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3年第2期第3辑)》编著者杜志淳。
社会管理及公共安全,日益成为突出且深具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编辑的《中国公共安全研究报告》展示了我国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为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智力支持。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图书 |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3年第2期第3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3年第2期第3辑)》编著者杜志淳。 社会管理及公共安全,日益成为突出且深具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编辑的《中国公共安全研究报告》展示了我国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为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智力支持。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主题探讨 2013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 本辑特稿 群体性事件中的暴力何以发生——对1189起群体性事件的初步分析 本辑话题 公安微博是否提升了公众的公共安全感?——以中国大城市为例 国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理念评估与反思——以湖南为例 中国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经验、挑战及建议 突发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微博客主动引导对策 研究报告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组织间应急信息沟通障碍实证研究 建立中国特色公共安全委员会组织体系初探 公共安全视域下我国省际人口安全及其影响因素测评实证研究 案例分析 富裕社会中的孤岛:郊区危机30年——城市骚乱的概念和理论 群体性事件的示范效应——以重庆出租车停运事件为例 微博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影响评估——以“沈阳商户歇业事件”和“H7N9防控”为例 学术动态 公共突发事件联动应急中的部门利益梗阻及治理研究——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 权力结构变迁中的政党与社会抗争治理研究 城市第二代移民的社会融人与社会稳定——以上海为例 热点热议 当前中国安全监管工作的社会学反思 新形势下无法回避的“必答题”——关于网络事件的调查与思考 官民冲突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表现、成因与应对 耗散结构理论下的社会冲突与稳定——以群体性事件为例的讨论 转型期的政府网络舆论回应机制——基于路径依赖的解释与分析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3年第2期第3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杜志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1939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4 |
| CIP核字 | 2013282560 |
| 中图分类号 | D6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83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