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口气读懂康熙雍正乾隆
内容
编辑推荐

杨婷婷编著的《一口气读懂康熙雍正乾隆》内容介绍:他——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抵抗沙俄侵略,御驾亲征准噶尔葛尔丹的叛乱,可谓建树甚深。

他——不巡幸、不游猎,雷厉风行,清查贪腐,日理政事,终年不息,实乃“以勤先天下”。

他——自诩为”十全老人”,少年得志,青年登基,六下江南,作诗无数,亦不愧为有志之君。

内容推荐

杨婷婷编著的《一口气读懂康熙雍正乾隆》内容简介: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帝王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地排除异己,赢得万民之心,坐拥大好江山。又是怎样呕心沥血地铸就了万年传颂的盛世王朝。在这漫漫的一百多年之中,他们经历了那些政治与生活上的光辉和纠葛,而那些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情节又有几分真假?《一口气读懂康熙雍正乾隆》带您穿越时光,去解读这段百年历史中埋藏在三位帝王人前背后的故事。

目录

第一篇 万民康宁天下熙盛,千古一帝——康熙

第一章  生于忧患的少年皇帝

 “真命天子”,还是大难不死的“幸运儿” / 3

 知识链接 备受青睐的洋教士——汤若望 / 7

 幼年登基,受制顾命大臣;祖母扶持,步履艰难走上亲政之路 / 8

 知识链接 才貌双全,托起两代江山——孝庄文皇后 / 12

 智擒鳌拜的历史大戏 / 13

 知识链接 兴盛一时的满式摔跤——布库 / 17

第二章 治国有方,御臣有术

 始创“御门听政” / 18

 知识链接 威严肃穆的皇家办公礼——听政仪轨 / 21

 南书房上演的皇权集中制 / 22

 知识链接 皇帝的秘书——南书房行走 / 26

 以农为本与轻徭薄赋的惠民政策 / 27

 知识链接 出自天子之手的新品种——御稻米 / 30

 治黄河之水患,救子民于危难 / 30

 知识链接 黄河治水,病死任上——靳辅 / 34

 收揽人心的“博学宏词科” / 35

 知识链接 笼络亡国之士的典籍——《明史》 / 37

 传说中的“满汉全席”为哪般 / 38

 知识链接 满汉全席名称的由来 / 43

第三章 南征北战,不辱先祖之名

 砍掉三十年的历史包袱——三藩 / 44

 知识链接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与陈圆圆 / 48

 收复台湾,统一中国 / 50

 知识链接 郑成功收复台湾 / 54

 亲征朔漠,无人能及 / 55

 知识链接 历经三朝的战斗——准噶尔叛乱 / 60

 坚决抵御沙俄,捍卫领土完整 / 61

 知识链接 朝代更替的伏笔——古勒寨之战 / 65

第四章 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乐此不疲的儒学之路 / 67

 知识链接 儒学思想的创始者——孔子 / 69

 《 康熙字典 》诞生记 / 71

 知识链接 因改编字典而引发的血案 / 73

 康熙到底有多喜欢狩猎 / 75

 知识链接 巴林右旗博物馆中的黄马褂 / 77

 独特养生之道大揭秘 / 80

 知识链接 因康熙而名震京城的小吃——茯苓饼 / 82

 康熙真的微服私访过吗 / 83

 知识链接 历史上的宜妃 / 86

第五章  无人能懂的帝王之痛

 “克妻”——留不住的皇后们 / 87

 知识链接 奢华庄重的皇家婚礼 / 94

 两立两废的太子 / 95

 知识链接 九子夺嫡 / 100

 多子多孙不见得就多福气 / 102

 知识链接 清代宫廷丧葬习俗 / 106

 悬而难决后继之人 / 107

 知识链接 康熙之死 / 110

第二篇 功过众说纷纭,勤政无人能及——雍正

第一章  “为君难”却偏偏为君

 韬光养晦的皇权争夺之路 / 115

 知识链接 得不到善果的“诸葛亮”——戴铎 / 118

 初登帝位却为何要手足相残 / 122

 知识链接 悍妇能妻八福晋 / 126

 唯一得到信赖的皇十三子 / 128

 知识链接 被囚禁数年的十三阿哥 / 131

 年羹尧与隆科多之死 / 132

 知识链接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年羹尧而获罪的官员们 / 138

第二章  锐意改革的勤勉帝王

 步履维艰的“摊丁入亩” / 139

 知识链接 “摊丁入亩”的前身——一条鞭法 / 142

 改革“火耗”,扭转康熙朝吏治弊端 / 143

 知识链接 “养廉银”制度的创始者——高成龄 / 146

 尊重人权,废除贱籍 / 148

 知识链接 清朝官员朝服等级划分 / 150

第三章  政治强人的治国“铁腕”

