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玛(奥斯丁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英国卓越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作品《爱玛》是19世纪最具影响的经典作品之一。

最理性的人也敌不过想象,再优秀的人也要向爱情认输,美丽、聪明、富有的爱玛在经历一系列啼笑因缘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伴侣。爱情与财产,婚姻与地位的相互交织和冲突,使全书构思精巧、妙趣横生。

内容推荐

简·奥斯丁的《爱玛》是19世纪最有影响的经典小说之一。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慧而富有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热心关注身边的浪漫故事,却又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张为孤女哈丽埃特导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恋爱。当哈丽埃特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地方官奈特利先生时,爱玛才惊觉原来自己也在爱着奈特利先生。这虽与她一开始就宣布的终身不嫁的誓言有悖,但坠入情网的她不得不放弃自己天真的誓言。该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爱玛·伍德豪斯又漂亮,又聪明,又有钱,加上有个舒适的家,性情也很开朗,仿佛人生的几大福分让她占全了。她在人间生活了将近二十一年,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爱玛有个极其慈爱的父亲,对两个女儿十分娇惯,而爱玛又是他的小女儿。由于姐姐出嫁的缘故,爱玛小小年纪就成了家里的女主人。母亲去世得太早,她的爱抚只给爱玛留下个模模糊糊的印象,而取代母亲位置的,是个十分贤惠的女人,她身为家庭女教师,慈爱之心不亚于做母亲的。

泰勒小姐在伍德豪斯先生家待了十六年,与其说是孩子们的家庭教师,不如说是她们的朋友。她非常疼爱两个姑娘,特别是爱玛。她俩之间情同手足,真比亲姊妹还亲。泰勒小姐性情温和,即使名义上还是家庭教师时,也很少去管束爱玛。后来师生关系彻底消失了,两人就像知心朋友一样生活在一起,爱玛更是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十分尊重泰勒小姐的意见,但她主要按自己的主意办事。

要说爱玛的境况真有什么危害的话,那就是她有权随心所欲,还有点自视过高,这是些不利因素,可能会妨碍她尽情享受许多乐趣。不过,目前尚未察觉这种危险,对她来说还算不上什么不幸。

令人难过的事——令人略感难过的事——终于降临了——但又绝非以令人不快的方式出现的。泰勒小姐结婚了。由于失去了泰勒小姐,爱玛第一次尝到了伤感的滋味。就在这位好友结婚的那天,爱玛第一次凄楚地坐在那里沉思了许久。婚礼结束后,新娘新郎都走了,吃饭时只剩下他们父女俩,不会有第三个人来为这漫长的夜晚活跃一下气氛。吃过晚饭后,父亲像往常一样睡觉去了,爱玛只得坐在那里琢磨自己的损失。

这桩婚事肯定能给她的朋友带来幸福。韦斯顿先生人品出众,家境优裕,年纪相当,举止优雅。爱玛一想起自己曾怀着慷慨无私的情谊,一直在尽心竭力地促成这门亲事,就不禁有些得意。不过,这件事让她一上午都感觉心里不是滋味。泰勒小姐一走,她每天将无时无刻不思念她。她回想起她以前的情意——十六年的情意和慈爱——从她五岁起,泰勒小姐就开始教导她,陪她玩耍——她没灾没病时,泰勒小姐尽量跟她形影不离,逗她开心——她小时候每次生病时,泰勒小姐总要悉心照料她。她的这些情意真让她感激不尽。然而,伊莎贝拉出嫁后,就剩下她们两个相互做伴,七年来平等相待,推心置腹,回想起来倍加亲切,倍加温馨。泰勒小姐真是个难得的朋友和伙伴,又聪明又有见识,又能干又文静,懂得家里的规矩,事事都肯操心,尤其关心她爱玛,关心她的每一个欢乐,每一个心意。这是爱玛可以倾诉衷肠的一个人,对她一片真情,真让她无可挑剔。

她如何来忍受这一变化呢?诚然,她的朋友离她家不过半英里,可爱玛心里明白,住在半英里以外的韦斯顿太太跟住在她家的泰勒小姐相比,那差异可就大了。尽管她性情开朗,家庭条件优越,但她现在势必感到十分孤独。她非常爱她的父亲,但是父亲毕竟当不了她的伴侣。无论是正经交谈还是开开玩笑,父亲跟她总是话不投机。

