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密工之道(30位北大校友为你解读职场)
内容
试读章节

问:您是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当时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您是怎样权衡的?

胡:我从开始就打算去科研单位做技术工作。找工作的时候我做的事情比较简单,由于十一院和北大关系比较密切,我当时在招聘会上现场投简历现场面试,面试以后不久就被通知录用了。找工作的时候也考虑过其他单位,我的导师也推荐过其他地方,但我最后还是很早和十一院签订了协议,家里面也对我很支持。虽然十一院的同事们往往是空气动力学科班出身,但在面试的时候,单位的老师主要了解的是我对工作的期待和兴趣。如果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工作意愿强烈,录用的可能性就很大。

问:您能介绍一下航天十一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航天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吗?

胡:我们院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2005年由所升级为院,现在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大生产联合体里面最小的一个院,有一千多人。其中一所规模比较小,但是实力很强,以空气动力学为主;二所原来是以风洞实验为主,它新成立的一室,把实验、计算和理论结合为一个集成,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行业里,和我们类似的单位是绵阳的二十九基地。这几年国家很重视我们这个行业,整个行业发展得很好。但我们并不依赖国家支持,院里每个单位都在自主开拓很多项目。我们目前处于比较繁荣的一个时期,已经连续三四年每年产值翻一番。

问:目前行业内要求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背景?对专业的要求高吗?

胡:我们这里新人职的员工一般是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在一所,博士的比例超过2/3,在二所,博士的比例大约为1/3。硕士毕业生从助理工程师做起,博士毕业生从工程师做起,工程师做了两年以后就可以申请评高级工程师。

这个行业对专业有一定的要求,但这主要和工作需求有关。例如我读书时研究的是大涡模拟,而我工作的领导也很看重这个研究方向,于是领导就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目前的工作需要用到空气动力学的很多基础知识,如果这些基础知识学得比较好,能给工作减少很多麻烦。  问:单位对刚进入该领域工作的员工一般会提供培训吗?对于技术岗位的员工,他们的职业发展路线大概是什么样的呢?

胡:对于硕士生,我们会安排一些老员工带着他从小的程序慢慢熟悉。对于博士生,我们希望他在适应工作环境之后,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或者开创和承担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领导会给博士一个工作要求,并会在工作的同时不断进行了解,让他慢慢成长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当博士的工作比较成熟了,就会扩大他的研究队伍,这也是我们对博士生的期待。当然,最后能真正成为专家的人还是不多的。假如员工始终不能胜任他的工作,他会从科研岗位调离到其他岗位,在我们这个科研型单位,这已经算是很严重的事情了。

问:您的工作领域里,薪酬待遇怎么样?薪水和职位的高低按照什么标准来评价考核?

胡:院里面的薪酬待遇是按照职称和绩效综合评价后决定的。一般说来,新人职的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差别不大。月工资大约四五千,奖金因人而异,但和工资差不多,因此年收入在十万左右。单位基本能解决北京户口,有自己的幼儿园,在集资买房和申请两限房方面也能体现一些优势。

虽然在单位发论文也有相应的奖励,但大家还是通过工作成果来对员工进行评价。在这里职业发展由自己的科研能力决定,人际关系等其他因素并不关键。

问:您平常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需要经常出差吗?

胡:我们的工作就是以项目为主导,尤其是周期紧的急需完成的项目,都有时间进度表。领导申请到项目以后,将任务分解并分配到每个人身上。具体地说,我平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办公室写代码和写项目报告,每周工作40个小时。在科研上我主要的工作是通过编程进行数值分析。上班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自己的任务来灵活决定。我们出差较少,一般不用加班。作为航天部门,我们的工作对于保密要求很严,要求员工具有很高的保密意识。总的说来工作环境不错,单位也会组织打球、外出游玩等活动。

问:您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是如何达到平衡的,女生进入这样的单位会有特殊的压力吗?

