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警察的心理控制术/金牌心理学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攻略!FBI教你操控人心的绝妙秘技!

瞬间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将局势变得无往而不利!

《美国警察的心理控制术》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社会环境对犯罪主体进行了全面的心理研究,从而实现对犯罪主体更加全面的心理控制术。对每一种心理控制术都做到细致而深入的讲解,并以各种实际案例为剖析点,生动而又鞭辟入里地讲解分析,令人过目难忘。本书由金圣荣著。

内容推荐

美国警察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心理控制,在生活和工作的场合中,心理操控术都可以使人在社会交往中完美胜出。《美国警察的心理控制术》就是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社会环境对犯罪主体进行了全面的心理研究,从而实现对犯罪主体更加全面的心理控制术。

《美国警察的心理控制术》将这些美国警察在办案中所运用的各种心理控制术,毫无保留地一一呈现,对每一种心理控制术都做到细致而深入的讲解,并以各种实际案例为剖析点,生动而又鞭辟入里地讲解分析,令人过目难忘。本书由金圣荣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立威造势,控制有术——美国警察最常用的心理控制术

1.适时地“威胁”犯罪嫌疑人,让他感觉绝望

2.抓住要害,给对手带来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3.用声嘶力竭的喊叫撕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4.无形与有形施压并举,让对方的心理失去平衡

5.美国警察立威有术——塑造银幕硬汉形象

6.该“泄密”时就泄密:美国警察干扰对手心理防线的绝招

第二章: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美国警察最冷酷的心理控制术

1.利用现场心理侧写,摸清对手主动出击

2.凶手模拟:顺藤摸瓜揪出幕后真凶

3.面对强势的敌人,抓住有利时机将其击倒

4.抢占先机,用强烈的心理攻势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5.利用犯罪心理演绎推理法,不动声色地一举抓捕罪犯

第三章:以退为进,绵里藏针——美国警察最阴险的心理控制术

1.恩威并施——令对方心悦诚服的“杀手锏”

2.以柔克刚,设置假性主动迷局

3.用甜言蜜语竭力打造最讨人喜欢的团队

4.借力打力,美国警察如何坐收渔翁之利

5.先松后紧,是打破对手心理防线的有效策略

6.战略性撤退,将敌人诱入自己的陷阱当中

第四章:换位思考,心理诱导——美国警察最感性的心理控制术

1.换个角度去询问——美国警察怎样诱导对手说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2.在对手疲惫的状态下果断反击:美国警察打赢心理战的不二法宝

3.变换角色——美国警察制胜的绝佳战术

4.灵活运用环境和气氛:美国警察控制对手心理的独特方式

5.先释放出诱人的信息,再诱导对方顺从自己

6.想对手所想——美国警察成功操控对手的“秘密武器”

7.循循善诱的说服是美国警察实施心理操控的“柔化剂”

第五章:相由心生,洞察心理——美国警察最理性的心理控制术

1.从疑犯的“面部表情”洞察其真实内心

2.利用“穿衣看人”来缩小侦查范围,进而找出真凶

3.习观“视线变化”,可透视出疑犯的真实内心

4.脚部姿势:破译一个人内心密码的关键点

第六章:察言观色,辨别心理——美国警察最实用的心理控制术

1.行为举止,识破人心:美国警察读懂对手真实个性的“独门暗器”

2.如何从说话声音的高低判断出对手在说谎

3.从握手动作背后牵出的“惊天秘密”

4.脸色的变化是读懂对方心理的“晴雨表”