伍德豪斯先生结婚较晚,他和爱玛因为年龄悬殊而造成的隔阂,由于他体质和习性的缘故,而变得越发严重。他一向体弱多病,加上既不用脑也不活动,还未到迟暮之年就已老态龙钟。虽说他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喜欢他心地慈善,性情和蔼,但是从来没有人夸赞他的天赋。

爱玛的姐姐出嫁的地方并不远,就在伦敦,离家只有十六英里,不过姐妹俩也不能天天来往,十月和十一月间,爱玛只得在哈特菲尔德熬过一个个漫长的夜晚,等到伊莎贝拉两口子带着孩子来过圣诞节时,家里才会热闹起来,她也才会高高兴兴地有人做伴。

P1-3

序言

简·奥斯丁作为一位伟大的小说家,给世人留下了六部完整的长篇小说。《爱玛》是作者继《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和《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之后,在她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她的另两部小说《劝导》和《诺桑觉寺》,是在她去世后出版的。

简写作《爱玛》,于一八一四年一月二十一日开始动笔,于一八一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完稿。她把书稿交给出版人约翰·默里。默里将稿子交给《评论季刊》的编辑威廉·吉福德审阅,吉福德的评论是:这部书稿“好得没话说”。于是,默里决定出版《爱玛》。一八一五年十二月十日,《观察家报》宣布《爱玛》“将在下星期六出版”。一八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日,《记事晨报》连续三天发布告示,称该书为“《傲慢与偏见》作者著”。照此推断,《爱玛》似乎应是一八一五年底出版,但小说的扉页却标明“一八一六年”。头版印刷两千套(每套为三册),定价二十一先令,当年售出一千二百五十套。

早在此之前,简从哥哥亨利的外科医生那里获悉,摄政王(即威尔士亲王)非常推崇她的作品,每处住所都放了一套她的小说。她还经此人穿针引线,由摄政王的内侍牧师带领,参观了摄政王的住所卡尔顿宫。内侍牧师向她暗示,她可以把她的新作献给摄政王。后来,经简与出版人商洽,做出一套特殊精装的《爱玛》,由简题词(见小说正文前),献给了威尔士亲王。

简的六部小说中,最受读者喜爱的,无疑是《傲慢与偏见》。《爱玛》虽然不像《傲慢与偏见》那样脍炙人口,但它在描写世态人情方面,似乎比其他作品更有深度,因而被不少评论家视为作者最成熟的小说。

小说的女主角爱玛是个“又漂亮,又聪明,又有钱”的年轻姑娘,由于具有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禁有点“自视过高”,因而喜欢“随心所欲”。她自己打定主意不结婚,却热衷于给别人牵线搭桥。而她给别人做媒,每每不是“按照情理”,而是“凭着异想天开或一时冲动”,乱点鸳鸯谱,结果闹出许多笑话,吃了不少苦头。不过,爱玛虽然没给别人撮合成一门亲事,但她自己最后却坠入了情网,与奈特利先生喜结良缘,跟另外两对青年男女一起,构成了《爱玛》的喜剧结局。

奥斯丁写小说,特别喜欢嘲弄荒唐的事、荒唐的人,《爱玛》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作者塑造了十多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弱点,构成了自己的特异之处,导致了自己的滑稽可笑。在这里,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个滑稽人物,所描写的一个个滑稽事件,不仅给小说带来了情趣盎然的艺术魅力,而且它们本身犹如生活的一面面镜子,世人可以从中照出自己的自负、盲目和愚蠢,从中获得启迪和教诲。这,恐怕就是奥斯丁的小说之所以能经久不衰的秘诀所在。

据笔者所知,迄今为止,《爱玛》在我国(大陆)已有三个中译本:一为刘重德教授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翻译、九十年代重新修订,二为张经浩教授于八十年代翻译,三为祝庆英、祝文光于九十年代翻译。这三个译本,第一和第三个以直译为主,第二个则以意译为主,这就导致了各译本的特点。我做翻译走的是“第三条途径”,就是直译意译不分厚薄,交错运用。简而言之,我的原则可以概括成这样十四个字:可能时尽量直译,必要时尽管意译。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着这样的原则,先后翻译了奥斯丁的《理智与情感》《劝导》《诺桑觉寺》《傲慢与偏见》,而且我感到很幸运,这些译本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现在,我又本着同样的原则,翻译出了《爱玛》,希望同样能博得读者的喜爱。

2000年8月15日于洛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玛(奥斯丁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简·奥斯丁
译者 孙致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44978
开本 16开
页数 48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82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42
CIP核字 2013320664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3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6
154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