 不遗余力地打击贪污受贿 / 151

 知识链接 以勤先天下的一代帝王 / 154

 “密折制”与军机处双管齐下 / 155

 知识链接 画家出身的军机大臣——蒋廷锡 / 159

 讲究务实求真的用官之道 / 160

 知识链接 李卫真的是“小混混”出身吗 / 164

第四章  真假难辨的历史谜团

 “传位于四阿哥”与“传位十四阿哥” / 165

 知识链接 偏袒之心引发的母子恩怨 / 171

 雍正与“血滴子” / 173

 知识链接 明朝的特务机构——东厂 / 176

 清宫最大谜案——雍正之死 / 177

 知识链接 传说中的薄命红颜——竺香玉 / 181

第三篇 文武全才帝王鲜有,康乾盛世王朝顶峰——乾隆

第一章 毫无悬念的皇位继承者

 身份之谜——满人?汉人 / 185

 知识链接 同治皇帝的生母是慈禧吗 / 188

 生前身后众说纷纭的出生地之争 / 190

 知识链接 雍和宫的前世今生 / 193

 未“子凭母贵”如何得到雍正青睐 / 195

 知识链接 最有福气的皇后 / 198

 “正大光明”背后的美好时代 / 200

 知识链接 荒唐王爷——弘昼 / 204

第二章  文治武功全面开花

 宽严相济的驭臣之道 / 205

 知识链接 乾隆为何要替抗清名将翻案 / 210

 重农恤商,大力发展经济 / 211

 知识链接 封建帝王的重农抑商思想从何而来 / 215

 多次平定边境,维护民族统一 / 216

 知识链接 西藏缘何得名 / 220

 以《四库全书》为代表的文化大繁荣 / 221

 知识链接 《四库全书》今何在 / 225

 历时三朝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 226

 知识链接 圆明园十二兽首今何在 / 231

第三章  盛世背后却也危机四伏

 六下江南埋下的经济隐患 / 232

 知识链接 乾隆下江南是否带美女回宫 / 236

 “议罪银”写下王朝没落伏笔 / 237

 知识链接 和珅之死 / 240

 英使来访打碎天朝上国美梦 / 242

 知识链接 清政府为何要“闭关锁国” / 245

第四章  那些不得不说的皇家逸事

 后宫三千,真心所爱只有一人 / 246

 知识链接 同为皇后,不同命运 / 250

 一波三折的继承人之选 / 251

 知识链接 清廷战“痘”记 / 255

 真实的“官场斗” / 256

 知识链接 乾隆君臣逸事 / 260

试读章节

第一章生于忧患的少年皇帝

“真命天子”。还是大难不死的“幸运儿”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在历史画卷中所展现出的只有落日余晖般的光芒。它虽然留给世人的是腐朽、落后、衰败的背影,不可否认的是它却也曾经创造出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一幕——康乾盛世!而这一切的最初缔造者就是被世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

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其实是一个标准的汉人,而且还是明朝大将之后。佟佳氏的祖父佟养正原本是明朝末年抗击倭寇的副总兵,后来因为清朝的崛起,他又被派去参加抗击清军的战争,不过没多久就战败被俘,然后投降了大清。佟佳氏的父亲佟图赖是跟随皇太极的一位总兵,因为屡建战功,被恩赐为汉军镶黄旗,也算是半个满洲人,正因为此,佟佳氏才有了参加清帝选妃的资格。

从顺治皇帝开始,大清才开始有了“选秀”的制度,不过参与的门槛是非常高的,不在旗的女子,不管多漂亮、多有才学也不能参加;凡是在旗的适龄女子也是别想逃脱的。顺治时期选秀是每三年举办一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14—16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佟佳氏就是参加选秀的时候进入皇宫的,顺治九年(1652年)被册封为妃,两年后生下了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

康熙是出生在北京紫禁城里的第一位大清帝王,关于他的出生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据说,当年佟佳氏怀孕的时候,起初自己并不知道,还肆无忌惮地在御花园里游玩。有一天,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皇太后在很远的地方就看见佟佳氏的衣服上好像在发光,却又不是身上饰物反光,心里觉得奇怪。再仔细一看,好像是有一条金色的小龙绕着佟佳氏的肚子打转,孝庄此时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命人把佟佳氏叫到了跟前,问她:“你是不是怀孕了?”佟佳氏觉得诧异,自己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于是就回答说没有。孝庄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命人把宫里的御医找来。御医一号脉,果不其然,已经怀孕足有两个多月了。此时,孝庄就反复叮嘱她要多加留心,照顾好肚子里的孩子。得知自己有了身孕的佟佳氏也不敢掉以轻心,按照孝庄的指示又是吃又是睡又是补身子的。顺治十一年农历三月,佟佳氏顺利生下了一名阿哥,取名玄烨。