5.眼皮跳动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真实的心理特征

6.从对手的说话方式中寻找制胜方法

7.通过眼神的变化即可透视出对手的心理状态

第七章:剖析秉性,洞悉人心——美国警察最奇妙的心理控制术

1.性格决定行为:一场由变态性格导致的凶杀案

2.“活跃型”性格特征是协助美国警察办案的有效工具

3.拍马屁式的“精神贿赂”可以影射出内心的秘密

4.唯我独尊性格背后的自卑情结

第八章:出奇制胜,说服他人——美国警察最奇特的心理控制术

1.抓住凸显心理,运用诱导的方式征服对手

2.南风效应是美国警察与别人打交道时的惯用绝招

3.迂回路线的精髓:先抑后扬

4.成功说服顽固派的最好办法就是将赞美之词说到对方的心坎上

5.“言语暂停艺术”是控制他人心灵的绝妙技巧

6.“隔断效应”——桌子是最具威慑力的“审查官”

第九章:设置陷阱,心理博弈——美国警察最诡异的心理控制术

1.在心理博弈战中如何击破对手的心理防线

2.运用“囚徒困境”理论,让对方供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3.在重复博弈战中寻找心理制胜的技巧和时机

4.信息博弈战的取胜之道:只是比对方分析得多一点点

5.利用惯性思维集中火力打击对手

6.海盗分金:美国警察无法通过实战检验的“无敌理论”

试读章节

在一些时候,咆哮式审讯也是美国警察惯用的手段。虽然这一点看上去有些粗暴简单,但事实证明,越是简单的,就越是有效的。

曾在犯罪率极高的新奥尔良市警察局供职的布拉德·雷诺曾经说过:“狂风骤雨般的炮轰对于一部分嫌犯是非常有效的,不能说他们害怕这种粗暴的审讯方式,我们只能说通过歇斯底里的咆哮,会强化警方的气势,而这种压倒性的优势,会给嫌疑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2005年,美国威奇托市警察局内传来一阵欢呼——一个变态杀人魔成功落网。这名罪犯名叫丹尼斯·里德,是威奇托市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自1974年开始,他一共虐杀了10个人,其中不乏老人和小孩。

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联邦调查局的专家在一张老式电子软盘上将一份可疑文件复原,而这份文件的最后修改者署名正是“丹尼斯·里德”,这直接将他送进了警察局。

面对警方的多项指控,里德矢口否认。在他看来,自己就是一个正人君子,他甚至连自己为什么会遭受怀疑都不知道。事实上,里德平时也确实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好人,他在居住的小区中名声非常好,很多人都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找他帮忙,但是这并不能作为警方赦免一个人的资本。

一方面是掌握了可靠信息的警察,另一方面则是不愿意买账的市民,他们觉得警察找错了人,真正的凶手还没有抓到,即他们认为里德是被冤枉的。追踪这件案子长达十一年的托雷·弗雷德克警官则表示:“尽管有很多人觉得我们没有找到真正的凶手,但是我们确信,电脑查证的历史记录不会出错,眼前这个温文尔雅的男人,就是真正的凶手。”

实际上,在这个案件的审讯过程中,咆哮式审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蛮横的审讯方式,竟然是由于负责审讯的警官巴伦纳·安东尼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歪打正着得来的。

“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我感到无比的气愤,如果是在一个无人的孤岛上,我会当场打死他。”安东尼说,“他太血腥了,总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捆绑、折磨、残杀’,甚至连9岁的小孩子都不放过!”

在安东尼之前,也有警官对里德进行了审问,但是效果不佳。罪犯根本不愿意同警方合作,他声称自己根本不知道关于电子文件的事情,可能是黑客盗取了他的个人信息。随后,安东尼介人了审查。

安东尼大声喝斥里德:“混蛋!就是你干的这些丧尽天良的事情是吗?除了电脑记录之外,我们的DNA信息库中还保存着凶手遗留下来的个人信息,现在你还想要说些什么?”

