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庭园林中小树仙/奇趣大自然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课 牧人的钱包

现在是晴朗的夏日清晨,刚到七点,快起来看看窗外秀美的风景吧。阳光如此明媚,鸟儿唱得正欢,蜜蜂在花间飞舞,这个时候你怎么还好意思赖在床上呢?

为什么蜜蜂这么早就劳作了?因为它们想要从花里采集黄色的花粉,而清晨的露水可以将花粉打湿,这样它们就能把花粉滚成一个个小球,再把这些小球放进后腿上的花粉槽里,然后飞回蜂房。在蜂房里,它们把花粉球和蜂蜜混合在一起,做成蜂粮给幼蜂吃。

你瞧,那棵榆树下的啄木鸟也在忙活着抓虫子回家喂小鸟,这些小鸟孵出来才一个多星期呢。远处的田野里,一只画眉正和一条大毛虫打得不可开交,我猜它这也是为了给家人弄点早餐。

它们这么忙碌,而你却还在睡觉!如果我是你,就会从床上起来,到园子里去拔拔野草,这样你既能让自己有点用处,也能在干活时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

包菜地里就有野草,你知道这叫什么吗?它叫荠(ji)菜,又叫作“牧人的钱包”,这个名字来自它那怪模怪样的蒴(shuo)果。蒴果长在这种草的茎秆上,就在白色的小花下面。要是你非常仔细地打开一个蒴果,会看到里面有两个很小的种子包,一边一个,等到蒴果成熟以后,就可以把种子包从中间拉开,种子就挂在一个小小的分支上。所以说,它的蒴果就像有两个口袋(种子包)的钱包,我们可以把里面的种子看作牧人的钱币。

抓住荠菜,我来跟你说说它和其他草不一样的地方。首先来看它的根。根通常是往下长进地里的,还会长出小小的细根。根和细根的末梢都很柔软,能从地里汲取养料。

一般先往土里施肥,然后再播下种子或是种下果树。雨水落到土里,将肥料溶解出来,这就为根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植物就能茁壮成长了。

接下来再看看它的茎秆。你一眼就能看出哪里是茎,哪里是根。因为它在接近地面的地方长出了一丛叶子。根上是从来不会长叶子的,所以长叶子的地方一定是茎。茎与根相连接的地方叫作根株(见图1—1)。

仔细看看这一丛叶子吧,你会发现它们并不是一片长在另一片的正上方,而是上面一排的叶子刚好和下面的一排交叉开来。随着茎秆越长越高,叶子之间也分得越来越开,但仍然是交叉着往上长。

你猜猜它们为什么要长成这样?因为它们想多晒点太阳。要是不交叉着长,上面的叶子就会挡住下面叶子的阳光。但是现在,有多少阳光它们就能晒到多少。

你瞧,植物的根会往下长,吸收地里的水分;茎会往上长,让叶子接触到阳光。

下一课里,我们来了解叶子的用处。

第二课 叶子的用处

叶子之所以需要很多阳光和空气,是因为它们一天到晚都忙着制造粮食。植物能自己制造粮食,这多么奇妙啊!我们人类没法从自身制造自己的粮食,动物们也没法从自身制造它们的粮食。你吃的东西要不然是从动物身上来的,要不然就是从植物身上来的。就拿蛋糕来说吧,面粉是麦粒做的,醋栗是树上结的,糖是甘蔗做的,水果片则是水果做的。

还有你吃的肉、鱼、家禽、蔬菜、水果……这些都是生物。

植物可不是这么吃饭的。它们的根从地里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其他物质,比如像石灰、苏打和钾肥,叶子则从空气中吸收气体。你和我可没法把泥土、空气和水作为谋生食物,但是植物可以。

这些漂亮的绿叶工作起来非常努力。太阳照到它们时,它们就可以把水和空气转化成让植物赖以生存的粮食,这些粮食又会让植物长出更多的叶子,开出更多的花,从而结出更多的果实给我们吃。

