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画大师(齐白石)/历史的丰碑
内容
编辑推荐

“为石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艺术巨匠齐白石,在中国画坛辛勤耕耘了八十余年,从他数以千计的作品中,人们自然能读出大师的经历、品格,感受到艺术的生命气息,触摸到时代的脉搏……王树波、李秀珍编写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是“历史的丰碑”系列中的一册,讲述了齐白石的故事。

内容推荐

人们知道,白石大师不肯作信手挥洒的笔墨游戏,也极少当众挥毫,“衰年变法”后的白石所画的小生灵魅力感人、美轮美奂,有人说,那力透纸背的实在是他对生命恋恋不舍的爱,诚如川端康成所云:“一切艺术的奥秘就在这只‘临终的眼’。”读者尽可以从这本《国画大师(齐白石)》里去搜寻、体味白石老人那奇特的眼光,奇特的眼神!

《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作者是王树波、李秀珍。

目录

聪慧的童年

上学与失学

初萌画趣

木工生涯

痴情翰墨

嗜石成癖

百炼成钢

“衰年变法”

百世流芳

试读章节

齐白石的母亲有着十分朴素的意识,她认为一个农民最首要的是要做一个好掌作(种地把势)。所以,不论晒谷、扯草、还是锄园、收菜,她总带着齐白石,从小就培养他的劳动意识。她觉得,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长大后做大梁,还是做檩条,要量材而用。但不管将来干什么,从小就得修枝打叉,严加管教。于是,在齐家农田里,便增添了一个勤快瘦弱的小劳力。刚开始下田,父亲教他做些打草皮、沤肥和插秧之类简单的农活,见他学得很快,接着又教他扶犁掌耙等复杂、费力气的活计。尽管他学得十分认真,但由于年小力单,总是驾驭不了那笨重的木犁。特别是那头可恨的水牛,也学会了“看人下菜碟”。父亲掌犁时,小声说个“驾”字,轻轻一招呼,它就像听到了响雷,尾巴一夹,低头乖乖地拉;齐白石使唤它时,喊破嗓子,它却充耳不闻,不是摇头摆尾,就是拉屎撒尿,再不就是趁齐白石不注意,拉着犁猛地就跑,使他措手不及。齐白石多次失败,多次练习。对其他农活亦是如此,直到最后完全掌握、熟悉。因此,凡属庄稼人的本份,齐白石无所不能。同时,常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也很好地锻炼了他的意志。

起初,祖父和母亲一样,只指望齐白石做一个“好掌作”,要求他扶犁掌耙,插田打禾,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但后来却发现,这孩子聪明得很,于是他们心动了:要是孩子将来读书有出息,混个一官半职,也可以改换门庭、光宗耀祖了。即使不能如此,孩子能过上略高于自己这一代人的生活也是好的。

数九寒冬,正值农闲时节,一家人在灶屋里烤火。齐十爷拿起禾棒,在柴灰上一笔一画,教孙子写字。他没有从笔画最简单的“一二三……”教起,一开头,就教“芒”字。他写好后,对孙子说:“你叫‘阿芒’,这就是‘阿芒’的‘芒’字。一横,一竖,再一竖,这叫草字头;接下去,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阿芒睁着大眼睛认真地看着。祖父把着他的手重复一遍,再重复一遍,又重复一遍。阿芒端端正正地写下了“阿芒”两个字。

老人兴奋了,高高地把孩子举过头顶。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孩子,你要好好识字啊!不识字要吃苦头呀!”

“为什么不识字就会吃苦头呢?”

白石疑惑地望着爷爷,不解地问。

齐十爷望着白石询问的目光,缓慢而又沉重地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实巴脚的种田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一个字也不识。有一次,他到财主家去借粮,将一亩荒地做了抵押。可财主根本看不上那荒地,倒是看上了那两间破房的基地。订契约的那一天,财主连房基地也写上了。那种田人不识字,看不懂,稀里糊涂画了押。过了一年,期限到了,财主要债,种田人还不起,财主就拿出那契约,要占荒地和基地。种田人说,那时只是一亩荒地,哪有房基地?财主拿出契约念给他听,说种田人赖账,毒打了他一顿,并把他从家里赶了出来。种田人急得要死,跑到衙门去告状,哪知天下乌鸦一般黑,官老爷不分青红皂白,又把农民打了一顿。种田人走投无路,最后投江死了。

在旧社会,像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它给人们一个教训:不识字是不行的。齐十爷看到白石有这样好的天赋,下决心要让他识字。一有空,他便坐下来,让孙子倚在怀里,手把手地教孙子识字。齐白石自幼勤奋好学,虽然没有笔和纸,他还是学得津津有味。他学着爷爷的样子,拿铁钳在柴灰上画字。无论寒暑,不分晴雨,勤学苦练。到4岁时,已掌握了爷爷教会的300多个字,能念、能写、能用。P15-18

序言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

黑格尔说:“无疑,一个时代的杰出个人是特性,一般说来,就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总的精神。”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引人入胜的科学。”

作为21世纪的继往开来者,我们觉得,在知史基础上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胸襟和敏锐的洞察力应是首要的素质要求,而在历史的大背景中追寻丰碑人物的思想、风范和足迹,应是知史的捷径。

考虑到现代人时间的宝贵,我们期盼以尽量精短的篇幅容纳尽量丰富的信息,展现尽量宏大的历史画卷和历史规律。为此,我们编撰了这套丛书。

编撰丛书的过程,也是纵览历代风云、把脉伟人心路、吸收历史营养的过程。沉心于书页,我们随处感受着各历史时期制高点上的人物和由伟大人物顺应时势体现、推动历史的人类征服力量。我们随着伟人命运及事业的坎坷与辉煌而悲喜,为他们思想的深邃精湛、行为的大气脱俗而会意感慨、拍案叫绝。

然而,在思想的远游和精神的享受的同时,我们也随之感受到历史脚步的沉重和历史过程的曲折。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艰难的,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付出,甚至伴随着血污和秽气。历史的伟大在于它最终走向进步,最终在血污中诞生了鲜活的“婴孩”。

历史有继承性和局限性,不能凭空创造。伟人也有血肉,他们的思想、行为因此注定了同样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时代的烙印;他们的功业建立于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群众伟大创造的基础上。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高低有差的丰碑人物们是历史和时代造就的。同样,我们也无法否定此间他们个人的努力和素质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们编撰这套丛书的目的。

我们期盼着这套丛书得到社会的认同,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之历史感、成就感和使命感的培养有所裨益。史海浩瀚,群星璀璨。我们以对广大青少年读者负责的精神,精心遴选,首批推出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4卷100本,以后再适时增出。欢迎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画大师(齐白石)/历史的丰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树波//李秀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763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2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54
CIP核字 2011037454
中图分类号 K825.72-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26
15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7:15:39