“我不知道,或许是案发当天我正好和受害人见过面,总之有各种可能,但我绝对没有杀人。”

“混蛋!你以为警察和你一样蠢吗?!你这个变态!色魔!我们在受害人身上找到了你的精液,趁着现在我还有一丝耐心,快点把你的龌龊行径交代出来吧!”安东尼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拍打着桌子。里德被这一幕深深地震住了,他瞠目结舌,过了很久才回答说:“我从来不知道你们采集到我本人DNA信息的事情,我……”

“闭嘴!你这个恶魔!你女儿生病了,在医院接受检查,我们从医生那里得到了她的DNA信息,现在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听到这样的话,里德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当中,而安东尼也没有停止,他仍旧喋喋不休地怒吼着。这种近乎癫狂的做法让里德失去了反击的机会,有好几次,他想要抬起头来替自己辩解几句,结果都被安东尼的暴怒镇住,继而又低下头来,默默反思。

两天之后,这件案子成功告破,里德交代了他所有的罪行。对此,很多市民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因为在他们看来,热心肠的里德居然是杀人凶手,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P11-13

序言

一直以来,美国警察高效神速的办案能力,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很多人看来,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政府也为其警局人员配备了超一流的刑讯、侦破装备。对此,俄罗斯著名社会学家鲍·尼·米罗洛夫表示:“单就硬件设施上来说,美国警察就占据了绝对优势,这一点无论是对于罪犯,还是其他国家的警察,都是成立的。”

但是,单纯凭借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是不足以让美国警察扬名立万的,而且在很多时候,飞天遁地的窃贼、见缝插针的毒贩,以及心理扭曲的连环杀手,才是构成美国警察对立面的主体。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高人一等的武器装备并不能为美国警察带来多少实际的帮助。而如何打好心理战,从心理角度先声夺人,才是造就美国警察如今地位的关键所在。

前联邦调查局行为调查组创始人罗伯特·雷斯勒花费十年时间,走访了上百名囚犯,尔后他得出的结论是:“美国警察对于心理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压制、操控对方的心理状态,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长久以来,美国警察和各个大学的心理教授一直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合作,而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他们掌控人心的技巧和手段,才又更加深了一步。”

在侦查、破案的过程中,引入各所大学心理学理论,这一点可以被看作是外因支持,那么再加上各种实战经验和自身学习,美国警察想要不强大都难。实际上,美国国内的案件告破率并不是非常高,但是美国警察很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炫耀自己的功绩。在高质量的宣传之下,众多心理解读的专家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浮出水面。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前联邦调查局肢体语言学家乔·纳瓦罗都是此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著作一方面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警察对于罪犯心理的深层次研究,另一方面又激起了影视媒体的狂热追捧,以致很多和美国警察相关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而这些电影电视的介入,又从侧面极大地提升了美国警察的曝光率,起到了神化警探、恐吓犯罪分子的作用。

总体而言,美国警察的强大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其中心理因素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在很多时候,犯罪分子一提到美国警察就谈虎色变。不得不说,这种心理优势对于警察办案是非常有利的。

既然美国警察对犯罪心理学有着深层次的研究掌握,同时这种优势也为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那么美国警察在实际办案中又是如何运用这一优势的呢?这就是本书编者想要重点阐释的问题。实际上,不管是抓捕逃犯、解救人质,还是审讯犯人,美国警察都制定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本书通过九个章节来详尽分解美国警察神奇的心理控制术。

在本书的第一章,我们主要论述的是威慑力在美国警察办案过程当中的作用;接下来的三个章节,则是关于主动出击和以退为进,以及换位思考的心理操控法则;到了第五、六章,我们的重点就转移到了微表情和相面术上,可不要小看“相面”技巧,这种看似与现代科学相悖的办案方式,实际上帮助美国警察破获了很多悬案;在本书最后的三个章节中,我们主要为您奉上的是美国警察是如何洞悉他人,并且利用自己高超的交流技巧征服对手,请君入瓮的。

通读本书,您或许就会对自己平素印象当中那些身材高大的美国警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您还会知道他们掌控他人心理的能力,甚至堪比心理学专家。本书编者真心希望,通过对于美国警察识人绝技的深入解读,能够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所收获。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在编撰过程中难免出现纰漏,诚挚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警察的心理控制术/金牌心理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圣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56056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35.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0
16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