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传世名剧故事(窦娥冤救风尘墙头马上汉宫秋)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传世名剧故事(窦娥冤救风尘墙头马上汉宫秋)》由刘炎平和解艾玲编著。《窦娥冤》是关汉卿晚年时写的一部悲剧。它问世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戏曲舞台上的保留剧目,并且最早被翻译成法文、日文和其他文字流传国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少剧种都对它进行过改编,它还被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影响深远。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传世名剧故事(窦娥冤救风尘墙头马上汉宫秋)》由刘炎平和解艾玲编著,主要内容:就在此时,一阵冷风,突然呼呼地吹将过来。不一刻,只见阴云四合,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又过了不一会儿,漫天鹅毛般大雪,竟然纷纷扬扬飘将下来。只惊得刽子手连叫:“好冷风也!”监斩官也大惊失色道:“啊呀!真个下雪了。想不到竞有这种异事!”

《中国古代传世名剧故事(窦娥冤救风尘墙头马上汉宫秋)》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写在最后的前言

窦女我冤

 附评:感天动地窦娥冤

救风尘

 附评:侠肝义胆救风尘

墙头马上

 附评:墙头马上结良缘

汉宫秋

 附评:幽梦孤雁汉宫秋

试读章节

长安书生窦天章,幼读诗书,满腹经纶,称得上是一位饱学之士。无奈时运不济,官运不通,已经过了中年却没有取得功名。四年前,他的妻子不幸亡故,留下三岁的女儿,乳名端云。窦天章家中一贫如洗,在长安城中又举目无亲,实在无法生活下去,只好带着女儿四处漂泊,最后流落在楚州山阳城内居住。

这山阳城中有位寡妇,人唤蔡婆婆。她的丈夫早死,身边只一个八岁的儿子与她相依为命。因丈夫在世之时,颇有钱财,故而在丈夫死后,蔡婆婆母子便仗着放债过活。当时惯例是借一还二,利息颇丰,母子二人的日子也还过得去。

 窦天章也借过蔡婆婆二十两银子。一年之后,连本带息翻为四十两,这可将窦天章给难住了。他本是一介书生,除了读四书五经之外一无所长,从何处找这四十两银子还债?蔡婆婆一连数次前来索要,他都以生计艰难、手头拮据为由,恳求蔡婆婆宽限时日。

 蔡婆婆也知道他还不起欠银,不得不打别的主意。她见窦天章那七岁的女儿端云,生得可喜,长得可爱,便提出让端云给自己八岁的儿子做媳妇。这样,她便可将窦天章欠她的四十两银子一笔勾销。窦天章想来想去想不出任何好办法,只好忍痛点头应允。于是择了个好时辰,将女儿亲自送往蔡婆婆家中。

一路之上,窦天章少不得向女儿叮咛了许多到婆婆家做媳妇的道理,端云一一点头答应。看到女儿那副天真懂事的神情,窦天章心中忍不住一阵阵刺疼。他痛楚地想:这个哪里是做媳妇?分明与卖给人家一样!可是,眼见得春榜动,选场开,自己想要上朝取应却又缺少盘缠。再说,女儿年幼,带在身边也十分不便,不将她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如何是好?

到了蔡婆婆家门口,蔡婆婆早已站在门外等候多时。相见之后,窦天章道:

“小生今日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怎敢说做媳妇?只与婆婆早晚使用。小生目下就要上朝求取功名去,留下女孩儿在此,只望婆婆-看管就是。”

蔡婆婆道:“这等说,你便是我亲家了。你连本带利少我四十两银子,喏,这是借钱的文书,还了你。此外,老身再送你十两银子做盘缠。亲家,你休要嫌轻嫌少。”说着将一包散碎银子递将过来。

窦天章接过银子,朝着蔡婆婆深施一礼,道:“多谢了,婆婆!小生欠您那么多银两您都不要小生还了,如今又送小生这些盘缠。如此恩情,他日必要重重报答。婆婆,我那女孩儿早晚呆痴,您务必看小生薄面,多多看管。”

“这个不消你多加嘱咐,亲家!”蔡婆婆满口应允道,“令爱到我家,就做亲女儿一般看承她。你只管放心去吧!”

