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本书读通哲学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书读通哲学经典》纵向涉猎,线性把握,从作者简介、作品简介、选文精读、延伸阅读、经典链接、智者语录六个方面对每一篇经典进行了全面介绍,力争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阅读效果。

《一本书读通哲学经典》的作者是人文素养丛书编写组。

内容推荐

《一本书读通哲学经典》这26篇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哲学篇章,无论年轻还是年长翻看时都会有不同深度的领悟,流畅的语言、浅显易懂又不缺深度的内容,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中攀升人生的新境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哲学经典书籍。

《一本书读通哲学经典》的作者是人文素养丛书编写组。

目录

道家思想的开宗典籍——《道德经》/001

老子简介/001

《道德经》简介/D01

选文精读/002

延伸阅读——道家学派/004

经典链接——骨肉之情与自然之理/004

智者语录/005

儒家的经典,道德的规范——《论语》/006

孔子简介/006

《论语》简介/006

选文精读/007

延伸阅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016

经典链接——孔子的感叹/017

智者语录/017

劳动人民的哲学结晶——《墨子》/018

墨子简介/018

《墨子》简介/018

选文精读/019

延伸阅读——墨家“十论”说/024

经典链接——墨子止楚攻宋/024

智者语录/025

儒家学派的重要典籍一《孟子》/026

‘孟子简介/026

《孟子》简介/026

选文精读/026

·延伸阅读——尽心、知性、知:~/032

经典链接——文王之□/032

智者语录/033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春秋繁露》/034

董仲舒简介/034

《春秋繁露》简介/034

选文精读/035

延伸阅读——天人感应/041

经典链接——白虎观会议/042

智者语录/042

中国第一本哲学选辑之书——《近思录》/043

朱熹简介/043

《近思录》简介/043

选文精读/044

延伸阅读——性与理/047

经典链接——鹅湖之会/048

智者语录/048

“心性本然浑天成,天理人心自一统”——《传习录》/050

王守仁简介/050

《传习录》简介/050

选文精读/051

延伸阅读——心学/054

经典链接——王守仁格竹/054

智者语录/055

修身奇珍,处世宝训——《菜根谭》/056

洪应明简介/056

《菜根谭》简介/056

选文精读/056

延伸阅读——处世三大奇书/062

经典链接——仁者心动/063

智者语录/063

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巨著一《中国哲学简史》/064

冯友兰简介/064

《中国哲学筒史》简介/064

选文精读/064

延伸阅读——人生境界说/073

经典链接——新理学/074

智者语录/075

西方智慧源头的经典名著一《理想国》/076

柏拉图简介/076

《理想国》简介/076

选文精读/076

延伸阅读——理念是真实的世界/086

经典链接——宇宙的创造/086

智者语录/087

西方哲学的圣经——《形而上学》/088

亚里士多德简介/088

《形而上学》简介/088

选文精读/089

延伸阅读——形而上学/094

经典链接——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094

智者语录/095

“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忏悔录》/096

奥古斯丁简介/096

《忏悔录》简介/096

选文精读/096

延伸阅读——禁欲主义/099

经典链接——教父哲学/099

智者语录/100

唯物主义经验哲学的典范——《新工具》/101

培根简介/101

《新工具》简介/101

选文精读/102

延伸阅读——四假相/105

经典链接——近代归纳逻辑/106

智者语录/106

近代唯理论的经典巨著——《第一哲学沉思集》/108

笛卡儿简介/108

《第一哲学沉思录》简介/108

选文精读/108

延伸阅读——唯理论/114

经典链接——全宇宙只有一种物质/114

智者语录/115

天才之杰作——《思想录》/116

帕斯卡简介/116

《思想录》简介/116

选文精读/117

延伸阅读——直觉主义/122

经典链接——上帝是否存在?/122

智者语录/123

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重磅炸弹——《哲学通信》/124

伏尔泰简介/124

《哲学通信》简介/124

选文精读/125

延伸阅读——自然神论/128

经典链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129

智者语录/129

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纯粹理性批判》/130

康德简介/130

《纯粹理性批判》简介/130

选文精读/131

延伸阅读——此岸性与彼岸性/137

经典链接——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137

智者语录/138

关于精神实像的哲学巨著——《精神现象学》/139

黑格尔简介/139

