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连障背叛基督教加入共产党》;《邹韬奋逝世后被追认为党员》;《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后光荣入党》;《方志敏从穷学生成长为党员》;《夏明翰背叛封建家庭入党》;《任弼时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入党》;《大家闺秀赵一曼加入共产党》……《他们奔向党》(作者未名)讲述了党员的故事。
图书 | 他们奔向党/小学生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傅连障背叛基督教加入共产党》;《邹韬奋逝世后被追认为党员》;《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后光荣入党》;《方志敏从穷学生成长为党员》;《夏明翰背叛封建家庭入党》;《任弼时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入党》;《大家闺秀赵一曼加入共产党》……《他们奔向党》(作者未名)讲述了党员的故事。 内容推荐 《他们奔向党》(作者未名)是“小学生文库”系列之一。 《他们奔向党》收录了:《徐特立在革命低潮时期入党》;《朱德到德国去找党》;《李四光从海外归来入党》;《傅连障背叛基督教加入共产党》;《邹韬奋逝世后被追认为党员》;《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后光荣入党》;《方志敏从穷学生成长为党员》;《夏明翰背叛封建家庭入党》;《任弼时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入党》;《大家闺秀赵一曼加入共产党》;《华罗庚在古稀之年入党》;《革命战士董存瑞入党》等故事。 目录 徐特立在革命低潮时期入党 朱德到德国去找党 李四光从海外归来人党 傅连障背叛基督教加入共产党 邹韬奋逝世后被追认为党员 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后光荣入党 方志敏从穷学生成长为党员 夏明翰背叛封建家庭入党 任弼时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入党 大家闺秀赵一曼加入共产党 华罗庚在古稀之年入党 革命战士董存瑞入党 试读章节 徐特立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一八七七年二月一日,徐特立诞生在长沙城东的五美乡。 一九一三——一九一九年间,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当时他是毛泽东的老师。毛泽东一九三七年一月,在祝贺徐特立六十岁生日的信中说: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 徐特立幼年时,他家受地主和官吏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十分痛苦。 徐特立四岁那一年,妈妈死了。他十岁的哥哥和父亲一起到地里劳动,家里没有人照顾他和妹妹。两个孩子待在家里,很害怕。小小的徐特立,想了一个办法:让妹妹和他面对面地坐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看望着背后。徐特立对小妹妹说:“你看我的背后,我看你的背后,别让害人的东西来咬我俩!” 一对没人照顾的孩子多可怜! 徐特立的父亲,是一位老实厚道的农民。有一年除夕晚上,他冒着风雪,到几里地外的一个阔人家去要拖欠的工资。他父亲在那阔人家的大门外,等啊等,等到深夜,等到初一的早上,还没拿到工资,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过了一个非常不痛快的春节。 这件事,触痛了年幼的徐特立。他想,穷人流汗卖力气挣的工钱,富人却任意拖欠着不给,富人竟是这样欺负穷人,这是什么世道啊! 这件事,给徐特立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也是埋在他心田里的革命种子,他非常地痛恨旧社会。 断指表爱国决心 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更加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侵略,一天比一天厉害。 有一些外国传教士,打着宣传宗教的幌子,深入内地,为非作歹,残害百姓,引起群众的痛恨和反抗,各地发生了捣毁教堂,或冲击传教士的事件。这些事件.就是所说的“教案”。 一九○二年,湖南的辰州,发生教案。义愤填膺的群众,打死、打伤了传教士。湖南官府大老爷,为了讨好美国人,将辰州的官吏一律免职,用大炮轰死无辜百姓十几人,为了给洋人赔偿损失,赔款白银八万两。在洋人的威逼下,还给英国传教士立了碑。一九。六年,江西南昌,百姓起来捣毁了教堂。江西按察使,因为这件事被撤职查办,当地百姓遭了殃。 徐特立这时在长沙修业学校任教。他耳闻目睹帝国主义传教士欺侮中国老百姓的惨痛事实,无比愤怒。 一天,徐特立把师生召集起来,在操场上作时势报告。他满腔怒火地讲道: “同学们!帝国主义列强的传教士,在我国任意横行,是可忍,孰不可忍!清政府太腐败透顶啦,这种苦难日子,何时是尽头!我们热血青年,要立即行动起来,驱逐传教士,恢复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 他声泪俱下,越讲越激昂,越讲越悲愤! 突然,他停止讲话,从讲台上下来,走到厨房,取来一把菜刀,在全校师生面前,砍断自己左手的一节手指,并当场用断指血,书写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字。 徐特立慷慨激昂的演说,和他毅然断指写血书的壮举,点燃了师生憎恨帝国主义列强和清政府的怒火! 反动校长彭国钧,看到此情此景,深怕得罪清政府,在徐特立走开以后,就灵机一动,用徐特立的断指血,在一张白纸上写了“请开国会”字条。后来,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以为徐特立断指写血书,是请求立宪。其实,修业学校的师生和社会上的群众,都知道徐特立是用这个行动表决心,从而激发青年们爱国反帝,动员他们起来进行斗争! 一九一八年,法国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太多,工厂严重缺乏劳动力,便大量招收中国工人替他们做工。 当时,蔡元培、吴玉章等人,发起留学法国的勤工俭学运动,号召青年学生到法国去。 湖南的几十个青年在毛泽东和蔡和森的倡导下,也克服了重重困难,到法国去勤工俭学。 一九一九年,四十三岁的徐特立,已经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二十个年头,在湖南教育界中,享有盛名。但他被青年们留法的热情所鼓舞,也决心要去法国。在他从长沙准备动身的时候,有人劝他: “你年纪大了,还留什么学?何必一定要做扶拐棍的学生呢?” 徐特立却谦虚地说: “我今年四十三岁了……一混就是六十岁。到了六十岁,还同四十三岁时一样无学问,这十七年,难道不是过了冤枉日子?这十七年做的事情,难道不全无进步了。到了六十岁时再后悔,那就更迟了,为什么不从今日学起呢?” 意志坚强的徐特立,冲破重重困难,到了法国。他先在五金工厂做工,同时在木兰公学补习法文。一年后,考入巴黎大学,学习自然科学。 徐特立在法国勤工俭学三年,以后又到了比利时和德国,参观考察了十个月。 在海外的几年时间,徐特立结识了许多共产党员做朋友,接触了许多新事物、新思想。他迫切想为祖国贡献力量,改造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P2-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他们奔向党/小学生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未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1500223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3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0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8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18 |
宽 | 154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