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驶向北斗东路
内容
编辑推荐

在王祥夫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活,以及中国美学的独特韵味。王祥夫好像并不是在“写小说”,而只是在丰富复杂的中国经验中剪下了一角,稍加点染,便成为了一幅意趣盎然的画,一首意味隽永的诗。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他的小说也为我们描绘出了当代中国的众生相,可以说在我们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他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典型的浮世绘。比如《驶向北斗东路》里的《蜂蜜》,故事的核心是安莉的孩子丢了,她又将别人的孩子偷来(?),当自己的孩子养。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小说中却只是从安莉的朋友张北、小晨的角度侧面去写,很大的篇幅在写他们两人的关系与斗嘴,也没有点明孩子是怎么来的,充满了悬念与暗示性。

内容推荐

《驶向北斗东路》辑录了小说家王祥夫近年创作的中短篇作品16篇。这些作品多取材于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问题,又以中国式的美学加以书写与描绘,显示了传统中国美学的生命力及其在当代的创新。

在当代,“讲述中国故事”已成为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可以说王祥夫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讲述“中国故事”的美学,他的努力方向及其创作实绩必将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目录

中国故事及其美学——《驶向北斗东路》序

蜂蜜

积木

锥型铁

真是心乱如麻

鳕鱼

刺青

A型血

翩翩再舞

音乐

疼痛都在看不见的地方

澡堂就不是游泳的地方

为什么不去跳舞

愤怒的苹果

西风破

风车快跑

驶向北斗东路

试读章节

蜂蜜

“你们现在就来吧。”

安莉在电话里说要给张北和小晨看样东西。张北在电话里想知道安莉想让自己看什么东西?但安莉说你们来了就知道,“你们如果没事就马上来吧。”

张北放下了电话,他觉得自己应该收拾一下。他给自己换了一条裤子,接电话的时候他正在收拾院子,把去年的枯枝败叶堆在一起烧了,烟一条线地冒上去,天气很好。他想不到安莉会给自己打电话。安莉的命真够苦的,先是男人得了那种病,花完了家里所有的钱,也花完了朋友们能够支持给他的钱然后就去了另外的世界。安莉和她的男人和张北都是很要好的朋友,当然还有小晨,当年他们总是在一起聚会或者是去河边野餐,在河边野餐的好处是男人们可以去钓鱼,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运气好能钓到一条或者几条很大很大的草鱼,鱼钓上来可以直接架在火上烧烤,但那时候他们总是只能钓到一些很小很小的小东西。

安莉的命苦还在于她男人住院的时候她的孩子忽然不见了。也就是说她把自己的孩子给弄丢了。当时朋友们都不太在意安莉的孩子去了什么地方?怎么会很长时间没露面?都以为是安莉的亲戚或者是她男人的亲戚把孩子给接走了,因为那时候安莉和她男人都顾不上他们的孩子。直到后来安莉对朋友们宣布说孩子丢了。朋友们当时的吃惊不亚于听到什么地方发生了九级大地震。朋友们都责怪安莉为什么不通知他们一块去找?安莉说她当时已经昏了头,医院里的事让她身心交悴。紧接着安莉的男人就去世了。再见着安莉的时候张北和小晨还有安莉别的朋友们都吃了一惊,安莉几乎比以前瘦了一大半,头发也剪短了,感觉是不能再短,而且还学会了抽烟。不怎么说话,坐在那里一根接一根地抽。那是一次聚会,朋友们说把安莉也叫来吧,让她从悲伤中慢慢过来吧,男人死了,孩子也丢了,得让她从悲伤中慢慢过来。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朋友们在网络和街道上到处发寻找孩子的消息。张北对自己爱人说“是时候了”小晨说“是什么时候了?”张北说“是到了帮安莉把孩子找回来的时候了。”那一阵子,安莉的朋友们只要一有工夫就到处去贴寻人启事。如果能找到那孩子,那孩子差不多快到五岁了。安莉的孩子小名儿叫兔子。

“小晨”张北说安莉让你和我一起去看她的东西。

“我想去做头发。”小晨说她会有什么好东西?

“也许是她给你摘到了一箱蜂。”张北说。安莉的一个亲戚在蜜蜂研究所工作。小晨一直想在院子里养一箱蜂,到时候就可以吃到最纯净的蜂蜜。张北也喜欢有蜜蜂在院子里飞来飞去。

“给她带些葱。”小晨说,“还有你的水萝卜。”

“我的水萝卜?”张北咧开大嘴笑了一下。

“当然是你的。”小晨伸手在张北身上轻轻划了一下。

“我的水萝卜?”张北笑着说,“那是你的专利。”

“张北——!”小晨尖叫起来,看着张北。

“好好好,不说了。”张北说。

“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小晨说。

葱和水萝卜都是张北在院子里种出来的。

不知为什么,张北和小晨都隔着窗子朝那地方望了一下。

张北说,“葱老了就辣了。”

小晨说想不到葱开花是那个样子,“像个绒球”。

张北又朝院子那边看了一下,那棵树下有只很大的棕色塑料桶,他总是径直走过去往桶里撒尿,那只桶很大,去年沤的草叶还在里边,现在都已经变成了很好的肥了。他总是把这种肥施给院子里的植物,包括葱和萝卜。

“你这条裤子也太瘦了。”小晨对张北说看看你那前边。

张北说鞋也不行了,“沃尔玛那边裤子和鞋都很便宜。”

“你想不出她想让咱们去看什么东西?”小晨说。

张北说电话里她又没说,“如果不是一箱蜜蜂,那会不会是一只猫?”

