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谬误的分析破解与运用)
内容
编辑推荐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谬误的分析破解与运用)》编著者梅森?皮里 (Madsen Pirie)。

史上最权威完整的谬误集合75个谬误幻术,让你——话语严丝合缝、辩论百战百胜、谈吐魅力无限。

可知,多少我们习以为常的说法,却只是自相矛盾的无效论证?

可知,多少他人振振有词的辩解,却只是改头换面的语言幻象?

可知,多少我们“自以为”的“有理有据”,却只是毫无根据的感性偏见?

教你如何看穿谬误、避免谬误,甚至利用谬误;

从最常见的言语中挖出逻辑漏洞;

为对手巧妙设置诱导和言语陷阱;

让你的话语字字铿锵,充满战斗力!

内容推荐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谬误的分析破解与运用)》编著者梅森?皮里 (Madsen Pirie)。

逻辑学上,谬误(fallacy)是指推理方式不当的论证,通常是因为概念的误解误用或论证思路于理不合。谬误通常是无意中的误用,但也有人利用谬误赢得争论、说服他人。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谬误的分析破解与运用)》介绍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75种逻辑谬误类型,并将这些谬误分为五大类,包括一类形式谬误及四类非形式谬误。对于每一个谬误,作者都从逻辑学的角度准确地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然后结合多种有代表性的案例和对话,展现此谬误在实践中的具体发生情境。案例来源广泛,包括具有代表性的日常对话、学术论辩、政治论争和媒体讨论等情景。每个案例后,还附以作者层次鲜明的理论分析和幽默犀利的点评。本书叙述角度独到,语言诙谐机智,展现了思维逻辑与语言魅力之间严肃而奇妙的联系。

目录

5种谬误类型

序一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谬误常识

序二 语言幻术,在你面前将无所遁形

前言

第一章 认清11个形式谬误,头脑不再糨糊

 1.1 肯定后件:杀死猫的方法不止一种

 1.2 否定前提的结论:我忘了我前面说的什么

 1.3 矛盾前提:万物都会死,上帝不会死

 1.4 否定前件:吸烟速死,戒烟就长寿

 1.5 双否定前提:N0+No=yes?

 1.6 存在谬误:国王骑着独角兽

 1.7 错误换位:猫是动物,所以动物是猫

 1.8 不当周延: “有些”的前提推出“全部”的结论

 1.9 从否定前提得出肯定结论:因为不是,所以是

 1.10 四词谬误:我喜欢他,他喜欢她,所以我喜欢她

 1.11 中词不周延:它们都是一路货色

第二章 6个语言上的非形式谬误,听出话中玄机

 2.1 语气:重音的陷阱

 2.2 语法歧义:老太太有新的外壳和备胎的车

 2.3 合称:聚集最强的人组成军队,就是最强的军队

 2.4 分称:最强的军队里每个人都是最强的人

 2.5 语词歧义:这就要看你有没有诚意哕

 2.6 实体化:提取夏日天空的蓝放入香皂

第三章 不怕你话术高明,有理就能赢:1.9个关联(省略)的非形式谬误

 3.1 伪两难推理:普罗塔格拉斯的诉讼

 3.2 隐藏量化:修车厂的技师都是骗子

 3.3 贬抑备择选项:因为其他的都很差,所以我的最好

 3.4 重新定义:我其实是这个意思

 3.5 外延修剪:我并不是那个意思

 3.6 闪烁其词:永远不会错的预言

 3.7 诉诸无知:因为没人证明成立,所以它不成立

 3.8 诉诸“石头”:我不care

 3.9 再三重复:说过三遍就是对的

 3.10 片面评价:情人眼里出西施

 3.11 驳斥例证:因为举例错误,所以命题不成立

 3.12 改变立场:我和你其实是一个意思

 3.13 转移举证责任:你说我不对,证明给我看

 3.14 特殊抗辩:我们正在聊天,却被周遭的声音打扰

 3.15 稻草人:夸大对手的立场

 3.16 证明规则的例外:这只是个例外

 3.17 鸡蛋里挑骨头

 3.18 未被认可的省略推理:我以为你知道

 3.19 难以获得的完美:因为不完美,所以不成立

第四章 管他诡辩、抹黑,见招拆招:20个关联(侵扰)的非形式谬误

 4.1 以科学术语蒙蔽:专家还是“砖家”

 4.2 诉诸富贵:有钱就有理

 4.3 情感诉求:煽情的陷阱

 4.4 每个小学生都知道:你连个孩子都不如

 4.5 起源谬误:因为是希特勒说的,所以不成立

 4.6 揭短的人身攻击:因为道德败坏,所以不成立

 4.7 情境的人身攻击:因为和你有关,所以你不占理

 4.8 混淆论题:答非所问

 4.9 不相干的幽默:对手使我想起个笑话

 4.10 诉诸草根:穷人就有理

 4.11 圈套语词:修辞也有立场

 4.12 诉诸怜悯:不幸就有理

 4.13 井中投毒:除了白痴之外,所有人都同意我

 4.14 诉诸群众:煽动群众就有理

 4.15 红鲱鱼:转移话题

 4.16 失控的火车:若只为拯救更多生命,何不限速0英里?