《精神现象学》简介/139

选文精读/140

延伸阅读——正反合三段式/145

经典链接——黑格尔哲学/145

智者语录/146

唯意志论哲学的奠基之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47

叔本华简介/147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简介/147

选文精读/148

延伸阅读——叔本华眼中的“命运”/156

经典链接——简单语言不简单的书/157

智者语录/157

唯心主义的无情批判者——《黑格尔哲学批判》/158

费尔巴哈简介/158

《黑格尔哲学批判》简介/158

选文精读/159

延伸阅读——感官主义/162

经典链接——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162

智者语录/163

美国的半官方哲学——《实用主义》/164

威廉·詹姆斯简介/164

《实用主义》简介/164

选文精读/165

延伸阅读——实用主义/169

经典链接——人本主义/170

智者语录/170

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71

尼采简介/171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简介/171

选文精读/172

延伸阅读——超人哲学/178

经典链接——唯意志论/178

智者语录/179

一部划时代的哲学经典——《西方哲学史》/180

罗素简介/180

《西方哲学史》简介/180

选文精读/181

延伸阅读——罗素悖论/184

经典链接——幸福的秘诀/184

智者语录/185

试读章节

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生细论,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矣。临别以此册致道通意,请书数语。荒愦无可言者,辄以道通来书中所问数节,略下转语奉酬。草草殊不详细,两生当亦自能口悉也。

来书云:“用工夫只是立志,近来于先生每吉时时骷检,念益明白。然于朋友不能一时相离。若得朋友讲习,则此志绕精健阔大,才有生意。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讲,便觉微弱,遏事便会困,亦时会忘。乃今芜朋友相讲之日,还只静坐,或看书,或游衍经行,凡寓目、措身,悉取以培养志,颇觉意思和适。然终不如朋友讲聚,精神流动,生意更多也。林本索居之人,当更有何法以处之?”

此段足验道通日用功夫所得。功夫大略亦只是如此用,只要无间断,到得纯熟后,意思又自不同矣。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恼,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尝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自家痛痒,自家须会知得,自家须会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痒,自家须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谓之“方便法门”,须是自家调停斟酌,他人总难与力,亦更无别法可设也。

来书云:“上蔡②常问‘天下何思何虑’。伊川云:‘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在学者工夫,固是‘必有事焉而勿忘’,然亦须识得‘何思何虑’底气象,一并看为是。若不识得这气象,便有正与助长之病;若认得‘何思何虑’,而忘‘必有事焉’工夫,恐又堕于无也。须是不滞于有,不堕于无。然乎否也?”

所论亦相去不远矣,只是契悟未尽。上蔡之问与伊川之答,亦只是上蔡、伊川之意,与孔子《系辞》原旨稍有不同。《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故日:“与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云“殊途”,云“百虑”,则岂谓“无思无虑”邪?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何思何虑”正是工夫。在圣人分上便是自然的,在学者分上便是勉然的。伊川却是把作效验看了,所以有“发得太早”之说。既而云“却好用功”,则已自觉其前言之有未尽矣。濂溪主静之论亦是此意。今道通之言,虽已不为无见,然亦未免尚有两事也。

来书云:“凡学者才晓得做工夫,便要识得圣人气象。盖认得圣人气象,把做准的,乃就宁地做工夫去,才不会差,才是作圣工夫。未知是否?”

先认圣人气象,昔人尝有是言矣,然亦欠有头恼,圣人气象自是圣人的,我从何处识认?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体认,如以无星之称而权轻重,未开之镜而照妍桤,真所谓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圣人气象何由认得?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程子尝云:“觑着尧学他行事,无他许多聪明睿智,安能如彼之动容周旋中礼?”又云:“心通于道,然后能辨是非。”今且说通于道在何处?“聪明睿智”从何处出来?

来书古云:“‘事上磨炼’。一日之内,不管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惑,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然仍有处得善与未善,何也?人或事来得多,须要次第与处,每因才力不足,辄为所困,虽极力扶起而精神已千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如何?”

