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求新声(汪介之教授讲比较文学及中俄文学交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
内容
目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前言王向远

自序

“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

当前国内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俄文学关系的对话

中国文学接受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取向

俄罗斯文学精神与中国新文学总体格局的形成

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反思

“苏联文学”:内涵、价值及其他

 ——“苏联文学再回首”笔谈

百年俄苏文论在中国的历史回望与文化思考

中国文学接受20世纪俄国文论的回顾与沉思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

高尔基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接受

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巴赫金的诗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流布

周扬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

新中国60年高尔基小说研究的历史考察

高尔基之谜:“破解”还是曲解?

 ——《倒转“红轮”》第二章读后质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的接受

帕斯捷尔纳克与中国知识者的精神关联

弗·索洛维约夫对中西文化的比较考察

高尔基笔下的“东方”与中国

阿赫玛托娃等诗人与中国诗歌文化

巴赫金对中国文学的描述

【附】与俄罗斯文学的相遇与相守

 ——汪介之教授访谈录

后记

编辑推荐

《别求新声(汪介之教授讲比较文学及中俄文学交流)》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中俄文学与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文学与文化对俄罗斯文学与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在历代俄罗斯知识分子和作家的著述与作品中,都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哲学、艺术乃至宗教与伦理的广泛渗透。俄罗斯知识界在研读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国形象”,比如说高尔基笔下的“东方”与中国形象,从“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合马托娃搭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等中国诗歌文化的理解与接纳。而同样的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每一阶段,也都显示出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以至中国文学无论是反顾自己走过的路途,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确认自身的地位、成就和意义,还是更新自己的观念,调整自己的思路,规划未来的蓝图,几乎都要把俄罗斯文学作为一种基本参照,在与这一文学的比较和对话中寻得支持、激励、启示或借鉴。中俄文学与文化交流还在继续发展之中,也必然拥有广阔的前景,且毫无疑问地将继续成为整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内容推荐
《别求新声》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中俄文学与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中国文学与文化对俄罗斯文学与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在历代俄罗斯知识分子和作家的著述与作品中, 都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哲学、艺术乃至宗教与伦理的广泛渗透等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求新声(汪介之教授讲比较文学及中俄文学交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介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21709
开本 16开
页数 3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6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2014101679
中图分类号 I206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5 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