 4.17 滑坡:多米诺骨牌的陷阱

 4.18 你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4.19 诉诸权威:跨领域的权威

 4.20 一相情愿:因为我愿意,所以它成立

第五章 看懂你、读懂你、说服你:19个关联(假定)的非形式谬误

 5.1 滥用类比:升级版人身攻击

 5.2 偶然:这一定不是例外

 5.3 类推谬误:美好的比喻就有理

 5.4 诉诸古老:古老的就是对的

 5.5 先验论:我意已决,你别说了

 5.6 二分法:如果你不支持我,你就是反对我

 5.7 循环论证:因为有鸡就有蛋,所以有蛋就有鸡

 5.8 复合问句:你的愚蠢是天生的么?

 5.9 以相伴定因果:只要一起发生,就有因果联系

 5.10 绝对概括:好孩子都会如此

 5.11 事后回溯统计:如果不曾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

 5.12 赌徒的谬误:因为前四次都是正面,所以第五次应是反面

 5.13 非预期:如果这样可行,之前早就有人做了

 5.14 诉诸新奇:新奇的就是对的

 5.15 乞题:因为我是对的,所以我是对的

 5.16 以先后定因果:在此之后,必由于此

 5.17 以偏概全:特别情况推出普遍结论

 5.18 诉诸中道:中立就有理

 5.19 撒切尔夫人的责难: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出版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认清11 个形式谬误,头脑不再糨糊

1.1 肯定后件 杀死猫的方法不止一种

对于连马和马车的前后顺序都会混淆的人来说,“肯定后件”是自然会产生的谬误。尤其是对于陷入争论中的人,这种特殊的谬误常让人无法认识到杀死一只猫有一种以上的方式。

猫被发狂的刺猬咬伤后死亡。因而猫死了,很显然跟刺猬是有关的。(在你将目标锁定在猫身上之前,先思考一下:猫可能是触电死的,也可能是被勒死的,又或许是被车撞死的。刺猬,或许是死因的一部分,但我们无法将猫的死因全部归咎于它。)

像这种争议的产生,是因为混淆了前件和后件。在“如果……那么”的结构中,“如果”是前件,而“那么”则是后件。可以说前件是为了证明后件,但不能颠倒。

如果我掉下一颗蛋,蛋打破了。换句话说,蛋破了是因为我失手掉下一颗蛋。(这种手法相当有效。这种肯定前件推理[modusponens] 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较下面的版本。)

如果我掉下一颗蛋,蛋打破了。因为蛋破了,所以我一定曾掉下一颗蛋。(这就是肯定后件谬误。事实上,有很多其他原因同样会造成鸡蛋破碎,包括被东西砸到、被人丢弃,或是因为小鸡破壳而出。)

为了有效的逻辑,首先我们必须先肯定第一个部分,然后才能推出第二个部分;而谬误的产生,则是因为我们尝试确定第二部分以推导出第一部分。肯定后件会造成谬误是由于一个事件可能会由不同原因所导致,不能因为只看结果,我们就肯定一个唯一的原因。

如果中国希望和平,他们会促进文化和体育方面的交流。由于他们支持这些交流,我们知道他们希望和平。(也许。这样的结论看似振振有词,但可能有更多其他原因让中国去支持这些国际交流,就像先前我们谈到的──杀死猫的方法不止一个。)

这个谬误的使用在法庭上也相当常见,因为它是环境证据的基础。如果我们没有找到目击人证据,那就得根据可能引起它的那些行为的已有知识来进行回溯。

如果他要计划谋杀,他会为他的太太先买一份额外的保险;而他确实买了一份额外的保险。

如果他打算下毒,他会买杀虫药;而他确实买了杀虫药。如果他想要分解尸体,他会需要一把锯子;而在他的仓库确实发现了一把锯子。(上述例子都可能出现其他的解释和无辜的人。以此证明他们有罪是荒谬的。然而随着这些证据的增加,十二个优秀的陪审团成员却很容易忽略掉对这些巧合的合理怀疑。毫无疑问地,陪审团有时候会犯这样的错,因而绞死了许多故事连同那些碰巧无辜的人。)