“记住,她不提,你最好别说兔子的事。”小晨说。

“现在去是不是有点早?”张北的意思是,晚去一会儿,晚上一起吃饭,请安莉出去一起吃晚饭,安莉够可怜的。

小晨看着张北,“到时候她又哭怎么办?”

“那就算了。”张北说自己无所谓。

小晨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笑了一下。

张北把一只手放在小晨的腰上,还有另一只手。

“安莉现在也不用减肥了。”小晨说。

张北却笑不出来,有一阵子,那时候安莉家里还没出任何事,安莉还很幸福。她虽然不胖,却经常说减肥的事,虽然谁都知道她根本就花不起那个钱。她和她丈夫那时候工资都很少。

“你这话一点点都不好笑。”张北说。

“我只是想说坏的事总会有好的一面。”

“她现在肯定想让自己胖一些,再胖一些。”张北说,两眼看着外边,那一只鸟想在墙边的那株树上筑巢,这时候又飞来了,衔着一根又细又小的树枝。“说不定她也许真养了一只猫?”有一次聚会,张北劝安莉养一只猫,到了晚上猫会睡在枕边打呼噜:呼噜、呼噜、呼噜、呼噜。

“那你就变成一只猫吧。”小晨说。

“可我是你的猫。”张北说。

敲门的时候,安莉在屋里小声问,“谁?”

“呼噜、呼噜、呼噜、呼噜。”张北在门外说。

张北没再像以前用一个手指把猫眼堵住,以前他总爱开这种玩笑。有一次,他在外面用手指堵,安莉的男人就是不开,一直僵持了好长时间,后来弄得好像谁都不开心。安莉的男人说“你这样做不好,要是个……

P1-3

序言

  “中国故事”及其美学

——《驶向北斗东路》序

李云雷

在王祥夫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活,以及中国美学的独特韵味。王祥夫好像并不是在“写小说”,而只是在丰富复杂的中国经验中剪下了一角,稍加点染,便成为了一幅意趣盎然的画,一首意味隽永的诗。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他的小说也为我们描绘出了当代中国的众生相,可以说在我们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王祥夫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典型的浮世绘。

如果我们做一下比较就可以发现,即使题材相近的小说,王祥夫小说的处理方式也与西方作家不同。比如王祥夫《愤怒的苹果》,显然借鉴了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的命名方式,但我们可以看到,《愤怒的葡萄》描述的是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农村破产的悲惨景象,作者的侧重点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的掠夺与农民的悲惨命运。《愤怒的苹果》讲述的同样是一个破产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却更具有“中国特色”。小说中的农大毕业生亮气,因为承包果园与当地乡民和当权者展开的无奈抗争,小说通过对三次“白条大战”的生动描绘,将中国人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和重重叠生的矛盾纠葛层层推进,在市场运行规律下荒谬绝伦的“哄抢”,在乡土逻辑中却显得“合情合理”,让我们看到了转型期中国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再比如,王祥夫的《风车快跑》写风车的母亲去世了,他惊慌失措地去公墓买墓地,却意外地被当作神经病关在了医院里,家人找他找不到,他也无法出王祥夫虽然在关注与思考人类道德生活的基本问题,但他关注的方式并非像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那样,以痛苦的思辨进行无穷的追问,他的关注方式是中国式的,是从《红楼梦》中来的,他将这些重要问题纳入当代中国的世俗生活中,通过对世相百态的描述,通过个人内心的纠缠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纠葛,显示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在这种举重若轻的叙述姿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中国美学的真髓,也可以看到王祥夫忧虑的目光。  如果说王祥夫的中篇小说更注重社会问题,那么他的短篇小说则更富神韵,更有味道,更有中国美学的特色。王祥夫的短篇小说关注底层,关注小人物,关注现实生活,但是在写法上却极富特点,他的小说很少有中心情节,而是以富于变化的笔墨不断逼近核心,而在结尾处“灵光一闪”,将故事推向高潮,同时留下悬念与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回味与思考。比如《蜂蜜》,故事的核心是安莉的孩子丢了,她又将别人的孩子偷来(?),当自己的孩子养。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小说中却只是从安莉的朋友张北、小晨的角度侧面去写,很大的篇幅在写他们两人的关系与斗嘴,也没有点明孩子是怎么来的,充满了悬念与暗示性。这篇小说在写法上很像契诃夫的Ⅸ凡卡》,读者已经明白了故事,明白了即将到来的灾难,但当事人却仍在懵懂中。但与契诃夫不同的是,王祥夫在此篇小说中更多留白,更多侧面勾勒,也更有中国特色。再如《锥形铁》,从侧面写一个早年的事故及其造成的伦理困境;《A型血》从一对情侣的角度关注一个失去双臂的人如何日常生活;《刺青》从最初的戏谑到结尾处的凝重,让我们想象一个母亲的内心世界;《鳕鱼》在漫不经心的叙述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儿的心理创伤,《塔吊》在戏剧性的转折中,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畸形道德关系的诞生;《真是心乱如麻》的结尾有点出乎意料,有点惊悚色彩,但也让人深思;等等。这些短篇小说炉火纯青,在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显示了王祥夫的造诣。

王祥夫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故事”的一种讲法,他取材于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问题,又以中国式的美学加以书写与描绘,显示了传统中国美学的生命力及其在当代的创新,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在当代,“讲述中国故事”已成为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可以说王祥夫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讲述“中国故事”的美学,他的努力方向及其创作实绩必将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而在将来,如果有人想要了解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及其精神状况,王祥夫的小说无疑也是最佳的文本之一,通过他的作品,未来的人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情感与内心世界,及其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驶向北斗东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祥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73623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2014064591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6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