P3-6

后记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如今都市里的孩子们却绝少有接触自然的机会。两三岁的孩子就能认出街上大多数汽车的品牌甚至型号,但未必知道花坛里各种花儿的名字,至于野外的各种动植物就更不要提了。回想当初,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城市化进程尚未开始,城市中勉强还有一些能被称为“野外”的地方——不是公园,不是绿地,而是完完全全的荒地,那里野草自顾自地疯长到一米来高,不知名的野花尽情绽放,各种昆虫生机勃勃。上学的路上,如果看见迎着朝阳展露笑颜的牵牛花,心情就会莫名地高兴。路口那棵大树倾斜得厉害,几乎走着就可以上去,坐在树上看夕阳,是小时候的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在野地里将高高的草丛顶端束在一起,再将底下的地面清理一下,仿佛造成了一个草帐篷,这就是孩子们的秘密小屋。

只可惜当时没有《奇趣大自然》这样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丛书来告诉我们这些动植物的秘密。

本丛书虽是面对儿童的科普读物,但是翻译起来并不轻松,涉及科学的部分都必须要用最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对于动植物的特点和习性,凡是不能确定的地方,我们都会查证专业的参考书籍。一些平日里知道的鸟类、昆虫或者植物的俗称,都会准确地翻译出学名。书中还有不少“一词多义”的现象,这个词本身可能很常见,但在具体的动植物学语境中,就有了不同的含义。正因为是儿童读物,不能忽视读者群体的特征,所以译文很注意让语言简单易懂,并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童趣性,尽量以说故事的方式来让孩子们学到知识。

从这套丛书中,孩子们不仅能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比如动植物的学名、各种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规律以及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还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情怀。生命的出现也许只是一个偶然,但是在自然界中,没有哪一种生物是随随便便就能生存下去的。动物和植物也有前世今生、生老病死,它们也会团结协作、共生共存。春天的花儿不单单是为了让人类赏心悦目,更要以鲜艳的颜色和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前来替它们传递花粉,到了秋天才能结出果实。而这果实之所以如此鲜艳欲滴、甜美多汁,也并非全然为了人类而生,却是要引得鸟儿来将它吃下,再将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繁衍生息的每一环都是如此精妙,丝毫没有浪费多余之处,这就是神奇的大自然,而人类也是其中的一员。

如此优秀的一套丛书能够问世,要感谢上帝的眷顾,感谢翻译过程中黄荟云、李雨锦同学和张芳林老师的积极参与,感谢家人的无私支持,以及暨南大学出版社的鼎力相助。

最后,谨将本书献给译者陈曦即将出世的宝宝,以及译者夏星正在孕育的宝宝。

夏星于包河畔

陈曦于暨南大学

目录

前言

植物王国

树丛乐园

译后记

序言

我们几个小伙伴——彼得、汤姆和保罗,天天一同走去上学,我们都很喜欢花儿和动物,所以每天都想努力找到新发现。

彼得是个小男孩,他还不会写字,只会读书。可他的眼光很敏锐,就数他在树篱里面看见的东西最多。汤姆的爸爸是名猎场总管,所以他认识鸟儿,也知道在哪儿能找到鸟窝。保罗家是经营农场的,他是个大孩子,而且很快就要成为一名教师了。

我们总是在榆树下的大池塘边碰头,然后沿着一条乡间的羊肠小道,走过村里的公共草地,穿过树林,再越过三块庄稼地,就到了村里的学校。

我们发现池塘附近各种生物应有尽有:乡间小道上有甲虫和田鼠、花儿和浆果、鸟窝和蜂巢;公共草地的金雀花上,蜘蛛结下它们的网;犁过的田地里,云雀藏着它的窝;草地上有金凤花和雏菊;玉米地里则长着矢车菊。

保罗会替我们把看见的一切都记下来,再编成一本书。

内容推荐

《庭园林中小树仙》分《植物王国》和《树丛乐园》两篇,讲述了自然界中大树、花卉、灌木等成长的历程。每篇都安排了十几课,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致的插图,让孩子们认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鼓励他们善于观察,对所见到的标本感到好奇,从而想要学到更多知识。

《庭园林中小树仙》由阿拉贝拉·巴克利所著。

编辑推荐

世界经典少儿科普读物,了解大自然的情感化读本。

没有脚的爬山虎如何爬上墙壁?蒲公英怎样让种子“免费环球游”?树枝有多长,树根就有多长?……和身边的植物门一起成长!

阿拉贝拉·巴克利所著的《庭园林中小树仙》以儿童的视角观察大自然,散文化的优美文字,细致的插图,培养观察力和好奇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庭园林中小树仙/奇趣大自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阿拉贝拉·巴克利
译者 陈曦//夏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6806130
开本 16开
页数 1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2013119468
中图分类号 Q94-49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2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