当你要将某个动机归罪于某人时,这就是个非常好用的谬误。动机通常不易被察觉,而行为又是因为动机而起。因此,有技巧地使用肯定后件谬误,你能在你的提议中暗示某些不够光明正大的动机。

她是个荡妇。像这样的女人总爱在男人前炫耀自己,而她每次出现在办公室时,确实都打扮得光鲜亮丽!(相信这样的例子大家一定都能识破。)

1.2 否定前提的结论 我忘了我前面说的什么

否定前提的结论,就是“喔,亲爱的,我忘了我前面说了什么”的一种。这谬误开始于维护某些必须真实的事情,但结尾却来个自相矛盾的结论。假若结论无法与推出结论的论证相合时,则意味着推论的过程已经出现了逻辑上站不住脚的漏洞。

“儿子啊!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确定的事,因此,我们应该相信经验告诉我们的。”  “你确定是这样吗,老爸?”

“是的,我非常确定。”

前后不一致带来了这项谬误。如果结论与前提相抵触,两者之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可能是我们下错结论,也可能一开始的信息就是错的。

否定前提的结论,经常发生在宗教的议题上。人们常常认为神是一切规则的例外,所以当他们表示“凡事除了神”,会倾向使用“凡事”两个字。

凡事必有因,意即有后果必然有前因。既然无法追溯过去,我们知道一定有个无因之因(uncaused causer)在主导。(如果一切都有原因,为何这里却存在一个无因之因呢?)

这个谬误曾拥有辉煌的历史,被(不过无法确定)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及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等人使用过。这“无因之因”有多种面貌,可能是“第一因”(first cause),或是“第一推动者”(first mover)。但不管怎么称,都跟谬误脱不了干系。

试图使神变成大家可接受的例外的论证,通常被用来诡辩或颠覆论证。“宇宙中的万物都有一个在它之外的原因……”,这个显而易见的动机是为了去确立一个在宇宙之外的因,因此便不需要去解释这个原因。

不幸的是,换了个说法却还是有不少的错误:

1. 新说法较复杂且明显不正确。

2. 宇宙并非“在”宇宙之中,它“就是”宇宙。

3. “宇宙中的万物”即“是”宇宙。

这让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一开始的句子:“宇宙必定要有一个开始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必定存在于宇宙之外。”有这样的假设,接下来要去证实它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个谬误有许多更简洁的通用形式,但没有一种可以摆脱这种基本的不一致性,即让得到偏爱的答案成为一种允许的例外。

不管你回顾了多少人生阶段,凡事皆有起头,都是由神开始。(大概神没有开始的地方。)

任何事都无法永恒,都是由神所创造。(当然,祂却永生。)

当使用否定前提的结论时,有三件事你应当牢记于心。第一,当你的开头与结论背道而驰时,它们相距的越远,你的听众将越不容易看出矛盾。第二,当你说话的时候使用“每个人”而不适用于你自己,他们更能听得进去。第三,当你的结论用了许多的例外进行阐释,更不会有人去检视你的谬误。

千万别相信人们说的万灵丹,他们通常是骗子。因为你知道我诚实可靠,所以当我告诉你我卖的蛇油是世上最好的时候,你也应相信……(千万要注意这些骗子。)

1.3 矛盾前提 万物都会死,上帝不会死

不论有多好的逻辑,你绝对不能依赖植入了谎言的论证。对于健全(sound)的论证,真实的前提和有效(valid)的逻辑是必需的。矛盾前提的问题在于它们并非全部正确,如果其一为真,另一个则必定为假,反之亦然。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确定其中一方为假,却无法因此而产生健全的论证。

万物皆会死,而上帝不死,所以上帝不是万物。(这段文字看起来像是针对泛神论的论证,但事实上是针对常识的论证。既然前提矛盾,其中一方就必定是假的。这使得任何结论都靠不住。)

这个谬误很有趣,因为会让逻辑变得有效,听到用不一致的前提有效地推出不相干的结论,非逻辑学家通常颇为惊讶。无论如何,逻辑学家都不会使用“有效”来表示“健全”,如果建立在不实陈述上,如矛盾前提中,那么不论逻辑有多好,这个论证也不健全。

下方谬误可以让我们证明月亮是干酪做的,虽然这项证明有点复杂,但颇为有趣:

首先,我们提供两个前提:牛奶是白色的,以及牛奶不是白色的。如果“牛奶为白色”为真,那“牛奶是白色或月亮是由干酪做的”这项事实就会是真的(这是正确的)。但由于我们知道牛奶不是白色,则第二选项就必须是真的,即月亮是干酪做的。

