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是被老师教坏的
内容
试读章节

这个十四岁又五个月大的少年,向我回忆他五六七年级的往事。事隔三两年,他已能用轻松的心情描述。我摘要他的“口述历史”:

“同学不乖,叫去屋顶罚晒太阳。不必上课,一次一小时。连下课时间。”

“发考卷边走边叫同学名字,同学要马上站到他前面。成绩好的,他把考卷给他。成绩差的,他就不给。直接把考卷扔在地上。叫学生自己捡。”

“还有更过分的,我们教室在三楼,他会走到走廊,把考卷或联络簿丢到一楼。发完考卷或联络簿,他才说:没有发到的,自己到楼下捡。”

“全班太吵,被罚跪着考试。有家长向学校反应,老师知道后,对全班说:‘是你们自己要跪着写的。我又没叫你们跪,你们怎么怪到老师头上?’”

他说的是五年级的男性班导师。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很直接:“排好!”“站好!”“不要讲话!”“听到了没有!”

非常明显地,他的功课一落千丈,朋友激增。敢呛老师的,被老师憎厌的同学都成为他的“好朋友”。他们那伙孩子如此称呼自己的班导师:“屁”一个。“那个屁啊!”

现在他已经会苦笑地说:

“他是个敢做不敢当、会撒谎、喜欢侮辱学生的老师。”

“现在我学会了。自己不乖,不要把错怪到别人身上。”

五年级下学期,家里替他转学,远离不再让他快乐的学校。新学校接手的林老师兢兢业业,却得面对一个“总是抱怨和迁怒”的孩子。没想到,老师也会成为上一位老师的受害者。

真正的噩梦从七年级开始。故事发生在宜兰一所著名的私立住宿学校。事隔一年,迁地为良后,他已能坦然面对。

“我问他,我戴个戒指也不行?事情就这么大?”他顶撞学务处江主任,学务处当年称为训导处。

“谁叫你是一。八的。”主任说。

“一。八是怎样啦?就不是人吗?”他直接呛回去。

这私立学校按人学考试成绩分班。虽然,对外都说常态分班,但是,校长、老师和同学,都知道真相。私下里也互不隐瞒。数资班、英资班和全资班都有。

“我们学校现在很多人读,宁缺勿滥。你们一。八的几个问题学生,给我小心点。我会天天盯着你们,找到机会就会让你们走。”

“干你娘!”十三岁的孩子当场发飙。结局是小过两只。这是“念在初犯,从轻发落”。按校规,侮辱师长记大过一只。

这样的反应很不成熟。但是,面对这种可恶的师长,十三岁的孩子还能有什么成熟的反应?他妈妈说的话最经典:“儿子,你这样反应,让我很担心。但是,你如果不反应,妈妈会很伤心。可以让我不要担心、也不要伤心吗?”

我请他把过去七年学生生活中的“恶师”,列个“排行榜”。他说只有两个。连五年级的班导他都淡淡地略过。这位学务处江主任被他评为首恶;排名第二的恶师叫秃头,他总管教室和宿舍之外的地盘。

他举一个和他同伙的崔姓学生,在餐厅遇到秃头的例子。

“安静,不要讲话,不要走动。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秃头说,“在餐厅我最大。叫你们做什么,你们就照着做。”

“需要这么臭屁吗?”崔同学小声说,却被秃头听到。

“站起来。”秃头咆哮着,“你不服气吗?你想怎样?”

崔同学拿起餐盘,往秃头砸过去。餐盘上的食物散落满地。记大过一只。

当然,这都不是单一事件,而是早已冰冻三尺。师生之间互相憎恶已久。

现在,他说着说着,毫无怨气或怒气,神态和语调都很轻松。

“学校大,又漂亮,制服也很好看。篮球场很多,篮筐都是新的。教室开冷气,桌椅很新。他们给学生最好的读书环境。”

“可是,我们的心里什么也没得到。”

“高段班有错,大事可以变小事。高段班当然没有小事。低段班小事绝对是大事。他们看人处理事情。”高段班是成绩好的班。低段班是成绩差的。成绩歧视是这个学校的体制运作本质。P7-9

后记

“有别班的老师这样跟全班说,没办法,既然在这学校教书,就要遵照学校的规定。希望大家能够配合老师,给老师一个面子,赏老师一口饭吃。”他 《芬兰惊艳》和《惊叹爱尔兰》相继出版,两本书的序中都预告下一本“国家书写”是乌克兰。

好朋友们又有新话题:“不晓得你那么喜欢兰。”

他们的教育程度都比我高,可是国语没学好。兰是土地“Land”的音译,他们却发音成闽南语的生殖器。他们为好朋友做下新定义。原来,好朋友就是:没水平却还让您很喜欢的人。

还有的好朋友更烦人。“三兰写完,第四本是不是要写你们宜兰?”