胡:面对事业和家庭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严格地说这两者是不可兼得的,你总会要放弃一些东西,但放弃并不意味着就是坏事。如果你放弃了一些东西而因此在别的方面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那这种放弃就是值得的。

P60-61

书评(媒体评论)

《解密工之道》为青年朋友们描绘了生动直观的职场全景图,道出了工科学子的职场发展之道。阅读本书,你能从各行业北大人的经验分享中汲取精神食粮。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在未来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黄怒波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1976级校友

教育能开阔人的眼界,而职业则成就人生。我相信成功的人生离不开正确的职业规划。《解密工之道》正是这样一本能够帮助广大青年学子确定职业理想、认真规划未来职业道路的好书。当你认真阅读本书后,一定会收获良多。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北京大学1980级校友

作为解读职场的书很多,此书严谨,务实,生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快速全面地了解职场与职业,从而培养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目标,为成就精彩人生打好基础。

——李国庆 当当网创始人、联合总裁,北京大学1983级校友

在从成长迈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希望这些学长的经验能成为同学们独立思考的有益借鉴,去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秉持简单、朴素的信念,走出一个直线向前的人生,收获充满阳光的成功。

——李彦宏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北京大学1987级校友

后记

今年3月,军凯曾对我提起,她准备带领各学生党支部和研究生会就业部联合开展新型工科典型重点单位的校友访谈活动。听了她的介绍后,我觉得这项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可以引导在校学生加强对新型工科典型行业、单位以及主要工作岗位的了解,而且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梳理重点单位,为学院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就业引导、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就业质量打好基础。当时我就表达了工学院党委将积极支持这项活动的想法。

三个月后,当我拿到这本厚厚的访谈集时,虽然是预料之中的事,但这本书访谈内容之翔实、成果之丰硕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没想到一向以学术科研、工程技术见长的工科学生也能够写出这样思路开阔、结构清晰、文字流畅、丝毫不逊于文科生的文章。细细思考,我深知这本书中的一字一句都饱含着军凯和所有参与这项活动的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

今年是基层党建年,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这次,工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学生普遍关心的职业生涯发展为突破口,选准与新型工科对口的典型行业与重点单位,联系校友深入访谈,并将访谈成果汇编成书提供给广大学生,以党支部和党员切实为学生发展做好事、做实事的方式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开创了一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崭新道路。更为可喜的是,在活动中,各学生党支部与研究生会就业部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带动了更多的同学关心和支持这项活动,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广大群众、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作用。同时,也使所有参与访谈的党员和学生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整体上加强了队伍建设。

在认真阅读了书稿之后,我看到全书包含了与新型工科专业对口又颇具代表性的八大行业、三十个重点单位,访谈内容涉及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从业要求、工作强度、薪酬福利、发展路径、行业前景、求职准备等问题,内容丰富翔实、富有指导性。我知道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要完成这样一本访谈集实属不易。从确定访谈提纲、设计访谈问题、确定访谈对象,到约见受访人、面对面采访、录音整理、修改成文,可以说,每一篇访谈文稿都倾注了同学们的辛勤劳动。而本次活动参与党支部之多、涉及就业领域之广、包含重点单位之多,在全校二级学院以及工学院自身党建活动中尚属首次。

当前,工学院全体师生都在为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工学院而努力奋斗。作为共产党员,不仅要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更要树立为群众服务的精神。此次活动,正是选取了当前北大工科学子最为关注的职业发展问题,由各学生党支部完成访谈并将访谈成果整理出来,进一步树立了共产党员为群众服务的主旨。通过此次活动,广大学生党员不仅深刻认识到为群众服务的意义,牢固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同时也培养锻炼了自身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而有助于广大学生党员更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衷心感谢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同志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军凯和各学生党支部以及研究生会就业部同学们的辛勤付出!衷心希望工学院各学生党支部能够以此项活动为新的起点,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不断推动工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目录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访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油气处副主任科员张浩平

内陆崛起 西部放歌——访重庆两江新区创新发展部副主任科员李景超

平和澹静 未雨绸缪——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刘静

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访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验员郝烨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勇于攀登 开拓前进——访中科院力学所助理研究员王一伟、杜特专、孙振旭

勇攀空间技术的顶峰——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1所研发工程师单立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工程师杨亮