这项逻辑并没有错,矛盾前提下的不实,可以用于建立任何论证,包括发臭的卫星。

在日常论证中,使用矛盾前提的谬误是很难的,因为你的听众可以清楚地看出你自相矛盾。但你能够做到的是,在松散的语言中使用通常能接受的矛盾,并包装成严谨的逻辑。

他真的很专业,但有时候却表现得有点业余。(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可接受,但请记住,由此可知,你确实可以证明月亮是由干酪做的。)P3-P9

序言

作为一个在大学教辩论的老师,看到这本书的英文原名How to Win Ever Argument(《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很难不眼睛一亮。

赢得每一场辩论,靠一本书,真的可以吗?

读完了本书以后,才知道作者为何敢取这么嚣张的书名。原来他把人们在辩论中可能遇到的5大类75种谬误,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区分的5大类谬误,包括形式谬误与4类非形式谬误。形式谬误指逻辑推理过程就出了错,而非形式谬误则指推理过程没错,却因语言模糊不清(语言非形式谬误)、欠缺证明所需要素(省略非形式谬误)、插入误导结论要素(侵扰非形式谬误),或是带人未被证明之假定(假定非形式谬误)而造成的论证错误。在这5大类之下,作者进一步探讨75种常见的谬误形式,并列举许多浅显的例子来说明。读完后将对破解谬误密码具有过人的功力。就我在辩论方面多年的阅读与涉猎,还没读过任何一本书比这本书的谬误分析更全面完整的。

从字面上看,谬误代表某种逻辑错误,读者可能认定本书不过是另一本探讨错误推理、提升思维能力的著作,但这种看法只对了一半。本书更是一本辩论方面的武林秘籍。在辩论中,谬误常因其操弄的逻辑戏法而使人信以为真,甚至深信不疑。因此想赢得辩论,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快速洞悉谬误,并透过语言来破解谬误。读通本书,你在辩论中的防御力将大幅提升,对手的语言幻术在你面前将无所遁形。

当然,如此全面地学习谬误幻术,将冒着一项风险:某些读者可能将防疫药物当作生物武器,滥用本书介绍的谬误招数来取胜。但要防止此种骗徒横行的唯一方式不是不研究谬误,而是让更多人更全面地理解谬误,这也就是本书要达成的目的。

台湾自从言论开放以来,说话者、辩论者、高谈阔论者一直不虞匮乏,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我想,如果谬误的知识更普及的话,他们其中的许多不良品应该就不会再有市场了。

后记

中国人总在学习说话,学着如何说愉悦的、圆滑的、让他人易于接受的话。然而,许多惯于接受的陈述,代替了实际上正确有效的表达,成为了大家习以为常的“真理”和约定俗成的说话“模式”。却不知,这些司空见惯的说法,实际上不过只是改头换面的谬论,藏着实际上完全混乱的逻辑。

作者秉承自亚里士多德开创的谬误分析传统,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75种谬误类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论证错误进行分析,直观地展现了每种谬误的原型和发生条件,并总结了拆穿此谬误的关键点,还颇具战斗性的提供了运用谬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语言技巧。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分析时所选用的案例。这些案例来源广泛,涉及最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一系列场景和对话,还有频繁出现在公众眼中的新闻报刊杂志惯用语、演讲谈判和商业广告用语等等。每段案例对话后都会附有作者幽默而犀利的短评,直指逻辑漏洞要害,让各位读者在会心一笑的轻快中学会正确的逻辑思考方式和有效的论辩表达技巧,甚至突破惯例的思维角度。

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延安大学哲学系的武宏志教授对本书作出的指导。武教授非常认真地校订审阅了本书的内容,并为本书撰写了极具独立思想性的序言。我们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陈波教授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书评(媒体评论)

唯一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

──The Fallacy Files

一本伟大的书,具备挑战性、趣味性又爱追根究柢,真的能让你灵活出入于逻辑的论证。

──Publishing News

就我在辩论方面对面的阅读与涉猎,还没读过任何一本书比《笨蛋!重要的是逻辑!》的谬误分析更全面完整的。

——游梓翔,台湾世新大学口语系教授

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其任务是提供识别正确的推理和论证与错误的推理和论证的标准,并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一书把重点放在如何系统地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上面。它以生动的例证展示了75种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对它们做了简明扼要的剖析,切中肯肇,对于我们识别和反驳谬误和诡辩很有助益。特此推荐。

——陈波,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谬误的分析破解与运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梅森·皮里
译者 蔡依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11179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1-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8
16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