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志强编著的《舌尖上的茶文化(图文全彩)/味觉中国》以茶文化为本位,以陆羽所开创的茶文化体系为脉络,上溯茶业的源流,下叙茶文化的流布,从茶的传说,茶叶的产地,茶道精神,茶人的精神气质等诸多方面通俗地讲述了中国茶文化。
茶在中国被称为“国饮”,不仅有品饮功能.更是品位象征。
茶中有平凡生活,茶中更有精神追求。
普通百姓以茶生津止渴,文人墨客以茶言志抒情。
乾隆帝曾云:“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可见人们对荼的喜爱程度。
图书 | 舌尖上的茶文化(图文全彩)/味觉中国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刘志强编著的《舌尖上的茶文化(图文全彩)/味觉中国》以茶文化为本位,以陆羽所开创的茶文化体系为脉络,上溯茶业的源流,下叙茶文化的流布,从茶的传说,茶叶的产地,茶道精神,茶人的精神气质等诸多方面通俗地讲述了中国茶文化。 茶在中国被称为“国饮”,不仅有品饮功能.更是品位象征。 茶中有平凡生活,茶中更有精神追求。 普通百姓以茶生津止渴,文人墨客以茶言志抒情。 乾隆帝曾云:“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可见人们对荼的喜爱程度。 目录 千载话茶香——茶史 茶的起源 食茶文化考究 茶的药用时代 汉代的茶饮料 以茶养廉的魏晋时代 南北朝时的古刹茶香 唐代茶文化的繁盛 宋代的茶文化 辽金元时期的茶文化 明初饮茶方式的变革 晚明饮茶的脱俗化 清代的茶文化 行止寄胸怀——茶道 茶道的发展历程 茶道的基本精神 茶道的发展与佛教 道家“天人合一”的茶道思想 茶道中的“中和”思想 儒家人格和茶道精神 儒家“乐生观”和茶道 尘寰有神品——茶叶 种类繁多的茶叶 茶叶命名的学问 茶的保健功效 形美味醇的龙井茶 清香淡雅的碧螺春 风味独特的庐山云雾 营养最佳的六安瓜片 “不散不翘”的太平猴魁 延年益寿的蒙顶茶 “三起三落”的君山银针 甘馨可口的武夷岩茶 “七泡有余香”的铁观音 芳香厚味的祁门红茶 越陈越香的普洱茶 赏心悦目的白毫银针 茗器盛馨海——茶具 灵境交相悦——茶艺 品茗序尊伦——茶礼 榷茶与贡品——茶政 流芳有瑞芬——民俗茶 烹茗著奇书——茶典 墨香共茶香——茶与文艺 风骨融清寂——名士与茶 市井茗风浓——茶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舌尖上的茶文化(图文全彩)/味觉中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志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90831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6 |
CIP核字 | 2013113533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