窦天章如何放心得IC~?他又恳请蔡婆婆道:“婆婆!端云孩儿到您家,就与您的孩儿一样。她若有不对之处,该打呵,您看小生面子骂上几句;当骂呵,您就稍稍处分几句。”

蔡婆婆自然点头允诺。

窦天章就要动身走了。他将端云叫到身边轻轻嘱咐:“孩儿,我要走了。从此以后,你就不比在我跟前,我是你亲爹,事事都依着你;你如今在这里,早晚若是不听话,你便只能讨那打骂吃。儿呵!我也是无计营生,才落到这一步。从今日远践洛阳尘,又不知何时是归期。你我天各一方,爹也舍不得离开你啊!”

说着忍不住落下泪来。

端云早就哭成了个泪人儿,她抬起头来,泣不成声道:“爹爹!您真的就这样撇下孩儿走了吗?爹爹,孩儿实在离不开您呀!”

还是蔡婆婆劝她:“媳妇儿,你在我家,我是亲婆,你是亲媳妇,只能自家骨肉一般。你不要啼哭,让你爹走吧。说不准时间不长便有重见之日。”

端云这才止住哭声,泪汪汪地望着窦天章一步步朝着京城方向走去……

转眼十三个年头过去,端云已是二十岁,改名窦娥。

她十五岁上与蔡婆婆的儿子成亲,不上二年丈夫便因害弱症而死,守寡也早三个年头,眼见就到了除孝之日。蔡婆婆仍同过去一样放些小债。因窦娥对婆婆百般体贴,婆媳的日子倒还过得清静安宁。

这天,蔡婆婆到山阳城南门外,找一位诨名赛卢医的人去讨债。那赛卢医虽然自吹医术赛过卢医(扁鹊),其实不过是“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的庸常之辈,满山阳县城的人极少找他去治病。行医赚不了钱,他只好开了个生药铺。因手头拮据,他曾借过蔡婆婆十两银子,本利应还二十两。蔡婆婆一再讨要他都拖着不肯归还。

天长曰久,连他自家也觉得如此拖欠下去不是办法,因此看见蔡婆婆进门,他便推说家中无银,要蔡婆婆跟他到银庄上去取。蔡婆婆讨债心切,也顾不得多加思忖,便跟在他身后去取银两。

不料走到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僻去处,赛卢医看看东也无人,西也无人,忽然叫了一声:“兀那婆婆,谁唤你哩?”不等蔡婆婆回过头去,他便闪电般取出一根随身带着的绳子,套在蔡婆婆的脖子上,想要将蔡婆婆勒死了事。

也是蔡婆婆命不该绝。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节,只听得远方有人大声吼道:

“呔!你是何人?如何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害命?”

接着便见一个打扮得衣冠楚楚的年轻汉子和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头子,一先一后赶将过来。只吓得赛卢医三魂出世,六魄升天,连绳子也顾不得解,扔下蔡婆婆撒腿便跑。

P004-008

序言

本套丛书从浩如瀚海的中国古典戏剧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三十部传世名作,将其改写成通俗易读的戏剧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

由于这些传世名作本身具有情节集中、高潮迭起、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剧情内容生动感人的特点,而改编后的每篇戏剧故事,又都经过精心剪裁,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叙事流畅,文字清新,语言活泼,在充满时代气息的同时又保留了原剧作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和语言精华,因此通而不俗,深而不奥,雅俗共赏,老少成宜。这就既为有一般阅读能力而古文基础不足的读者,提供了分享这些前人创造的艺术精品的机会,又引导他们从中领略到这些传世名作原有的意蕴和韵味,从而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了解和热爱。

因全书篇幅较大,为方便读者,我们将其分为十二册出版。这是本书第一册,包括《写在最后的前言》及《窦娥冤》《救风尘》《墙头马上》《汉宫秋》等四篇传世名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传世名剧故事(窦娥冤救风尘墙头马上汉宫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炎平//解艾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69762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9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