比这更神奇是,据记载,玄烨出生的时候“合宫异香,经久不散,又五色光气,充溢庭户,与日并耀”。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从玄烨降生的一刻起,整个紫禁城里都充满了特别的香气,久久都没有散去;不仅如此,还有五颜六色的光芒,大白天里比太阳光还闪耀。古人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但凡帝王、将相以及具有大德大才之人,降生的时候一定会有异象产生。如果照此看来,康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真命太子”了。

不过,记载上面这些奇闻逸事的《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虽然是正宗的官方书籍,但是主持纂修的却是康熙的儿子雍正皇帝。儿子为了孝顺父亲,特意把其出生写得神乎其神,以此抬高身价,却也无可厚非。可是,这些事到底是真是假呢?康熙生前曾经跟人说过:“朕之生年,并无灵异。及其长兄,亦无非常。”可见,上面的故事不足以取信。

其实,按照康熙幼年时期的遭遇来说,他确实称不上“真命天子”,就连是得皇帝宠爱的儿子,他都算不上。康熙出生之时,他的母亲佟佳氏并不得宠,当时顺治全部的宠爱都给了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董鄂妃。对这位小阿哥的降生,顺治并没有为人父的喜悦,毕竟之前已经有了两个儿子,排行老三的康熙出生后仅得到父亲匆匆一眼的探望,就再也没有更多的爱怜了。

康熙幼年的苦楚还不仅于此,他刚出生不久,就赶上宫里爆发了天花疫情,不得已之下,被奶妈抱出紫禁城,寄住在西华门外的一座宅第中“避痘”。就这样,在宫外生活的康熙,出生时既没有父亲的关注,成长时也没有得到母亲的爱护,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极大的烙印。据《圣祖廷训格言》记载,康熙在晚年的时候说过:“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的抱歉之处。”

没有父母疼爱的康熙在两岁的时候还是没能逃脱痘魔的侵害,感染上了天花病毒。不过,他也确实是福大命大,在奶妈的悉心照料下,终于从病魔的手中逃脱,只是脸上留下了麻子印。正所谓“福祸相依”,大难不死的康熙却也因为天花而得到了皇位。

其实,整个康熙童年时期,皇室都笼罩在天花的阴影之下,顺治最宠爱的董鄂妃就死于此病;后来,就连顺治自己都染上了天花,身体情况越来越坏。此时的顺治估计是知道自己恐怕活不了多久了,匆忙之间才想起来还没有立下储君,于是连忙与母亲孝庄皇太后商量继承者的人选。

顺治之所以一直没有立下继承者,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当然是因为他当时还年轻,不过二十几岁,所以也没有考虑这件事的必要;其二是因为顺治特别地宠爱董鄂妃,曾经说过其继承者一定是董鄂妃所生之子。其实,董鄂妃确实曾经为顺治生了一个儿子——皇四子。与康熙出生时备受冷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这位弟弟出生的时候可是锣鼓喧天,大赦天下。顺治甚至还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第一个孩子!”不过,这位得到父母无尽溺爱的四阿哥却是个福薄之人,出生没有几个月,顺治还未来得及为他取名字时就夭折了。即便如此,他还是被顺治追封为荣亲王。

顺治一共有八个儿子,长子也是刚出生就夭折了,按照皇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定,当时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有两个人,一个是二阿哥爱新觉罗·福全,另外一个就是康熙。这两个竞争者,年龄相仿,才智不相上下,甚至就连生母的地位也差不多,到底应该选哪一个继承皇位呢?在这件事上,顺治与孝庄产生了分歧。

顺治其实比较喜欢福全,在顺治刚刚生病的时候,有一次两位小阿哥一同前去给父亲请安。闲聊的时候,顺治问他们说:“你们长大了想要干什么啊?”二阿哥福全说: “我要做一代贤王。”玄烨说:“我要效法皇阿玛。”顺治当时听完后,只是一笑了之,但是心里还是比较偏爱福全的回答的。不过,孝庄却看好玄烨,坚决主张立他为皇位的继承人。两个人意见相持不下,就打算听听第三个人的看法。这第三个人不是皇室成员也不是朝廷重臣,而是一个外国人——西洋传教士汤若望。