“国家书写”能扯出宜兰?真不简单。又不能骂他们:“你们烦不烦?”

这本“培正历险记”,算是“惊险宜兰”和“惊喜宜兰”的综合体。这下子好友们的大话又保证说不完:

“不会写宜兰?现在不是写了吗?不只写,还急着写,才写完两兰,就写宜兰。话不要讲太早。年纪不小了。”

算了。好朋友一场,我就不说:“未卜先知有时只是瞎猫碰上死老鼠。”

人生好像处处充满着意外。然而,许多看似意外,冥冥之中却自有逻辑。只是,事没临头,难有先见之明而已。《芬兰惊艳》第192页的开头说:“人生充满不可预知的逻辑。”正是我对人生命运的体会。

培正转学到“人文国中小”,纯属偶然。这本书的写作也完全不曾在我的意念或计划中出现。但是,两件事都一点也不“意外”。1975年写出《拒绝联考的小子》的人,2008年写出这本书,意外吗? “拒绝联考的小子”,把他儿子转到一个不重视考试成绩的学校,意外吗?还是逻辑分明?

串起这条命运逻辑线的正是《芬兰惊艳》和《惊叹爱尔兰》。这两本书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我受邀到各级学校、主管机构、社团或私人企业的演讲,两年里已达186场。无论邀请单位原先默认的主题为何,两本书中有关教育问题的表述,都成为演讲后询答的重心。台湾教育带给孩子、校长、老师和父母的疑惑和苦闷,竟然是如此地深切和普遍。无助心灵的深沉召唤,正是“意外”写作这本“真人真事”的“不可预知的逻辑”。

培正的照片让我想起广告上“整形前”和“整形后”的对照组。如果您觉得他还“貌美,气质佳”,就表示他的“心灵整形”相当成功。

孩子像小树,禁不起狂风暴雨。教练像三角架,支撑小树直直地长高。

“你一定会打得比我好。我对你有信心,很快就可以看到你打七字头了。”陈教练对培正说,“你没打比我好,就是我的失败,也是你的失败。”

“教练,很简单啊,你就故意打九十几,我就打得比你好了。”

“我打九十几,传出去能听吗?”陈教练大声地飙。

蛮好的,有信心的人通常比较会开玩笑。

目录

自序

代序

序篇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完结篇

后记

序言

“我鼓励你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我会帮助你。你想知道学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说给你听。”十四岁的少年这样告诉他的作家父亲,“让那些没有信心、不快乐的小孩知道,有个作家在关心他们。对他们会是很大的鼓励。”

他的动词和心愿都很特别。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这本书终于完成。

他想激励同侪的赤子之心,但愿我能多少替他实现一点点。

内容推荐

吴祥辉所著的《我是被老师教坏的》内容简介:“我鼓励你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我会帮助你。你想知道学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说给你听。”十四岁的少年这样告诉他的作家父亲,“让那些没有信心、不快乐的小孩知道,有个作家在关心他们。对他们会是很大的鼓励。”

《我是被老师教坏的》中他的动词和心愿都很特别。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这本书终于完成。

他想激励同侪的赤子之心,但愿我能多少替他实现一点点。

编辑推荐

吴祥辉所著的《我是被老师教坏的》讲述亲子是天底下唯一不可取代的关系。没有任何价值或成就或荣誉能够改变我的这项认知。有这样的信念,大概我会成为幸福的父亲。

我认为小孩不知书无妨,不达理却是灾难。父母伟大不是真理。“伪大”才是真相。

我的愿望很小——希望小孩都不该背太重、或拖个像旅行箱的书包上学;希望小孩不要早上六点半起床,放学后还要补习到晚上九点半,才能回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是被老师教坏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祥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40895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