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断延伸的思想图像--塞缪尔·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文学论丛
内容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人生履历:一个悲观的理想主义者的一生

 一、童年和少年时代:内向、忧郁、坚韧的个性与舒适、富裕的家庭环境

 二、大学时代:人生的春天

 三、教师和学者生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

 四、创作生涯:走向“成熟”和“收获”的秋天

 五、晚年:“冬天的旅行”

第二章 哲学旅行及其创作思想溯源

 一、贝克特文学创作的“前(潜)文本”

 二、笛卡尔:贝克特哲学旅行的起点

 三、贝克特与前苏格拉底哲人的对话

 四、贝克特与笛卡尔主义信徒格林克斯、斯宾诺莎等

 五、贝克特与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

 六、贝克特对康德和叔本华的批判继承

 七、贝克特与语言哲学家毛特纳

 八、贝克特与现代心理学和20世纪哲学思潮

第三章 美学路径与创作理念

 一、贝克特的但丁情结

 二、“朋友”和“他者”:贝克特与乔伊斯关系考

 三、《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为乔伊斯《进行中作品》声辩

 四、《普鲁斯特》:透视与揭秘时间、生命、艺术创作的本质

 五、贝克特的美学主张:动态挖掘过程、理想核心、无可言说的真实

第四章 诗歌创作:抒情与写实

 一、传记诗《星象》(Whoroscope):笛卡尔式的开始

 二、“格言”(Gnome):彷徨与抉择

 三、“多特蒙德”(Dortmunder):来自酒神的灵感

 四、《回音之骨及其他沉积物》:寻找感情的归宿

 五、情感的最后回声与《卡斯康多》

第五章 《徒劳无益》和《平庸女人的梦》的写实风格:“自我”与“表象”的世界

 一、贝克特式写实主义

 二、世界是“我”的表象

 三、一个青年学生、恋人和艺术家的自画像

第六章 《莫菲》和《瓦特》:从写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变

 一、《莫菲》:大世界与小世界的对立

 二、小说创作的转向:从写实到实验

 三、《瓦特》:从认知危机到语言表征危机

第七章 三部曲:走向后现代主义诗学,探究“不可言说”的真实

 一、话语和语言的转向:法语写作的开始

 二、理论与虚构作品的整合

 三、《莫洛伊》: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

 四、《马洛纳之死》:“作者之死”的寓言

 五、《难以命名者》:难以命名、延异、意义之谜团

第八章 《无意义的文本》和《怎么回事》:小说的终结与“文本”的开始

 一、写作的僵局与“失败的艺术”

 二、“文本”与“书”(“小说”)的对峙

 三、《无意义的文本》之意义所在

 四、《怎么回事》:献给西方理性传统的“挽歌”

第九章 贝克特式荒诞派戏剧:从文字图像到视觉的舞台图像的转换

 一、在“消遣”中诞生的艺术:“荒诞剧”

 二、西方“荒诞派戏剧”与贝克特式“反戏剧”

 三、《等待戈多》:我等待故我存在

 四、《终局》:生命如棋之僵局,终而不止

 五、《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声音中流淌的存在记忆

 六、《快乐时光》:“幸福”的悲歌

 七、广播剧与电视剧创作:走进“理想核心”——沉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不断延伸的思想图像——塞缪尔·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验的专著,既探讨了贝克特创作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基础,又研究了他在文艺评论、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的成就。作者王雅华通过对贝克特各个时期作品的系统的比较性解读与评论展示了贝克特不同作品之间内在的连贯性、互文性、主题的层层深入以及形式的不断解构与重构,从而详尽全面地展示贝克特文学创作的动态进程,并揭示贝克特通过创作实验对西方文化及哲学思想的扬弃和传承,对后现代思想的预设,对存在、艺术与语言表征关系的独到见解。

《不断延伸的思想图像——塞缪尔·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研究视角独到,立论颇有新意,提出了富有创见的学术观点,即:“贝克特的整个创作生涯(即创作过程)既是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他探讨和实验各种艺术表达形式的过程”,即“动态的自我生成形式”。本研究成果为中国文学界认识后现代文学创作的本质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照;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反思20世纪(即二战以后)西方社会人的荒诞生存境遇和空虚、绝望的精神世界,同时很好地理解西方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文化及其诗学的根源和思想内涵。

编辑推荐

赛缪尔·贝克特是当代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后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和戏剧作品虽然怪诞离奇、晦涩难懂,但却富于深邃的哲理,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学术价值。他的小说实验和创作理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观察生活的视角,而且也对后现代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后现代思想盛行的当下,对贝克特的所有作品及其创作理念做全面系统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反思20世纪(即二战以后)西方社会人类荒诞的生存境遇和空虚、绝望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可以帮助我国作家和读者很好地理解西方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诗学的发展脉络及其本质。

王雅华编著的《不断延伸的思想图像——塞缪尔·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验的专著,既探讨了贝克特创作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基础,又研究了他在文艺评论、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的成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断延伸的思想图像--塞缪尔·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文学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雅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15197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2.065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