汤若望在清官效力多年,特别受到顺治的信任,皇帝甚至称他为“玛法”,也就是“爷爷”的意思。另外,他也与孝庄之间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可以说,虽然他是个外国人,但是却在这母子之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汤若望被皇帝母子询问有关继承者的问题时,他非常理智地思考了一下,很快就让犹豫不决的皇帝与皇太后下定了决心——立三阿哥玄烨为皇位继承人。之所以会选择玄烨,汤若望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他出过天花了。之前我们已经说过,当时整个皇室都笼罩在天花的阴霾之下,而且皇帝所患之病也是天花。这种疾病其实有终身免疫的功能,就是只要得过一次,就再也不会得第二次了。玄烨在幼年时期已经得过此病,但是,二阿哥福全却没有出过痘’也就是说还有患病的危险。为了避免大清的下一个继承者也像顺治一样壮年而逝,所以玄烨是最佳的人选。

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正月,顺治皇帝没有躲过天花的魔掌,驾崩而逝,时年不到24岁。两个月后,年仅8岁的玄烨继承大统,成为清朝王朝的第四个皇帝,年号康熙。在别人的眼中,康熙是位大难不死的“幸运儿”,他的皇位获得的非常侥幸。但是,中道崩殂的父亲留给他的并不是一个盛世王朝,年幼的康熙所要面对的是一个虽然庞大却危机四伏的江山。P3-7

序言

1681-1796年,中国经历了一个长达110多年的盛世王朝。这个盛世将清朝的统治推向了最高峰,也让大清帝国的三位皇帝永远地刻印在了世代子民的心中。

从古至今,关于他们的事迹总是被人们所津津而道、传诵不止。不论是宫廷小说、穿越文还是影视作品,都将他们一次次地作为题材多加演绎。因为他们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也留给了世人太多的想象和感慨。

康熙帝8岁登基,在上演了智擒鳌拜的历史大戏之后夺得政权,之后便展示出他文治武功的雄才伟略。他的一生,南征北战,平定了不少叛乱,也推行了诸多有利于民的政策,因此被赞为“千古一帝”。

雍正帝在九王夺嫡险象环生的境遇中赢得了最后的王位继承权,虽留给世人一个冷面无情的印象,但论起勤政却是无人能及。他纲乾独断,大刀阔斧地开辟出一片别样的江山。

乾隆帝依靠正大光明牌匾之后的遗诏,顺理成章地子承父业。重农恤商,大推仁政,将清朝推向了一个盛世顶峰。也因晚年的故步自封和狂妄自大而将其统治抛到了谷底。他成为史籍中记录甚多、民间流传最广的一个传奇帝王。

这些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关于这些帝王的剪影。看起来,他们的一生似乎多数时间都被辉煌、灿烂的光芒所笼罩,令人钦羡不已。然而,就像张爱玲所说的一样:生命就像是一袭华美的衣袍,而这些衣袍的里边却爬满了虱子。这些帝王在享受着大权在握、万人敬仰的荣耀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着这个皇位所带给他们的苦楚。

王公大臣对于皇权的挑衅;父母兄弟问亲情的远离;来自百姓的疾苦和塞外、中原的战乱;国事与家事之间的利弊权衡……这些都无时无刻地在对帝王们进行着考验。而那些厚厚的史书告诉了我们诸多关于朝代更替、帝王治国的故事,也隐藏了不少深宫暗夜里的内幕。

这三位帝王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地排除异己,赢得万民之心,坐拥大好江山;又是怎样呕心沥血地铸就了万年传颂的盛世王朝。在这漫漫的100多年之中,他们经历了哪些政治与生活上的光辉和纠葛,而那些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情节又有几分真实?这本书中,我们就将带您穿越时光,去解读这段百年历史中埋藏在三位帝王人前背后的故事。

作者

书评(媒体评论)

“朕两岁之间,三出沙漠,栉风沛雨,并日而飧。不毛不水之地,黄沙无人之境,可谓苦而不言苦,人皆避而朕不避。千辛万苦之中,立此大功,若非噶尔丹,有一日朕再不言也。今蒙天地宗庙嘿(通‘默’)佑成功,朕之生可谓乐矣,可谓致矣,可谓尽矣。”——康熙

“自古帝王之有天下,莫不由怀保万民,恩如四海,膺上天之眷命,协亿兆之欢心,用能统一寰区,垂麻奕世。盖生民之道,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此天下一家,万物一怖,自古迄今,万世不易之常经。非寻常之类聚群分,乡曲疆域之币厶衷浅见所可妄为同异者也。《书》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雍正

“为事在人,成事在天,天而不佑,事伺能成?人而不为,天伺从佑?然而为事又在循理,为不循理之事,天不佑也!予所举之大事多矣,皆赖昊乾默佑,以致有成。则予之所感贶奉行之忱,故不能以言语形容。而方寸自审,实不知其当伺如也?”——乾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口气读懂康熙雍正乾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婷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126051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