顶天立地 保家卫国——访中国航天空气技术动力研究院技术工程师胡宁

学术人生 精彩纷呈——访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谭文长

机械制造行业

发展民机 振兴航空——访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成名、王岩

栋梁之“材”——访中材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师朱金波

全面发展 规划生涯——访奔驰汽车华北区销售经理邱源

能源化工行业

扬“煤”吐“气”——访中石油煤层气有限公司临汾分公司副经理马鹏飞

御“风”而行 扶摇直上九万里——访中国国家电力龙源集团安全生产部项目经理冯宝平

未来能源的“核”心——访中国核工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监造管理工程师邓志超

寻“宝”路上——访中国五矿集团公司高级业务员李毅

油藏工程师之路——访道达尔石油公司石油工程师余彦敏

沟通与合作——访斯伦贝谢公司软件工程师杨坤

医药卫生行业

从应用专家到产品专家——访意大利百胜医疗公司产品专家刘瑞琪

走向管理界高层——访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波

踏实严谨实践出真知——访扬子江药业集团药品研究员马兆堂

IT/互联网行业

IT精英之路——访百度公司技术工程师宫磊

通商惠工——访腾讯公司产品经理杨林

锦绣前“程”——访用友软件公司开发经理朱俊彬

通讯电子行业

工学人在电信——访中国电信政府企业部门项目经理孙丽君

取“信”于人——访华为终端公司高级工程师党淑君

善于学习勇于改变——访通用电气商务管理培训生邓志欣

金融证券行业

责任、奉献、创新——访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秘书一处袁树仁

在细微处成长——访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办公室陈梦非

金融界淘“金”——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资本市场部经理张敏

后记

编者的话

序言

送来这本厚厚的访谈集,工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李军凯老师邀请我为本书作序,我起初有些犹豫,翻看了一部分以后,还是决定写几句话。眼前的访谈集,不仅是一本指导大学生了解职场和职业、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好书,更显示了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以及一股崭新力量在北大这块学术与思想沃土上的萌发和崛起。

北京大学历来都是中国高等学府的代表,这种代表作用集中体现在思想、学术以及对国家建设事业的贡献上。在思想上,北大曾经是中国唱响民主科学的舞台,以“兼容并包”的胸怀造就了中国繁盛的思想圣地;在学术上,北大文、理、医学科积淀深厚,大师云集,一直以来都是全国优秀学子向往的象牙之塔;在祖国建设事业上,北大人以其突出的专业素养和勇于奉献的工作态度,成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愈加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工科,尤其是新型工科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各传统学科融合,并结合工程实际产生的交叉学科领域,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立足于新型、前沿、交叉工程科学领域的北京大学工学院的重建,正是北京大学敏锐地捕捉到世界学术潮流的动向、适应国家发展新需求而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北京大学完善自身学科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重要进程。

从2005年工学院重建至今,她的建设、发展以及取得的重大成绩一直广受关注。我本人从大学阶段至今,一直都在北大学习和工作,目睹并见证了工学院重建以来的成长与进步。重建以来,北大工学院依托北大雄厚的理科、文科和医科实力,在短短的七年间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一个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的学院。无论是教学科研、学生培养还是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无论是主办全球工学院院长大会,还是承办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工学院在用自己的发展和实力向国内外学术界发出越来越强有力的声音和影响力。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北大学子更是秉承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怀揣着“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他们拥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创新能力,但是同多数大学生一样,他们对职场和社会的了解还比较缺乏,对如何选择职业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存在迷茫。除了这种普遍的困惑、迷茫,年轻的工学院比起那些历史较长的“老”院系来说,她的学生可能面临更多的不解和烦恼。这本资料丰富的访谈集,正是对职场和职业发展之道的深入解读。执此访谈集,从那些刚刚踏人社会不久的师兄师姐真挚的答问中,广大青年学子能更深入直观地了解各大行业与主要职业,如同进行了一场“实习之旅”,有助于帮助大家理清思路并明确职业目标,从而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更好地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衷心希望广大青年学子,特别是工学院的学生能够从这本访谈集中获益,也祝愿工学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内容推荐

这本《解密工之道(30位北大校友为你解读职场)》以采访的形式,请30位各行各业的北大工学院校友,讲述了新型工学在职场的发展方向。其中分为事业单位、科研院校、机械制造行业、能源化工行业、医药卫生行业、互联网行业、通信电子行业以及金融证券行业。工学院走出去的师兄师姐以坦诚的态度,详细的内容,讲述了他们从找工作、选择工作到现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为广大的新型工学学子指明了方向,不失为一本丰厚的“实习之旅”。

《解密工之道(30位北大校友为你解读职场)》由李军凯主编。

编辑推荐

李军凯主编的这本《解密工之道(30位北大校友为你解读职场)》为青年朋友们描绘了生动直观的职场全景图,道出了工科学子的职场发展之道。它不仅是一本指导大学生了解职场和职业、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好书,更显示了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以及一股崭新力量在北大这块学术与思想沃土上的萌发和崛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密工之道(30位北大校友为你解读职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军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98370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3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2012217312
中图分类号 G647.38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