所说工夫,就道通分上也只是如此用,然未免有出人在。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真知者也。

来书云:“致知之说,春间再承诲益,己颇知用力,觉得比旧尤为简易。但鄙心则谓与初学吉之,还须带格物意思,使之知下手处。本来致知格物一一并下,但在初学未知下手用功,还说与格物,方晓得致知。”云云。

格物是致知工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工夫亦未尝知也。近有一书与友人论此颇悉,今往一通,细观之,当自见矣。

来书云:“今之为朱,陆之辨者尚未已。每对朋友言,正学不明已久,且不须枉费心力为朱,陆争是非,只依先生‘立志’二字点化人。若其人果能辨得此志来,决意要知此学,已走大段明合了;朱,陆虽不辨,彼自能分得。又常见朋友中见有人议先生之言者,辄为动气;昔在朱,陆二先生所以近后世纷纷之议者,亦见二先生工夫有未纯熟,分明亦有动气之病。若明道则无此矣。观其典吴师礼论介甫之学云:‘为我尽达诸介甫,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地气象何等从容!常见先生与人书中亦引此言,愿朋友皆如此,如何?”

此节议论得极是极是。愿道通遍以告于同志,各自且论自己是非,莫论朱、陆是非也。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哽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师又可恶乎?

来书云:“有引程子‘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便已不是性’。何故不容说?何故不是性?晦庵答云:‘不容说者,未有性之可言。不是性者,已不能无气仃之杂矣。’二先生之言皆未能晓,每看书至此,辄为一惑,请问。”

“生之谓性”,生字即是“气”字,犹言气即是性也。气即是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气即是性”,即已落在一边,不是性之本原矣。孟子“性善”,是从本原上说。然性善之端,须在气上始见得,若无气亦无可见矣。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即是气。程子谓“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亦是为学者各认一边,只得如此说。若见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P51-53

序言

哲学是生活的基础,“一本书读通”系列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经典。培根曾说“哲理使人深刻”,这本书收录了中外哲学史上主要时期的经典作品,或辑录完整篇章,或摘取精要片段;既涵盖了古代具有代表性思想家和学者的杰出著作,又顾及现代哲学家的论述。蕴涵着哲学的智慧和精髓,记录了几千年来人类追求智慧的足迹,并以其成就和魅力激励着人们继续去追求这种智慧所代表的理性思考和自觉生活,去探索无限的世界,并以此超越人之有限。本书纵向涉猎,线性把握,从作者简介、作品简介、选文精读、延伸阅读、经典链接、智者语录六个方面对每一篇经典进行了全面介绍,力争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阅读效果。

尽览中西睿智,饱受先贤圣哲启迪,是本书内容的特点和选编的追求。本书中国哲学经典有9篇:道家思想的开宗典籍《道德经》;儒家的经典,道德的规范《论语》;劳动人民的哲学结晶《墨子》;儒家学派的重要典籍《孟子》;“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春秋繁露》;中国第一本哲学选辑之书《近思录》;“心性本然浑天成,天理人心自一统”《传习录》;修身奇珍,处世宝训《菜根谭》;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巨著《中国哲学简史》。外国哲学经典有16篇:西方智慧源头的经典名著《理想国》;西方哲学的圣经《形而上学》;“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忏悔录》;唯物主义经验哲学的典范《新工具》;近代唯理论的经典巨著《第一哲学沉思集》;天才之杰作《思想录》;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重磅炸弹《哲学通信》;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纯粹理性批判》;关于精神实像的哲学巨著《精神现象学》;唯意志论哲学的奠基之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唯心主义的无情批判者《黑格尔哲学批判》;美国的半官方哲学《实用主义》;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部划时代的哲学经典《西方哲学史》;哲学解释学的经典巨著《真理与方法》;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存在与虚无》。这本精读读本,满足了专业和非专业读者希望通过阅读而进一步掌握中西方哲学经典篇章的需要。

哲学博大精深,把哲学境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赋予他长久的生命力,可以从他们丰富的人生历练中获取价值和营养,为自己的成功添砖加瓦。这26篇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哲学篇章,无论年轻还是年长翻看时都会有不同深度的领悟,流畅的语言、浅显易懂又不缺深度的内容,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中攀升人生的新境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哲学经典书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本书读通哲学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人文素养丛书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94109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49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7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