,然后就和敏妮商量如何找活干的事情。从嘉莉上次见过她以来,她的整个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人很瘦,不过身体还结实,虽然二十七岁,但是由于受丈夫的影响,她对幸福和责任的看法比她在生活极其单调的少女时代,还要来得狭隘。她邀请嘉莉来,并不是因为想念她,而是因为嘉莉不满意在家乡的生活。嘉莉在这里也许可以找份工作,自食其力。见到妹妹她当然也有几分高兴,但是在嘉莉找工作的问题上,她和她丈夫的看法一致。干什么工作是无所谓的,只要有工资就行——譬如说,一开头每周挣五块钱。初来乍到的女孩注定要做女店员的。她可以进某个大店。在那里好好干,直到——嗯,直到机遇到来。他们两人,谁也不确切知道这究意是什么。她们倒并未指望什么提升。她们也并没有明确地考虑到结婚。不过,情况会发展下去,尽管思绪朦胧,最后总会出现什么好事,嘉莉到这个大城市来辛苦一场,总会得到酬报。她正是在这样如意的盘算下出去找工作干的。

在讲述她找工作之前,我们应该看看她的前景会是怎么样。一八八九年间,芝加哥发展条件非常优越,甚至青春少女也不怕冒风险来到这里闯荡,实在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大量增长的商业机会使这个城市有了名气,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般,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满怀希望的和陷入绝望的人——那些还没有发财的人或那些在别处破了产的、坏了事的人。这个城市有五十多万人口。却如同一座百万人ISi的大都会,雄心勃勃,大胆无畏,充满活力。街道和房屋分布很广,占据的范围已达七十五平方英里。它的人口激增,不是由于传统的商业,而是由于各种工业。这些工业还在准备容纳更多新来的人。到处可以听到建造新楼房的铁锤敲击声。大工业正在迁入。那些大铁路公司看出这个地方的前途,所以早就占下大片土地,用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务。电车的路轨已铺到周围的旷野,预料这些地方会迅速发展起来。城里已铺好许多英里的街道和阴沟.通过的有些地区,也许只有孤零零的一所房子,寂寞地竖立着——那是未来人口密集的先驱。也有些地区,还在风雨飘摇之中,整个夜晚只有一长行一长行眨着眼的煤气灯照耀着,在风里晃动着。狭窄的木板走道伸延出去,隔着很大的距离,经过这里一幢房子,那里一家店铺,最后隐没在辽阔的原野之中。

市中心是一个大商业中心,还经营批发业务。消息不灵通的人们经常到那里去找工作。每个大一点的商号都单独占据了一座楼,这是当时芝加哥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之一。它们能这么做,是因为地皮充足。这一来,大多数批发商看上去气势宏伟。写字间设在一楼,可以清楚地看到街上。大橱窗玻璃现在已很普通,当时刚被广泛采用,给一楼的写字间增添了富丽堂皇的风采。闲逛的人经过这些成套锃亮的办公设施时,可以看到许多毛玻璃,职员在埋头工作,绅士风度的商人穿着“时新的”套装和干净的衬衫,在踱来踱去或者成群地坐着。方石砌成的门口,挂着闪闪发亮的铜或者镍质的招牌,用很简洁、含蓄的字句,标明公司的名称和业务范围。整个市中心具有一种高贵而非凡的气概,足以使普通的求职者望而生畏,使贫困与成功之间的鸿沟显得叉宽又深。

胆小的嘉莉走进了这个重要的商业区。她朝东沿着凡·布仑街,穿过一个越是往前走越是没有气派的地段,而后到了一堆矮房子和煤场的地段,最后到了河边。她勇敢地往前走,心中真诚地盼望能找到个工作,一路之上,所见眼前景象,使她几乎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见到自己所理解不了的力量与势力,使她不知所措。这些高楼大厦,它们是什么呢?那些奇怪的能量、巨大的企业,它们做些什么呢?她能够懂得哥伦比亚城里的小石工场的意义,根据不同的用途把石头切成小块,可是,当她看到庞大的石料公司的场地,到处都是铁道支线的平板车,中间穿插着河边的码头,有滑轮的钢木结构的庞大起重机在头顶上空来回移动着.从她自己的小天地里看来,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东西。

宽广的铁路车场,河两岸的大型工厂和芝加哥河中拥挤的运输船队,对她也是如此。P9-P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嘉莉妹妹(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德莱塞
译者 师之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923963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9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4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29
16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